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自卑(可以帮助你摆脱自卑)

你觉得是自卑吗?为什么?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有或多或少的不恰当的认识。自卑是一种情绪体验,导致太多的自我否定,产生消极的想法。

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他的《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谈到了一个观点,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卑情结。

适当的自卑可以让我们不断进步,让自己变得更好。但是,过度的自卑,总会让你对一切畏缩不前,心理承受能力弱。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陷入这种自卑呢?

如何定义自己的自卑?自信和自卑都源于你对自己的根本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你对自己有什么样的信念。

这些潜在的核心信念会直接影响你对自己或外界的评价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前者会让你觉得自信,后者会让你觉得自卑。

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极度积极或者极度消极的人。我们往往对一些事情持肯定态度,对另一些事情持否定态度。

低自尊的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广泛”使用他们的消极态度。因为在他们心中,已经形成了一个负面的“评价体系”。

基于这个“评价体系”,他们会对很多事情产生负面看法。

毕竟事物本身没有客观意义,但我们的“评价体系”赋予了这些事物某种意义。

比如玩游戏输了,心情肯定会受影响,因为输了这个结果不是你想要的结果。这是“期待失败”的表现,很正常,但不足以说明你是一个自卑的人。

但是,如果你输了比赛,然后“广泛地”否定自己的能力,觉得“好像我就是这么一个没用的人”“我还是什么都不会”,那么这就属于自卑了。

因为他们的评价体系不仅仅是针对某件事,还会波及到整个人。把自己和外界所有不好的结果联系起来。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这种封闭的自卑的负面循环。

所以造就了很多行为习惯,都偏向于消极状态:

经常对很多事情感到无能为力,总觉得无论怎么努力都做不到。自我评价习惯性悲观,不是自我怀疑就是自我厌恶。情绪一直无法振作起来,好像怎么激励自己,都无法表现出热血的感觉。好像总会觉得累,想做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遇到麻烦习惯了逃避和退缩,不敢发表意见,言辞闪烁。对别人的眼光和评论非常敏感,总是担心自己会被别人鄙视和针对。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好像他们之间有一堵墙,没有人可以信任他们。有时候,我会表现出我的傲慢,怕别人看穿我的软弱和伪装。总之,自卑的人是脆弱敏感的。他们的肩膀上似乎有一种无形的重量,他们在乎别人的看法,所以他们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发挥自己应有的个性。

一个自信的人之所以自信,并不是他天生就有这个因素,而是因为他从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评价体系”。他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也不会为自己不能做什么而感到难过。

相反,自卑的人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一切都简单地归结为“无力”、“无力”、“无力改变”、“这就是我”。这就是核心负面信念塑造的不一样的“评价体系”。

那么这些负面的信念是如何形成的呢?

你为什么会有这些消极的信念?想要摆脱自卑,重拾自信,首先要明白自己的自卑从何而来。只有明确了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个问题。

而消极信念的形成,不外乎三个原因:

第一,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负反馈;

童年在自我信念的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在这段时间内,个体从外界获得了过多的负面反馈,那么负面的信念就会逐渐形成。

当这种负面反馈像“日常”一样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就会成为你的底层信仰。

长大后,面对任何事情,都会下意识的有这种不好的感觉,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都不会有好结果;而你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来克服这种感觉对自己的影响,发挥自己正常的能力。

无论你小时候,因为身体上的缺陷或者一些行为,受到家人或者朋友的批评和指责。这些反馈有意无意的伤害了你的自尊心,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个负面的“评价体系”,你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想做什么都做不了。

第二,错误地比较默认标准;

不合理的比较也是导致我们自卑的“导火索”。

合理的比较让人进步,但不合理的比较会让人陷入永恒的悲观,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永远是最没用的那个。

什么是不合理的比较?

只是不知道自己能力值的前提。相对于某些能力值比自己高的人来说,这是不合理的。

比如你不知道自己目前的能力,不知道自己通过努力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而你并没有真正付出努力,只是和一些付出了努力,获得了价值的人比较一下。如果这种比较思想成为你的评价体系,你自然会自卑。

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能力和特点,能够通过努力创造一些价值,对自己有了深刻的认识,才会建立稳定合理的评价体系。

自卑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能力系数有多高。他们要么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受挫,要么低估自己的价值而缺乏自信。

更何况我连自己的能力是什么都不知道,也不知道自己在能力范围内会创造什么价值。一旦让他和更厉害的人在一起,他就觉得自己达不到外界要求的标准。不自卑的原因是什么?

