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的童年生活
当一个人逐渐摆脱婴儿期的完全无知,开始对周围环境有模糊的观察和反应时,他接触到的第一个人类生命一定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生中,很多重要的事件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化,甚至完全失去印象。只有童年的经历才会难忘。
梁实秋在这个世界上第一次“认识”了他的父母。他的父母生了11个孩子。梁实秋是家里的老四,上面还有一个。
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他父亲给他取名梁志华。孩子虽多,父母的爱却是无边的。小时候,梁实秋充分享受了他的幸福家庭。
我的父亲,梁先喜先生,原籍河北省大兴县。他小时候出生在孤独的生活中。幸运的是,他被梁收养,并得以上学。从博物馆毕业后,齐在警察局工作。他有教养,不落俗套,是旧时代知识分子中不可多得的人物。在家庭中,父亲也是非常开明的,对旧传统伦理的精华和新时代的文明都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态度。这位父亲很温和,很少对孩子恶语相向,但他很严厉。他强烈希望他的一些孩子能有所成就。
小时候对待梁实秋,父亲好像特别喜欢他。闲暇时经常带他去常店逛逛,那里有无数的二手书店、古玩店、玉器摊。最起码,父亲和亲戚就像进了宝山,每次总会买回相当数量的书和古董。有一年临近春节,父亲带着梁实秋去了长甸。那天有许多游客。“很多人故意起哄,因为有大姑娘和小媳妇。我父亲抱着几个包书,照顾不了我。为了避免被踩,我被一个高个子警察挤了出来。”虽然没有危险,但足以让人胆战心惊。梁实秋坚定地记下了这一幕。时间久了,他提起工厂,不禁花容失色。
它是真实的,更不用说文字的代价了。梁实秋胃口极好。他在清华读书的时候,曾经创下吃十二个馒头三碗炒面的记录。他开玩笑说,他很羡慕长颈鹿有这么长的脖子,想象着食物通过长脖子慢慢吞下去会“很舒服”。
按照正理思路,梁家虽然不是美食之家,但可以豪华奢侈;但在北京,总算是中产阶级了,有固定的行业和收入,远比不上大街小巷啃窝窝头的人,可以放下身段吃了。然而,他们家严格遵循着中国居家过日子的旧传统。平时他们极其节俭,早上几乎都是一顿油条饭,中午晚上一顿面饭,很少变化。为了表示不忘过去的艰辛,每年春天榆树上挂满榆树钱的时候,我们还会用玉米粉或小米粉和榆树钱做蛋糕。“全家人聚在院子里,站在台阶前,分头吃。”
正因为如此,梁实秋从小就培养了对麻油条的浓厚兴趣。当时北京人管油条叫“炸鬼”。考证和一个历史案例有很大关系。鬼也一样,声音一转。油炸鬼是油炸秦桧。可见阳光普照,世代必有公利。
北京的油条种类很多,有螺蛳、芝麻酱、马蹄、驴肉。
蹄子之类的,油条包括油条,甜油鬼,炸糕等等。梁实秋小时候几乎每天早上都吃一套烧饼油条。他说:“我从来没有对芝麻油条反感过,每天吃也百吃不厌。”尤其是吃螺蛳的时候,我更感兴趣。把蜗牛拉开,放进麻花里,用手一按,麻花就断了。“这个声音很有意思”,他认为这是一种“特殊技能”。直到晚年在台湾省,他和著名京剧研究者齐如山想起故都的油条,两位老人还在为再也听不到这个声音而难过。为了重温过去的乐趣,齐先生有一天去当地一个油条摊,让他多做一套,并说:“我给你双倍的钱”,但得到的回答是:“你有钱?我不服!”那些让老人不开心的人累了。
梁家是不是中产家庭,还是可以关注一下的。每隔一段时间,就
