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合适应性计划

《杀人游戏》简介

在写这个攻略之前,作者连续熬了两个晚上。你在做什么?当然是“杀”。我想不出还有什么东西这么吸引人。现在的“杀人游戏”已经不是藏着掖着的小圈子游戏了。最近大众媒体纷纷报道,传遍了全国。可惜有些“敏感”的记者可能根本就没玩过,所以连抄袭的文章都完全不着边际,连这么有趣的群体娱乐活动都当成“电子游戏”,可笑!看来是时候澄清了。

“杀人游戏”有三个角色。我的策略也要从三个方面来描述。

如果你是一个“好人”

一、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做好被“杀”死的准备。第一天晚上,“杀手”会毫不留情地“杀死”一个好人,在座的各位都可能是第一个受害者。这个人会死得很难看。天亮了,你就死了,大家看起来都很无辜。但你还是要留下线索。这时候“直觉”往往作用很大,误判率高,很可能误导其余的好人。从此悲剧接连发生,好人的神经更加紧张。在黑暗中,你可能死于“杀手”的刀下,在白天,你可能死于好人的“误杀”。

第二,用自己的“风格”(沉默?微笑?防守?澄清?让大家相信你真的是一个“好人”。很多时候,真诚很重要,尤其是人多的时候,你的犹豫不决会引起群体的质疑和攻击。

第三,一定要指出你的嫌疑人。因为温柔的“杀手”总是指东指西,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作为一个好人,一旦你不确定,好人是不会对你手软的。

第四,注意“被杀”者的顺序。任何“杀手”都有自己的“杀人”风格。比如先“杀”男人,再“杀”女人,先“杀”周围的人,再“杀”对面的人,等等。而且,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杀手时,你要考虑什么样的杀手组合会以什么顺序“杀人”。这里的经验是,优秀的“杀手”总是先“杀”不被注意的人,因为他们留下的线索最少。

5.投票“杀”人要注意举手的情况。不成熟的“杀手”容易跟风,他会在最后一刻(或者说不那么坚定)举手,以求获得“杀死”一个人所需的半数票数。

六、用逻辑找出温柔的“杀手”,但当你遇到手段高超的“杀手”时,你还得靠感觉。有一个绝密:在比赛的最后,表现最成熟、理由最充分、眼神最无辜的家伙,一定是“杀手”。

如果你是“杀手”

第一,绝对冷静。第一次当“杀手”的人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这种兴奋从他们的表情、小动作、谈话语气中暴露出来。真正的“冷面杀手”最好是面无表情,至少在刚拿到“杀手”牌的时候是这样。

第二,尽量自然。在游戏的过程中,你要一如既往的说该说的话,该高兴的时候高兴,该沉默的时候沉默。不要让别人看出你上一场的表现太不一样。

第三,要“杀”人。无论是单个“杀手”,还是多个“杀手”合谋,都要迅速“杀人”,不要手软。一般你可以通过“杀死”自认为亲近的人来赢得别人的信任,好人也会觉得你不能这么没心没肺。

第四,先干掉那些不爱说话的人。因为这样的好人大多还没想清楚,他死的时候一般不会留下任何对你不利的“遗言”。但是,也要见机行事。有时候离开那些摇摆不定的好人,会让局面变得更加混乱,而你可以在混乱中取得胜利。

5.指证“凶手”时要明确,举手投“谋杀”票时要坚定。“杀手”应该很清楚。除了在黑暗中,你可以肆无忌惮地“杀人”。在白天,你是一个“伟人”。你要坚决认定你认为的“凶手”,捍卫你认为的好人。学会为好人说话,往往能赢得好人的好感,也会把自己藏得更深。

6.当人数越来越少,形势越来越明朗的时候,“杀手”必须表现出清晰的思维。

每次发言都要明确两个问题:为什么不能做“杀手”;谁和为什么必须是“杀手”。但是,别忘了,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这时候真诚简洁的解释更有力量。

如果你是裁判

第一,按程序来。因为事关“生死”,大家都想说话,这种游戏容易造成混乱的局面。裁判要像法官一样,严格按照程序,把演讲者说的话停下来,不要重复。所有的判决都必须举手表决。因为人们经常在投票的那一刻改变主意。

第二,严防“死尸”。这会让游戏没那么有趣。在“杀人”游戏中,最有趣的情况是,死去的人什么都知道,但他已经失去了话语权。正如我们常说的:天道酬勤。

第三,威严。裁判应该信守诺言,不要重复。当辩论出现混乱和僵局时,我们必须做出果断的决定:现在就投票。让我们举手发言。

第四,注意节奏。往往在比赛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发言并不踊跃,我们可以让发言人的语速尽可能快,加快语速有助于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越到后面,情况越紧急,越微妙。裁判应该放慢节奏,给大家充分辩护和考虑的时间。

