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老虎》
大班美术教案“老虎”1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组合想象圆圈,加入不同的老虎形象。
2.鼓励孩子自由联想,大胆创作,体验艺术活动的快乐。
3.启发孩子感受不一样的艺术美,体验绘画的乐趣。
4.能够拓展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自信地向同行介绍自己的作品。
要准备的活动
每人一个勾线笔,可移动圆形纸板。
活动过程
一、三五成群用大大小小的圆圈刺激孩子的想象力。
今天,老师正在和孩子们玩游戏。请闭上眼睛。当老师数到3时,睁开眼睛。
“看,来了两个圆胖胖的婴儿。他们是双胞胎。他们的身体紧紧地贴在一起。他们是什么样的?”双胞胎玩累了,躺下了。他们是什么样的?圈娃娃可以调皮。他们东奔西跑一阵子,玩得很开心。他们玩着玩着,遇到了三个胖乎乎的圆娃娃。他们是三胞胎,所以也紧紧的摸着对方,看他们长什么样。三胞胎太调皮了,扭来扭去一会儿就变成这样了?000长什么样?又像这样转来转去?还能怎么改?今天圈娃娃真热闹。他们想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他们有双胞胎、三胞胎和四胞胎。他们都靠得很近。请小朋友和这些胖乎乎的圆娃娃一起做游戏,但是双胞胎,三胞胎,四胞胎不能挤在一起。我们必须把他们分开,这样他们才能施展魔法。
第二,用魔法把圆圈娃娃变成老虎头。
快来,快来,圆圈娃娃要变魔术了。变成了什么?
第三,帮助老虎找到他的尸体。
孩子们明亮的小眼睛发现这只老虎缺少什么了吗?他们的尸体在哪里?求小朋友帮忙找?三胞胎也想改变。你想怎么改变?
第四,儿童创作。
1,账户要求。
这孩子很棒。他帮老虎找到了尸体,但是他的圈娃娃还没有变成老虎。你想改变吗?我们帮助圆圈娃娃变成一只可爱的老虎。换衣服的时候,请想想你的老虎在做什么,给老虎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最后做成故事告诉大家。
2、儿童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故事“一群老虎”。
大班美术教案《老虎》2一、活动目标
1.欣赏老虎鞋饱和色的强烈对比所带来的色彩美感,体验中国民间工艺品的色彩特色。
2.在裁剪好的鞋子上装饰老虎造型和颜色,理解对称之美。
3.感受人民的美好愿望寄托在老虎鞋上。
二、活动准备
1,师生一起收藏虎皮鞋。
2.课件(收集图片)
3,油画棒,勾线笔,剪鞋。
三、活动过程
1,师生共演“二虎”。
2.引导孩子理解老虎鞋的含义。
(1)请告诉孩子们老虎长什么样。你喜欢吗?
(2)给孩子介绍穿虎皮鞋的意义:妈妈给孩子穿上缝制的虎皮鞋,希望孩子能长得可爱勇敢,看起来像老虎一样威风凛凛。
3.引导孩子欣赏老虎鞋夸张的造型和色彩。
(1)展示一下我家乡的老虎鞋。孩子欣赏完之后,说说它们的外观和颜色。
老师总结:这是我们家乡的虎皮鞋。老虎鞋颜色很鲜艳,以红、黄、绿、蓝为主。鞋帮上有一个大虎头,黑色的眼睛,金色的“王”字,五颜六色的嘴和胡子,鞋帮上还有脚和爪子。它非常可爱。
(2)欣赏外地的老虎鞋,拓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4、儿童设计虎皮鞋,老师巡回指导。
(1)说明:请为自己设计一双老虎鞋。
(2)提醒孩子使用鲜艳的颜色,注意图案的对称性。
5.评价活动
展示孩子的作品,让他们互相欣赏。
大班美术教案《老虎》3教材分析
布老虎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在中国,老人为子女制作布老虎枕头、布老虎鞋、布老虎衣服以及其他与布老虎有关的衣服。它的象征意义是让他们的孩子精力充沛,健康安全。同时,灵珠山庙会上还有很多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有了这个主题,这个民族文化就可以通过这个活动得到很好的传承,我们有义务传承下去,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其感性体验和审美情趣,激发其表达美、创造美的情趣。”
活动目标
1,了解布老虎的颜色、形状、图案特征,了解布老虎避祸的象征意义。
2、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布老虎的特点,感受布老虎独特的美。
3.我感到自豪的是,传统文化“布老虎”是中国特有的艺术。
要准备的活动
1,布老虎图片,布老虎实物,画纸,油画棒,马克笔。
活动建议
1,场景创作,欣赏布老虎夸张的造型。
(1)老师与孩子交谈。
老师:古代人非常聪明,制作了许多传统手工艺品。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布老虎的哪些部位化妆了,你觉得哪里最美?
