大班教案数字游戏
大班教案1数字游戏的设计意图;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逻辑学科。在组织教学时,孩子的兴趣不是很高,主动学习的欲望不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作为一名幼师,我们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积极探索和学习的空间。根据我们班孩子最初对10以内数字加减法的学习,我设计了这次数学教育的活动,主要以突破障碍的游戏为主,让孩子主动获得“10以内数字加减法”的相关经验。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10以内数字的加减运算。
(2)能准确计算并正确书写公式
(3)体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乐趣。
配套课件: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数字的加减》PPT课件。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画板一个,画笔一个。
活动流程:
1.图片导入,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
(1)老师:“小朋友,请仔细看看图中是什么?(展示PPT)”(请个别小朋友回答)
(2)老师:“这个城堡的名字叫快乐城堡。里面有很多神奇的地方。孩子们要不要进去看看?”(展示PPT)
(3)老师:“那就请小朋友跟着老师开车去看看吧!”(展示PPT)
2.老师指导孩子玩游戏。
(1)第一关——蝴蝶关。(展示PPT)
老师:“是谁?原来是蝴蝶姐姐。她说要考大家,正确通过第一关,才能进快乐城堡!”
老师:“那我们来看看蝴蝶姐姐的题目吧!”(展示PPT)
老师:“蝴蝶姐姐的花园里有什么?有多少?过了一会儿,来了四个。现在有几个?”(请回答个别孩子)
(4)老师总结1 * * *用公式3+4=7表示的蝴蝶有7只。
(2)第二层次——蚂蚁层次。(展示PPT)
老师:“小朋友,你看这是谁?它邀请我们坐在它的小草坪上。我们去看看吧。”
老师:“小蚂蚁的小草坪上有什么?一个* * *有多少块?但是吃了三块,还剩几块?是什么表情?”(请回答个别孩子)
老师:“小蚂蚁说要给每个人四块,那还剩几块?如何用公式来表达它们?”(教师引导幼儿依次说出7-4=3的公式)
④老师总结回顾* * *有10块饼干,吃了3块饼干还剩7块,再从7块饼干中分出4块饼干。
(3)第三层次——大白兔层次(展示PPT)
老师:“红眼睛长耳朵。猜猜我是谁?我们看看是不是?”(展示PPT)
②老师:“小白兔的花园里种的是什么?几个?”但是摘了三朵还剩下几朵?你如何用公式来表达它们?“(展示PPT,引导孩子说公式)
老师:“我们班的孩子太聪明了,过了三关。让我们看看他们接下来会去哪里。”
(4)第四级-国王通行证(展示PPT)
老师:“哇!这是哪里?原来我们已经来到了城堡最美的地方。这能是谁的城堡?
老师:“国王很高兴每个人都来参观他的城堡。他说通关成功会奖励我们很多礼物!你想要吗?让我们看看国王考验了我们什么?”(展示PPT)
老师:“国王的城堡有六面小红旗,但他想要九面。谁知道还需要多少才能做成九面小红旗?”(请回答个别孩子)(展示PPT)
老师:“我们来看看国王考试最难的一题,看看苹果对不对。用数字写出方程式。老师让孩子们把你的答案写在画板上。咱们跟国王把它们写对了,看看对不对?”(老师做示范引导小朋友填写)
(5)屏障的尽头。
老师:“孩子们都过了所有的关。国王奖励了每个人许多礼物,并把它们放在车上。我们去看看吧!”"
活动结束:
老师:“今天,孩子们去了快乐城堡,赢了很多奖品。他们还学习了许多数字的加法和减法。小伙伴们要记住他们!现在我们开车去数学角玩吧!”
大班教案数字游戏2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喊话抱团游戏,了解玩法。(知识、能力和技能)
2.在玩耍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增强群体意识。(情感技能)
活动准备:
对游戏的初步了解。
活动流程:
(一):讲解喊话抱团。
老师:今天,张老师要和孩子们做一个有趣的游戏。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孩子们一个一个地谈论他们的想法,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对游戏乐趣的渴望。
老师:其实喊抱团很简单。老师讲到某个数字宝宝,比如3,你要找成员抱在一起组成一个小组,等等。(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数数和反应能力。)
(2):在游戏中
老师:在圆的线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一起绕着圆走,听到指令就抱成一团。最后通过计数来检验正确性。找不到的孩子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惩罚。(多玩几次,同上)
(C):游戏结束,放松练习结束。
老师:老狼什么时候结束比赛?