做一些特别的食物,全家人一起享用。然而,即使在这个时候,除了没有经验的孩子,这里的“精致”也不是狼吞虎咽的饭菜,而是通过制作和享受带来的一点乐趣。
梁实秋的妈妈是个好厨师,有很多绝活。平时她不在厨房做饭,但如果她爸爸“特别烦”,她也可以挽起袖子去处理铁砧。“她做的菜就是不一样。”所以,每当一大家子人聚餐的时候,也是妈妈最忙的时候。梁实秋的记忆很清晰。这是一种核桃奶酪家庭饮料。原因是在此之前,父亲带领全家人去雨花台吃午饭,雨花台以核桃奶酪闻名。祖孙三代人聚在一起,想出了一个“色香味俱全,人人惊叹”的一体化核桃奶酪。大家都欣喜若狂,我妈却淡淡地说:“很好,但是一天要卖多少碗,需要大量的生产,我只能这样了。改天我在家试试小锅制作,给你尝尝。”雨花台的工艺有很多可说的。这立刻引起了全家人的兴趣。妈妈没有言而无信,一天之内做了一道全家人都难以忘怀的“核桃奶酪”。在梁实秋的印象中,妈妈做的核桃奶酪是“略带紫色,有枣香和核桃香,在我嘴里又粘又甜。我真的很舍不得它。”
立刻咽下去。“对于一个真正会吃的人来说,他绝不会只关注食物的原料。
细与粗,几何值,是否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一种食物的演变、制作、营销,去了解它所附加的更为内在的文化内涵。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走出家门。在市场的中间,在与形形色色的人相连的餐馆、酒吧的中间,我们会真正品味到饮食文化的三摩地。
而这正是梁实秋的兴趣所在。研究北京的饮食文化是他一生喜欢的课题。
他曾怀着极大的兴趣观察了北京众多的小吃摊贩,结果得到了许多有趣的发现,他自己也从中获得了高度的精神愉悦。
他注意到了北京最不起眼的“豆汁”。所谓的豆汁,不过是绿豆渣发酵后做成的稀汤,淡草绿微黄,浓稠,混混,热乎乎的,微酸,略带霉味。配辣泡菜喝。下午喝两三碗,越喝越热,直到大汗淋漓,舌尖发麻。如果在农村,豆渣只给猪吃,乡下人从来不知道怎么喝豆汁。但是没有一个北京人不喜欢豆汁。梁实秋也很肯定地说:“能喝豆汁的,才算真正的北平人。”
北京有一个卖面筋的奇特商贩。每天下午,他们开始沿街叫卖。
大声喊着:“面筋哟!”“他嘴里喊着‘面筋’,主人喊他的时候,他只好喊‘卖熏鱼’。他到了之后打开货一看,底座上的杆子全是“猪头肉”。有面、皮、口、脑、肝、肠、苦肠、尖、筋等。梁实秋最欣赏的是这种小贩有“刀刃上的非凡手艺”。有一次我有个顾客,看到他“从夹板的缝隙里拿出一把薄刀,横着切,把猪头切得像纸一样薄,塞到火里吃。味道很香!"梁实秋的评价是:"这种卤味看似不吸引人,但煨制中有一种特殊的风味,是你离开北京尝不到的。"
可以和黄昏后街上出现的“羊头肉”相提并论。看起来真的很像。
一副绝妙的对联!穆斯林卖的是羊头肉,刀盘也是擦得干干净净,没有染色。剪羊脸也是肉片薄的绝活。然后从一个角上撒一撮特制的胡盐,撒在肉片上,保证顾客满意。梁实秋对此也有评价:“有一股浓浓的羊腥味,但还没有浓到可以肥。”
最普通的馄饨在北京有独特的风味。馄饨无处不在,但在梁实秋看来,
“北平担担子,卖馄饨,却有自己的特色。”“馄饨本身没什么不寻常的。用筷子头在三角皮上放一点肉火就是馄饨了。特别的是,用一锅肉骨头煮出来的汤,味道不一样。没人会在家煮那么多烂骨头煮那么久。”
还有小吃摊贩的叫卖,也是北京的另一绝。艺术林中的前辈后、郭启儒在他们著名的相声中,对北京各种小贩的叫卖作了惟妙惟肖的模仿。那是艺术家再创造后的艺术。其实很多小吃摊贩的叫卖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只要照原样搬上舞台,自然很有欣赏价值。梁实秋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通过仔细观察,他发现北京小吃摊贩的叫卖似乎与京剧的流行有很大关系,他能分辨出不同摊贩的不同声部、不同押韵、不同节日。“变化很多。”但总的来说,其主要类型不外乎以下三项:“有的豪放,如唱大脸,有的平淡,如黑头,有的干脆。”