问题:小朋友见过真的老虎吗?你认为老虎是什么动物?布老虎可以作为长辈给宝宝的礼物。你知道为什么吗?
总结:布老虎是母亲缝制的,代表着母亲的美好祝愿。希望宝宝不要被坏人欺负伤害,希望宝宝像老虎一样活泼健壮。
2.欣赏图片,交换颜色和图案。
(1)上图,一只以红色为主的布老虎。
问题:你喜欢布老虎吗?布老虎是什么颜色的?什么颜色用得最多?为什么红色和黄色最多?
总结:我们中国人做布老虎喜欢用红色和黄色。这两种颜色代表吉祥,幸福代表喜庆。古人真的是想用布老虎来保护财产,保平安,避祸。
(2)提供物件,从图案的角度欣赏。
问题:除了鲜艳的颜色,布老虎的图案是什么?脸长什么样?左右各有什么特点?
总结:它的眼睛很夸张,左右对称,花纹如雨。这是设置云的方法,一层一层的。
3.延伸制作创意画和布老虎。
(1)提供纸张,鼓励孩子大胆表达。
(2)教师引导孩子与其他孩子分享自己的作品。
大班美术教案《老虎》第四章活动目标:
1,懂故事,喜欢方格子老虎想着别人的情节。
2.在游戏的不同节拍中体验节奏的乐趣,感受方格子虎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绘本PPT。
2.跳格子的格子图。活动流程:1。欣赏绘本,听故事:1。老师通过操作PPT讲故事。2.问:你...
活动目标:
1,懂故事,喜欢方格子老虎想着别人的情节。
2.在游戏的不同节拍中体验节奏的乐趣,感受方格子虎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绘本PPT。
2.跳格子的格子图。
活动流程:
首先,欣赏绘本,听故事:
1,老师操作PPT讲故事。
2.问题:你们家吵架了吗?吵到生气?
小朋友的回答(和老师的回应)-小:我爸妈经常吵架(老师:越吵越会爱)小:我爷爷奶奶吵架。(老人也吵架)年轻:爸爸和奶奶吵架(老师:儿子和妈妈吵架)年轻:爷爷和妈妈吵架(老师:父女吵架)...
总结:家人会像老虎一样吵架,总是再吵架的时候,总会生气,不开心。小老虎看到爸爸妈妈越吵越厉害,心里很难过。他该怎么办?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开心?
老师:家人吵架的时候,你怎么做才能让他们开心?孩子回答1:劝他们不要闹;
孩子回答二:安慰安慰说好话;
孩子的回答3:我帮妈妈。帮助奶奶(有道理的人)...
老师:让我们看看小老虎能做什么。有什么办法能让爸爸妈妈开心?
3.老师继续操作PPT讲故事。
方格子老虎给学校的学生带来了很多快乐。与众不同的方格子老虎让他的伙伴们在他身上玩五子棋和跳房子,这让他们感到很开心。你会玩这些游戏吗?(引出游戏)
二、做棋盘游戏:
1,老师念儿歌:跳格子,盖房子,盖好房子,生儿子。问:什么是童谣?
孩子的回答:好听的儿歌。
2、读童谣跳格子:
老师:看,这是盖房子的网格图。请跳格子,同时读童谣。看完童谣,看看盖了多少房子。
看完儿歌,问:告诉我你盖了几栋房子?
儿童答案:13室,11室,8室...通过点一张支票,邀请一些孩子读童谣。
3、按规定读童谣,跳格子:
老师:现在请读完童谣,只建四栋房子。
孩子尝试。
老师:能不能少做点?
