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庄子的异同
我觉得很难严格区分庄子做了什么和没做什么。但既然是要比较,就要要求庄子有一个主题。因此,本文认为,凡是符合齐物论和自由论的,都可以看作是庄子的一个学派。当然,这种方法是哲学的,而不是历史的。但是,这也是庄子之所以为庄子的原因。
《庄子天下篇》分别从老子和庄子开始,但认为老人老了,庄贵壮老了,那就大错特错了。毫无疑问,庄子深受老子的影响。司马迁是这样说的:《庄子...知其所学,惟欠老子之言。”(《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话真是一语中的。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衣钵,又有自己的发展。所以,这是庄子和老子最大的相似之处。既然庄子继承了老子的哲学体系,那么哲学中必然处处可见老子的影子。
还有一个重要的相似之处是,老庄对当时社会的态度是比较一致的,即老庄都是对当时的社会非常失望,对社会充满了怀疑和不满,亲身经历了时局的无常和人民的疾苦,所以必然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充满了怨恨。这确实是另一个很重要的相似之处,这也导致了他们的社会观和历史观有很多相似之处。
由于庄学源于老子,本文不打算单独讨论其异同,而是着眼于他们的不同,了解他们的不同,使相同之处一目了然。
我们假设一个线索,这个线索不一定存在,但是有助于区分老庄思想。顾准在《从唯心主义到经验论》中写道:“是庄子把宇宙之道变成了一个逻辑上完整的理论。但是庄子的主题和老子完全不同。老子是劝侯王守财,他的清静是守财的手段。他的书里没有半藏不露的东西。庄子把老子的道带到了另一个方面,但从来不是老子的本意。”【1】这种说法乍一看很震撼,但仔细想想还是有根有据的。当然,老子同情百姓,他对统治者的所作所为感到痛心,从而怀疑整个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但是他五千字的重点是什么呢?恐怕还是在于政治,在于如何治理世界。在《老子》这本书里,关于君主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建议几乎比比皆是,尤其是在《德性经典》里。他的理想是无为而治,一个人少的小国。无为而治不是没人管,无为而治不是别的。这只是一个统治世界的计划。所以他的重点是政治。庄子关注的重点是个人自由,即“自由”。他的隐逸思想较重。据史书记载,老子是做官的,但庄子绝对不同。他也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官,但关于他拒绝做官的传说更吸引人。而且在《庄子》一书中隐约可以看到他身世的消息,可见他的生活十分贫困,对现实的失望是深刻的,隐逸思想是坚定的。这和老子不一样,老子时刻不忘给皇帝和将军出谋划策。当然,他们也有相同的重心,那就是保真。
总的来说,哲学思想总是用提出来的,用的出发点不同,思想也就不同。由此,我们确定了一条线索,这条线索来源于他的理论的学术应用,以及理论产生后如何指导其应用。出于对现实社会的怀疑和统治世界的愿望,老子提出了他的“道”,希望人们守道、归道,“虚静”,从而构建一个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庄子出于逃避世界的需要,将老子的道发展为相对主义和自然主义。由此看来,老庄思想的差异不言而喻。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老庄思想的差异,一个侧重于如何治国平天下,一个侧重于避世,这确实是一条关键的线索。顺着这条线索,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思想差异。
从哲学上讲,庄子和老子最大的区别是从万物之论开始的。老子没有调和万物与是非的思想,这是庄子对老子思想最根本的改变。但是变化不是没有基础的。老子的思想中心是“道”。陶的特点是什么?道是一个整体概念,道不是矛盾的一面。但在老子的思想中,静的一面似乎更符合道。但无论如何,我承认事物对立面的存在。事物的对立面是辩证统一的。“有无互存,难相得益彰,长短不一,高低相竞,音声相和。”(《老子》第二章),矛盾是相互依存的,是可以转化为对立的,但这种转化在老子看来是必然的趋势,没有对抗性。所以,人要长生不老,王要维稳,如何防止饱必然转化为过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回到矛盾未生的状态,所谓“仁义出,有大谬”,回到仁义未达的状态,就没有这种弊端,但这毕竟不现实。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虚怀若谷,不动声色”,即保持矛盾的弱势一面和安静一面。“工作后退休”之类的表面现实。这种哲学观也是老子社会观和历史观的体现。庄子不一样。庄子也有老子的倒退社会观,但他更彻底。庄子还取消了老子的形式对立,是一种“同质论”。庄子在《论物的同源性》中,否认万物有别,“物不过如此,物不过如此”,“天地一指,万物为马”。他也否认对错的存在。在他眼里,是非的标准解放了。“天下不大于秋末,泰山小。莫寿是烈士,彭祖是烈士。”最后,他甚至否认了事物和我的区别。所谓“天地与我共存,万物与我为一”。这是庄子的开山之作,不是老子哲学里的所有东西。
应该说,老子的“道”和庄子的“道”最大的区别就在这里。侯外庐的《中国思想通史》所以说庄子的道是主观唯心主义,而老子的道更接近唯物主义,这就是区别。但庄子的道也不是没有唯物主义的因素,但最大的不同是庄子的道与我是一体的,人的主体也是道的一部分,是一种自然主义的思想。在老子的思想中,道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规律性的东西,而人则在道之外。
