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的起源以及如何学习。

回过头来看,催眠和很多东西的发展过程是一样的。一方面,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人们就对此有所了解。或者有了解它的萌芽。另一方面,对它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只是现代的事情。先简单介绍一下人们对催眠的理解。在古代社会,原始部落的医生或魔术师对催眠有所了解。当时,它被用于宗教和治疗目的。催眠能力也被认为是一种超自然的魔法。在西方,进入中世纪后,由于魔术师和巫师的活动,催眠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当它在魔法的外衣下闪耀时,它的形象也被固定为邪恶的力量。人们相信催眠师是魔鬼的代言人,而被催眠的人则被魔法蒙蔽了双眼。翻开漫长的历史书,进入现代。当人们对催眠越来越无动于衷的时候,一个叫Max Mai的医生又把它放到了人们的视线里。可以说,现代催眠术的起源是与这位德国医生联系在一起的。max Mai(1734-1815),维也纳的博士。1774年,他发现用磁铁接触病人可以治疗一些疾病。后来他发现不用磁铁直接接触病人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根据治疗实践,他提出了动物磁学理论。他认为人体内有一种液体在全身流动。一个人的健康就靠这种“动物磁性液体”来保持各部分的平衡。如果体内磁流体过多或过少,就会生病。他还认为,这种动物磁流体可以任意控制,可以从一个身体传到另一个身体。这样,当人的磁流体不平衡时,可以通过磁化使磁流体恢复平衡,使患者的“宇宙液”达到和谐的程度,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他曾在巴黎用磁疗治疗大量病人并取得成功,因此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但很快他的工作受到质疑。于是,当时的法国科学院介入此事。经过调查,科学院认为麦克斯·麦的动物磁流体理论无法得到证实,因此他的观点被法国科学院谴责并斥之为不科学。他被宣布为骗人的庸医,他的工作被视为一些骗人的把戏,他的理论被视为伪科学。马克西姆从名誉和事业的巅峰被抛入深渊。20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用“后知之明”的眼光看待这件事,应该如何评价?现在普遍认为他对动物磁力理论的解释是错误的。但他诱发的催眠现象及其巨大的治疗效果是真实的。正是通过他,催眠这种古老的技术被重新引入现代社会。这是他的优点。那么我们应该对他得出什么结论呢?我们看到一种观点,认为他是一个耍把戏的小丑。另一种观点是将他视为科学探索道路上的开拓者。他确实犯了错误,但这是科学发展道路上不可避免的错误。他也经历了一个从怀疑到不怀疑的科学过程,然后提出了一个恰当的解释。但由于当时的条件,他不可能提出或预见到更合理的解释。如果从现在的角度来看,Max Mai的巨大疗效来自于暗示。但是,当时这个概念还根本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他也无法用这个更科学的概念来解释他的奇妙方法。因此,他的错误和成就就像伟大的亚里士多德一样:虽然他在科学上犯了许多错误,但这些错误仍然不能掩盖他的伟大成就。我们不打算对这个话题下任何结论,但让我们继续探索催眠的历史。当时麦克斯·麦的疗法被判了死刑,但由于其对治疗病人的有效性,他仍然拥有大量的支持者。1784年,麦克斯·麦的一个学生,皮·塞古尔伯爵,正在用磁力治疗一个年轻的牧羊人,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病人睡着了。无论赛古尔如何呼喊和摇晃,都无法唤醒他。但是过了一会儿,当他命令那个年轻人站起来的时候,他居然站了起来,开始走了几步,但是闭着眼睛。虽然睡眠没有离开他,但他像一个完全清醒的人,做事很快。当皮试图与他交谈时,农夫的儿子在这种状态下机智清晰地回答了他的每一个问题。皮普对这次新的事故感到兴奋。他多次重复这个实验,他发现通过磁疗可以让大量的人进入这种清醒的睡眠状态。进一步,他发现他在睡眠中给被催眠者下达的命令,会在被催眠者恢复正常状态时执行。醒来后什么都不知道。