第五,中立。永远不要透露有倾向性的评论,也不要和说话者讨论。你最常用的词应该是:“闭上眼睛”、“好了,天亮了”、“你说完了吗”、“还有什么”、“你确定吗?”“请举手”“某某死了”。最后,任何参与“杀人”游戏的人,一定不要把游戏和现实生活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这纯粹是智力和心智的游戏,与个人道德无关。这一点非常重要。

玩家评论:

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与人相处的方式。我是做营销的。我以前不喜欢和顾客一起吃饭。好不容易找到话题,说的都是最无聊的话。但玩“杀人游戏”就不一样了,有斗智斗勇的味道。我只“杀”过一次人,好像认识很久了。这种游戏对我的工作有帮助。现在我脸皮很厚,撒谎也不脸红。-孙悟空

在体验“杀人”和被杀快感的同时,有一种生命游戏化的感觉——王先生。

这个游戏最大的好处就是在放松中体验与好人坏人的战斗,很好玩。而且你会知道你是怎么死的,下一局你还有机会为你的死报仇。你会发现,一头雾水的“好人”有时候比“坏人”更危险。-刘小姐

这个游戏太好玩了,让我感受到了无差别的快感。你可以“杀死”一个你平时不喜欢的人,哪怕是误杀。一个作家

玩“杀人游戏”,你会发现做坏人很享受,很占便宜。而好人则是无知的,任人宰割的,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毛女士

专家评论: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可能是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正在从现实空间转向虚拟空间。之所以最早在IT领域流行,是因为对于有上网经验的人来说,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是相通的,是一种有趣和苦恼的现实反映。在这个游戏中,人们可以在真实的人际关系中表演不真实的事情。在现实空间无法实现的,可以集中在游戏的虚拟空间。在游戏里,你可以做坏人,随意杀人,也是一种发泄。沙教授表示,这可能是一个涉及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问题,并表示要继续关注这种现象。-社会心理学家沙连祥教授

人有一种原始的、人性的东西,那就是征服欲,这种欲望在现代社会中被压抑,通过虚拟空间释放出来。现在人们工作压力大,游戏可以让人暂时退出社交舞台,缓解心理压力,起到“安全阀”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郭兴华

“杀人”游戏规则详解

参赛人数10-20,最佳人数12-16,另有评委。

道具:人数相同的扑克牌,或者任何标记不同的东西,往往会换成名片。

例:游戏参与人数为***13,选择1作为评委。法官准备12扑克牌。有三张a,六张普通牌和三张k。大家落座后,评委将洗好的12牌交给大家抽签。抽普通牌的是良民,抽A的是杀手,抽K的是警察。看你手里的牌,不要让别人知道你抽了什么牌。裁判开始主持比赛,大家要服从裁判的口令,不要作弊。

法官说:夜晚来临,请闭上眼睛。所有人都闭上眼睛后,法官补充道,请要求凶手杀人。抽到A的三个杀手大开眼界,杀手们在此时相识,成为本轮比赛中第一个达成联盟的团体。而任何一个杀手示意法官去杀一个“好人”。法官看清楚后说:凶手闭上了眼睛。警察睁开了眼睛。抽K牌的警察可以睁开眼睛,互相认识,怀疑谁闭上眼睛就是杀手。同时,他可以看着法官,法官可以给出提示。结束后,法官说:"每个人都闭上眼睛。"(后来)天亮了,大家可以睁开眼睛了。

当所有人睁开眼睛时,法官宣布谁被杀害了,同时法官宣布所有人都要安静,听被谋杀者的遗言。被谋杀者现在可以辨认出他们认为是凶手的人,并说出原因。最后一句话,被杀者在这一轮比赛中不能再说话。法官主持了从一个被谋杀的人的任何方向陈述他的意见。

意见陈述后,会有几个人被怀疑是凶手。嫌疑犯可以为自己辩护。法官主持举手表决选出最有嫌疑的两人,两人做最后陈述和辩解。重新投票后,杀死得票最多的人。如果被害人是真凶,就不要再说话,退出这一轮游戏。

如果被害人不是凶手,他可以留下遗言,指认新的嫌疑人。听完最后一句话,新的一夜来了。这样,杀手可以通过杀死所有的警察来获胜,也可以通过杀死所有的好市民来获胜。警察和市民的任务是尽快抓到所有凶手,并取得胜利。