以上分析说明了老子之道与庄子之道的区别。老子是站在人的立场上看道的,人要取道守道。而庄子则是站在道的立场上,万物不同,从而成为相对主义。
从上面我们也可以知道,在老子的哲学中,主体和客体是比较明确的,而在庄子的哲学中,主体和客体是没有区别的。所以他们总是讲守道,庄子讲道。庄子也讲道,老子不讲。比如《老子三十章》说:“道常不明而简,虽小,天下不可为臣。侯爵若能守之,则万事自容。”这里说的是守道。人不是道,但必须守道,否则不明。庄子不一样。庄子创造了许多现实开悟的境界。这样的人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逍遥游》中的描写:“人亦物伤,浸天而不溺,山焦而不热。它的灰尘和污垢是健康的,它会像陶铸一样好。谁愿意把东西当东西!”这样的人很符合庄子的理想,逍遥自在,从不从政。“其污垢与污垢是健康的,它将像尧舜在陶铸。谁会把东西当东西?”这样的人自然是绝对自由的。但是怎么可能得到这个词呢?它来自于万物与我合一的观念。既然人是道的一部分,主体的存在就是道的存在,道不死。即使人有生死,人的生前和死后在哪里?难道不是在道吗?他认为人是道的产物,因此,人应该随着道自由地游动,这样他就不会生也不会死。因此,我们可以追溯到从“使用”到理论产生的线索。庄子无忧无虑的旅行和绝对自由的梦想在这里得到了哲学上的实现。老子梦想和平地治理世界,但同时又对当时的社会秩序产生了怀疑,于是提出了他心中的“道”,人要循道而行,从而提出了治理世界的药方。当然,他们也有相同的地方。他们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充满了不满和怀疑。他们怀着对下层阶级的同情,猛烈抨击当时的统治者。老子说“人不怕死就怕死”、“强梁不死”,庄子则更进一步说“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义哉义哉。”所以庄子也讲道,老子不讲道。
初读老子和庄子,一眼就能看出风格不同。老子朴实谨慎,字字珍贵,庄子洒脱洒脱。其实这不仅仅是风格的不同,更是理念不同的表现。老子是谨小慎微,庄子说的是大道理,却是无忧无虑,无缘无故。这是一个根本的区别。再来看看他们在社会观、历史观、人生观上的不同。
老子的人生观是,慎独待虚,不可轻举妄动。因为老子的道更接近于弱的一面,所谓“弱胜强”,“归根到底是静,静是为了恢复生命。”你要经常知道你知道的东西,这是老子的命题(《老子》第十六章)。虽然运动也是道的运动,但最终还是要回归,也就是回归道的本真状态。唯有安静才能保持不变,唯有谦卑才能保持不变。所以老子的人生观就是谨慎,不可轻举妄动。那么庄子的人生观呢?庄子的人生观是与生俱来的,他最希望生活的人生境界是真实、绝对自由、刀枪不入的境界。“庄子是一个大悲天悯人的无奈之人,所以一切都是由自然生命解脱的”[2],应该说庄子并不与命运抗争,他想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实现自由,这是不可能的。比如他说“生与死,生存,贫穷,富裕,德行与不道德,耻辱,饥渴,寒暑,是一个事件的变化,一个人生的旅程也”(《德夫赋》)。生命是不可抗拒的,“天地是自私的、贫穷的吗?”如果你在做,那你就做不到,而且你这么极端,你的人生也是老公!”(《大宗师》)。人生真的是道的一部分。人不能改变命运,只能服从。”知道他们不能不和平相处,这是极其高尚的。“他驱散了人们,从未达到自由。这种自由不是改变命运获得的,而是顺应自然获得的。结果所有的痛苦都不存在了,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人生梦想。那么,现实中的人应该怎么做?那就是“和而不同”,主张“谁也不能毁天,谁也不能以理毁命,谁也不能得烈士之名”(《秋水》)。虽然在世俗中玩耍不自由,但他的内心是自由的。这就是庄子的人生观。
社会观呢?老庄的社会理想都是倒退的。但老子的社会理想是小国寡民,庄子也是如此,只是更进了一步。他理想中的社会不是人少的小国,而是更彻底的无知无欲。“我不知道怎么办,我不知道怎么办,我喂饱我的心,我淹死我的胃,人民停止。”(《马蹄铁》)“它缓缓地躺着,它感觉在;一个是马,一个是牛。”(英皇)人类纯属归化!这是庄子解放人的结果。这样的社会虽然是自由的,但实际上并没有自由,因为自由的主体已经消失了,没有意志,怎么会有自由呢?真的是庄子的悲剧,只是把悲剧喜剧化了。
再看看历史观。庄子的历史观是倒退的。其实从上面可以看出,庄辽的思想其实是超历史的,非历史的历史观,他虚构了很多人物。老子也想有社会,甚至社会的存在在庄子里都可以被抛弃。
老庄思想很复杂,有很多矛盾解释不清楚,所以绝对化是不可能的,彻底的比较也不是本文能做到的。总结全文,老庄思想异同的关键在于他们在生活和社会理想上的异同,因为他们有相同的社会观,但又不完全相同。庄子对社会的怀疑更深,对社会的绝望也更深。所以老子也热衷于提出治理世界的方案,庄子则解构是非与社会。这些异同是理解他们理论异同的中心。
有人说老子唯物,庄子唯心,我觉得没必要。在老庄的体系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并不明确,所以后来的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也能各得其所。但是,看看禅宗、儒家和《庄子》思想的关系,真的很有意思。其实从庄子开始,人就成了小宇宙。总之,老子和庄子的区别很大,但也很模糊。庄子思想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