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轻松照顾宝宝,如何根据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
儿童的敏感表现和应对方式如下:1。语言敏感期(0-6岁)
婴儿天生具有语言敏感性,良好的语言能力可以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个阶段,家长可以通过这些训练来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
1,0-3个月,刺激宝宝发音,调动宝宝语言的积极性;
2、3-9个月,用清晰缓慢的语言和宝宝说话,给宝宝提供学习的机会;
3.1.5岁前,加强与宝宝的交流,说话、唱歌清晰发音的儿歌,为宝宝学习和玩耍提供语言环境;
4、2岁前,多和宝宝沟通,发音清晰;
5.2.5岁前,创造条件让宝宝说话提问,提问,有对话等。面对宝宝的提问,尽可能用语言回答,避免用手势代替语言;
在6、3岁之前,教宝宝唱歌、读书、背诵,简短的古诗词,朗朗上口的儿歌,都是不错的选择。
7、3岁后,宝宝上学。除了放学后多和宝宝沟通,剩下的交给更专业的老师。
注意:宝宝在语言敏感期会模仿父母的语言,切忌粗鲁,以免孩子下意识模仿,记录在潜意识里。
二、感官敏感期(0-6岁)
感官包括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诸多方面,宝宝的感官敏感期需要家长的呵护。三岁前,宝宝的?吸收思想?可以帮助宝宝吸收感官获得的信息,并且三岁以后宝宝会通过感官感知环境中的具体事物,家长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帮助宝宝的感官发育。
1,0-3个月,在宝宝胸部上方20-30厘米处悬挂颜色鲜艳的玩具,引导宝宝的视线跟随玩具的变化;抓住宝宝的手,帮助宝宝触摸和抓住悬浮的小玩具;播放舒缓的音乐,陶冶早期的音乐。
2、3-9个月,听儿歌和音乐,做婴儿抚触,听各种声音,不同的物体,不同的动物等。;
3.1.5岁之前,听规则的声音,旋律,节奏,不同的音色,音调等。提高宝宝对音乐的感知,引导宝宝观察身边的人、事、物;
4.1.5岁以后,多带孩子多听多看,给孩子合适的接触机会。音乐、图片等。都是促进宝宝感官发育的好帮手,帮助宝宝识别颜色也是这个时期必须的。
注意:感官敏感期的宝宝最重要的是多听、多看、多摸,有机会就带宝宝走出家门。不同的环境可以给宝宝不同的感官体验。
三、行动敏感期(0-6岁)
动作敏感期是宝宝通过动作促进四肢和智力发展的阶段。适当的训练可以促进宝宝四肢的协调,但是过度的训练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1,0-3个月,优先保障,尽可能避免头部过度损伤。宝宝能独立抬头后,可适当增加仰卧、抬头、垂直抬头训练;
2、3-6个月,不会翻身的宝宝可以适当训练翻身,坚持做宝宝运动,在保证宝宝安全的情况下适当游泳;
3、3-9个月,给宝宝提供积木、滚动玩具等。,训练宝宝的抓握和手翻能力,仍坚持宝宝练习;提供积木和小物品给宝宝玩耍,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促进宝宝的精细动作发育和手眼协调能力;
4.1.5岁之前,给宝宝创造独立行动的机会,比如喝水、吃饭、帮宝宝穿衣穿鞋等。,鼓励宝宝多走动,上下楼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训练宝宝,通过独立动作训练宝宝的身体协调能力;
5.2岁前,还可以和宝宝一起练习摔、滚、踢。教宝宝学跳,鼓励宝宝跑跳,穿衣吃饭等基本生活技能可以慢慢由宝宝独立进行;
6.3岁前,鼓励宝宝跑跳,叠积木,叠小桶,盖瓶子,串珠串珠等小游戏都可以和宝宝一起玩。适合宝宝的主动游戏和运动器材,可以培养宝宝的协调性。
7.学龄前的宝宝,家长需要引导宝宝的坐姿、站姿、走路姿势,提前预防因坐姿不当引起的骨骼发育问题,从帮宝宝穿衣到让宝宝尝试独立穿衣。
注意:宝宝敏感期最需要避免的就是过度训练。过度训练不仅不能帮助宝宝的身体发育,反而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伤害;
另外,所有的活动都需要在保证宝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比如串珠等游戏,一定要在家长的看护下进行,防止宝宝误食。
