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常规游戏的能力有多成熟?

在思考游戏的过程中,规则游戏占了很大的比重。也许你会问:孩子为什么要玩规则游戏?

首先我们知道规则游戏是两个以上的玩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游戏。规则游戏具有“约定性、竞争性和文化传承性”的特点,是儿童游戏的高级发展形式。换句话说,孩子最初玩游戏只是为了满足各种感官的刺激和快感,比如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和叫声。

声音,玩简单的“捉迷藏”游戏等。当这种单一的过程刺激已经不能让孩子满足并有更高的需求时,公平和结果导向的规则游戏自然成为孩子新的追求。在这种游戏中,孩子的行为必须受到规则的约束,按照规则要求的步骤和玩法进行活动,规则决定了游戏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性。

在幼儿园,孩子们玩的更多的是常规游戏,往往是以身体技能为主要竞争手段的竞技游戏,比如跳绳、跳房子等。另一方面,思维游戏是一种智力游戏,其中思维和心智是主要的竞争手段。这些游戏需要玩家开动脑筋,认真思考。

经常玩游戏对孩子的思维和其他方面的发展有什么好处?

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和习惯的形成在幼儿时期非常重要。规则意识的建立不是靠说教和硬性规则就能做到的,而是靠训练,而游戏就是最好的方式和手段。比如在社交团体和各种社交活动中,经常会遇到需要等待和轮流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的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习惯就会发挥作用。

可以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基于规则的游戏具有竞争性。当博弈双方按照一定的规则博弈时,他们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竞争关系。但这种竞争是在假设的博弈情境中,其结果并无实质性伤害。所以这种竞争可以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逐渐增强孩子的竞争意识。

可以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

游戏场景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孩子思维的积极性。获胜是每个玩家的追求。为了赢得游戏,孩子可以在游戏中学习,通过思考对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做出更合理的分析、推理和判断。

可以帮助孩子控制情绪,培养自制力。

因为规则游戏是规定性的,通常由两人以上进行,游戏规则的执行必然受到监督。否则游戏会出现冲突,结果会不准确,不公平,甚至让游戏无法继续。所以,孩子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知道不能为所欲为,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久而久之,孩子的自制力就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可以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

对结果的追求是孩子玩常规游戏的动力。孩子们应该为最终的结果付出一些努力。这是因为常规游戏需要思考,遵守规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具有连续性,所以孩子在游戏中要时刻对自己有一定的要求。比如不要半途而废,要注意,不要违规,不要急躁等等。

有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在规则游戏中,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是一项社会任务,既包括协商、讨论、决策等程序性因素,也包括公平、正义、相互理解和尊重等概念性因素。

在常规游戏中,要求孩子先形成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在游戏的每一个环节中,孩子都会面临社会性和认知性的相互作用。例如,孩子们应该同意游戏规则。当他们遇到规则时,他们经常讨论规则。因此,常规游戏包含了幼儿丰富的学习机会。

几乎每个思维游戏单元的课程中都有一个常规的智力游戏。这里以两个单元的常规游戏为例,分析常规游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比如“钓鱼”单元的“游向城堡”就是两个人的竞技规则游戏。为孩子们提供的游戏资料包括游戏地图、鱼盘和转盘。玩法是:每人选择一条小鱼放在粉色泡泡里(起点),依次转动转盘,按照箭头指示的数字移动自己的小鱼。当转盘指示的数字是几个时,他向前移动几个泡泡,每个泡泡里只能呆一条小鱼。如果这个泡泡里已经有一条小鱼了,后面进入的小鱼会回到原来的地方,谁走进灰色泡泡,谁就停止转动一次。最后,谁先进入城堡谁就赢了。(如图1所示)