4、增加跳格子的难度:
老师:默默数数。一个* * *有多少个方块?(16)让孩子读完童谣后尝试搭建16房子。我的思路:能力线——放在游戏里,给孩子能力的挑战,老师先退一步,让孩子独立发挥,再慢慢推进。
5、老师念改编童谣:跳格子,盖房子,盖房子娶妻,娶妻生子。
我的思考:应老师巧妙地融入上海童谣,改编成趣味游戏,别具一格,成为活动亮点。
第三,故事的结尾:
1,老师: "...只留下水平条纹...这是什么?”孩子的回答:下雨了。
问:你有什么独特的方法给大家带来快乐吗?
2.屏幕上出现了一只带竖条纹的老虎。
问:这只老虎为什么是竖条纹的?
孩子的回答:老虎本来是竖条纹的,故事里的老虎站起来了,所以是横条纹的。
老师回应:有时候,与众不同就像一个动作那么简单。我的思考:认知线抓住了核心点——最后一部分恰到好处。
大班“老虎”的艺术教案第五章活动目标
1,懂故事,喜欢方格子老虎想着别人的情节。
2.在游戏的不同节拍中体验节奏的乐趣,感受方格子虎带来的快乐。
要准备的活动
一些方格子的ppt课件点阵。
活动过程
首先,激发观察和讲述的兴趣
老师:今天,老师要和我们一起带来一个故事。它叫方格子虎。你有什么问题吗?
儿童回答
老师:那是怎么回事?老虎怎么会属于方格子?
儿童回答
第二,欣赏绘本,听故事
1.故事的名字叫“方格子虎”。这是一只新生的老虎,和其他普通的老虎没什么区别。一只新生的老虎[展示PPT2]。
2.和其他虎爸虎妈一样,虎爸虎妈也是刚刚成为父母,幸福得不得了。他们忙进忙出,忙得不可开交。老虎爸爸兴奋地跑出门去,他想给小老虎买一罐颜料,黑色的颜料。原来,普通的小老虎出生时没有条纹,是父母用颜料涂上去的。当他长大后,他长出了条纹。虎父来到店里。
老虎不一样,普通老虎的条纹是横条纹。虎父决定给儿子画竖条纹,让儿子与众不同。
3.但虎妈说,我儿子是独一无二的,没必要条纹不一样。但是爸爸说要画竖条,妈妈说要画横条。他们一边说话,一边吵架,越吵越生气。最后,他们累了。
4.他们怒气冲冲地去睡觉了。虎父竖着睡,胡母横着睡。
5.但是小老虎看着又气又不高兴的爸爸,心里很难过。你们家是这样吗?爸爸妈妈和家里其他人也和他们一样不幸福吗?
除了爸爸妈妈还有谁会吵架?
儿童回答
所以在家里,大家吵架,但是吵架总是不开心,生气。小老虎看到父母吵架,非常生气。他心里很难过。他悄悄地下了床。他能做什么让他们开心?
你们家吵架。你能做什么让他们开心?
儿童回答
老师:生活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让他们不吵架。让我们看看小老虎是怎么做的。
6.小虎队悄悄地下了床。他用黑漆在身上画了竖条,满足了父亲的愿望,又画了横条,满足了母亲的希望。所以第二天他父母起床的时候,都惊呆了。太棒了,利特尔。
这只老虎变成了另一只方格子虎,爸爸妈妈很快就和好了。
7.方格子老虎也给学校里的许多人带来了不寻常的快乐。它让它的同学在它身上玩五子棋。这只不寻常的方格子老虎还让它的伙伴在它身上玩跳房子游戏。他们感到非常高兴。[Show PPT10]你会玩这些游戏吗?
方格子老虎也可以玩盖房子的游戏。盖房子的游戏很开心。你想体验这种快乐吗?
第三,做棋盘游戏:
1,老师读童谣
不寻常的方格子老虎玩这个游戏时有一首童谣。什么是童谣?
小朋友回答:好听的童谣。
这首童谣是这样唱的:跳格子,盖房子,盖好房子,生个儿子。你看得懂吗?
2.读童谣,独立跳格子
老师:这个游戏怎么玩?看,这是老虎身上的网格。请同时读童谣和跳格子。看完童谣,可以看看自己跳了多少格。这个网格是一座房子。最后,你可以看到你跳了多少格,也就是你建了多少房子。
3.读童谣,按规定跳格子
我来说说游戏的要求。两个人可以一起玩,但是可以商量。每两个人在老虎身上取一个方格。你明白吗?
