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强大的产业对中国有多重要?
作者:陈静
第一,完整的工业体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外竞争力和国防军事实力上。
在外贸竞争中,更完善的工业体系可以降低支持工业生产的成本,有助于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加强国内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很多从国外进口的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比国内生产更有优势,所以没有必要维持一个完全100%的产业,这样会增加产品的成本。这就是为什么除了中国,其他国家的工业体系都不是绝对完整的原因。
一个100%的工业体系,最大的价值体现在战争中,可以独立生产所有战争产品,不会被外国卡住。在小国和大国的战争中,大国可以用少数尖端产品彻底摧毁小国,但在大国之间的战争中,尖端技术的差距并没有大到一方完全无力抵抗。所以这个时候,大量快速的生产中档武器,比慢慢的生产几个昂贵的高端武器更现实。例如,见德国和苏联的坦克战。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一直由白人主导,垄断了世界上最大量的资源和利润。中国是这个国际体系中的一个异类。* * *制片方有句话“斗争求和平,就和平相处;以退让求和平,然后安详死去。”中国不仅与美苏发生过军事冲突甚至战争,甚至还遇到过苏联和美国制定瓜分中国计划的情况。所以亡国的危险时刻就在中国的脖子上,不需要外人的绝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就成了中国最现实的选择。
当然,到目前为止,完整的工业体系对中国还是很有价值的,对中国的产业升级意义重大。即使是被人们诟病的各种高科技产品,中国在很多技术能力上也是位居世界前列的。落后和先进,就看你跟谁比了,更何况中国在技术上追赶,并购速度那么快。
为什么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对一个国家如此重要。这是因为如果工业体系依赖于外部世界,这个国家的整个经济体系就可能在冲突中遭到严重破坏。
别看国内很多东西还需要进口(比如芯片)。如果真的断供,中国还可以生产低端芯片使用。虽然良品率低,功耗高,速度慢,但足以支撑工业体系。
因此,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国家安全中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无论哪个国家想威胁它,他们都不能通过贸易禁运搞垮它的经济体系。这使得一个国家在国际冲突中占据有利地位。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一个国家的产业比较齐全,外国投资者投资时很容易找到当地的厂商,大大降低了产品生产的成本(从国外进口零部件不仅需要运费,还需要关税)。这就使得中国很多产业即使劳动力成本明显高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当然基础设施完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也不得不留在中国。
因此,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仅有利于国家安全,而且有助于经济发展。
二、现在世界上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恐怕只有中国、美国、欧盟、俄罗斯比较勉强。日本是一半,受自然资源限制严重。其中美国和欧盟最强,基本上所有领域都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在基础材料、精密仪器、电子等方面的水平不相上下,但确实很差。俄罗斯退化严重。
美国很多东西不生产,不是说不能生产。只是生产无利可图。具体的技术,它还在。必要时,美国仍可恢复相关产能。
特别是巴统的存在,武器禁运始于1980年代后期。北航买不到正版adobe,美国最近禁止英特尔向中国出口至强处理器。呵呵,自由市场下有禁运。(坐管峻[ID:china_2049]打断:同学们知道八通是什么吗?让我给你解释一下。巴统是巴黎协调委员会的简称,正式名称是“出口管制协调委员会”?是1949 11年6月在美国的建议下秘密成立的。因为其总部在巴黎,所以通常被称为“巴黎协调委员会”。目的是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禁运清单包括三大类数万种产品: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材料。1994年4月1日,巴统正式解散。然而,其违禁物品清单后来被《瓦森纳协定》继承,并延续至今。)
制造业。据说某个五轴出来后,国外产品的价格会直接下调。而且国产五轴据说比较粗糙。
但是这个东西是100年前的,那是别人吃肉你喝西北风的时候。别人吃肉你喝剩汤是60年前的事了。10年后,你依然喝汤,但人们只能效仿。
这东西赶时间,就废了吧。我们必须下定决心继续亏损几十年。你看到的不是自己的产品赚多少钱,而是进口产品的价格能不能再减半。
我们以通信行业为例。先说开关。15年前一块板20万。10年前,65438+百万。这是正常的技术进步。但是请注意,并不是用的技术更NB。都是十几年的成熟技术。但是,如果人们垄断技术,要花五年时间才能把价格降低一半。
但最坑的是导流板,只是一块铁板,用来填补空槽,导流,控制设备温度。35美元一张。1 kg体重。还不是不锈钢。。。多年不降价。你能说这是技术吗?但是人家垄断了开关技术,其他品牌不认可,你敢自己装,整机不保修。
10年前,国产开关开始有高端产品。bug太多了。但是价格低,所以在一些小城市也有使用。已经用了3年了,很稳定。故障率是欧美产品的1.5。这个结果一出,换机价格就开始了跳水过程。
65438+百万板,五年后,65438+百万板,五年后。。。很多欧美工厂倒闭消失。。。。
至于35美元的铁板?免费送货。后来明确了,其实没有铁板也没事,就不要配了...