佩·塞古尔(Pey Segur)发现了催眠,但他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仍局限于马克斯·麦(Max Mai)的动物液体理论。之后,催眠开始在医学领域得到一些应用。例如,医生使用它来诱导四肢麻木,以便进行一些外科手术。此外,医生还利用催眠来治疗一些精神疾病。当人们一方面因为有用而使用,另一方面又因为无法解释而尴尬时,1841年,英国医生布拉德出版了一本书《神经催眠》。在这本书中,他引入了“催眠”、“催眠师”等现代概念。在他的书中,他不仅解释了催眠的真相,而且在理论上有所突破。他否认催眠是由神秘的生命力流或动物磁力的影响引起的。他认为催眠的真正原因在于与视觉内在联系的高度集中。也就是催眠是注意力过度的结果。这种理论通常被称为专一理论。换句话说,催眠是一种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想法上的情况。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专注的概念往往能在行动中实现。他催眠时只让被催眠者看一个玻璃瓶塞,这也能证明催眠的重要任务是注意力。布莱德是催眠史上极其重要的人物,所以催眠也被称为“布莱德术”。他也是自我暗示的先驱。在他的倡导下,对催眠的解释转向了心理学领域。从此,对催眠的研究开始步入正轨。但是关于催眠的本质和功能的争论一直在进行。19世纪下半叶,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一场争论发生在巴黎学派和南西学派之间。巴黎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法国著名的神经学家夏克。他认为催眠是神经系统有病的产物,所以催眠有变态的生理基础。简单来说,催眠是病态的。此外,Shake还研究了催眠状态的几种生理变化。他提出催眠往往有三种状态,每种状态都有自己的特点。第一种是昏迷,表现为四肢松弛,五官麻木,但肌肉肌肉过度活动,第二种是萎靡不振,表现为肌肉不足,肌肉过度活动,患者的四肢完全被催眠者支配。第三种是梦游(梦游)状态,表现为尖锐的暗示性。催眠师下达任何命令,被催眠者都服从命令。Shake可以把这三种状态都称为“伟大的催眠状态”。最奇怪的是,这三种状态都可以通过手术来呈现。如果想唤起第一种状态,可以轻轻闭上眼睛;要唤起第二种状态,可以睁开眼皮;要唤起第三种状态,可以轻轻按压头部。总之,巴黎人把催眠当成一种症状,因为精神病人多,暗示的少。南希学校强烈反对这种说法。在他们看来,所有的催眠师都不一定要有这三种状态,但当他们有这三种状态时,完全是由于暗示,与精神疾病无关,尤其不是手术的结果。被Shake催眠的人都是精神病。他们通常习惯于看到同一家医院的病人在催眠状态下所做出的各种生理变化,这在无形中已经被深深地暗示了。所以,当医生用手闭上眼睛的时候,病人期待的是他以前见过的昏迷。当用手按摩头顶时,预计患者已经看到了睡眠状态。总之,Shake的被催眠者都是受过催眠训练的人,所以他的实验结果只是证明催眠的要素是暗示,而不是证明催眠是病态的。(见朱光潜《变态心理学学派》)南茜学派不同于巴黎学派。他们学习催眠术,侧重于心理方面。这所学校的创始人是李。他也是第一个将催眠正式应用于治疗的人。他的继任者伯恩海姆被认为是这个学派的领袖。伯恩海姆认为,所有的催眠现象,包括催眠,都是由暗示引起的完全正常的效果。伯恩海姆认为,催眠不一定有Shake描述的三种状态,即使有这三种状态,它们的解释也和Shake的不同。在这个学派看来,这些状态完全是暗示作用的结果,与病理学无关。加速睡眠和自然睡眠没什么区别。睡眠中的暗示是很敏感的,所以想法马上在行动中实现。这些都是南茜学派的基本信条,而这个信条所依据的实验结果就包含在博的《暗示疗法(1886)》一书中。因为伯恩海姆发现有些人即使不入睡也能被暗示,他觉得把催眠看成“促睡”太狭隘了。所以他给了一个定义:增加暗示性的特殊心理情境的原因。这两个学派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巴黎学派坚持精神疾病的机体病因理论,强调催眠状态下的生理变化;然而,南希学派强调催眠中的心理变化,特别指出催眠的要素是暗示。还有一点就是巴黎学派认为催眠是一种精神病症状,而南茜学派认为90%以上的人都可以被催眠,这说明催眠是非病理性的。在这场激烈的辩论中,南希派最终获胜。它的心理学解释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理论,这使得很多人相信催眠只是一个提示性的问题。在南希学校之后,又有了一所新的南希学校。