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观察学生的过程包括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1.介绍

班杜拉(1925-2021)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曾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

2.实验:波波娃娃实验/宝宝实验

(1)实验背景

1961年,班杜拉为了验证人能否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会攻击,在斯坦福幼儿园进行了一项关于儿童模仿暴力的研究。波波娃娃是一种类似儿童大小的木偶玩具。

(2)实验对象

班杜拉从斯坦福大学的幼儿园中选择了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他将这些孩子分为三组,每组24人,即第一实验组、第二实验组和对照组。

(3)实验假设

第一,观察到成人攻击行为的儿童,即使没有成人在场,也会有攻击行为。

其次,儿童观察到成人非攻击性行为的频率低于其他两组。

第三,儿童模仿同性恋行为远多于模仿异性恋行为。

第四,男生比女生更有攻击性。

(4)实验过程

参与实验的孩子们将被带到一个有许多玩具的房间。房间里有一个大人,这个大人不会和任何孩子交流。

当第一批孩子进入房间时,大人会暴力对待一个洋娃娃。

第二组孩子进屋后,大人只会安静的玩贴图游戏。

第三组作为对照组,儿童不经历上述实验步骤。

然后班杜拉让三组孩子依次进入另一个有玩具的房间。

研究人员将站在单面镜子后面,观察并记录下所有孩子的反应,结果与班杜拉预期的相似,即见过成人暴力行为的孩子往往表现出极大的攻击性。

相比之下,另外两组也会有1 ~ 2的调皮孩子,但不会像第一组那样表现出如此高频率的暴力。即使是和大人没有接触的第三组,第二组的孩子也会因为接触到玩地图游戏的大人而表现得比另外两组更安静。

(5)实验结论

儿童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观察学习来学习社会行为。

3.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

例子:戚薇的女儿Lucky学会了她妈妈的化妆。

(1)注意过程——选一个例子:注意妈妈在化妆。

(2)保持流程-处理代码:记住妈妈化妆的步骤。

(3)动作再现过程——模仿行为:我也能跟着妈妈化妆。

(4)动机过程——个体决定是否表现行为:我今天要去见我喜欢的男生,我要化妆。

4.教育启蒙

榜样对孩子有重要的影响。对孩子来说,不仅老师、家长、同龄人是重要的榜样,大众传媒也是。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积极的榜样。同时要注意孩子和谁交往,看的书、看的电影、电视、视频是否健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