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是统一的时间长还是分裂的时间长

如果以历史上中国最大的疆域为范围,统一的时间为八十一年。

如果把基本上恢复前代的疆域、维持中原地区的和平安定作为标准,统一的时间是九百五十年。

按第二标准的统一时间:

公元前221年-前209年(秦) 12年

公元前108年-公元22年(西汉) 130年

50年-184年(东汉) 134年

280年-301年(西晋) 21年

589年-616年(隋) 27年

630年-755年(唐) 125年

1279年-1351年(元) 72年

1382年-1644年(明) 262年

1683年—1850年(请) 167年

合计 950年,

所以统一时间比分裂时间长,统一是主流,原因:

1.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几次军阀割据没有一直割据下去?我觉得地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中国内陆西南面被山脉和高原环绕,西北面是隔壁沙漠,北面是西伯利亚,而黄河长江孕育的广袤平原,是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除了蜀地以外,这篇大陆上没有富饶却封闭的地域(所以蜀地多割据)。这也是大概为什么,当一个国家变得强大起来,为了争夺更多的资源,与另外一个较弱小的国家之间的战争就很难避免。与中国不同的是,欧洲从15世纪开始,特别是15世纪末发现新大陆后,就把资源的争夺战转移到了非洲和美洲。

2. 从西汉开始,儒家学派逐渐在中国的王朝政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悲不见九州同” ,“匈奴为灭,何以家为”,受儒家学派熏陶的士族和知识分子们,把 “天下” 的大一统看作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目标。但是这种 “大一统” 的概念却不是明确而清晰的,有时候甚至是狭隘的(按照现在的观点来看)。

3. 在中国古代,分裂和战争却是常态。两汉四百年,隋唐三百年,宋朝与辽,金,夏,吐蕃对峙将近三百年,在 “统一” 的朝代中,割据和叛乱也时有发生。另外,想着 “分裂下去,管理好自己小国” 的政权不是没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便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作为一个坐拥长江三角洲的富有小国,吴越国在政治上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存在了七十一年,而实际上,该国专注发展经济,在瓷器,水利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