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洗澡的中产阶级的主题教案。

作为老师,我们经常需要使用教案。编写教案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进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应该怎么写教案?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主题教案。希望能帮到你。

活动意向:

幼儿教育要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善于挖掘孩子的优势,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培养孩子的特长。儿童艺术教育要因材施教。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律动,表达音乐的意境,享受律动活动的乐趣。

2、大胆想象,用肢体动作艺术地表现生命活动。

3.培养孩子洗澡、清洁的良好习惯,体验交流、合作的快乐。

4.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和特点。

5.教育孩子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家长给孩子洗澡,丰富孩子的快乐生活体验。

2,一个猪头饰,一个洒水器。

3.歌曲《我爱洗澡》

活动流程:

(一)、趣味介绍、游戏《小爬虫》

1,老师扮演“小猪”的角色,垂头丧气的走路说话。

2.玩游戏“小手爬行”

3.创造场景,欣赏表演。

A.导语:玩累了就休息一下,听听音乐。我请你吃水果。等等,我去拿。(不小心摔倒)

b:灵感:这么脏怎么办?

C.“小猪”在浴缸里跳舞。

(二)、引导和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展示洗澡的场景。

1,“小猪”:哇!洗澡真舒服。你喜欢洗澡吗?你是怎么洗的?

2.让孩子介绍他们是如何洗澡的,并鼓励他们展示他们的动作。

3.总结洗澡的过程

4.在浴缸里跳舞。(播放背景音乐)

5.鼓励孩子领舞。

6.鼓励孩子互相帮助,在集体舞中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交流感情

1,“小猪”:哇,洗完澡有什么感觉?闻一闻。什么味道?

2.孩子们讨论洗澡的感受,加深愉快的体验。

活动扩展:

鼓励孩子回家为家人表演洗澡舞,要求孩子逐渐学会自己洗澡,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活动反映:

对于幼儿来说,4岁是一个分水岭,大部分艺术特长都是到了4岁才培养出来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避免只关注表演技巧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活动过程中孩子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