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被拐卖的提示(如何防止自己被拐卖)
孩子年龄小,识别能力弱,有可能被拐卖。但是,如果我们做好预防工作,这种拐卖现象是可以预防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防止孩子被拐卖呢?
方法/步骤
教育孩子。这个其实大家都知道,就是平时要教育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让孩子把这些提醒反复记在脑子里,大部分都会避免。
自救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多教孩子一些自救的方法和意识。当孩子被不小心拐走,这个时候,孩子会记住父母的电话号码,打电话或者通过引起路人注意来自救。这是每个宝宝都必须掌握的。
有时候,父母抱着宝宝在外面逛街,或者在人多的地方,会有女人上来和你聊天。这个时候我们要紧张,不能少了防备。有可能是这些人在和你聊天的时候抢了宝宝跑了。一般在外面的时候,最好是抱紧宝宝。建议绑在腰上。
如果你去一些商场或者食品商场,记住,这个时候,你也要小心了。因为这些地方人多,人贩子会把他们接走,调头,你就找不到了。所以,这个时候可以用一些绳子或者衣服把宝宝绑在推车上,或者绑一些移动的时候会响的东西。
教育孩子放学后不要独自站在校门外。如果需要等父母,需要有老师陪同或者有保安保护,才能在校门口等父母。当然,如果这个时候要关校门,尽量告诉孩子在学校接待室等家长来接。
父母出门,切记不要把孩子交给一些陌生人。看起来这些陌生人很善良,但是这些人会把他们带走。所以,即使上厕所,也要带上孩子,或者有人一起出去,就交给熟悉的人帮你照看。
孩子自己也喜欢到处跑。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教育他们不要去陌生的地方玩,尽量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玩。如果你在附近,一定不要让孩子跑出自己的视线,否则绑匪会趁机过来。
当孩子在公共场所走失,此时,你必须立即找到附近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向他们求助。当然,如果有广播的话,尽量在那里播,去找孩子,这样即使孩子被拐卖了,也会给那些人一些紧张感。听到后,他们可能会害怕,会把孩子留下。
2.如何提高孩子的防拐意识?
1,家长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可以避免因为沉浸在彼此的矛盾中而忽视对孩子的照顾。同时也可以防止孩子因为内部矛盾而产生逃离家庭的冲动。此外,和谐的家庭氛围能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有利于形成健康的自我价值感、自尊感和自信心,从而有更高的心理能量来应对外界的诱惑和危险。
2.面对不同阶段的孩子,家长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防拐意识。对于婴儿期的孩子,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宝宝,对宝宝的哭闹给予及时的回应。带宝宝出门时,最好用婴儿背带把宝宝背在身上。
对于婴儿期(2-6岁)的孩子,家长要教给孩子以下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1)家人不在场的情况下,不要吃别人给你的东西;2)和别人出去,需要告父母。这里的“其他人”包括老师、亲戚或邻居。在这一点上,家长需要以身作则,告诉孩子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回家;3)遇到危险,父母不在身边时,向军人、警察或民众求助;4)记住父母的电话和家庭住址。这些反拐意识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灌输给孩子。家长最好定期抽出时间,以游戏的形式和孩子一起模拟一些可能发生的情景,培养孩子对危险情景的辨别和应对能力。
对于学龄儿童,家长需要加强与学校老师的沟通,请自己信任的老师宣传一些安全知识。同时,家长也可以和孩子讨论如何处理危险情况,肯定孩子正确的想法,对孩子不恰当的想法表示理解和引导。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要在充分尊重孩子心理独立性的基础上,树立孩子的防拐意识。比如孩子放学或者外出,家长可以同意孩子回家,紧急情况需要及时告知。此外,同性父母要有意识地与孩子沟通有关性的生理和心理知识,或者为孩子提供相关的科学知识,避免孩子在这方面被欺骗或误入歧途。
3.家长需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信任感,愿意与家人分享喜怒哀乐,便于亲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引导。可以说,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建立防拐意识的有效保障。
4.家长应积极学习相关安全知识。家长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如何识别孩子周围的危险因素,让孩子形成避开危险点的行为习惯。同时,也要懂得在孩子真的遇到危险的时候,如何应对。危机过后,家长也需要关注自己和孩子的心理健康,必要时可以请心理咨询专家进行干预。
3.拐卖儿童的高发区有哪些,应对措施有哪些?