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库维。他中年时曾在李求学。他在南锡开了一家药店,卖毒品,被催眠。在他的商业经历中,他发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事实。第一,他催眠的病人中只有1/10的人真正睡着了,没有睡着的人也可以被暗示。第二,他卖的诊所的疗效,有时候不是因为药物本身的性质,而是病人的心理作用。因此,他得出结论,暗示不一定要被催眠,也不一定要有催眠师。他放弃了催眠,代之以自我暗示。而库维只是推广了自我暗示的方法,并没有阐明自我暗示的理论。阐述自我暗示理论的人是包。他的《暗示与自我暗示》一书,就是为库维的疗法打下心理学基础。新旧南溪学派都强烈暗示这是一样的。两者在对暗示的解读上是不同的,这是不一样的。在旧南茜派看来,催眠师是必要的,但在新南茜派看来,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暗示,所以催眠师不再必要。用朱光潜先生的话说:“建议的要点是把想法变成行动,谁把想法引向内心并不重要;就像种花是为了结果,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园丁,结果总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鲍完全抛弃了给予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而致力于暗示本身的特性。他说暗示是“观念的潜意识实现。“沿着这条路,对催眠的研究已经转向暗示,并进一步转向自我暗示。当暗示在催眠中的重要性被凸显时,对催眠本身的兴趣就变弱了。暗示最后“占窝”,成为主角。当然,这只是新老南溪学派研究中发生的事情。在此期间,我们还可以简单提一下弗洛伊德对催眠的研究。弗洛伊德最初是由沙克教授的。然后他又专程去南锡,由伯恩海姆和李教授催眠术。可以说他受到了这两个催眠流派的影响。弗洛伊德对催眠的理解也在逐渐加深。早在学生时代,弗洛伊德就通过观察磁学家的公开表演,对催眠留下了印象,对催眠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和他的好朋友Bleuel沟通安娜的案子时,他也受到了催眠。1885年去巴黎学抖音。当时,谢尔科是著名的神经病理学家,也是萨佩特里尔医院的院长。其中,Shirko是歇斯底里症的发现者。他也是一个技术高超的催眠师,他可以在催眠状态下用文字消除歇斯底里的症状。从巴黎回来后,弗洛伊德在1886开了一家私人诊所。但一开始他还是用了当时流行的电疗。1887在没有放弃电疗的情况下使用了催眠术。在实践中,他发现传统电疗的效果非常有限。他认为德国最著名的神经科医生W Erb提倡的电疗有很多缺陷。从1887到65438+2月,弗洛伊德使用催眠疗法更为密集。为了介绍催眠和暗示,弗洛伊德在1888年将伯恩海姆关于暗示及其治疗效果的两部巨著的第一卷翻译成了德文。弗洛伊德还写了详细的序言。伯恩海姆的书叫《催眠、暗示和心理治疗》。与此同时,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医学周刊》上发表了该书的详细摘要。在该书第一卷的序言中,弗洛伊德还详细论述了南希学派和巴黎学派的区别。弗洛伊德倾向于认为催眠主要是心理上的,而不是生理上的,虽然它包含了神经和肌肉的过度兴奋。为了进一步研究催眠及其治疗机制,弗洛伊德在1889年夏天带着一个病人去了法国南锡,向那里的催眠师请教。在这次南锡之行中,李和伯恩海姆做了催眠实验,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弗洛伊德从自己亲眼所见的惊人实验中受益匪浅,深受启发。然而,弗洛伊德带给南希的病人的病情并没有得到治愈。伯恩海姆进行了几次催眠治疗,效果都不好。在随后的治疗实践和研究中,弗洛伊德意识到催眠在治疗神经病方面有明显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有些病人不容易被催眠。二是通过催眠治疗病人。有时候一个症状消失了,但是一个新的症状出现了。也就是说,催眠往往不能根除疾病。就这样,曾经依靠催眠治疗癔症的弗洛伊德,随着对催眠局限性的认识,逐渐步入了新的研究轨道。弗洛伊德曾经说过,真正的精神分析是从放弃催眠开始的。放弃催眠,弗洛伊德继续实践、探索、思考,最终总结出一些新的医疗方法。但是,这种放弃并不是完全的否定,而应该看作是对催眠的一种超越和扬弃。