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际象棋?
国际象棋,又称棋、棋,或简称国象,是一种两个人玩的棋类游戏。棋盘为正方形,由64个黑白(深色和浅色)方格组成;黑白(深色和浅色)32件,每件16件。中文虽然叫棋或棋,但其实起源于亚洲,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它也是一项智力竞技运动,曾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二、象棋的起源
国际象棋是世界上一项古老的游戏。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象棋的发展历史已有近2000年。关于它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比如起源于古印度、中国、阿拉伯国家等等。
根据历史传说,象棋起源于古印度,迄今为止文献中发现的最早记录是萨珊王朝时期用波斯语写成的。英国人威廉·琼斯在1790的《亚洲研究》上发表了《印度象棋》,认为象棋起源于印度。大多数西方学者同意他的观点。
公元2 ~ 4世纪,印度次大陆有一种叫“Chaturaji”的棋类游戏,里面有战车、马匹、大象、士兵四种棋子,象征古印度的军事制度。在当时流传的印度叙事史诗《摩诃婆罗多》中,有一首诗“四军之兵已排”。“四军”是指军队分为车、象、马、兵四个兵种。当时这种“方棋”是靠掷骰子来下的。游戏的目的不是杀死对手的王,而是吃掉对手的所有棋子。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文化史》中指出,象棋是中国人的创造。他详细分析了中国古代游戏六博与天文学、象征学、数学的关系。他说:“只有在中国,阴阳学说的盛行才促使了象棋的雏形,发明了具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然后发展成为具有军事意义的游戏。”1972南斯拉夫历史学家比季夫的专著《象棋——宇宙的象征》得出结论:象棋最早出现于公元569年的中国,之后逐渐传播开来。
至少在5000年前,中国就出现了8×8线条画(甘肃永昌鸳鸯池遗址出土的彩陶画)。公元前10世纪以前,可以断定有一种叫“六伯”的古棋。公元前5世纪,柳波被改革为“塞戏”。在孔子的一句话“无棋手”(《论语》)中,博弈指的是柳博和围棋。据史料记载,公元6世纪(南北朝后期)北周武帝发明的“湘西”(569)与唐代地下发现的“白豹棋”基本相同:8×8套(64格),方格上放置立方体和棋子,是现代象棋的格局。
笈多王朝时期(320 ~ 550),查图兰加出现在古印度,并进入中东形成沙特兰。Chatulanga和Chastelain都翻译成中文是“四色棋”(或“方棋”)。“Chastelain Zi”后来演变成“波斯棋”传入欧洲,在15年底定型为现代棋。
《大英百科全书》1984版中,象棋的起源也说是印度或中国,并着重介绍了印度的起源。书里有一句话:“虽然象棋的一些最早形式是在中国古代发现的。”
国际象棋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因为今天人们所熟悉的象棋是在波斯发展起来的,象棋中的“战车”一词来源于波斯语。
综合来看,关于象棋的起源有两点:1。国际象棋起源于亚洲,后来传入欧洲。2.最初的规则是掷骰子来决定谁来下棋。另外,专家学者在起源逻辑上似乎达成了* * *认识:第一,象棋是神器。本质上是一个模型。第二,象棋是人类思想和意识的物化。它本质上是一个模拟。第三,现代象棋是古代象棋不断进化的结果。第四,进化的影响来自方方面面(包括各种棋的影响)。第五,进化方式是渐变突变。第六,进化和延续是存在的。第七,起源的研究要从象棋结构的三要素——棋盘、棋子、棋规入手。第八,对于象棋的起源、演变和定型,棋盘、棋子和棋规起着不同的作用。第九,棋盘、棋子、棋规不得同时出现。第十,没有“原始发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