比较,除了和别人横向比较,还有纵向的自我比较,这是成长进步中比较合理的行为。

第三,无法摆脱消极的自我限制;

俗话说“知耻而后勇”。

一个自卑的人,要调整心态,重新站起来,努力让自己强大起来,让自己变得更好。

而很多自卑的人,往往即使羞愧也不会“勇敢”,因为他们还是默默希望别人“慈悲”,主动去赞美和欣赏。

就像一个条件不那么好的男生,遇到喜欢的女生,他想的不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吸引女生的注意,而是对方什么时候会不经意的看上他,对他有好感。一旦期望落空,就会继续陷入自卑感,消极圈就是这样限制自己的。

想要摆脱这种毫无意义的自我限制,就必须找到一个缺口,让自己进去。当这个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你就可以通过这个差距突破这个循环,你就可以向自信迈进一步。

所以你知道自己能力系数不够高也没什么,但是如果你知道自己能力系数不够高,却仍然不采取相应的行动去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这就是大问题了。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只要通过这三个步骤就可以了:先行动,再心态,再调整。

记住这个顺序,先行动,后心态,再调整,也就是从行动开始,为了积累好的心态,最后调整自己的心理,最后慢慢改善自己的自卑感。

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以为通过努力调整思想就可以改变自卑。

既然用小行动积累成就感是从行动开始的,那么通过行动积累成就感来建立积极良好的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卑的人往往没有积累足够的成就感,所以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如果他们能继续完成一些小挑战,这些挑战积累的成就感会逐渐改变他们的自我评价体系。

问题是,行动对于自卑的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他们不敢挑战自己,也不知道用什么来挑战自己。

如果真的想消除自卑感,那就想想有哪些小动作可以积累,获得成就感。

比如下面这个“行动清单”,只要你选择坚持一个月,就一定会积累相应的成就感:

对每天接触的人说一两句话,不管是问候还是寒暄,主动示意。每天花十五分钟读一遍书中你觉得有趣的任何一段,直到你脱口而出。每天唱一首喜欢的歌,不管怎么唱,都要尽力把情绪投入到熟练地唱这首歌里去。每天故意麻烦身边的朋友,想象一个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假装互相请教。每天学一个知识点,一本书有无数个知识点,每天用笔记本号记录下来,积少成多。每天握紧拳头对自己说“我会克服这个缺点”,说十遍才说完。这些小事看似简单,但如果你能坚持做一个月,就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久而久之,你不仅能力提高了,自信心也在无形中增强了。

这些都是很具体的东西,你不用自己去设定,也不用去思考这样做的意义。记得我之前说过的吗?意思是自己给的。去做吧。

用行动改变你的想法,而不是在做之前想一想。比如你觉得自己没钱了,自卑了,那就行动起来,做点事赚点钱,慢慢培养自信心。

而不是停留在思考的步骤。

通过所学技能建立良好心态和自卑心理的人,更加谨慎和敏感。

别人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一句话,都能“撩拨”他的心弦,让他浑身不自在。因为害怕自己的“不堪”,被别人识破,引起鄙视。

如果你通过行动积累了相当大的成就感,那么你需要应用这些技巧,并获得积极的反馈,以建立良好的态度。

比如玩游戏,总是输。你很难过,很沮丧。现在,你通过一个个小动作,逐渐学会游戏中的所有技能,积累成就感。

这时候你可以挑战一下自己,继续用学过的技巧玩游戏。只要你努力认真,一开始肯定失败过很多次,逐渐从游戏中获得积分,最后过关斩将,获得排名。

这种心态上的“大起大落”,可以让你感受到自己心态上的变化,从而建立起更加平和舒适的思想。因为你知道,失败只属于过去。只要你有效的努力,一定会得到改变,走向成功。

这个过程不仅用在玩游戏上,也用在做其他事情上。所以这个过程是:

1,通过小动作积累成就感,让自己学到东西;

2.学以致用,正式开始解决一些问题;

3、因为技能不熟练,你会得到很多失败;

4、根据失败的反馈,再调整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5.战胜失败,再次挑战,逐渐得到正面反馈;

6.如果失败,再次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成功。

久而久之,你的心态会变得和以前不一样。

用调整后的新姿势完成以上两步面对外界后,你需要由内而外的调整自己,建立新的姿势,重新面对外界。

换句话说,你必须抛弃旧的做事方式,不要重复自己固有的做法,否则你将永远无法走出这个负面的怪圈。

以新的姿态面对外界,就是让你走出这个突破口。你必须在这个突破中停留足够长的时间来改变自己。

所以,不管你还有多少缺点没有克服,都要拥抱自己,喜欢自己。用正确的比较体系来评价你的能力系数,也用积极的信念来建立你的“评价体系”。

一旦某件事让你产生了否定自己的冲动,你就应该立刻停下来,想想自己能做些什么来弥补它,改善它,提高它,而不是一味的抱怨。记住你现在的新角色和姿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继续“重蹈覆辙”,走老路。

而这种新的态度,你必须做到以下行为:

多讲正面的语言,不要对中性的东西赋予太多负面的含义。和积极向上的人相处,感受他们的生活态度,学习他们的行为。学会积极思考,从抱怨问题到思考解决问题。敢于试错,不怕失败,愿意从挑战中吸取成长经验。不要等,马上解决能解决的问题,想到就去做。时刻肯定自己,懂得激励自己,能够正视缺点,改正缺点。总之,用正确的“评价体系”来看待自己和外界,然后找到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能力系数。

最后,从这些能力中培养自己的人生价值,然后以这种新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你的自信就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