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的由来和习俗。
传说这是西王母的生日。
在古代,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人们都会去河边野餐。有的人把酒杯放入慢水中,任其流下,而在下游不远处等候的人则从水中捞起,然后一饮而尽。这叫“曲水行云流水”。有的把煮好的鸡蛋放进水里,它们就像酒杯一样顺流而下。等在下游的人把蛋从水里拿出来,然后剥了吃。这叫“曲水浮蛋”。有的把红枣放进池子里,然后像捡鸡蛋一样捡起来。这叫“曲水浮绛枣”。
农历三月初三,又称“三月歌会”或“三月歌会”,是壮族的传统歌会。壮族民间有许多关于葛卫节起源的美丽动人的传说。?
古时候有一对恋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民谣来表达彼此的情意。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两人无法成婚,于是两人都在绝望中死去。人们在三月三日唱歌纪念这对夫妇。
第二,唐代壮族有一个叫“刘三姐”的歌女。她很聪明,经常用民谣赞美劳动和爱情,揭露富人的罪恶,富人对她又恨又怕。因此,有一年的三月初三,当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富人派人砍断了藤蔓,导致她掉下悬崖而死。为了纪念这位歌手,后人在刘三姐去世的那天聚集起来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这样形成了。这些传说现在已经很难考证了,但是宋人写的《太平宇宙》一书中有记载:“壮士熟于谷,择日祭神,男女会在盛会上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也很繁荣。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成为文化娱乐和男女浪漫的场所,并有抛绣球的游戏。女子将绣球抛给心爱的男子后,两人双双退出歌坛,互赠定情信物。到了清朝,形成了千人参加的大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