这里更重要的是,梁实秋把这种叫卖与普通人的生活和深层心理活动联系起来,甚至把小贩叫卖视为普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容脱颖而出,蕴含着微妙的文化心理内涵。他形象地描述道:小贩的叫卖声“在白天给繁华的城市增添了许多趣味,在夜晚给寂静的夜晚带来一些荒凉。”仔细听小贩的声音,有直接的例子和比喻,有时也像谜语一样耐人寻味。而且,他们的喊声几十年来都没变过。”为了说明小贩叫卖对人们深层心理的潜移默化影响,染世秋举了卖“水萝卜”的小贩为例。颜色鲜艳的红绿萝卜是北方的特产,脆嫩多汁。“对北方靠火炉的人特别有效。”这一行的大多数商贩都是在冬夜过后出来的。北方又苦又冷,冬夜特别安静,但我能听到外面一阵阵北风呼啸。这时,从街道深处传来一声声长长的“萝卜—梨”声
“辣变”的叫声真的像是来自地狱底层的呻吟声。它的声音清晰完整,久久回荡在纸中,似含无限苍凉。
晚年的梁实秋回忆起北京小吃摊贩的叫卖声说:“现在我闭眼打坐,北京小吃摊贩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一个接一个。”它能对一个高层次“文化人”的心理产生如此影响,就揭示了它的文化意义。
梁实秋对北京饮食文化的观察远不止于此。再大一点后,他就不断走出家门,深入生活集中度更高的餐厅。在那里,他看到了另一个场景。随着理解的加深,他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民族性格中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点。
在北京,最出名的当然是推烤鸭(但梁实秋指出,北京人不叫烤鸭,而是
这叫烤鸭。古代诗人严琛有十一首《忆京都词》,其中第五首是:
回想起京都,鸭肉馅,厨艺不好,菜肥美,烘焙方面特别下功夫。这里还有有名的鸭子,皮包骨,杀。
因为不方便描述诗风,这里诗人对烤鸭的制作过程只是泛泛而谈,语言不太清楚。梁实秋的叙述要详细得多。从他对这道名菜出笼过程的描述中,人们绝对可以领略到很多超出品鉴本身的东西:
鸭子从通州运到北平,还是要养肥的。把高粱等饲料揉成一团,杀了。
形状,比普通香肠热狗粗,大约四英寸长。通州的鸭师傅抓起一只鸭子,夹在两腿之间,让它动弹不得。他用手掰开鸭嘴,往里面塞了蘸了水的又粗又长的食物。鸭子想叫的时候不能出声,只能眨眼睛。塞进嘴里后,用手紧紧地抚摸鸭子的脖子,用力压进鸭子的肚子里。灌完根,我看到再灌就要撑破肚皮了,然后我就松手把鸭子放到了一个看不见太阳的小棚子里。几百只鸭子被锁在一起,像沙丁鱼一样,没有活动的空间,只是尽量给水喝。关了好几天了,每天都要胖,所以叫鸭馅。
中国古代仁人有“闻其声,不食其肉,君子远炊”的传统,这和梁实秋描写这里的鸭肉馅时的心情如出一辙。
不过话说回来,在北京餐馆吃饭真的很有意思。顾客不仅可以在花钱后满足口腹之欲,还可以有一个好心情,在精神上得到享受。
在雨花台吃汤包就有这个效果。雨花台汤包和其他包子相比,扁扁的,软软的,多汁的,所以也吃。
