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玩具的小班教案
关爱玩具小班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小朋友入园后,我收集了很多玩具,打造了一个玩具区,安抚小朋友的情绪。随着活动的开展,发现很多宝宝不会自觉收拾玩具,老师也一直跟着。为了让孩子养成自觉收拾玩具的好习惯,设计了这一课。
活动目标
知道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帮助我们学习技能。
2.教育孩子要知道要爱护玩具。玩具玩完后,要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3.愿意大胆尝试,与同行分享经验。
4.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5.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和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帮助我们学习技能。
难点:教育孩子要懂得爱护玩具,玩完后要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要准备的活动
1,1自制图片;
2.各种玩具、几个娃娃和3个玩具柜(上面有相应的标记)
3.1教学光盘,适合宝宝装玩具。4.宋《送玩具回家》
活动过程
小玩具,你为什么哭?
(1)说说玩具老师:小朋友,你喜欢玩具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因为玩具很好玩)你玩玩具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我很开心,很开心。.....
玩具哭了
老师:听,谁在哭?(哭)让我们看看!(播放视频,玩具在哭)是玩具在哭。....
老师:原来是玩具宝宝在哭。它为什么在哭?(他们没有一个乱七八糟的家。)我们一起问问玩具宝宝吧!
齐问:玩具宝贝,你怎么哭了?(播放视频:玩具会说话)
老师:玩具的家在哪里?(在柜子里)让小主人把玩具宝宝带回家吧。(播放视频:玩具回家)
(3)送玩具回家(要求送玩具回家整齐.....)
第二,玩具,玩具,让我们一起玩
(1)给我看三个柜子,里面放着娃娃、汽车、积木三种玩具:哈哈,我们又该玩游戏了。你看,老师,三个柜子里有很多玩具,这是他们的家。
孩子们玩玩具
(3)包装玩具
(4)总结宝宝们很棒。他们已经把玩具放回原处,并整齐地摆放好。玩具宝宝喜欢你。走吧。
玩具,玩具,我会把你放在家里。
(1)儿童沟通者:你家里有玩具吗?(是)你是怎么收拾玩具的?.....
(2)播放婴儿包装玩具的教学光盘。
(3)教师总结
第四,让我们一起唱首歌。
老师:孩子们,我们都学会了整理玩具。老师用包装好的玩具创作了一首优美的歌曲。让我们一起看和唱。宋(寄玩具回家)
小班看护玩具教案2一、活动目标:
1,了解玩具损坏原因。
2.通过比较新旧玩具,我知道如何爱护玩具。
3.培养对玩具的热爱。
二、活动准备:
1,各种破损玩具。如:破车,破杯子等等。
2.一些新玩具;一个小白兔玩具娃娃。
3.有一本给孩子们的书和一支红色蜡笔。
三、活动过程:
(一)向儿童提供各种破损的旧玩具,让儿童玩到玩具破损为止。
1.老师:今天,老师带了一些玩具给孩子们玩。孩子玩损坏的玩具,老师观察孩子对这些玩具的态度。)
2.问题:你刚才玩的是什么玩具?好玩吗?为什么?是怎么损坏的?
3.总结:这类玩具有的孩子玩的时候不懂得谦让,互相较劲损坏;有些因轻拿轻放而破损。
(2)孩子玩新玩具,初步萌发爱护玩具的意识。
1,老师:耶!这里有很多玩具,老师邀请你去玩。(小朋友再玩新玩具,老师观察小朋友玩玩具的情况。)
2.提问:
你在玩什么玩具?怎么玩?
你喜欢这个玩具吗?为什么?
(3)组织幼儿讨论:怎样玩玩具,不易损坏?懂得做一个爱玩具的好孩子。
老师:
1.我们应该如何玩玩具?我们如何玩新玩具?我们如何玩旧玩具?
2.每个人都想玩玩具。我该怎么办?轮到你玩玩具怎么办?
(四)情境表演《悲伤的小白兔》,巩固幼儿爱护玩具的行为。
1.老师一边操作木偶一边讲故事。看完表演后,老师问:
小白兔为什么哭了?
b小白兔耳朵掉了是什么感觉?
你想对小白兔说什么?
