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讲稿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内容“计算机病毒”是讲稿,仅供参考!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信息技术》第八册中的一节。虽然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有规定,但是比较简单易懂,因为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应该听说过或者有些学生的计算机中出现过计算机病毒,但是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并不全面。本节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查杀等方面的认识,从而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能独立分析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危害。能掌握预防和查杀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在深入了解计算机病毒的过程中。减少对病毒的恐惧,做一个合格的?保安?。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培养良好的电脑习惯,增强责任感。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要点: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了解其共同特征,掌握预防和清除计算机病毒的操作技能。
难点:掌握预防和清除计算机病毒的操作技能。
教学过程
第一步:设置情境,引入兴趣。
老师引用了生活中的例子。在新课中引入电脑疾病和儿童疾病之间的类比。
老师想在课前和你讨论一个问题。作为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生病。作为一名从事信息教学的老师,最担心的就是电脑生病。请看图片。这台电脑生病了,因为它感染了病毒。当我们生病时,我们可以去看医生。电脑生病了怎么办?过去,当我们谈到病毒时,我们总是感到害怕。病毒真的有那么可怕吗?或者我们对它了解不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电脑病毒。
环节二:新课教学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请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程序,但和我们平时用的程序不一样。它可以自我复制,破坏电脑中的数据,从而影响电脑的使用。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类似于埃博拉病毒——生物病毒)
1)传染性2)隐蔽性3)潜伏性4)破坏性(CIH破坏主板)
3.计算机病毒的传播
什么会让病毒传播?用生活现实编一个小故事:
1)盗版软件,其他人直接复制。
2)陌生人的邮件
3)在网上一个不知名的网站发现了一个小游戏,就下载了。
A.光盘等存储媒体的传播
B.网络交流:电子邮件、聊天工具
4.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该病毒的认识(QQ总是会收到一些链接或邮件。如果你打开电脑,它就会被摧毁。我们熟悉的病毒有CIH、熊猫烧香、冲击波、狐王变种等,它们影响电脑的正常使用,甚至窃取电脑信息。
环节三:巩固提高
1.计算机病毒预防与控制
制造或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是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自己应该如何控制病毒?
1)防病毒
你知道哪些杀毒软件?
瑞星360金山毒霸
大家打开瑞星杀毒软件,点击扫描按钮,电脑就会开始查找并清除电脑病毒,整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让我们试一试。
而且随着新的计算机病毒不断产生,杀毒软件需要不断更新病毒库。
2)预防
杀毒软件就像生病吃药一样。但是为了让电脑保持健康。更重要的是预防。根据传播方式,怎么预防比较好?
A.坚决不使用盗版软件
B.国外的软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都要先检查,确保没有电脑病毒后再使用。
C.网上下载的文件使用前要进行杀毒,不要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或链接。
D.用杀毒软件检查电脑。
链接4:课程总结
学生总结这节课的知识,提高责任心和安全意识。
课后多收集一些关于电脑病毒的知识。希望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以后大家的电脑都能健健康康,不再受到电脑病毒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