其他的注意。馒头用蒸笼端上桌,热气腾腾,上面盖着一层蒸笼布。汤包塌在蒸笼布上。喂奶的时候一定要动作敏捷,抓住包子的褶皱突然提起来,包子皮一下子掉下来,“像婴儿吸吮扁平的乳房一样。”在包子破之前把它放进自己的盘子里,轻轻地咬一口包子的皮,从里面吸出汤汁,然后吃包子的空皮。第一次试手的人,往往怕烫手,怕弄破馒头皮,所以犹豫不决,不敢下手,结果肯定是一塌糊涂。梁实秋认为吃这种汤包的乐趣“很大一部分在抓和吸之间。”他讲过一个故事,两个陌生人在一张桌子上吃汤包,其中一个人一口咬下去,包子里的汤径直飞了过去,把对面客人喷了一脸的花。而造成事故的那位却浑然不觉,依然低头吃饭。对面的也很淡定,不动声色。但是餐厅的服务员不喜欢,赶紧拧了一条热毛巾递给他。客人慢吞吞地说:“不急,他还有两个馒头没吃完呢!”“虽然是个笑话,但也很有意思,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在北京学习的一个点。
以脆皮煎肉闻名北京的知美斋,炒羊肚也是一绝。他们讲究“三爆”。粉不要勾芡,加点香菜梗和葱花就行了,对于盐爆来说,清爽爽口;勾了很多粉,粘粘的,可以做油爆;清汤煮出来,完全原味,叫汤爆。三种吃法,各有千秋。梁实秋长大后去美国留学,说是“想先吃几个家常菜。”1926年夏天,他留学三年回来,在北京站下车,没有回家。而是一路走到梅市街的知美斋,一口气把油盐汤水都吃了个精光,吃饱喝足。直到那时,他才“大摇大摆地回家”后来我也坦承那是“一辈子的一顿饭,50多年了也忘不了。”
辛元斋的酸梅汤在北京人的口碑中也是极好的,是梁实秋最爱去的地方之一。
一个。关于酸梅汤,挚友徐凌霄在《古城百闻》中有如下记载:冰梅汤是夏天最受欢迎的冰?往年的北京王朝,年事已高,宾客高雅,闲暇之余。
经常去琉璃厂逛逛书店,品品筋骨,测测版本,消磨漫长的一天。又热又渴。
以辛元斋梅子汤为解渴需要。逛完书铺,品了骨头,考了版,来一杯酸梅汤,真的很优雅。
该死的,像一群活神仙。但梁实秋对辛元斋酸梅汤的喜爱完全不同,所以他爱吃。
就是那种干净,当然也有味道:“口中冰凉,酸甜,在口中就像纯醪。”与肥、甜、脆、美相比,那是一种风味。他说,他一路喝着新美斋的酸梅汤,每一次,“不是为了解渴,是为了解渴。”后来他又异想天开地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动动脑筋,把新源斋的酸梅汤装罐,到处卖,而下一个可口可乐却到处横行。”
在北京,最具民族特色的食物恐怕就是“山珍海味”了。什么萨其玛,蜂糕,花糕月饼,饭毛月饼,大八块,小八块等等。,有很多种类和颜色。但梁实秋对这种点心的印象并不好,认为不够。其中只有一种,俗称“表张”,因为用途特殊,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兴趣。按照满族习俗,家里办丧事时,用一张“桌子”作为祭品。所谓的“桌席”,不过是一些半生不熟的白面饼,加少许糖,一个接一个叠起来,有几尺高,放在灵柩前的祭坛两侧,可以很壮观,但难吃。按照满族的习俗,没有亲戚不送这样的祭品。葬礼结束后,弃之可惜,照常分给亲友和仆人的子女。童言无忌,这种食物被称为“死人的蛋糕”。梁实秋小时候有幸得到几件“死人宝”,放在灶边。“嚼不烂,比根强。”
本没有比这更好的食物了。“可是想一想,这种食物本来就不应该讲究味道,它对孩子的兴趣完全在于它上面覆盖的神秘色彩。
北京独特的地方传统饮食对梁实秋影响深远。他对那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比如知美斋的炒馄饨、锅烧鸡,厚德福的瓦鱼铁锅蛋,东兴楼的乌鱼钱,正阳楼的螃蟹,甚至六必居的咸菜——据说“六必居”二字还是严嵩写的!梁实秋没有一个地方不是几件宝物!北京,在他看来,不是一个抽象的地理名词,而是一个温暖而炽热的实体,有着无限丰富的人文和物理内容!