(5)引导孩子打开童书,说:图片上的孩子在干什么?爱玩具的孩子是谁?请给这个喜欢玩具的孩子送一面红旗。
(6)儿童活动:玩玩具。
活动中,老师们一边观察,一边提醒孩子们爱护玩具,鼓励他们做爱护玩具的好孩子。
爱护小班玩具第三课活动目标:
1.会玩玩具后放回原处,会整理玩具。
2.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3.初步培养孩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和特点。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知道如何在玩具完成后将它们放回原处。
活动准备:
一个会“哭会笑”的娃娃,各种玩具。
活动流程:
一、现场表演:
娃娃哭了。老师领着孩子做游戏,班主任把娃娃弄哭了。
1.老师带领孩子去发现哭声是从哪里来的,找到哭泣的娃娃。
2.找到娃娃后,拍拍它,玩玩它,抱抱娃娃,问:“娃娃,你为什么哭?”
3.孩子猜到了娃娃哭的原因,知道是孩子玩,没送他回家。
4.让孩子把娃娃送回家逗它笑,说:“娃娃为什么笑?”让孩子明白玩具做好了要送回家。
二、游戏:
“谁错了”(请闭上眼睛)。
1.从玩具柜里拿出一些玩具,交换或者散放。
2.让孩子睁开眼睛,说出哪些玩具放错了地方,让个别孩子把玩具送回家。
第三,说说。
玩完玩具或活动后应该做什么?
教学反思:
为了培养孩子有一个“玩完玩具就收拾”的好习惯,我设计了这个活动。通过娃娃的哭和笑,孩子很容易明白不收拾玩具的习惯是不好的,并且通过活动让孩子知道玩完玩具或者活动结束后应该收拾。老师要及时提醒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这种好习惯。活动一开始,老师就用一个娃娃的哭声,一下子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很快参与到活动中来。然后通过老师的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孩子逐渐明白娃娃的哭闹是我们的坏习惯造成的,极大的调动了孩子玩耍的心理,为孩子积极参与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个环节的游戏形式,和我们这个国家的培训活动中的《我是妈妈的小帮手》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后的讨论让孩子们明白了玩具用完后要放回去。孩子在整个活动中非常积极,能够主动参与活动。缺点是最后的论述不够深入,不够具体。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能注意这一点。
关注小班玩具第四课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特点,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不会在上午活动时安排活动。根据这种情况,特制定送玩具宝宝回家的活动。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养成爱护玩具的好习惯。
2.渗透孩子做自己的事。
3.学会给玩具宝宝分类。
4.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和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分类玩具宝宝。
要准备的活动
各种玩具
活动过程
结束和活动开始:
1.今天,玩具宝宝和孩子们在一起很活跃。让我们一起欢迎它,嗯?但是为什么宝宝的小脸上会有泪痕呢?一起问问吧。上面写着:55555不知道是哪个小屁孩杀了我之后没送我回家。现在我好害怕,我想回家!
二、讨论:孩子和玩具宝宝打完游戏不送回家对吗?提示:爱护玩具宝宝,和玩具宝宝做好朋友。
3.请孩子们帮助他,找出他的家在哪里。提示:不同的玩具宝宝住在不同的家里。请仔细辨认手中的玩具,送回家!
第四,你看,地上为什么会剩下一个玩具宝宝?原来这是小狗把玩具宝宝留在这里了,怎么帮小狗呢?提示:做好自己的事,和玩具宝宝交朋友,玩具宝宝也会喜欢和你玩的!
活动延伸:和孩子一起听《找朋友》这首歌,和自己喜欢的孩子或玩具交朋友,体验和朋友一起玩游戏的快乐!
爱护玩具,小班,教案5,活动目标
1.让孩子知道不要独占玩具,愿意和你分享自己喜欢的玩具,体验交换玩具的快乐。
2.初步养成按要求摆放和包装玩具的习惯。
3.愿意大胆尝试,与同行分享经验。
4.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和乐趣,不知不觉就应该学到知识了。
5.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和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孩子初步体验分享的快乐。
难度:感觉一个人在家玩和和大家一起玩的感觉不一样。
要准备的活动
1.老师准备了一些有趣的玩具。
2.请家长配合,把孩子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
活动过程
(1)讲故事
1,大意:鲍晓的父亲给鲍晓买了一辆漂亮的玩具车,车上有灯。当它打开时,灯光闪烁,他可以唱歌。鲍晓喜欢它。当他去那里的时候,他把玩具车带到了那里。他的邻居和孩子们清楚地看到了,说:“鲍晓,我们一起玩好吗?”鲍晓说:“我不想和你玩,因为我有车。”玲玲看见了,说:“鲍晓,我们一起玩好吗?”鲍晓说:“我不想和你玩,因为我有车。”之后他抱着车跑了,但是自己一个人玩,慢慢觉得车越来越没意思了。一天,他看到明明和玲玲在拍一个小球,于是他带了一辆车和明明玲玲一起玩。他玩得很开心。
2.问题
1)鲍晓开始做什么?
2)鲍晓后来做了什么?
