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变电站时间同步技术有哪几类?
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是站内系统故障分析和处理的时间依据,也是提高电网运行管理水平的必要技术手段。目前我国电力系统采用的基准时钟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高精度的原子钟,另一种是全球定位系统导航卫星(GPS)发送的无线标准时间信号。
智能站的对时方式主要有3种:
(1)脉冲对时方式。它主要有秒脉冲信号(每秒一个脉冲)和分脉冲信号(每分钟一个脉冲)硬对时方式。其中,秒脉冲是利用GPS所输出的每秒一个脉冲方式进行时间同步校准,获得与世界标准时(UTC)同步的时间精度,上升沿时刻的误差不大于1μs。分脉冲是利用GPS所输出的每分钟一个脉冲的方式进行时间同步校准,获得与UTC同步的时间精度,上升沿时刻的误差不大于3μs。秒脉冲对时方式在国内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应用较广泛。
(2)编码对时方式。目前国内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普遍采用的编码对时信号为美国靶场仪器组码IRIG(Inter Range Instrumentation Group)。IRIG串行时间码***有6种格式,即A、B、D、E、G、H,其中B码应用最为广泛,有调制和非调制两种。调制美国靶场仪器组码IRIG-B输出的帧格式是每秒输出1帧。每帧有100个代码,包含秒段、分段、小时段、日期段等信号。非调制美国靶场仪器组码IRIG-B信号是一种标准的TTL电平,适合传输距离不长的场合。
(3)网络对时方式。网络对时是依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数据网络提供的通信信道,以监控时钟或GPS为主时钟,将时钟信息以数据帧的形式发送给各个授时装置。被授时装置接收到报文后,通过解析帧获得当时的时刻信息,以校正自己的时间,达到与主时钟时间同步的目的。
通常,智能变电站配置一套公用的时间同步系统,主时钟双重化配置,支持北斗系统和GPS系统单向标准授时信号,优先采用北斗系统,时钟同步精度和守时精度满足站内所有设备的对时精度要求,站控层设备采用SNTP网络对时方式,间隔层和过程层设备采用IRIG-B(DC)码对时方式,预留IEC 61588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