在居民区、公园、绿地、医院公园、居民区、商场、超市、医院里,经常会有看起来和蔼可亲的中年妇女,上前搭讪,夸自己的孩子聪明漂亮,伸手抱,抱起就跑。
有些人互相合作。有些人负责故意把孩子引离父母的视线。其他人利用父母与他人交谈时注意力不集中,抱着孩子在人群中消失或跳上路边同伙的车逃跑。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事情,大部分家长都无法及时做出反应。当他们醒来时,孩子和人贩子已经不见了。遇到问路之类的对话,一定要照顾好孩子。
不要把新生儿交给医院里不认识的医护人员。人贩子有时装扮成医务人员,从母亲或她的家人那里带走孩子,很快就消失了。2。
商场、超市、菜市场在商场、超市等场所,假装在人群中购物的人贩子会在家长挑选商品的同时,用独轮车抱起孩子,以极快的速度消失在人群中。购物时,家长可以用带子把孩子的衣服绑在手推车上,这样就增加了人贩子的难度,也不太容易被抢走。
不要让孩子们离开他们在购物中心的视线。如果发现有陌生人抱着小孩,不要犹豫,赶紧呼救。冲上去抢孩子,让身边的人按住人贩子,报警电话110。尽量用婴儿背带,把孩子挂在胸前。
手推车里的孩子应该系好安全带。在孩子会说话的时候,就要训练他们背诵家里的电话号码,所居住的城市和社区的名称,父母的名字,还要教育他们在商场、超市、公园等公共场所,一旦和父母走失,就要找到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并背诵他们的电话号码。
不要哭,以免引起潜伏在周围的人贩子的注意,不要跟任何不穿制服、“好心帮忙”的人走。3。
在校门口和上学路上的适龄儿童最好由家人护送上下学,否则要和同学一起上学。走路的时候最好走在摩托车道对面的人行道上,尽量往里走,防止人贩子用摩托车和面包车绑架。
4。公园厕所门口在公园厕所外面,经常有号贩子“蹲点”。
特意装作好心“搭把手”帮你抱宝宝。然后就永远消失了
所以,不要把孩子交给任何陌生人照顾,包括自称老乡的人,自称家人或亲戚的朋友同事。人贩子很会伪装。不要以为抢孩子的人一定是恶毒的。有的人贩子面带微笑,披着羊皮。5。
近年来,孩子在自己家里被保姆拐走的情况屡见不鲜。很多人贩子放长线,溜进雇主家当保姆或者小时工,然后拐卖。
所以一定要在正规的保姆中介机构雇佣保姆,保留保姆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清晰的近期生活照,确认家庭电话、住址、家庭等信息,注意经常和保姆来往的人。一旦保姆诱拐了孩子,警察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尽快找到罪犯,解救孩子。。
4.防止绑架
小学生防被拐注意事项(48字公式)(1)手拉手!小孩子好奇心强,对户外的东西总是觉得新鲜有趣。在街道上,娱乐场所和道路上,如果他们不小心就会迷路。出门在外,家长要向孩子讲清楚迷路的可能和危险。走路的时候,孩子的父母最好手拉手走。
(2)回到原来的地方!如果发现孩子失踪,应立即返回最后一次见到孩子的地方,迅速寻找。如果有公共广播系统,如游乐园、剧院、电影院等。,请工作人员用高音喇叭帮忙找(3)早点报警!如果以上方法均无效,应尽快向当地派出所报案,向警方提供走失儿童的所有详细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服装、肤色、身高、口音、特征等。和警察约好之后,你就待在那里等着,派人配合警察去找。
(4)查熟人!尽快给家人、亲戚、朋友、邻居、同事、同学打电话。(5)留个单子!在日常生活中,要教会孩子明确自己的祖父母、父母、外祖父母和孩子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父母的单位或家庭电话,教会孩子打电话。
可拨打110紧急求助。(6)不收礼!家长要经常教育孩子,不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陌生人的钱或东西,不要随便和陌生人去任何地方。
(7)请自便!父母带着孩子外出购物、玩耍时,要反复告诉孩子如果走散了怎么办,教孩子如何找到交警或巡警或店员或戴红袖章的爷爷奶奶。(8)拒绝陌生人!父母应该经常教育他们的孩子,如果一个不是家庭成员的成年人要求他们做任何事情或去任何地方,他们都不应该听。
(9)陌生人!我经常给懂事的孩子解释什么是陌生人。虽然孩子可能在别人家里见过这个人,但他还是一个陌生人。(10)提高警惕!在给孩子讲故事或者看电影电视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给孩子讲解当前社会上各种拐卖或者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活动。