反思:
喊号抱团的游戏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游戏。它不仅把孩子限制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还把他们从这个环境中解放出来。在持有的过程中,他们要目光敏锐,在人多的时候学会寻找新的目标,在人少的时候学会填补。这里体现了数字的应用。找到好的群体后,孩子要互相抱团,增强团队意识。
大班教案号第三场比赛目的:
1.复习相关单词;
2.巩固对10以内数的理解;
3.增强孩子的竞争意识。
准备:在室外地面绘制游戏图形;在每个格子里放一张数字卡(背面写有字或词)
怎么玩:把孩子分成两组。游戏开始时,每组一个孩子跳进“①”框,拿起数字“1”,读出数字牌背面的字(词)。如果数字读对了,就把数字牌拿在手里,按照2,3,4的数字顺序一个一个跳...10.如果你读错了,就停止游戏。游戏结束,哪一组孩子手里的牌多就是赢家。
蹦床上的单词宝贝
目的:
1.复习汉字;
2.锻炼孩子的跳跃能力。
准备:一些需要复习的汉字卡片。
玩法:把字卡正面朝下放在蹦床中间,孩子们站在字卡周围。老师给出跳下去的口令后,孩子使劲弹,直到字卡朝上。这时,孩子停止了读上面的汉字,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老师帮忙纠正,孩子继续玩。
提示:1。如果孩子太多,可以分组。因为字卡受到剧烈震动,有时字朝上,有时字朝下,孩子是不可能弹跳的。所以每组要交替播放3-5分钟,以达到阅读的效果。
蹦床是一种大型玩具,老师在玩的时候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找到一个位置
目标:1。教孩子把国际象棋放在棋盘上的固定位置,并记住和读出国际象棋上的字符。
2.培养孩子最初的空间感知能力。
准备:32张和棋子一样大的圆形纸板,用红色和绿色的笔分别在圆形纸板的一面抄写原棋子上的所有字。
玩法:1。展开棋盘,大人会用胶水把圆形纸板粘在棋盘的正确位置上,露出字边。
2.倒出原来的棋子,把孩子分成红绿两组棋子,根据棋盘上的人物引导孩子坐在棋盘上,把棋盘放在相应的位置。
3.小孩子会玩游戏,大人小孩分组玩,看谁快谁第一。
4.等孩子熟了之后,把圆棋盘拿走,让孩子试着直接把棋子放到棋盘上正确的位置。
大班教案数字游戏4活动目标:
1.理解理发的意义。
2.掌握5的发型并知道“-”。
3.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培养孩子识别数字的能力。
5.让孩子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卡,1-5数字卡,小动物头饰
每人一张操作卡和一张玩具卡。
活动流程:
1.复习5的分解,通过拍手游戏了解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老师:小朋友,我来问你,5能是多少?
孩子:余老师告诉你,5可以除以3和2。
2.创造一个场景,放上数字卡,利用数与量的对应关系来理解理发的意义。
老师:今天天气真好。小熊邀请他的好朋友去他家。小熊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五根骨头,五捆感情,五根胡萝卜,五只虫子。他的好朋友,狗,小羊,兔子和鸡,当他们来的时候是如此的高兴。他们吃得太美味了。让我们看看他们吃了多少。
老师:小熊带了五根胡萝卜,用数字5来表示。小兔子吃了两根胡萝卜,用数字2表示。还剩多少胡萝卜?剩下的三个用数字3表示,5-2=3。
要明白剪头发就是掉了之后减少数量。
3.玩游戏,让孩子扮演小动物。数一数你面前盘子里的五种食物。你吃了几个,还剩几个?
4.减法计算练习。孩子们可以自由地两人一组。每组儿童拿5个玩具,进行猜猜活动。孩子B闭上眼睛后,孩子的家人拿一些玩具,让孩子B计算孩子A理发拿了多少玩具,用数字卡标出公式。
建议:为了巩固和掌握5小时内的理发,老师可以在活动结束后,在活动区为孩子提供五颜六色的玩具,激发孩子的操作欲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大班教案数字游戏5目标:
1.理解理发的意义。
2.掌握5种发型并知道“-”
3.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准备:“-”卡,1-5数字卡,小动物头饰。
每人一张操作卡和一张玩具卡。
流程:
1.复习5的分解,通过拍手游戏了解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老师:小朋友,我来问你,5能是多少?
