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情人节的由来和七夕节的习俗

七夕节的由来

传说古时候有个善良的小伙子叫牛郎。他父母早逝,经常被哥哥嫂子欺负。他们的财产连一分都没得,留给他的是一头老牛,但这头老牛可不是一般的牛。它被天上的金牛星改变了。因为触犯了天条,被玉帝贬到凡间。它看到善良的牛郎被别人欺负,就决定帮助他。有一天,它突然告诉牛郎,东边的山脚下有一个湖。每天,七个仙女去湖边洗澡。只要牛郎偷了一件衣服,仙女就会成为他的妻子。牛郎听了老牛的话,偷偷藏了一件仙女的衣服。当仙女们沐浴后回到天宫时,最小的织女发现她的衣服不见了,哭了起来。这时,牛郎拿着她的衣服出现了,要求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然后再还给她。织女见牛郎老实,就答应了。两人结了婚,生了一双儿女,生活很幸福,但是老牛死了。织女嫁给牛郎的消息传回天庭后,玉帝大怒,派太后把织女带回去。为了找到织女,牛郎记住了老牛的规劝,披上牛皮,靠着牛皮的神奇力量追上了他们。这时候,太后急了,扯下头上的簪子,划向空中!随即,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出现,将牛郎和织女分开。牛郎和一双儿女在河边哭泣,他们的深情感动了玉帝,于是被赦免,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于是每年七夕,无数喜鹊飞上天,搭鹊桥,让牛郎织女过河相会,说七夕之夜一定会下雨。这是牛郎织女重逢后喜极而泣的泪水。

七夕节习俗

节日文化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同一个七夕的节日内容也有所不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

胶东地区:

在胶东地区,更多的人在七夕祭拜七姐妹。少妇们穿上新衣,聚在一起,在宫廷里为七姐妹喜结连理,唱着歌谣:“黄帝,我请七姐妹上天。我不想画你的针,不想画你的线,我要给你看72个好手段。”在许多地方,“乔华”也被制造出来。女生用面粉做饼,包子(或适当的水果)用花,如牡丹,荷花,梅花,兰花,菊花。还有巧菜,就是用酒盅栽培麦芽(这是宋代的“育种”),用适当的果子和巧菜来祭祀织女。

福建:

在福建,妇女和女孩们设立香炉和各种祭品:茶,酒,花瓶插花,五子(龙眼,红枣,榛子,花生和瓜子)和织女的粉末。拜完双星,献给织女的粉分成两份,一半扔在屋顶上给织女,另一半自己打扮美化。据传说,织女使用粉末可以保持其美丽的外表。而五子的装饰,寓意求生育。女人也喝茶,吃水果,下象棋。

陕西:

在陕西,七夕之夜,姑娘们要把稻草扎成一米多高的“古桥”形状(也叫乔娘娘,即织女),让她穿上姑娘的青袄红裙,坐在院子里;姑娘献上瓜果,取出预先种下的豆芽、葱芽(即“种”,女子称之为巧芽),切下一片,放入一碗清水中,浮于水面,月下观芽影,占卜巧;而穿针引线,竞争有快有慢;举办窗花大赛,比拼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