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良好的谈判氛围?

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在商务谈判过程中,谈判的地点往往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因为地点的选择与谈判双方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如果地点对谁有利,谈判的结果就可能被对方操纵。所以,一般情况下,如果你掌握了“地理位置”的优势,那么你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胜利就离你不远了。

(1)商务谈判最好在自己家里进行。罗伯特·阿采尔(Robert Atzel)在他的著作《重要的领地》(Important Territory)中说,在自己的领地找到动物的最好方法是自卫,但在家里,由于心理因素,在市场上更容易赢得许多胜利。有句老话叫“家是堡垒”,也许是因为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家,家可以使人的力量倍增。

(2)如果谈判不得不在其他地方举行,你应该选择一个中立的地方,并带上足够的助手和相关的谈判条件。

(3)如果谈判过程中必须外出就餐,应选择烹饪技术相对高超的餐厅。这是因为食品的质量往往会对买家产生直接影响,几乎每个精明的卖家都知道这一点。任何一个带客户出去吃饭的卖家都做对了。

所以在商务谈判中,要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谈判地点。在选择谈判地点时,最好不要在对方的办公室,而是选择自己的办公室。这和地域束缚感有关。即使你的办公室很简单,在你自己的地点讨论仍然是最好的策略。

因为这是你的地盘,你可以对在办公室召开的会议行使控制权,在其他地方你得不到这种优势。

另外,由于场地的约束,当你在你的场地开会时,对方总会有“被逼”的感觉。无论环境如何,那里总有一种紧张的气氛。但是只要你对别人有礼貌,让他们感到舒服,那么你就可以缓解这种紧张的气氛,甚至在谈判开始之前就获得一些信任。

会谈时,办公室可以保持昏暗的灯光,放松双方紧张的神经。事实上,一个舒适的办公室应该是宽敞、整洁和干净的,是一个让人感到被信任的地方。

对谈判的气氛施加影响

所谓发挥谈判者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谈判者要对谈判气氛施加影响。谈判者是谈判的主体,对谈判气氛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谈判者创造了截然不同的谈判氛围。谈判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谈判气氛施加影响。

(1)表达式。

人的表情可以表现谈判者的心情,是充满自信还是满腹狐疑,是轻松愉快还是紧张不安,这些都反映在人的表情上。反映表情最敏感的器官是头、背、肩。通过观察这些部位的表情变化,可以一窥谈判者的心理状态。

(2)服装。

谈判者的服装是决定其形象的重要因素。服装的色调和干净程度深刻地反映了谈判者的心理特征。一般来说,谈判代表的服装应该漂亮、大方、整洁。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和文化习俗的差异,各国的衡量标准不同,很难一概而论。当我们访问法国、挪威和其他国家时,我们最好穿深色西装。如果你去美国或瑞典等国家,你可以穿休闲服和运动衫。

(3)眼睛。谈判者的眼神交流很重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谈判者心理的细微变化都会通过眼睛表现出来。双方通过眼神的变化窥视对方的心理状况。西方心理学家认为,谈判者之间的第一次眼神交流意义最大,一眼就能看出对方是诚实还是狡猾,是活泼还是威严。

(4)行动。

影响谈判气氛的因素还包括言语、手势和触摸行为。比如握手,挺简单的,但是影响很大。在一些西方国家,如果用右手握手,左手搭在对方肩膀上,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被认为过于轻浮、傲慢、自以为是。当然,由于各国文化习俗的差异,对各种行为的反应也有所不同。还是以握手为例。第一次见面,握手要用点力度。有些外宾会认为这是相见恨晚的表现,心里会感到亲近。有些外宾会认为这是对方在炫耀实力,心里会有点不舒服;更有甚者,有人认为这是故弄玄虚,意在奉承,从而产生厌恶感。可见,我们必须了解谈判对手的背景和性格特征,区分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做法。