这就是现实。重要的不是你的产品精致不精致。而是我自己的能力能否让外国人老老实实降价。
落伍者很难过,只能忍。所谓双赢。这其实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一开始是落后无能,人家说一万就一万。后来落伍者有了一些能力。人家说我赚5000块,你产品不要出来抢市场。。。。好吧,双赢。。。。
过去,我们国家的工业水平很低。水泥厂磨机用的减速机在国外销售10万台,国内的减速机还不能开发出稳定的产品。国产化后,国外大型减速机基本退出国内市场。因为国产可能只要300万。同样,整个系统各种设备的价格也下来了。然后就是国内水泥行业的大发展,今天水泥价格已经快降到白菜价了。然后水泥行业大发展,全球最大的水泥项目总承包商中材国际的技术积累,使得今天中材国际的海外总承包业务占到了自身业务的80%。进而造就了非洲和东南亚水泥工业的大发展。你能想象五年前非洲水泥厂很少,只有水泥进口商的年代吗?所以,我很高兴听到中国是发达国家的粉碎机。欧洲的生活不是凭空而来的。当中国人不会做东西的时候,当他们能把东西从五块钱卖到五十块钱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工作一辈子,百分之八十都给欧美国家养着休闲度假?可以让他们有一张不被欺负的脸。
还是减速机行业。看欧美国家如何以君子之腹对待小人之心。2005年,西门子收购了一家公司,这对巨头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6543.8+0.2亿欧元的收购,不算大也不算小。但却深刻影响了世界减速机行业的格局。被收购的公司叫弗兰德斯,是减速机行业的第一。被西门子收购后,西门子填补了自己在这方面的空白。但对于在很多领域与西门子有着广泛竞争的通用电气来说,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特别是在风电领域,风电主机的关键部件是减速器。在此之前,GE主要从佛兰德斯购买,GE和西门子是这一领域最直接的对手。这两家公司一家是美国巨头,一家是德国巨头,佛兰德斯也是德国公司。即使不紧密合作,也不影响GE和弗兰德斯的合作。故事的结局应该是大家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只是这是个故事。GE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在中国找公司合作,切断了和佛兰德斯的合作,因为他们怕西门子在关键时候卡脖子,所以培养了一个中国公司,短短几年就把产值从几十亿变成了几十亿,风电主机出货量全球第一。国际巨头都知道卡脖子不好。我在想,中国那么多产业被中国人占领之后,发现外国人赚了那么多钱。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还是用纯粹的眼光看待外国人。他们应该愚蠢还是幼稚?
第三,你以为有钱就能买到制造业吗?想买就买?