这个游戏适合小孩子玩。在游戏中,孩子不仅要理解游戏的规则和玩法,还要灵活运用这些规则。当孩子熟悉游戏玩法和规则后,可以逐渐增加难度,选择两条小鱼来玩游戏,逐渐发展思维能力。玩两条小鱼的游戏时,孩子首先要分清哪两条小鱼是自己的,哪两条小鱼是对方的,离开时不能混淆;其次,要灵活运用规则,让自己的两条小鱼尽快进入城堡,取得胜利。例如,当游戏进行到以下情况时(如图2),拿着蓝色鱼的孩子转向数字“2”。这个时候他应该选择拿哪条鱼是最合理的?如果选择了起点的小鱼,按照“每个泡泡只能有一条小鱼”的规则,他走的小鱼会回到原来的地方,也就是起点,相当于浪费了一次前进的机会。所以孩子在做选择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对几种情况做假设。考虑到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哪条小鱼更有利于他们最后的胜利...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孩子思维和判断能力的过程。

同样,如果一个有小红鱼的孩子转到数字“1”,他应该拿哪条小鱼最好?如果你走在这条小鱼前面,你会进入一个灰色的泡泡。按照规则,你要停跑一次,所以他的最佳选择是走起点的小鱼。

在第一次游戏中,孩子可能不会做出这种最有利的选择和判断,但在反复游戏的过程中,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尝试新的思路和方式,然后在后期的游戏中可以综合考虑问题,得到最好的结果。

再比如,在“甜品屋”单元的“甜品巷”游戏中,给孩子提供的游戏资料是甜品巷的游戏地图、两块游戏板、四种甜品拼板、两个棋子、1骰子。每个人选择一个棋子,放在起点。玩法是:两个人轮流掷骰子,按照点数的多少把棋子往同一个方向移动。棋子停留的框架里是什么甜点,玩家会任意选择其中一个甜点马赛克块,嵌入到游戏棋盘上(如果走到糖果框架,孩子会选择一个糖果马赛克块嵌入到游戏棋盘的糖果位置);如果棋子到了“自由区”,可以从四个甜品马赛克块中任选一个,嵌入到游戏棋盘相应的地方;如果棋子走到“禁区”,就要停一次局;如果棋子停留的甜点已经放在一起了(如图4中的糖果),这个人就会停一次(每次去糖果盒),就轮到另一个人掷骰子了。

判断胜负有两种方法:一是不限制玩的圈数,即可以沿着游戏地图的方格一圈一圈地玩。第一个拼出游戏板上所有图案的人获胜;二是限制玩的圈数。如果你只能走两到四圈拼出一个完整的图案,那就赢了。

第一局,也就是玩的圈数没有限制,谁先拼完游戏板上的四个图案谁就赢。当游戏进行到这种情况时(如图3),当红色棋子进入“自由区”时,拿着红色棋子的人可以随意选择任何一种甜品马赛克,那么他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甜品马赛克才是最合理的,更有利于游戏的最终胜利,这是一个需要孩子思考的问题。假设他有以下两种选择:(此时他的游戏状态如图4),如果他选择一个蛋糕切片,那么这个蛋糕就完成了。在以后的游戏中,只要红棋子进入蛋糕盒,就会按照规则停一次,浪费了几次选择马赛克的机会,所以这种选择是不合理的,直接影响游戏结果。如果他选择了一个汉堡片,因为汉堡还需要两片才能完全拼在一起,所以他以后无论棋子进入任何甜品盒都有机会选择对应的马赛克,不会浪费晋级的机会,所以胜利在望。在这个游戏中,为了赢得最后的胜利,孩子们会考虑:避免浪费游戏机会,尽量保持四种甜品的拼接速度同步,进入“自由区”时选择拼法最慢的甜品的拼接。这些经验和规律都是孩子在反复游戏的过程中总结摸索出来的。

在玩第二个游戏的时候,孩子们在选卡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思考,因为在有限圈数的基础上(比如走两圈),最后的完整图案大多是赢家。如果游戏进行到这一关(如图3),红色棋子也进入了自由区,此时孩子最好的选择应该是蛋糕片。因为圈数是有限的,所以为了最终获胜,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拼出更完整的图案。如果选择汉堡片,要两块才能吃完,中奖几率会降低。因此,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应该尽量选择拼接速度最快的甜点拼图。

通过以上两个游戏,我们可以看出正规游戏的显著特点:那就是让孩子在游戏和比赛的过程中思考问题,掌握游戏技巧,充分利用机会赢得比赛。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