五、字画、篆刻、风筝、京剧
根据梁先生提供的资料,梁实秋小时候兴趣广泛。之后他能在任何情况下随时调整自己,保持精神状态的平衡,大概和这种相当高的综合修养有关系吧!
他一生喜欢书画。成年后,我能写出漂亮流畅的字。在台湾省,他写了许多横幅,后来被墨宝人珍藏。他的鉴赏水平也很高,经常感叹:“右军的书法真是没法学。”他的画也很有趣,就像他的知名文章一样,自然而有意味。但应该说他达到的水平,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得益于他小时候良好的基础。六七岁的时候,他在父母的监督下,画了一个红色的模子,读了字体。画红模,也叫描帖,就是用毛笔把红色的字帖涂黑。帖子上的文字无非是“三千人去了成人洞”、“四五家二十三去了烟村”、“太子去求九天仙丹”。意思看似无法理解,但经过长时间的追本溯源,他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天,我和师兄师姐们围着炕桌坐了一天课,心血来潮,弓起腿,把一张炕桌掀到了地上。小学的时候,有幸被一个叫周世贞先生的人列在门墙上。周老师写得一手好柳体,对学生的书法课要求很严格。正是在他的手中,梁实秋练就了一手流利的草书,同时还能正楷书写“墨大元光”。小学毕业考试的时候,正巧北师大教务处主任亲自登门拜访,看到了梁实秋的“大草书,印象特别深刻”。榜单发布后,居然高居榜首。并且赢得了最多的奖项。果汁有“奖状一张,太子毛巾盒帖一个,墨印一个,笔筒一个,笔墨一个”。
我对绘画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父亲可能记得孔子
“因材施教”的遗风是梁实秋迷上了绘画,所以特意买了一份《芥园画谱》送给他。也是在那次小学毕业考试中,允许学生在绘画课上自由命题。梁实秋画了一幅松鹤图,“松枝斜立,鹤振翅”,认为“条理分明”。成年后,他画李子和风景;当他七十多岁的时候,他和韩菁清从头到尾都很相爱。在此期间,他画了许多“荆秋戏墨”,构思新颖,笔法老练。这时候当然更进一步,上升到了艺术创作的领域。不过说起来,最基础的功夫还是小时候学的。
梁实秋也学过印刷术的管理,于进士颇有造诣。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刻了许多邮票,甚至
平日里和他一起收藏的一些精品珍藏在他北京的老家,但都在混乱中遗失了。只有几个特别喜欢他,他带着他们。其中有两个休闲章节,一个是“读书之乐”,一个是“向古人学习”。他自称“极大地启发了我,教会了我读书,教会了我做人”。他还有一个备用章,上面刻着颜延之的诗“我深深地感谢你”,他非常珍惜,认为“它像春天的韭菜和秋天的松树一样有趣”。
说起梁实秋和印章,有两件事特别有意思。他有一个朋友是出版商。他有一次和人吵架,对方嘲讽道:“你算老几,好书!”这句话深深地伤害了出版商的自尊心,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梁实秋。梁实秋给他讲了郑板桥的故事,说郑板桥有一个印章,上面写着“七官耳”,字很形象。“我建议他不必生气,但可以刻个‘一书一耳’的印。而梁实秋也自告奋勇,当即为他写了封,认为他“大致可以接受。"
圣贤在恋爱时是必然的。梁实秋劝别人随波逐流,有时候自己未必能做到。六十三岁时,他从台湾省立师范大学退休。从此以后,他再也不能“坐在高位上”,心里顿时觉得空落落的。特别是一年要换一次身份证。他在职业一栏。
