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音乐教案
幻灯片音乐教案设计说明1:
这种活动的主要来源是日常生活。玩“滑梯”是每个孩子都特别喜欢的活动,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对它更感兴趣。对于小班第一学期的孩子来说,平时接触音乐的旋律辨别力比较少,所以这本教材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和特点。而且《滑滑梯》是一首节奏感很强的活泼旋律,尤其是音乐的两个声部的旋律差异非常明显,应该是小班小朋友表现自己的这样一部音乐教材。在活动中,我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活动始终,在孩子理解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玩中学的快乐。
一.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产生的幻灯场景,能够听出音乐中的上升线和下降线。
2.想象一下玩滑梯的快乐情景,试着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表达音乐。
二、活动准备:
自制幻灯片、玩具、动物、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音乐旋律的高低。
1,展示自制幻灯片。老师用纸箱和纸板搭建了一个滑梯。
2、边读儿歌边拍手:
小滑梯,小滑梯,一个高一个低。孩子们爬上梯子,嗖的一声滑了下来。
你喜欢玩滑梯吗?“文章。从大。测试。年轻。师网。”你通常怎么玩?
3.音乐宝贝也想玩滑梯。我们看看它什么时候涨的。什么时候滑下来的?
4.老师和孩子们空手做动作。
(2)通过各种形式进一步感知音乐的升降。
1,通过小动物感知音乐
(1)展示小狗,在教具上播放音乐,演示播放幻灯片。
狗说:“真有趣。我能再玩一次吗?”
(2)请个别儿童示范小鸭子在滑梯上玩耍。(音乐)滑梯真的很有趣。让我也玩玩,好吗?
(3)请个别儿童演示狗和小鸭子一起玩滑梯。
小动物说边听音乐边滑很好玩。
2.通过身体部位感知音乐的升降。
“刚才老师用纸箱做的滑梯玩得开心吗?现在老师要变出一张新的幻灯片。你想看吗?一、二、三”
(1)老师伸出右手,展示手臂滑梯,给狗狗演示如何玩手臂滑梯。
狗说:“这个滑臂一定也很好玩。我能玩吗?”(可以)
(2)教师展示左手,请全体幼儿抱紧动物宝宝演示手臂滑行。
(3)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变成滑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想象演示脚、鼻子等部位。
3.通过身体运动感受滑行。
我们可以把手脚变成滑梯,全身也可以。你想做些改变吗?老师先去那边的滑梯玩。你看到老师怎么玩了吗?
(1)老师演示身体幻灯片。
(2)请个别儿童演示不同的身体幻灯片。
(3)老师和孩子集体练习。
(3)活动延伸。
活动反映:
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想法和实际操作有差距,可能是因为我对孩子的兴趣和经验还是把握不够。由于孩子能力的差异,孩子探索发现,活动中有深有浅,有快有慢。对于能力强的孩子,老师可以启发引导他们想更多的方法。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在旁边孩子的影响下模仿别人的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孩子都通过多次尝试活动找到了滑动的部分,整个活动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氛围中。活动结束,小朋友们意犹未尽。
幻灯片音乐教案2活动目标:
1,享受音乐,聆听音乐的跌宕起伏,感受音乐表演的快乐情境。
2.我喜欢听音乐,用音乐体验表演的乐趣。
3.根据歌词做出相应的动作。
4、通过身体节奏,感应固定节拍。
活动准备:
天鹅绒动物,八盒
活动流程:
第一,激发孩子活动的兴趣。
1,老师展示了大大小小的箱子,建成楼梯。有几个指导小朋友数数?它看起来像什么?
2.老师把一块长板放在最高的盒子上,然后引导孩子们谈论它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快乐的情境。
1,老师展示小鸭子玩滑梯。老师展示教具,引导孩子们一边听音乐的节奏,一边看小鸭子在滑梯上玩耍。
2.老师给小狗看,并演示如何玩滑梯。
3.展示小老虎,演示如何翻转和播放幻灯片。
三:感受音乐的起伏。
1,听音乐是几段?第一段是小狗在干什么?第二段是小狗在干什么?
2.让孩子们用他们的小手做小狗,和小狗一起玩滑梯。
四:体验用音乐表演的乐趣。
1.老师除了用纸盒当幻灯片,还可以用身体当幻灯片。请观看老师的演示。
2.让孩子做滑梯,听音乐,一只手和狗狗玩。
3.除了手工制作幻灯片,你会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制作幻灯片?
4.老师演示整个身体在玩滑梯。让孩子看什么动作代表第一段音乐,什么动作代表第二段音乐。(老师来到一个大滑梯下面。孩子们能看到老师走上走下吗?)