在以后的研究中,弗洛伊德没有忘记催眠给他的深刻启示。正是催眠的实验让弗洛伊德相信,人类其实知道一些他起初以为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如果用弗洛伊德后来的术语,我们可以说,人潜意识里不知道的,这个人还是知道的,只是这个人的潜意识知道而已。所以当我们想了解我们意识不了解的事情时,就需要以适当的方式深入潜意识,或者以某种方式触发潜意识中的事情。这就是弗洛伊德后期精神分析的精髓。弗洛伊德也用这个重要的结论来释梦。在解梦的时候,他总是问梦者梦的意义。弗洛伊德认为,做梦者实际上应该能够为我们解释他自己的梦。虽然做梦的人经常说自己对梦一无所知。但是:做梦的人确实明白自己梦的意义;只是他不知道自己懂,所以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弗洛伊德从对催眠的研究中获得了这一证据。由此也可以看出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是如何依赖催眠的。正如他在自传中所写,“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知道人类意识背后可能隐藏着另一个极其强大的心理过程。“可以说,通过催眠的应用,弗洛伊德发现在人的意识背后,还有另一个极其强大的心理过程——“潜意识”。后来,他对这种潜意识进行了探索和分析,最终导致了他的整个精神分析科学体系的建立。也就是说,催眠疗法为“潜意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线索,为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动力来源。催眠对弗洛伊德的重要性还有另一个方面。正是这些零星的催眠实验(尤其是催眠后的征兆和暗示),令人信服地证明了无意识心理的存在及其活动方式,以至于多年以后,弗洛伊德提出催眠实验作为他论证无意识心理存在的有力证据。因此,催眠不仅促使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理论,也成为其潜意识理论的有力证明。在介绍了弗洛伊德和催眠术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弗洛伊德虽然深受催眠术的影响,但很快就从催眠术转向了他的精神分析学,他对催眠术理论本身并没有太大的贡献。总的来说,催眠曾是19世纪学术界和医学界的研究热点。然而,在进入二十世纪后的前三十年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受到了冷落。它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相对而言,在一战期间,这种治疗方法只受到少数人的关注,但到二战时,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但是随着麻醉药物的出现,使用催眠麻醉已经没有必要了。这也是医生放弃催眠的一大原因。在医学和心理学界,当人们对催眠的兴趣下降时,大众的热情却在增长。剧作家和娱乐场所利用这种现象达到自己的目的,一时间,催眠成为夜总会和表演界感兴趣的活动。催眠被滥用了。20世纪30年代,情况突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一股新生力量,实验心理学家也加入了对催眠的研究。事情的转折,始于1933一本《催眠与暗示》的出版。这本书的作者是心理学家克拉克·L·赫尔。在这部经典作品中,作者不仅在暗示和催眠的许多方面投下了希望之光,也极大地消除了人们对催眠的陈腐观念。但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清楚地表明,催眠是一个适合科学研究的课题。赫尔的书对催眠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催眠术已经走出传统,进入被重视的阶段。它的出版使美国成为科学催眠的研究中心。1949之后,催眠的研究得到了有效的开展,研究人员和从业者开始成立临床和实验催眠社团。英美医学催眠师协会相继成立,并出版了自己的科学期刊。而且这项关于催眠的研究已经不再受到科学界的歧视,英国医学会和美国医学会已经正式认可了这项研究。