孩子尝试。请一些孩子指着格子图读童谣。
4.看看建了多少房子,14,16,15,13...上台展示这些房子是如何建造的。
5.老师:能不能少做点?你能建八栋房子吗?试着建造它!上台展示这些房子是怎么做成八个房子的。
6、按规定读童谣,跳格子:
老师:现在请读完童谣,只建四栋房子。
孩子尝试。
老师:能不能少做点?
7、增加跳格子的难度:
老师:默默数数。一个* * *有多少个方块?(16)让孩子读完童谣后尝试搭建16房子。
第四,故事的结尾:
1.这个游戏给你带来快乐了吗?许多朋友在方格子老虎上玩各种游戏,这给我们带来了不寻常的快乐。然而,在学校,老师们也对方格子虎进行数学研究,这非常有趣。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方格子虎,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不寻常的快乐。但是有一天,雨下得很大,方格子老虎湿漉漉地回到家。爸爸妈妈看到老虎身上的方格子不见了。发生了什么事?【秀PPT13,14】小朋友回答。
2.“只有横条纹是怎么回事?”
它上面只剩下横条了,因为它的横条已经长出来了,它已经长出来了。
方格子老虎长大了,同时给大家带来了不寻常的快乐。有点压抑和难过。感觉就是一只普通的老虎,没什么不同,但在父母眼里,还是那只给大家带来快乐的不一般的老虎。[展示PPT15]
3.屏幕上出现了一只带竖条纹的老虎。
这是动物园里两只真正的老虎。你觉得这两只真老虎是什么条纹?是竖条纹,但故事里说普通条纹是横条纹。发生了什么事?
4、不同很简单,只要一个动作。
因为它站起来,只需要一个动作就与众不同,只需要一个动作就与众不同。你不一样的幸福是什么?我的思考:认知线抓住了核心点——最后一部分恰到好处。
五、离职结束
大班美术教案“老虎”第六章活动目标
1,通过视频,了解老虎的形态和神态。
2、大胆创作,能把握不同形态老虎的基本特征。
3、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要准备的活动
1.各种形式的老虎图片或视频。
2.画纸和油画棒的长卷。
活动过程
首先,欣赏老虎的图片或视频。
1,引导孩子观察老虎的形象。
2.谈谈老虎的外貌特征和皮毛的颜色。
3.问题:老虎头上的标志是什么?
第二,儿童小组合作绘画。
老师:老虎身上的衣服真有趣。让我们画出来。
2.试着一起画长卷。(展示一长卷画纸)
师:让我们一起来画一幅长图,把图中老虎漂亮的五颜六色的衣服展示出来!
3.让孩子拿着油画笔,选择自己喜欢画的位置。
4.教师的巡回指导。给孩子及时适当的帮助。
5.鼓励先画完的孩子编故事,适当加图。
第三,作品展览。
1,请配合小朋友将画纸粘贴在展示墙上,供大家自由欣赏。
2.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故事。
活动扩展
老师在美术区提供多种素材,鼓励孩子用不同的素材表现老虎。
大班美术教案“老虎”第七章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了解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2.尝试用跳线法和绘画法表现物体之间的前后遮挡关系。
3、大胆的画,仔细的画遮挡部分的画面。
4.培养孩子的鉴赏能力。
5.体验用不同的方式与同龄人合作绘画的乐趣。
要准备的活动
活动教具(树木、猴子、老虎),一副森林背景图,给孩子的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故事的引入引出话题。
1,老师讲故事。
在美丽的森林里,老虎是这片森林里的国王,每个人都对他肃然起敬。一天中午,小动物们都睡了午觉。一只淘气的猴子在森林里快乐地玩耍。它在树上跳来跳去。突然,一只凶猛的老虎醒了,它伸了个懒腰走了出来。猴子看到后,吱的一声钻进了树叶里。猴子胆子有点大,伸出头偷偷看。这一幕恰好被一位路过的摄影师看到。他抓拍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照片。
2.老师揭开了完整的图画。
说明:这张照片好看吗?你想画一幅画吗?
第二,引导孩子理解画面中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1,理解对象的顺序。
先把问题抛给孩子:那我们应该怎么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你最后画了什么?
