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团队心理游戏
室内团队心理游戏有哪些?就跟着我去看看吧!
1,撕纸
游戏规则:请按照我的口令,不能问我问题。1水平折叠纸张,2垂直折叠纸张,3撕掉折叠纸张的一个或多个角继续下一个指令,4将多次折叠撕掉的纸张展开,与相邻的参与者进行比较,看最终展开的纸张平面的几何形状是否相同或相似,并将结果报告给版主统计结果以说明问题。
点评: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相似或相似的地方那么少?为什么?有什么问题?首先,我的指示不会错。我们听不清楚,就不会听错。然后我们会不折不扣地按照说明去做,但是在同样的前提下结果怎么会不一样呢?其实问题出在我们每个人对说明书的理解上。当我们听到同样的指令,但是每个人对同样的指令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就会看到结果。个人分析有以下原因:
(1)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个人,即使是思维方式绝对相同的人。
(2)每个人的社会背景不同;
(3)每个人的文化背景不同;
(4)每个人的想法不同;
(5)每个人习惯不同。
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指令失真事故。更大的一点是,即使是同一件事,同一个人,同一件事,或者是公认的真理和公理,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和评价也不会一样。
启示:
a与人沟通或交往时,如果能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就很容易与对方达成谅解;
b如果双方的感情能让对方感同身受,沟通就是成功的;
c .当一件事情无法用语言充分表达时,让事实自己说话;
d最重要的启示是,一个完美团队的灵魂,应该是所有成员之间的“默契”。而默契要靠长期的合作来培养。
2.数字传输
赛前准备,指导老师:
来吧,各位,放松。每组形成一条线,背朝前,捏肩,停在1234,2234,3234,4234。再来一招再敲,双手合十,专业一点。1234,2234,3234,4234会停。转过去。把手放上去,现在你有仇了,你有委屈了!好了,捏一下,来,1234,2234,3234,4234,停;换个姿势,轻点1234,2234,3234,4234。好了停下来。转过来看着我。
游戏规则:
(1)这个游戏的纪律是非常严格和重要的。我现在宣布纪律:从现在开始,任何人不得说话。只要有人发言,群里的游戏就失败了。在我完成游戏规则后,我会给你们时间讨论和提问。
(2)先由每组派出一名队员担任主管,主管出列;你的任务是监督比赛过程中其他组是否违规。比赛过程中如果有人违规,要立即大声向我举报。如果我不报,我会扣你们组的分。(讲师将主管分配到自己小组以外的任何小组)
游戏内容:
(1)我把一个号给了队列中的最后一个同学,只通过按摩中的“捏”和“敲”两个动作就传给了前面一个,从而传给了队列。第一个人在传输过程中不得发出任何声音或回头,否则该游戏将被视为失败。观察者注意:无论数字走到哪里,你都必须跟着它走。每组转移完毕后,举手,观察者在3秒内把纸当笔递过来,答案写在观察者的纸上。当观察者得到答案时,他一动不动地站着。游戏时间3分钟。时间到了,我会宣布立即停止。注意这个时候不要说话。我将请观察员报告你们小组的答案。
(2)好,现在给每组4分钟时间准备,讨论如何传递到位。
(3)讨论时间,请各就各位,旁听人员带好纸和笔。游戏已经开始了。请严格遵守纪律,停止讲话。
讲师:请每个队列最后一个人到讲台上来看数字,数字1是“0”;(成功组5分)
最后一个排队的人回来后,讲师宣布开始计时。第一局结束后,让大家总结一下没有成功的原因(代表发言),下一局前给2分钟讨论如何结束比赛。
第二次的数字是“900”。赛后总结成败原因,下一局前给1分钟讨论如何下完下一局。(成功组8分)
第三次的数字是:0.03。(成功分数为10)。
评论:
(1)“0”不成功,说明大家考虑的还不够全面。事先没想到,说明计划不够周密;
(2)“900”控制不够。控制,如果发现前面的人传错了,你们组有什么纠正措施吗?后面的人如果看到前面的人传错了,就要赶紧掐。这意味着有紧急情况。因此,需要一种纠错机制。在制定计划时,往往会忽略纠错机制。在管制的过程中,后面的人发现前面的传输是错误的,他们不得不发布紧急管制措施。
(3)计划、执行和控制实际上是密切相关的。事前预防机制在活动开始和计划时就已经设计好了。事前和事中的控制非常重要。我们不能把工作建立在运气的基础上。如果你有非常精明的员工,那是你的福气。如果没有,那很正常。
(4)规划力的四个特征:①彻底性,不仅要考虑阿拉伯数字1-9,还要考虑0的情况。(2)预见性,提前预见到可能出现的情况。预控需要远见。如果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在更正时,应该直接从错误的地方更正,而不是从最后一个人开始重新传输。③简单,在实现过程中不要太复杂。④可行性。要考虑在实际执行中如何避免一些麻烦。
在这个活动中,头和尾是最重要的。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讨论的时候会有人带领你的小组吗?执行的标准是否一致。为什么别人能领导而你不能?
3、绘画游戏
规则:
(1)学生代表将教你如何完成图表。
(2)第1次描述时,台下同学只允许听,不允许提问。-单向通信
(3)第二次描述时,学生可以提问。-双向沟通
(4)其他同学根据描述完成绘画。第1个描述后,认为自己画对的人数请举手。第二次描述后,如果你认为自己画对了,请再次举手。
游戏描述的真相:
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更有效,双向沟通可以学到更多的信息。
-对听众而言:
1)我觉得我一个人会做得更好——单向交流中我更渴望倾听而不是说话。
2)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做对了某件事的人比实际做对了的人多。
3)想当然——不提问就会觉得是(比如根据学生有的问题)。
4)只求对方,不求自己——同样的情况,为什么有的人做对了,有的人做错了?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为合适的人?!
5)不善于从别人的提问中接收信息
-对于演讲者:
1)关注观众的兴趣。
2)对所表达的内容有充分的理解。
3)有信息遗漏,需要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
4)先描述整体概念,然后逻辑清晰地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