让懂事的孩子提高识别人贩子和绑架罪犯的能力。(十一)如家人!居住在城镇的居民,无论是上学还是放学回家,都要派父母或亲戚按时接送孩子、小学生和初中生。
(12)记住标志!家人要保留孩子的最新照片,每天记住孩子的衣服。万一丢失,很容易报警找到(13)有约定!家长要联系孩子所在学校的班主任或老师,说你、你的配偶、你指定的人都要调离,其他任何人都不要接送孩子。
(14)早报道!书包里放两枚备用硬币,有什么需要可以用公用电话给家里打电话。如果孩子放学后有临时紧急情况,要提前打电话或委托人告诉家长,不能随便和其他人一起逛街。
(15)不要开门!如果家里没有大人,陌生人敲门,不要开门接待。当陌生人的父母回家时,告诉他回来。(16)禁止搭便车!在出门或者上学的路上,如果有不认识的人让你坐他的车或者摩托车,千万不要坐。
5.如何防止学龄前儿童被拐卖&;反作弊
现在社会复杂,拐卖儿童的事件时有发生。家长要在日常安全教育中教会孩子如何防止走失或被骗,以及一些孩子被拐后可以实施的自救方法,让宝宝在紧急情况下能派上用场。
常见的绑架战术和应对方法都是花言巧语引诱出来的:一个3岁的宝宝在小区游乐场玩耍,一个陌生的中年大叔走过来,给了她一根棒棒糖,还说要带她去动物园玩。对策:教育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只要是陌生人给的食物或玩具,不要接受。如果陌生人要带你去游乐园和动物园,不要跟着他们。
告诉陌生人爸爸妈妈就在身边,把陌生人吓跑,或者大声喊叫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在公共场所迷路:宝宝和妈妈在商场溜达,妈妈只看漂亮的衣服,留下宝宝一个人。宝宝被五颜六色的东西吸引,离妈妈越来越远。
对策:告诉孩子,他一时找不到妈妈,宝宝要站在原地等妈妈来找他,或者找穿制服的叔叔阿姨。如果超市有直播间,他可以让直播间的叔叔阿姨帮他找妈妈。被陌生人跟踪的场景:宝宝一个人走在路上,一个中年人走过来说宝宝好可爱,叔叔陪你玩。等和宝宝玩熟了,中年男子就开始问宝宝家是几号几号几号房间。
对策:家长要告诉宝宝自己一个人走,如果发现后面有大人,一定要想办法甩掉他。你可以去最近的路口找执勤的交警叔叔问路,或者就说有坏人跟踪你。
如果坏人威胁你跟他走,你要大喊大叫,跑到人多的地方,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如果你知道这个时候家里没人,就不要跑回家。陌生人要求开门:妈妈出去买菜了,留下宝宝一个人在家。这时有人敲门,宝宝问谁。外面的人说:“我是你妈的同事。开门,我给你带了礼物。”
对策:告诉宝宝,如果家里只有一个人,只要是陌生人,不管你有什么理由要开门,宝宝都不要开。告诉陌生人,只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回来了,才能开门。
如何防止宝宝被骗带孩子出门,时刻保证孩子在视线范围内。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多复杂拥挤的地方,以免孩子因为拥挤走失而被拐。
雇佣保姆时,一定要搞清楚她的真实身份,掌握相关信息。永远不要让陌生人照看孩子,即使是很短的时间。
不要轻易让保姆带孩子出去玩。教育保姆和老人不要轻易向陌生人透露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
一定要按时亲自或其他家人去幼儿园接孩子,避免陌生人来接。教孩子拒绝陌生人的饮料、糖果、礼物和拥抱,不要和陌生人走在一起。
让孩子熟记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父母姓名,经常给孩子进行应急安全教育。应该警告孩子们不要在荒凉偏僻的地方玩耍。
培养孩子的防骗意识,学会唱安全儿歌。儿歌好学好记,歌词也容易让宝宝理解。爸爸妈妈在平时的教育中教孩子唱一些有安全意识的儿歌,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小兔子乖乖》。讲防骗故事家长可以整理一些关于防拐防骗的童话故事,每天晚上哄孩子睡觉的时候讲给孩子听,让孩子牢牢记住一些防骗常识,比如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给陌生人开门等。孩子虽然年纪小,但是机械记忆很强,对他一生都是有益的。
在宝宝三岁左右的时候教孩子认方向,你可以教他认识东西南北。白天,你要教他看太阳。我们说太阳下山时在西方,太阳升起时在东方。中午12,正南方。孩子明白这一点,就知道方向了。
