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作文《生命之灯》
小时候,我最怕黑暗。
那时候我的家在农村,除了农历十五前后的几天,我有幸看到月亮像银盘一样镶嵌在漆黑的夜空中,像没有网线一样散射着光芒,静静地、轻轻地铺着,一片祥和。通常,我只能在黑暗中独自品尝噩梦。
所以每当有月光的夜晚,我都会很兴奋,和伙伴们在大球场上打游戏或者来回奔跑,疯狂的玩,还要赶上很多没有月光的夜晚来填补遗憾。
那时候的农村当然没有路灯,只有生产队夜间作业用的大灯泡,但从来没有用来按路方便行人。挂在又直又硬的水泥杆顶上,显得多余。晚上经常遇到停电,这是我最苦恼的担心。
停电的那个晚上,妈妈拿着一根短蜡烛,手顶着飘落的夜风,小心翼翼地走到房间里。蜡烛的光令人头晕目眩,神秘莫测。更糟糕的是,如果你把蜡烛放在桌子上,光会像活神一样粘在墙上,它可以随风在墙上无声地行走。让人心颤。
村里停电的时候,那一天我总是心情低落,连再精彩的绘本都懒得碰。
躺在床上,我妈那时候喜欢拉旧窗帘。我只能躺在床上,睁着眼睛,在黑暗中等待睡意渐渐降临。房间是黑暗的,不透明的,黑暗即将吞噬我年轻的梦。
所以我小时候最羡慕的是城里人,最希望的是搬到城里,因为城里有路灯,整洁又温暖,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夜景。
和我妈还有村里人去城里卖米经常走水路。回家晚了,要经过一片广阔的湖泊。夜晚,天黑风大,水波翻滚,层层叠叠,冲向船底。似乎我在尽全力把船翻过来。
我战战兢兢地躲在船舱中央,探着头,用审视的目光搜寻着周围的情况,生怕遭到危险的袭击。身边是十几个历经沧桑的辛苦前辈,随时准备保驾护航。其中两艘在船头奋力掌舵,另外两艘在船尾观察湖中情况,以防触礁。
这个时候,如果运气好的话,可以看到一盏暗红色的指示灯矗立在湖中。远远的,在黑暗中,透露着它特有的坚定而不朽的光芒。
即使在远处,这样的红色指示灯也是极其微小的。不过,在当时,这已经足够照亮所有经过这个大湖的船上的人了。在夜行人的心中,冬天,它的存在异常温暖。
直勾勾地看着红色的指示灯,像一颗闪亮的红星,它好像长了一只行走的脚,像一个机器人,当它一点点向我们靠近的时候,我相信当时的我们所有人都仿佛遇到了一个“救世主”,唱起了那个时代的革命歌曲,嘹亮而振奋!
看到指示灯立在水中,淡淡地照进每个人的眼里,明亮的瞳孔,闪耀着希望。船底海浪的拍击有节奏,很美。恐惧的感觉在这个时候变得极其渺小和空虚。我看到希望在我眼前飘荡,在每个人的心里荡漾,像夜风一样抚摸着每一张憔悴的脸,抚摸着我们疲惫的身体,滋润着,闪耀着,回荡着。
因为路途遥远,终究难免漂泊。看着船的前进,离家的距离在缩短。红色指示灯没有停留太久。其实也就几秒钟,就在我们身后渐渐消失了。它的存在,因为我们的经历,更深刻,更长久。船在远方,思乡之情迫切如痴如醉,我们依然频频回望它的所在。似乎连目不识丁的小丑此刻也变得端庄而有思想了。
它孤零零地立在水中,孤独而沉默地等待着。
那个指示灯,像一盏长明灯,一直在我心里闪烁,不需要电流充电。它与我的生活相互依存。
现在家里难得停电,心里比小时候的月夜还要激动。我赶紧找来一根不知道掉在哪里的半截蜡烛,用打火机点燃,拿在手里,光着脚走在木地板上,在每个房间里转悠。女儿跟着我开心的笑,比一个精彩的童话还要灿烂!
可惜没有了夜风,蜡烛的光没有小时那么神秘和令人眩晕。我还没来得及想象,房子突然亮了,电也来了!只有淡淡的失落。和小时候相比,我现在可能内心的力量更强大了,就像神灯的光在我的肩膀上隐约闪烁。
我不再害怕夜晚。相反,我喜欢夜晚,喜欢夜晚的宁静,喜欢我认为高于他人的孤独。当月亮升起的时候,我经常关灯,袖手旁观着窗户看夜景,回想起小时候明亮的月光,想起矗立在水中的红色指示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