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班教案的主题中玩影子是安全的。
现实生活中,人或物体会遮挡光线,产生阴影,孩子对此有很多疑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我设计了“玩影子”的活动。
活动目标
从知识和技能上:让孩子去探索和生产,知道人或物体挡住了光线,投下阴影形成阴影。流程和方法:1,玩影子游戏,初步了解物体有影子。2.探索游戏中影子方位的变化特征。情感态度:培养孩子积极探索的精神,乐于参与探索游戏,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玩影子游戏,初步理解物体有影子。2.探索游戏中影子方位的变化特征。教学难点:让孩子去探索,知道人或物体遮挡光线,投下阴影形成阴影。
要准备的活动
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活动过程
首先,开始部分
1,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2、手指游戏
二、基础部分
1,谜语,引起孩子的兴趣。
谜语:影子
每个人都有一个好朋友,会陪你一起去晒太阳。黑身黑头,却从不说话。
(2)孩子真会动脑筋,一下子就猜对了。你能告诉我影子长什么样吗?
(3)你们都说影子是看得见摸不着的。你怎麽知道?
(4)请问影子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5)找到自己的影子。
(6)相互沟通。
2.找到老师影子的位置,学会使用前、后、旁的方位词。
(1),老师都在不停的换岗位。请寻找老师的影子,引导孩子学习使用方位词前、后、旁。
(2)问题:为什么老师的影子一会儿在前面,一会儿在后面,一会儿在旁边?
(3)总结。
3.引导孩子改变自己影子的位置,巩固影子和自己位置的关系。
(1),孩子自己探索。
(2)、交流、总结。
(3)分组做游戏:让你的影子在你的前面(后面和旁边)。
4.隐藏阴影,探索阴影与光的关系。
(1),孩子藏阴影。
(2)互相沟通。
(3)总结: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有阴影。
第三,结语部分
组织孩子排队上厕所。
活动扩展:
物体在阳光下有阴影,在什么情况下也会有阴影。
教学反思
教育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教学过程,而是通过儿童自己的主动观察、发现、感知和探索,在实践过程中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探索知道影子的出现。孩子的探索热情非常高,思维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比如有的孩子通过玩抓影子的游戏,明白了影子的由来,也知道了影子是随着物体运动的,影子看得见,摸不着。在与老师的互动中,他们理解了前后和旁边的方位词的含义,因为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和探索了,每个人都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探索和成功的快乐。因此,孩子在玩耍中理解和巩固自己的知识,孩子很快就会明白,在活动的延伸过程中,阴影也可以在光线下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