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动课中的热身游戏
先想想:1分钟你能鼓掌几次?
说明:没有实验,大部分学生都会低估自己能达到的次数,实验后会产生惊人的效果,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另外可以给一点指导。鼓掌时,我们的腹肌会帮助我们感到快乐,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给自己鼓掌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自信,给别人鼓掌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鼓掌1分钟看似简单。其实很多同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坚持不了的(这是我们尝试过的)。可以进行耐力训练,教育学生持之以恒。
点评:很实用很有教育意义的热身活动,个人认为是所有热身活动中最好的!建议可以考虑。
建议:时间可以适当调整,但一般在一分钟以内,可以是20秒,10秒等。即使学生之前玩过类似的游戏,如果时间发生变化(特别是少了),学生的估计还是会偏低(测试)。其中,我更喜欢用“十秒”,因为这个预估数和实际数的反差可以大到惊人,但如果是十秒,那耐力训练的效果就没了。各有利弊,视情况而定。
第二,言行不一
规则:老师发出命令,如“站起来”、“坐下”,要求学生做与老师口令相反的动作,如老师说“坐下!”然后学生要站起来,如果学生是站着的,就不要动。建议可以发一些和当前状态相反的密码。如果学生原本是坐着的,你可以发出命令:“站起来!”很多同学会因为这个犯错误!
升级:活动结束,总有几个同学反应快,因为逐渐养成习惯,犯错的几率大大降低。这时候可以加快密码发放速度或者增加密码的难度,比如“左手摸右耳”“左手举右脚举”。
三、大西瓜和小西瓜
规则:也可以叫“口是心非”,类似于言行不一的规则,主要是老师的口令只有两种:“大西瓜”和“小西瓜”。当老师给出口令时,要求学生说出与老师口中口令一致的内容,但要对比与手中口令相反的动作。(动作:表示“大西瓜”时,双手之间的距离可以宽一点,“小西瓜”可以小一点。建议给裁判拉开差距。)如果老师说“大西瓜”,学生要说“大西瓜”,并比较手中小西瓜的动作。说错做错的同学就出局了。
第四,孔子说
规则:老师的密码有两种,“子曰:XXX”和“XXX”。如果老师说:“孔子说:XXX。”然后学生要根据密码采取相应的行动。如果老师只说“XXX”而不说“孔子”,他就不能采取任何行动。出门也是一个错误。就像老师说的“站起来!”然后学生不要动,只有当老师说“孔子:站起来”的时候,学生才应该站起来。
升级版:言行不一,大部分规则是一样的,除了老师说“XXX”,学生需要反其道而行之。比如老师说:“孔子说:站起来!”然后学生们站起来。如果他们说,“站起来!”学生不是一动不动,而是想坐下。
五、捉蜻蜓
规则:前排和后排学生两人一组。一个学生伸出食指,另一个学生对着他的手掌。老师事先准备一篇文章(不宜过长),文章中有一个词反复出现,要求伸出手指的同学在出现时迅速收回,手掌相对的同学迅速抓住搭档的手指,故名“捉蜻蜓”。
说明:这款游戏有升级版,多用于团体辅导。有条件的话可以在课堂上用,就是学生自己围着。每个同学左手伸出食指,右手指向右边同学的手指,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圆圈。密码一出现,经常有同学迅速抽回手掌,手指戳向左边同学的手掌。
缺点:准备工作难度大,学生可能不配合,比如打架,不听口令(我们在教学中遇到过)。这个活动是用来暗示第一节课师生配合度高,第二节课如果出现类似情况要迅速调整策略。
二到五主要测试学生的反应。
六、小型面试
对最近发生的一些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情做一个小采访(年纪小的学生分析时事太难了,比如假期生活,运动会),了解学生的想法。
缺点:一是题目难选,二是面试题目只有有利于引入题目才有意义。一般情况下不喜欢用。
网络上的很多热身活动都用在了团体辅导中。上课40分钟,没有那么多时间花在热身活动上!下面是我们上课经常用的一些活动,试用后效果还可以,发现了很多问题,中间我也讲过。热身活动,和这节课的内容有没有关系都无所谓(有关系,关系密切当然是最好的!这也是我非常重视第一种的主要原因,第一种适用范围非常广)。如果参加小测验,你应该注意你的选择。第一,你选择的问卷要专业,不是网上所谓的娱乐测试。第二,题量要控制,不要一次讲解十分钟,然后十分钟也不要上课!有问题可以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