孩子猜答案:
阿森松岛:那我们再仔细看看这幅画。谁在前线?大老虎背后是什么?猴子藏在哪里?
总结:先画前面的老虎,再画大树,最后画猴子。
2.了解物体的遮挡关系。
大树的变化:那我们怎么画大树?大老虎出来后,你看到的大树和刚才的大树有什么区别?这棵大树的部分树干上覆盖着什么?
猴子的变化:猴子藏在哪里?它身体的哪一部分被遮住了?(中间)
身体的哪个部位露在外面?(头和尾)
第三,讲解示范。(提醒孩子将纸垂直画出)
1,老师用加画法和跳线法演示了遮挡画的画法。
说明:这幅画中有一些被遮挡的部分,也有一些暴露的部分。应该怎么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是否要绘制被覆盖的部分?
总结:先画前面的老虎,再画大树,最后画猴子。不要画被遮盖的部分。
跳投法:遇到老虎,我们举起笔,在半空中轻轻一跳。不要画。跳过前面的老虎后,我们继续画。
添加方法:猴子的脚和身体的一部分都被遮住了,露出的部分我们就不用画了。我们要先画猴子的身体,让身体碰到树干,头刚好碰到树干。
2、前面部分要画大,画的时候要大胆,后面的隐蔽的地方要仔细画。
3,构图饱满,可以从上到下画树。
第四,孩子练习,老师指导。
1,老师强调先画前面部分,再画后面部分。不需要绘制被覆盖的部分。
2.提醒小朋友,老虎要画大,树干要画长,叶子要画厚,整张纸都要画。
第五,评论。
展示孩子们画的作品。
重点是遮挡部分。
百科:老虎是典型的山地森林动物,从南方的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到北方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都能很好地生存。在中国东北,它也经常出现在山区,如山脊,灌木丛,岩石或砾石池塘等。为了捕食。
大班美术教案《老虎》第八章活动目标:
1.大胆运用图形组合的方法,通过改变物体的方向来表现老虎的各种动态。
2.激发孩子亲近自然,热爱动物。
3.让孩子体验独立、自主、创造的能力。
4.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在同龄人中大胆交流。
5.引导孩子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孩子大胆创新的能力。
活动准备:
几张老虎图片,老虎操作教具,背景图片,彩棒。
活动流程:
首先,欣赏老虎图片,激发孩子的兴趣
1.老师展示一张老虎的图片,感受它的基本特征。
问:这是谁?它看起来像什么?
总结:这是一只身上有很多条纹的大老虎。
2.老师播放不同动态老虎的图片。
问题:这只老虎在做什么?请过来学习。
老虎的头和身体在哪里?(老师画老虎的动态轮廓)四只脚在哪里?尾巴是什么样的?
3.依次解释图片。
二、教师示范
1,老师演示老虎头。
老师:今天,我们来画一只老虎。首先画一个老虎的头,它是(圆形的),它的耳朵是(半圆形的)。老虎的额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然后在它的眼睛、鼻子、嘴巴和胡子上画图案。
2、教师和孩子* * *一起示范
老师:你想雇什么样的老虎?
边上的老虎
有了虎头,它的身体应该在哪里?(侧)四肢和尾巴在哪里?
b:谁会邀请一只动态不一样的老虎?(儿童尝试)
总结:原来老虎的体位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动态特征。
第三,儿童绘画
老师:刚才孩子们讲了老虎那么多不同的动作,比如前、侧、背、躺、爬树、抬头、低头吃饭、躺着睡觉、玩耍等等。现在,请画各种姿势的老虎。
1,老师提醒绘画要求。
画画之前,老师有几个要求,请认真听。
(1)你的老虎要画大,它是百兽之王。
(2)画之前,可以请手里的老虎帮忙,先摆好姿势,尽量和边上的小朋友不一样,再在纸上画。
(3)这一次,我们要用彩色的棍子在边缘周围画画!
(4)画完老虎后,请在背景上加上你喜欢的图案。
2、孩子画画,老师指导。
孩子操作,老师个别指导(能力弱,思维有限)
第四,分享和交流
森林里聚集了这么多威风凛凛的老虎。谁能告诉我你们里面的老虎是什么样的,它们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