(5)个人卫生。

谈判者的个人卫生也会对谈判气氛产生影响。衣冠不整、汗流浃背或气味难闻的谈判者不受欢迎。

(6)媒体。

虽然古往今来的任何谈判都伴随着在谈判中制造舆论或气氛的行为。但是,把在谈判中制造舆论和气氛的行为作为整个谈判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却很少见。虽然有一些成功的例子。但仅仅停留在为某一次具体谈判而安排或设定的战术上,而没有理论的指导。其结果,一方面与谈判研究不够深入有关,同时也受到当时媒体还没有发展到如此程度,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如此巨大作用的制约。

从大众传媒的发展来看,从过去影响极小的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到大规模的印刷传播、传播迅速、影响极广的电子传播,使得媒体从仅仅是传播某种情况、传递某种信息,转变为影响人们的思维,直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因此,交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种谈判通过各种媒体进行,使得谈判信息比比皆是,也使得营造谈判舆论或氛围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所谓营造谈判舆论或氛围,是指谈判主体通过媒体向对方传达自己的意图,施加心理影响,营造对自己有利的背景或展开谈判。在现代社会中,舆论的准备往往在很多谈判正式开始之前就开始了,而且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有效地营造谈判的舆论或气氛,可以引导谈判双方如何走到谈判桌前,如何开始谈判。可以说,谈判这种古往今来的人类行为,因为谈判的舆论或氛围而具有了时代的色彩。

为谈判营造舆论或氛围通常涉及主体,即谁来从事这项工作,要么是谈判者,要么是其他人;使用的工具,即使用什么样的媒介;接受者,也就是会被我们营造的舆论和氛围影响和感染的人;采用的方法,即结合我们谈判的目的和谈判对象的特点,确定什么样的形式和内容最有效地影响谈判对象,为谈判的正式开始做铺垫。在这四个要素中,前三者构成了在谈判中营造舆论或气氛的基本条件,后者是必要条件,四者缺一不可。

一开始就获得优势

一开始的所有活动。一方面可以为双方建立良好关系做铺垫,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对方的特点、态度和意图。因此,在这个阶段,谈判者必须非常仔细地分析对方的印象。不仅如此,还要立即采取一些重要措施,以自己的方式对他们施加影响,并使这些影响贯穿谈判的始末。同时要求管理者做好细致灵活的准备。在坐下来正式谈判之前,要充分利用开场阶段,从对方的言行中获取信息。在这个阶段,你能很快掌握对方谈判者的信息,即他有丰富的谈判经验和技巧,能成功发挥他的谈判风格。对方的谈判经验和技巧是不用语言就能体现出来的。比如他的姿势,表情,以及他“进入主题”的能力。如果他应付不来招呼,或者突然直接谈生意,那么可以断定他是谈判新手。谈判者总是关注对方的这些细微之处。对方的谈判风格也可以在开场白中体现出来。一个有经验的谈判者,为了寻求双方的合作,总是在开头讨论一般的话题。另一个谈判风格不同的人,虽然同样有丰富的经验,但目的是影响谈判,显然他会采取不同的措施。他一进入谈判,就想尽办法去探寻双方的优劣,去发现哪些原则是他必须坚持的,在哪些问题上可以做出让步。他不仅要了解自己,还要清楚了解自己团队每一个成员的背景和价值观,以及大家肯定和担心的事情,是否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对于那些耍阴谋诡计,以对方为代价谋取自身利益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信息可以作为他未来谈判的武器。如果把谈判比作一场游戏,双方都同意游戏以一方胜利告终,那么他的行为无可非议。当管理者察觉到谈判中会有冲突时,他们必须极其小心。虽然经理们无法判断谈判将如何展开,但他们已经看到了“黄灯”。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为“进攻”亮“红灯”,但至少说明对方有点紧张或者没有经验,或者对谈判不耐烦。也许对方很好战,“黄灯”真的变成了“红灯”,但对于管理者来说,做出相对的反应,穿上管理者的战袍,投入战斗,是非常容易的。

采用语音方法

在商务谈判中,我们不妨利用声音来获得有利的气氛,取得胜利。发声法往往在你处于弱势的时候非常有效,可以起到化弱为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