孩子:余老师告诉你,5可以除以3和2。
2.创造一个场景,放上数字卡,利用数与量的对应关系来理解理发的意义。
老师:今天天气真好。小熊邀请他的好朋友去他家。小熊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五根骨头,五捆感情,五根胡萝卜,五只虫子。他的好朋友,狗,小羊,兔子和鸡,当他们来的时候是如此的高兴。他们吃得太美味了。让我们看看他们吃了多少。
老师:小熊带了五根胡萝卜,用数字5来表示。小兔子吃了两根胡萝卜,用数字2表示。还剩多少胡萝卜?剩下的三个用数字3表示,5-2=3。
要明白剪头发就是掉了之后减少数量。
3.玩游戏,让孩子扮演小动物。数一数你面前盘子里的五种食物。你吃了几个,还剩几个?
4.减法计算练习。孩子们可以自由地两人一组。每组儿童拿5个玩具,进行猜猜活动。孩子B闭上眼睛后,孩子的家人拿一些玩具,让孩子B计算孩子A理发拿了多少玩具,用数字卡标出公式。
建议:为了巩固和掌握5分钟内理发,老师可以在活动结束后,在活动区给孩子提供五颜六色的玩具,以引起他们的操作欲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大班教案数字游戏6活动目标
1.激发孩子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2、引导孩子跳橡皮筋的方法。
准备一些活动用的橡皮筋。
活动过程
首先,开始部分: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听音乐,一起做热身运动。(免费找地方做)
二、基础部分:
1,请和我一起做。伴随着音乐,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做体操:上肢、深蹲、侧、体转、跳跃、整理。
2、展示橡皮筋,让孩子说橡皮筋怎么玩。
3、老师讲解,游戏玩法,演示方法:
三个人一组,两个孩子在争吵。
皮筋跳法:双脚站在皮筋左侧,右脚踏入皮筋,左脚跟上,然后收回右脚。同时你左脚跳出来右脚跟着皮筋跳,皮筋跳的高度逐渐加大,增加难度。
4、学唱儿歌:
橡皮筋跳绳
马兰花、马兰花、马兰花二十一;
256, 257, 28, 29, 31;
356, 357, 38, 39, 41;
456, 457, 48, 49, 51;
556, 557, 58, 59, 61;
656, 657, 68, 69, 71;
756, 757, 78, 79, 81;
856, 857, 88, 89, 91;
956, 957, 98, 99, 110.
5.老师示范了跳跃。
6、孩子练习,老师指导。
7.给孩子橡皮筋(3人一组),边读儿歌边跳橡皮筋。
玩法:3个人一组,两个孩子扯皮,另一个孩子跳过橡皮筋。
规则:唱儿歌、练蹦极要注意节奏感。
表扬一群皮筋跳得好的孩子。
8.和孩子讨论玩橡皮筋的各种方法。
第三,结尾部分:
孩子们在音乐的陪伴下和老师一起做放松练习。
大班教案数字游戏7活动目标
1,通过运算了解物体之间的各种连接方式,萌发探索兴趣。
2.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整的表达出来。
3.知道根据事物的不同特性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让孩子学习简单的数学问题。
活动准备:
趣味练习:店铺、职业、商品的连接过程。1.感受这种联系。
1,音乐游戏:找朋友老师:我们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让我们看看谁能找到好朋友,好吗?
2.游戏结束老师:我知道谁和谁是好朋友,因为你们两个已经携手并进,心有灵犀。
第二,尝试连接
1.课件:连接门店水果店新鲜水果蔬菜海鲜店青蛙玩具店玩具店海鲜鱼服装店时尚鞋店鞋店自助超市童装店
2.老师:你知道这些东西吗?他们叫什么名字?
他们也想找到好朋友。你能帮助他们联系吗?
3.孩子尝试利用人脉,老师巡视观察引导。
三。交流经验
1.你是怎么把它们联系起来的?(让孩子说说自己的连接方法。)
2.展示两个纸戒指,让孩子们想办法把它们连接起来。(让孩子们说说他们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生活中有很多方法可以把两种东西连接在一起,你知道还有什么(可以贴,可以串,可以钉,可以套,可以夹,可以挂等等)。)
第四,探索操作
1,让孩子分别找两个物品。
鼓励孩子想出更多的连接方法。
2.要求孩子们运用他们的想象力来联系事物。
老师观察指导,给予提示和帮助。
动词 (verb的缩写)展示作品孩子们介绍自己连接的作品,分享成功的快乐。
活动反映:
这个活动的安排抓住了孩子的兴趣,所以对孩子很有吸引力。在孩子观察老师实验的过程中,孩子一直在安静认真的看着实验过程。给孩子提供感性体验,孩子可以在直观的感受中清晰地说出实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