填了“某校教授(已退休)”几个字,但我一看,却变成了“什么都没有”光秃秃的,这让我觉得更加轻松。虽然他也知道教书不是一个美好的职业,但他曾经两次为此吃了不少苦头(有一次他遇到一个亲戚拐了个弯,问梁实秋“你现在以哪里为荣?”梁叫他去一个学校教书,对方却突然变了脸色,顺口说:“哎,吃不饱,不至于饿死。”还有一次,在喝酒的房间里,一个刚登上世界之巅的权贵,喝了几杯酒,就忍不住了。他斜眼看着梁实秋说:“你只是个记账的。这辈子你又何苦上厕所?”他一说,就惊讶的把座位抬高了。主持人为之惋惜,连忙低声安慰梁实秋:“这人虽醉,却无言以对。”)但当他想到自己从此成了无业之人,虽然《礼记》上写得明明白白:“他不挖苦人,他强而不教,可以形容为无业之人。”冠冕堂皇,听起来不错,但伤害自己还是难免的。出于这种心情,后来,他刻了一个印章,上书“无业男子”!说说笑笑,送送自己。
小时候,梁实秋对放风筝有一种“特殊的爱好”。他说自己“一直到三四十岁都没有放弃过小时候这个有趣的游戏”,这为他的童年生活又增添了一份光彩和光彩。
离他家不远,安二郎庙旁边有一家燕风筝店。主人姓余,人称“鸢余”,在京城九城中赫赫有名。小时候,梁实秋是这家店的常客。在这里他可以买到各种他喜爱的风筝,如肥沙鹅、瘦沙鹅、龙井鱼、蝴蝶、蜻蜓、鲶鱼、灯笼、大白菜、蜈蚣、美人、八卦、蟾蜍等等。做工也极其娴熟,鱼的眼睛是活动的,可以转来转去;蝴蝶蜻蜓的翅膀柔软,可以上下波动,随风摇摆;其他的要么装上锣鼓,要么放上弓弦,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把它们放在天上后,从遥远的天空可以听到甜美的音乐,这真正实现了诗人所描述的:
入夜静弦音蓝,官商信风,依稀如歌,却被风吹得走调。
对于梁实秋来说,放风筝是一种难得的娱乐,但不是简单的娱乐。同时,他也以自己纤细敏锐的头脑从中体会到了另一种趣味。当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线,把一只蝴蝶或龙井鱼放在高高的蓝天上时,特别是当他晚上把一只带着小红灯笼的风筝放在天上时,他抬头看着红光,像闪烁的星星。此时,他的双脚虽然站在了大地上,但他的心早已飞出了身体,飞到了另一个精彩的世界。对此,他动情地描述道:
放风筝的时候,我手里拿着一根线,看着风筝慢慢上升,然后停在高空。此时的仿佛自己也随着风筝飞翔,俯瞰人间,自得其乐。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想飞却飞不到,一种变相的自我满足吧。在春天的下午,看着别人家的风筝在天上飞是很有趣的。然而,如果你手里拿着一根线,风筝似乎带着你自己的心情飞向天空。真的,当我把风筝拿回来的时候,我心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游泳回来了。虽然算不上失望,但至少我是在尽兴之后的疲惫状态。我很懒,无话可说。我从天上回到人间,从天上翱翔,又爬回地面。
梁实秋的言论对我们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
身心的信息表明,个体的生活正在逐渐摆脱懵懂混沌的幼稚状态。当他拿着风筝在原野上狂奔的时候,从外表上看,他和那个曾经捉弄爷爷给他买“狗屎和猫屎”吃,读书时打翻小炕桌的孩子没什么两样。但事实上,分歧正在出现。不同的是,现在,某种有意识的意识正在他体内慢慢苏醒,一种独特的能力——感知世界和自己的能力——正在被神奇地注入他的体力。一旦这种自觉的意识和感性的能力完全成熟了,那么,作为一个人,他就真正的完整了。
还有京剧引导青年梁实秋真正进入艺术思维领域。正如他亲口所说:“在北平长大的人,几乎没有不爱听戏曲的。我也不例外。”京剧这种最具民族传统和特色的文化载体,也成为他日后在几种不同文化的交汇和碰撞中做出比较选择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