5.让学生和老师一起玩滑梯。上去的时候稳稳的走,下来的时候稳稳的滑,听着音乐一步一步的往上走。)不断找空的地方变换不同的身体动作做出滑梯的形状。提醒孩子在制作小狗和玩滑梯时,要听音乐,有节奏地玩耍。
6.老师:我要放一个很特别的幻灯片,老师哼着音乐做动作,问小朋友它有什么特别的。我从蜿蜒的滑道上下来。)
7、儿童创造各种滑行动作。
案例观察:
滑梯对小班的孩子很有吸引力。每次在滑梯上玩的时候,小朋友总是手忙脚乱,身体像小鱼一样滑下来。今天他们第一次尝试在老师身上玩滑梯。所有的孩子都排好了队,队伍很兴奋,像排长队一样有条不紊的玩。然而,当他们回到座位上时,发生了一场争夺战(这些座位是临时的,但不是固定的)。由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同龄人的不谦逊,平时在玩积木的时候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老师平时要一点一点教育,让他们慢慢提高。
活动反映:
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想法和实际操作有差距,可能是因为我对孩子的兴趣和经验还是把握不够。由于孩子能力的差异,孩子探索发现,活动中有深有浅,有快有慢。对于能力强的孩子,老师可以启发引导他们想更多的方法。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在旁边孩子的影响下模仿别人的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孩子都通过多次尝试活动找到了滑动的部分,整个活动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氛围中。活动结束,小朋友们意犹未尽。
幻灯片音乐教案3一、设计意图:
这是引导孩子感受轻快节奏的音乐活动,而学唱歌就是体验秩序感,形成队列。我们班的孩子喜欢唱歌。
二、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轻快节奏。
2.学会用柔和的声音唱歌。
3.引导孩子跟着录音学唱歌,知道要一个一个排队。
活动准备:歌曲录音“幻灯片”录音机
四、活动流程:
(一)开头:
从对话开始,说说平时如何在滑梯上滑行。
小朋友,你喜欢滑梯吗?
-怎么滑滑梯?
(2)基础部分:
听录音并提问,引导孩子学习唱歌。
今天老师带了一首好听的歌给孩子们听。
歌好听吗?
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歌曲中孩子们是如何在滑梯上滑行的?
(组织小朋友拍手,跟着录音一起唱。)
(3)结论部分:
老师总结学唱歌的效果,表扬和鼓励认真学唱歌的孩子。
五、拓展活动:户外活动按名次顺序组织孩子跟着一个滑梯,边玩边唱。
幻灯片音乐教案4教材分析
儿歌《滑滑梯》节奏感强,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在读儿歌的时候弹奏节奏,方便孩子找到四分之一节奏和八分之一节奏的区别。儿歌中还渗透了与滑梯相对应的不推不挤的行为规则,让孩子在学习基本节奏的基础上,加深对“不争不抢,其乐无穷”的理解。
活动目标
1.接触四分八分值的节奏模式,初步学习合奏。
2.背诵的时候尽量看着指挥,拍出自己的节奏。
3.懂得在滑梯上排队,不用推,体验和同龄人一起玩的快乐。
要准备的活动
1.活动前学习儿歌滑行,使用铃鼓、铃铛、哑铃等节奏乐器,理解老师的指挥。
2.有几个和两组不同音效的两种乐器的图。
活动建议
1.教师朗诵儿歌,引出活动。
问题:猴子和小孩在滑梯上滑行的安全方式是什么?
2.老师一边读儿歌一边打节奏,引导孩子区分四分和八分节奏。
(1)老师跟着节奏背诵儿歌,打节奏引导孩子模仿学习。
老师可以重点提醒孩子,一个字就能拍掌,感受拍手的节奏和儿歌的节奏。
(2)教师根据节奏朗读儿歌的节奏,引导幼儿分辨两组节奏的区别。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节奏2比节奏1慢,让幼儿一边拍手,一边跟老师读儿歌。
(3)让孩子分组观看老师的讲解,边背诵边拍手。
3.使用乐器,尝试不同部位的演奏,和同伴一起体验合奏的快乐。
(1)请幼儿自己选择乐器,在老师的指挥下弹奏两个节奏。
(2)教师参照表演图,指导两组幼儿尝试合奏。
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允许孩子读或不读儿歌,提醒孩子注意指挥的手势,重点引导孩子加强练习。
(3)孩子们交换乐器,再次表演合奏。
4.引导孩子思考:除了滑,什么时候要按顺序排队?
幻灯片音乐教案5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聆听音乐的跌宕起伏,感受音乐所展现的幻灯片的愉悦场景。
2.喜欢听音乐,体验听音乐和用音乐创作表达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有几个不同尺寸的纸箱和一个长纸板。
2.有1个填充动物,一张大象图,一张蛇滑图。
3.幻灯片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活动流程:
1,搭建一个大小不一的幻灯盒,引导孩子数多少,边数边搭建楼梯形状。
(1)有什么变化?
(2)这个楼梯怎么越来越好了?
(3)现在是什么样子?纸板有什么用?(加上纸板)
小动物在幻灯片上玩他们的洋娃娃,跟着音乐上下移动。
(1)你是怎么和他一起滑冰的?
(2)让我们看看这只熊是如何随着音乐走上去的。你听到了什么音乐然后滑下去了?
(3)小熊说滑梯真好玩。谁想玩它?上面说邀请会放带音乐的幻灯片的小朋友一起玩!
3、小手玩滑梯——引导孩子把自己的身体想象成滑梯,让手在身上玩滑梯。
那我们从哪里爬上去呢?从哪里滑下来的?我们一起玩吧!
幻灯片音乐教案6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旋律,能够听不同长度的滑音,并用滑音动作来表达。
2、在图片和老师的语言提示下,试着听音乐并做相应的动作。
3.我愿意和伴侣一起表演滑梯,体验和伴侣一起玩身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图片、音乐、滑滑梯体验。
活动流程:
一、引入活动,调动孩子已有的经验。
孩子们,你们玩过滑梯吗?你玩过什么样的幻灯片?
二、听音乐读儿歌,熟悉音乐结构。
杨洋在公园里,边走边找...他发现了一个小滑梯,他“呜”的一声滑了下去,很有趣,于是他又在公园里找,他边走边找...真的很有趣。
第三,探索身体上的滑行,掌握基本动作。
你身体哪里像滑梯?让我们一起玩吧。
第四,创造幻灯片形状和动作,师生一起做游戏。
5.和客座老师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