目前也有不用警察身份的玩法,讨论比较激烈,但是时间比较长,坏人容易得逞。

抓间谍

注意:绝密!不要让任何人看到你的指令。

一个群体的成员有时不一定有相同的目标,也不一定相互信任或影响。这种情况往往因为人们无法坦诚交流而变得复杂。在这个练习中,可能会有这样一个人,他和你组里的每个人都不合作。我们可以称他为间谍。一个小组里可能不止一个间谍。

您团队的目标是:

1,在本页底部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

2.找出你组织里的任何间谍。

如果你被指派为间谍,你的目标就是尽力阻止你的团队给出正确答案,不被别人认可。

任何人如果怀疑同组的某个人是间谍,只需要指控那个人是间谍。除了被指控为间谍的人,同组的其他人都投了票。如果超过半数的人认为被告真的是间谍,被告就不能继续参与讨论。到底是不是间谍,不能说。被投票退出讨论的人必须留在小组中观察讨论。

问题:

一个男人来到你的商店,买了一件65元的衬衫。他给了你一张100元的账单。由于你没有零钱找他,就去隔壁小吃店把5元钱换成了9张人民币10和两张小面额钞票。回到店里,你把钱给顾客。后来小吃店老板来告诉你,你给他的百元大钞是假钞。你再三道歉,用那张100元的假钞换了两张50元。除去衬衫,店主损失了多少?

你是个间谍。你不是间谍。

正义与非正义

案例讨论(40分钟)

案例(以角色表演的形式,* * *有六个角色):

小母鸡在打谷场上刮来刮去,直到拉出几粒小麦。她打电话给邻居说:“如果我们种下这些小麦,我们就有面包吃了。谁来帮我种?”

牛说:我不种。

鸭子说,我不种。

猪说:我不种。

鹅说:我也不种。

“那我来种。”小母鸡自己种了小麦。

当麦子长起来的时候,小母鸡问:“谁来帮我收麦子?”

鸭子说:我不接受。

猪说,这不是我们应该做的。

母牛说,那会损害我的资格。

鹅说:我不做是有点饿,但不会饿死。

“那我自己来。”小母鸡自己收集小麦。

终于到了烤面包的时间了。“谁来帮我烤面包?”小母鸡问道。

牛说,那就给我加班费。

鸭子说,我还能享受低保吗?

鹅说,让我一个人帮忙不公平。

猪说,我太忙了,没时间。

“我还是要做。”小母鸡说。

她做了五个面包,给她的邻居看。邻居们都要求分享他们的劳动成果。他们说小母鸡种小麦是因为她在地里找到了种子,种子应该归大家所有。另外,土地是属于大家的。但是小母鸡说:“不行,我不能给你。我自己种的。”

牛叫说:损公肥私!

鸭子说:就跟资本家一样。

鹅说:我要求平等。

猪只是喃喃自语,而其他人则忙着恳求解释。

村长来了,对小母鸡说,你这样做不公平。你不应该太贪心。小母鸡说,多不公平啊?这是我的劳动收入。村长说:“确切地说,那只是一种理想的自由竞争制度。打谷场上的每个人都应该有他的一份。在现行制度下,工人和非工人必须分享他们的劳动成果。”

从此,他们都过上了平静的生活,但是小母鸡再也不烤面包了。

你怎么看待这个故事中的“公平与不公平”?

参考答案:

公平不是绝对的。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和喜好,不能保证一个人会公平对待其他所有人。

2.如果有绝对的公平,那就很难解释了:为什么地球上有贫瘠和肥沃的土地之分?为什么非洲人民生来就要面临干旱和饥饿,而美国人民却享受文明和自由?面对本来就不公平的环境,乞求所谓的“公平”是不现实的。

3.人们因为背景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公平的理解也不同。公平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比如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家都认为平均才是公平的,但结果呢?员工缺乏积极性,企业亏损,因为“平均主义”的所谓公平,是对在职员工最大的不公平。

4,人的十个手指都不一样长,在复杂的社会里,如何要求与人交往绝对公平?

提问:

如果你是一个经理,你的一个下属愤愤不平地说:“我和一个同样学历、同样计算机工作的人同时入职。为什么他工资比我高?”你怎么回答?

参考答案:

公平是相对公平。

薪酬公平取决于收入/努力。所以先考察大家的贡献和业绩再谈收入才公平。

这里还有更多!!!

/bbs/printpage.asp?BoardID = 6 & ampID=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