然后他就记住了自己家的号码,这样他就大致知道自己家在哪里了。一个小电话簿让宝宝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家庭电话号码和好邻居的电话号码。这些数字应该被宝宝记住。
你也要教宝宝如何给家人打电话,求助电话110。遇到紧急情况和危险,可以第一时间通知他人。
场景模拟练习平时和宝宝玩游戏时,可以适当加入被骗求助的模拟练习,让宝宝和家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宝宝被骗的场景,让宝宝练习如何脱身,如何求救,大声呼救,摆脱危险的场景。防作弊儿歌不给陌生人开门。兔子,请快点开门。我想进来。我打不开。我打不开。妈妈还没回来。没人会打开它。兔兔,在学校不和陌生人说话,说话不客气,没有陌生人就笑着跳走。我家有一只小狗。一个陌生人捡起来。它不会走。直到我看见我的母亲,我才会离开。
6.有哪些防拐防骗知识?
1.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一定要关好门窗。
如果有人敲门,你一定要先从猫眼或者门缝里看到是谁,再决定是否开门。2.如果在和父母逛街或逛公园的时候和父母走散了,要马上去找警察或保安叔叔。一般找穿制服的叔叔阿姨比较安全。
3.一个人出门不要喝陌生人送的各种饮料,不要吃陌生人送的糖果或其他食物,不要在荒凉或偏僻的地方玩耍。请记住你的家庭住址,你父母的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和手机号码。
5.不要答应陌生人的邀请。不要贪玩。如果不认识的人说一个地方有意思,不要随便跟着说。
6.不要和同学出去长途,以免迷路。7、能大致描述同学和他人的体貌特征。
8.放学后,如果没有父母、爷爷奶奶等家人来接你,就和同学一起走,尽快回家。9.如果你不认识的人在你出门或上学的路上让你搭他的车或摩托车,千万不要搭。
10.如果能上网,请不要在QQ或聊天室里把自己的姓名、学校、电话、住址、年龄、照片等信息,包括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手机号码等信息告诉网上的人。注意安全保密。。
7.如何教育孩子防拐?
很多家长认为拐卖儿童离自己太远,不会发生在孩子身上,所以不关心,也缺乏这方面的教育。
还有一些家长过于紧张,给孩子施加了很多限制,孩子却失去了自我应对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这样的孩子习惯于服从父母和权威,更容易被欺骗。
父母应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防拐?新快报记者通讯员张有三种方法可供参考:1。即使是大一点的孩子,也无法做出理性的判断,无法进行多方面的思考。而是他们最喜欢听,也最容易听的一些直观的话,比如“不要拿陌生人的东西”“陌生人让你跟着做你就不能跟着做”。同时可以结合讲故事,让孩子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2.讲个案例。可以给孩子讲一些新闻报道中儿童被拐的案例,测试他们的想法,然后帮他们详细分析,这样好的想法可以保留,错误的想法可以方便的指出他们为什么错,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3.模拟练习。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组织这样的活动,增强孩子的直观认识,让孩子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时应该怎么做。
需要强调的是,权限法和诱惑法是最常用的手段,要特别注意防范。家长也可以教孩子以下几点:1。让孩子记住自己的详细地址、父母姓名、电话号码、工作单位并背下来。
家里亲戚朋友或者你可以依靠的人的相关信息也可以让孩子记住。如果你被拐卖是为了核实身份,寻找父母,这些信息非常有用。
2.没必要给孩子手机,但最好给孩子一点零花钱,可以用来在紧急情况下打电话求助,或者让别人报警和联系父母。报警电话是多少,教他们记在心里。
3.提前和孩子做好约定,比如没有家长通知绝不和陌生人一起去,去同学家或者和同学在外面玩,及时向家长汇报自己的行踪,家长突然有事怎么办等等。这些都要提前说。特别提醒孩子不要和陌生人一起上车。
有时候绑匪如果有进一步的犯罪意图,会准备交通工具,然后骗孩子说“你爸妈让你上我的车”“我给你爸带了好东西,你去看看”。孩子一旦上车,就会被控制绑架。
家长和学校老师也需要做一个约定,比如家长或者家里的亲戚必须接孩子放学,否则绝对不能让孩子离开。要和老师一起落实,不要误解。
8.如何加强孩子的防拐意识?