3)为什么鲍晓和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3.总结“好孩子有玩具给大家玩”
(2)老师把玩具拿到幼儿园,告诉小朋友这是他们最喜欢的玩具。它愿意和每个人做朋友,并邀请孩子们去玩。
(3)鼓励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带出家门和大家一起玩。
(4)和孩子一起布置玩具角。布置时,让孩子介绍自己的玩具和玩法。
(5)一起玩
1)介绍你的玩具名称和玩法。
2)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在玩具角玩耍。
3)观察孩子是否只玩自己的玩具,怎么玩?
(6)总结,自然结束。
“我们今天过得非常愉快。事实证明,一起玩比一个人玩更有趣。和大家一起玩不仅可以交到好朋友,还可以玩更多的玩具。所以,以后有了玩具,我们可以和你一起分享,一起玩。”
活动扩展:
1.每月定一天为“玩具分享日”,让孩子从家里带玩具来和孩子分享。
2、从分享玩具到分享其他东西,在日常生活中,随机教育,促进他们的情感交流,逐步增强孩子的分享意识。
小班看护玩具教案6一、活动目标:
1.通过新旧玩具的对比,我们知道损坏的玩具并不好玩。
2.通过看视频,了解玩具损坏的原因。
3.产生对玩具的喜爱。
二、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玩具,包括完好的和损坏的玩具。
2.视频《珍爱玩具》。
三、活动过程:
(一)儿童玩玩具,玩具有好坏之分。
给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玩具,有破损的也有完好的。
老师:今天,老师带了一些玩具给孩子们玩。把玩具分好,提前放在桌子上。孩子玩玩具,老师观察孩子对这些玩具的态度。)
(二)分享感受,感知玩具坏了不好玩。
通过玩具好坏的对比,让孩子觉得玩具损坏了就不好玩了。
问题:1。你刚才弹了什么?你喜欢刚才的玩具吗?你怎么玩?
你知道这些玩具是怎么损坏的吗?孩子可以猜。
老师:对,肯定是我们家孩子不好好对待玩具,所以才会崩溃。
(3)观看“珍爱玩具”视频,了解如何对待玩具。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部动画片,里面小朋友对待玩具。让我们来看看。
玩法1:(开始-打破猪)
问题:1。漫画里的猪怎么了?(杨:我掉了耳朵,摔断了。)
2.请考虑一下。萧珊还对玩具做过哪些不好的事情?(少年:扔、踩、咬毛绒熊)
老师:对,这些都是不好的东西,会伤到玩具。
戏二:(哭——终于)
问题:1。猪怎么了?(年轻:耳朵是固定的。)
老师:修理坏掉的玩具是爱护玩具的行为。
让我们想想,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来爱护玩具呢?
3.如果有一个大家都想玩的很有趣的玩具呢?轮到你的时候怎么玩?
总结:对,孩子玩玩具一定要懂得谦虚,不能互相较劲,否则会抢玩具。小心玩,否则你会把它弄坏的。
(4)教师总结
孩子,我们看动画片发现,当我们对玩具不好的时候,玩具会很伤心很难过。当我们善待玩具时,玩具会很开心,愿意和我们成为好朋友。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做一个爱玩具的好孩子。
小班关爱玩具第七课设计意图:
玩具是儿童在日常活动中接触最多的物品之一。然而,当孩子玩玩具时,我经常发现一些孩子争抢玩具,损坏玩具,丢失玩具。针对以上情况,我设计了一个生活活动“珍爱玩具”,让孩子知道玩具损坏的原因,初步培养他们珍爱玩具的习惯。
活动目的:
1,了解玩具损坏原因;
2.玩玩具要懂得珍惜;
3、悲伤情绪的初步体验。
活动准备:
各种损坏的玩具,用实物,投影仪,讲故事和“伤心小白兔”
活动流程:
1,准备各种损坏的玩具,引导孩子知道玩具坏了就不好玩了,引导孩子玩玩具;
(1)告诉孩子和同伴他们刚刚玩了什么玩具。为什么好玩?
(2)提出问题:
你说的是什么玩具?这些玩具好玩吗?为什么?
你知道这些玩具怎么还不错吗?
总结:玩具损坏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孩子互不让步,互相竞争,导致不好;有的孩子把它放下,摔坏了;还有的是被孩子踩的。
2.展示一个轮子坏了的汽车玩具。
这辆车有什么毛病?
猜猜他为什么哭。
当你看到车哭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难过,难过,难受...)
3.做一个爱玩具的孩子。
小玩具坏了,孩子玩不了,和玩具一样伤心难过。那么小玩具应该怎么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