四、细微事物的敏感期(1.5-4岁)
细微事物的敏感期发生在宝宝的1.5-4岁。在此期间,宝宝可以捕捉到大人经常忽略的东西,如昆虫和小图案。
如果你教过宝宝虫子蚂蚁之类的单词,你会发现宝宝总是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叫你,给你看。Bug!Bug?这个时候不要骂宝宝用虫子打扰你。这是因为你的宝宝正在与你分享他的发现。这个时候,责骂只会挫伤宝宝的积极性。
细微事物的敏感期,是家长锻炼宝宝观察力和细心度的好时机。前面敏感期提到的串珠、挑豌豆都是训练宝宝观察力的好方法。
家长要注意,在警惕宝宝误食精细物体的同时,不要轻易停止宝宝的观察和研究。
五、敏感期顺序(2-4岁)
秩序敏感期需要父母为宝宝建立一个有序的环境。在蒙台梭利看来,婴儿要求秩序是必要的。没有一个有序的环境,婴儿缺乏感知各种关系的基础。宝宝在从环境中建立内部秩序的同时,也在逐渐建立自己的智能。
其实宝宝在秩序敏感期容易焦虑。在秩序敏感期,如果宝宝想要建立的秩序得不到满足,就会烦躁不安。如果宝宝生活的环境缺乏秩序感,就会烦躁不安,宝宝对陌生的环境无法适应,会害怕,会哭闹。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宝宝顺利度过秩序敏感期:
1、1岁以后,要培养宝宝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排便习惯,不能因为2-4岁以后出现秩序敏感期,就忽视最初的秩序建立;
2、发现宝宝开始要求把一件物品放在特定的位置,确定宝宝秩序敏感期的到来,尽量满足宝宝的秩序感;
注意:不要轻易破坏宝宝的秩序感,比如宝宝的套路。如果在秩序敏感期到来之前已经养成了规律的作息,不要轻易破坏,否则会增加宝宝的焦虑感,对宝宝的智能建构不利。
不及物动词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总说多带孩子和同龄人玩,对宝宝以后的社交有好处。其实宝宝两岁半以后会慢慢开始社交。两岁半左右的宝宝会对交友和集体活动感兴趣,这也宣告了宝宝社会规范敏感期的到来。
在这期间,父母要做的就是通过日常生活教会宝宝正确的生活规范和日常礼仪,待人接物中的礼貌用语也需要逐渐教给宝宝。
父母展示自己,在待人接物上使用礼貌,是对宝宝社会规范敏感期最好的教育。父母和长辈见面打招呼,即使宝宝第一次不说话,也会在心里记住见面需要打招呼。
七、读写敏感期(3.5-5.5岁)
一般情况下,宝宝在3.5-4.5岁时会对书写敏感,之后会逐渐对阅读敏感。
在这个阶段,家长可以采取这些措施,逐步建立宝宝的写作和阅读习惯。
1,提供充足的绘画和书写空间,教宝宝正确的握笔姿势,最好能示范书写给宝宝模仿绘画,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不要因为错误的握笔方式对宝宝发脾气,会打消宝宝的积极性;
2.准备有趣的绘本,培养宝宝对书籍和文字的亲和力(其实这可以从宝宝两岁开始),鼓励宝宝独立画画;
3.尽可能多的准备宝宝感兴趣的绘本和书籍,供宝宝选择阅读,培养宝宝的阅读习惯。
注意:宝宝的阅读习惯需要逐步培养,不要操之过急。如果宝宝明确表示此刻不想读书,就不要勉强,否则可能会造成宝宝讨厌读书。
八。文化敏感期(6-9岁)
蒙台梭利认为,婴儿对学习文化的兴趣起源于三岁,但只有在6-9岁时才会真正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而且6-9岁的宝宝有一定的学习记忆能力。这时候带宝宝去见见世面,多去户外旅行,户外活动等。,并提供学习知识的书籍和工具。必要时,家长可以引导宝宝获取信息,增加宝宝文化敏感期的探索机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满足宝宝的探索欲望。
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初的路灯,是明是暗,全凭父母的意愿。孩子的成长可以分为一个又一个阶段,有针对性的教育可以开发孩子最大的潜能。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其实是最简单的照顾孩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