正是实验心理学家的介入,使催眠的研究和探索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可以说,实验心理学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带来了一场彻底的革命。正是通过实验,人们对催眠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实验心理学家的努力加深了人们对催眠的理解。而且所有关于催眠的旧观念都受到了强烈的质疑。比如,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催眠是睡眠的一种形式,催眠是通过暗示睡眠来诱发的。但实验表明,催眠和睡眠有着巨大的区别。再比如,以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不会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情。然而,实验表明,被深度催眠的人会毫无理由地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被深度催眠的人会对别人做出危险的事情。这可以解释为:催眠师会诱导被试放弃自己有利的判断。如果这个结论成立,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在实际应用中,只有那些专业的心理学家和精通催眠的人才能应用深度催眠。即使不能得出最终结论,至少被催眠的人不会做出违背自己想法的事情这一观点需要重新审视。催眠研究的意义学术意义:在大学的变态心理学课程中,催眠经常被用于实验的目的和讲解的内容。在实验条件下,可以解释健忘、幻觉、过敏、麻木等许多异常心理。科学价值:催眠可以用来研究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行为。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意识和个性的作用,还可以用于特殊目的,如确定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心理学家可以展示一个简单的模式,并告诉受试者根据该模式讲一个故事,从而确定他有多少创造天赋,揭示他的内在潜力。治疗意义:可分为三种情况。一:在麻醉中使用催眠。催眠疗法可以实现相对无痛的分娩。其次,长期以来,催眠被用于治疗或纠正心理和器质性疾病。方法是在催眠状态下减轻病人的痛苦。催眠疗法目前有两种:发现被遗忘的对人格有害的经验材料;治疗出现的症状。前者追溯到患者的童年;后者必须处理受试者最近的有害经历。催眠疗法,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身体和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些疾病经常发生在普通人群中,被称为战争精神病或炮弹休克。治疗这类疾病最常用的方法是发泄,用药物或心理学方法对患者进行催眠,让他再次体验自己的战争经历,以消除这些经历带来的压力。此外,许多器质性或心身性疾病已被催眠成功治愈。如:神经痛、惊恐障碍、面肌痉挛、神经性消化不良、哮喘、风湿病、头痛、疣、晕船、遗尿、坐骨神经痛、皮肤疼痛、呕吐、厌食等。还有一些常见的精神疾病:怯场、口吃和舌头打结、毒瘾、失眠、过度吸烟、疑病症、恐惧症、躁狂症、性变态和健忘症。然而,催眠的使用经常遭到强烈反对。一些反对者认为使用催眠会伤害或削弱人的意志。更多的反对者认为,被催眠者会因为催眠而做出不道德甚至违法的事情。结论:催眠,作为一种奇怪而令人困惑的现象,人们在很多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释理论:动物磁理论、睡眠理论、暗示理论、精神病理论、精神分裂症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目标指示理论等。这些理论从认为催眠是一种不可抗拒的魔法,到认为催眠是一种游戏,一个人按照自己知道的规则进行游戏,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可惜都是有争议的理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在建立合理的理论之前,心理学家需要做大量的实验。此外,人们对是否以及如何使用催眠也无法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