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问答
我来回答这个佛教的问题,而不是门外汉看热闹。
释迦牟尼佛是看到了世间的苦,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五阴炽盛苦,怨憎会苦。这八种苦。 他出家就是为了寻求解脱苦恼的方法。
经过他七年苦行,阅遍当时印度所有的宗教(96种)。每一种他都进入修行,发现这些宗教的最高境界是八种禅定,进入禅定中,人就不会感知外界的 色,声,香,味,触。这些东西一断,人就去除了一些大烦恼。只剩下思考,思考是非常微妙的,它是围绕着两种潜意识,我执和法执(第七意识)而运作。
佛经过第九次第禅定,破除我执和法执,达到了无我的境界,这样的境界里,佛看到众生和自己是一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佛菩萨是花果,众生是树根,佛菩萨的慈悲,就是因为知道众生与自己是一体的,这样无我也就是无私,才能真正对众生平等,慈悲。佛的涅槃是有原因的。 佛出世是因为当时的众生缘分成熟,缘尽了,佛就示现涅槃。
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他读法华经时,读到药王菩萨本事品,突然进入禅定,在定中,他依然看到佛在讲经。他出定后,非常感动,佛的慈悲,不可思议。灵山一会 俨然未散。可知佛入涅槃,是佛让众生明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可执着,纵使佛 也是一样的。
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化身的佛已经涅槃,报身佛会涅槃,但是法身佛 永恒不变,因为法身佛就是不生不灭的本体。一切众生都是法身佛的化身, 也就是佛性,佛开悟时 赞叹道“奇哉 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性,只因妄想分别不能证得。” 佛的开悟境界是突破一切思维的,若想明了一切佛心真谛,开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佛为众生讲经,按照不同的众生,讲适合我们根性的法,特别是讲到世界时,佛开始讲外星生命,离太阳系,十万亿个佛土,有一尊阿弥陀佛,这尊佛在未成佛时,叫法藏,他发愿:若我成佛,国中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若我成佛,十方众生,临命终时,念我名字,十念,乃至一念,若不生我国中者,我不成佛。 当时法藏说完,世界震动,一切天龙八部,有色众生,无色众生,皆大欢喜,散花供养。 这位法藏和尚 现已经成佛,叫阿弥陀佛。 因为他发了这个愿,我们众生可以要他兑现诺言,于是出现了净土宗。 靠阿弥陀佛的誓言,与自己的念佛功夫,往生到他的极乐世界,在他的国土中,落英缤纷个,大地是青色的琉璃,天空中响起美妙的音乐,吃饭时,只需要动下脑子,就出现食物,房子在空中飘动,树上的果实 叶子都是宝石的颜色。草地柔软,却也色如翡翠。种种快乐 不可思议。这都是阿弥陀佛大悲心 化现的。
净土圣贤录中 一位老人家,相信阿弥陀佛的愿力,老实念佛,果然往生,后来他托梦给他儿子说, 我以前就知道 极乐世界非常美妙快乐,却没想到 极乐世界是这么快乐,不可思议的快乐。
我们世界 虽然痛苦,但是比极乐世界修行快。所以修净土念佛的人,一定会把握这辈子,好好修行, 行好事,做好人,说好话, 一心念佛。这样往生净土,享受自己佛性中的快乐。待功夫圆满,即可再来我们世界,帮助众生解脱苦恼。
当下的烦恼,就要用当下的智慧来破除。看佛经,看法师讲座,是开智慧的 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