每到年底,各种安全问题频发。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报道说:“江西一个小伙子因为警惕性高,在校门口拦住了一个抱着孩子的可疑人员。后来证实,那个人确实是人贩子。”
当我看到这篇报道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激和喜悦。如果身边能有更多像这样的人在感觉不对劲的时候能引起重视或者报警,就能多挽救一个家庭,没有父母能承受失去孩子的痛苦。希望有更多的人在紧急情况下伸出援手,让悲剧少发生一些。
那么,除此之外,加强孩子的防拐意识也很重要。
今年,广东省部分幼儿园学校开展幼儿“防拐游戏”演练,邀请志愿者假扮“陌生人”,通过拿玩具、零食吸引孩子或带孩子去游乐园等方式,诱导孩子跟她一起去,即使老师提前一天反复强调“不能跟不认识的叔叔阿姨一起去”。
但游戏结束后,仍有三分之二的孩子被骗出了教室。很多妈妈觉得很委屈,家里给孩子上的防拐教育课也没有落下。但是这种理论上的知识,在实践之后真的是相当不堪一击的。
如何提高家长更高效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这样做:
关注“角色扮演”,因为这是儿童最重要的认知模式之一。在和孩子的角色扮演游戏中,家长可以融入生活中常见的诱拐方式,比如:遇到不认识的人给你糖果怎么办?被强行带走时如何反抗,如何求助等等。
据说这种模拟游戏对于德国孩子来说是很常见的场景,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生活中。所以有调查显示,德国99%的被拐儿童都能安全回家。
如果家里有条件,也可以买合适的道具,和孩子一起玩这个想象中的游戏。年轻的时候可以熟悉意外,可以更好的从容应对。
最重要的是,家长平时也要注意保护孩子的隐私,不要随意在朋友圈透露孩子的学校信息和相关活动,这样可以增强安全性。
我们在教育孩子安全防骗的时候,尽量不要用“陌生人”这个词。可以说是我们不熟悉的人,不认识的人,或者只能和爸爸说再见,这样也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分辨。
9.孩子被拐怎么自救?
1.
吃喝睡,养精蓄锐,养精蓄锐。2.虚假的迷恋不是癫痫。
不要显露锋芒,隐藏身份。3.远传近攻。
分化敌人,博取同情。4.把刀藏在笑容里。
斗智斗勇,斗智斗勇。5.金蝉蜕壳。
巧妙伪装,果断逃跑。“待岗”就是孩子一旦被坏人抓了,你必须吃吃喝喝,千万不能怕。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罪犯绑架了一个孩子。孩子说“叔叔,我饿了,你得给我点吃的”然后说“叔叔,我渴了,你给我点喝的”。他表现平静。当警察来救他的时候,他还很健康,跑得很快。
一旦有坏人问起你的家庭,你千万不要说可以装穷或者说不知道。让一个孩子“远交朋友近攻,分敌博取同情”有点难,但如果家长提前教好,说不定有事就能做到。
就是尽可能的赢得他们的同情。比如你可以问他:“叔叔,你家里有孩子吗?”他多大了?我能和他玩一会儿吗?我非常喜欢交朋友。”《斗智斗勇》和《金蝉脱壳》就是为了教育孩子,坏人是可以被欺骗的,一旦发现机会,就要坚决逃跑。
10.教孩子发现被拐如何自救。
(1)如果在公共场合被发现受骗或受到威胁,应立即靠近人群密集的地方寻求帮助。
(2)如果人身自由已经被控制,要保持冷静,尽量了解自己的住址(省、市、县、乡、村、组)、嫌疑人数、口音等基本信息。(3)向人贩子、买家及相关人员宣传国家法律,告知严重后果,伺机外出求助或逃跑。
(4)通过发小纸条向外界暗示自己的情况,寻求帮助,尽量与外界取得联系。(5)不断寻找机会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打电话、发短信或通过网络与外界联系等方式尽快报警,并说明自己的所在地、买主(雇主)姓名或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