我想说的是,如果一个仪器不是中国制造的,那么外国产品会以两倍的价格卖给你。只有生产出真正有竞争力的国货,价格才会大幅下降。
不能产业化意味着你需要在国际市场上高价采购,随时会面临技术封锁和出口禁令。不能产业化意味着国内巨大的采购需求只是养肥了一批买办,而国内只有一批顶尖的工科生可以加入国际高科技企业拿高薪,其他人只能艰难地加入代工。
举几个知名行业的例子,做个粗浅的探讨。
1,集成电路产业国产化。
无论是精密机床、数控机床等基础产业,还是导弹、雷达、船舶、航空航天等尖端产业,都需要以集成电路为核心。80年代初需要进口8086芯片。当时中国有多少外汇?通过纺织品、工艺品、家具等出口创汇,从国际市场高价购买8086/8088芯片,高端芯片往往被巴统封杀。这种酸酸爽口,简直难以忍受。
中科院微电子所、清华微电子所、复旦微电子所等一批微电子所的主要工作就是应对多国对中国微电子产业主流制造技术的技术封锁。在那个阶段,微电子所的主要工作是开发集成电路的生产工艺。简而言之,当一个微电子所做出了0.6um的集成电路生产工艺后,我们会给美国和巴基斯坦一个信息:中国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如果你们国家继续封锁0.6um技术芯片对中国的出口,或者高价卖给中国,那么你们国家在五年内将自行研发生产,不再进口你们的芯片。所以美帝的贸易协会会游说国会批准开放这种产品对中国的出口。
目前中国还在大量进口芯片,但一方面中端及以下芯片肯定可以国产,只进口高端芯片。
给你讲个故事。做模拟集成电路和射频电路的时候,想借鉴国外一些重要的芯片,应该怎么做?我们会先把封装打磨掉,再把芯片取出来;通过刻蚀把芯片上层一层一层的拿掉,然后拍照,手动划版图,分析电路,用频谱仿真工具仿真,Ohyeah!我的国家的学习、理解和消化能力是全世界骄傲的。
依靠这样的野蛮生长手段,集成电路产业在90年左右开始发展。业界最早以掌握先进制造技术为目标进行尖端研发,获得新型芯片进口权;然后通过多种渠道,寻求世界先进的芯片代工厂落户中国,于是台胞张汝京从2000年开始在亦庄设立SMIC,2004年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各大高校每年培养至少2000名工程师,输送到IC行业。2007年,安的英飞凌、齐等集成电路企业也蓬勃发展。
我不知道有没有公司在2009年金融危机的时候获得了国际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技术,但我知道的是,到2014年,集成电路产业经过25年的发展,北方微电子公司自主研发的12英寸28纳米等离子硅蚀刻机通过了SMIC生产线的全流程验证,拿下了订单。这是他妈的零突破!
2.轨道交通设备的国产化
跟上国际社会的发展是非常困难的。中国不可能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更不用说在关键技术和设备上被别人控制。中国买不到国外的现代化。(除非654.38+0.3亿人加班种地,代人搞加工,才能养活5000万人的现代生活)
轨道交通领域就是一个标准的例子。我记得到2010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在25+10***35个城市建设50条地铁线路,每条地铁造价200亿左右,包括至少80亿线路的机电设备(机车、轨道、盾构机、接触网、屏蔽门、自动售检票等。).只有形成中国轨道交通装备的R&D和制造体系,才能有效降低地铁成本。
如果全买进口设备,机电设备成本至少上涨50%,花这么多钱谁受益?国际产品制造商!他们的毛利至少有50%,所以产品厂商的工程师可以一周工作五天,一天五小时,一年有一个多月的假期,而且都是商务舱加五星级酒店去中国。产品代理商花了5%的商业成本,拿了8%左右的利润,增值税17%(地铁建设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增值税是左手是右手),进口退税,通关等等。代理商做了4000亿的生意,利润只剩下300亿,只直接创造了3000个左右的就业岗位。
如果实现国产化,4000亿的工业销售额会支撑多少人?反正2013年,华为销售额2390亿,员工15万(华为员工工资还是很高的),外包或者转包华为的配套企业不计其数。4000亿的机电设备采购直接创造40多万个就业岗位,我认为是保守的。
40万高收入人群的消费能拉动餐饮、娱乐、家电、汽车、住房市场有多大?
因此,行业要实现真正的繁荣,唯一的途径就是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国产化。否则,只有极少数人会致富。
讲一个关于亚足联本土化的故事。主角是华虹。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AFC均由美国立方公司制造,1号线调试于1998年9月完成。1999 3月投入运营。但全部进口的缺点是成本高,运营成本高,关键技术保密导致系统维护升级困难,备件不足,高级维护人员从美国飞来,工时从美国计算。于是在3号线招标时,政府要求国外供应商提供国产化措施,上海华虹和西班牙INDRA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实现了应用软件的国产化和维修部件的国产化。
其实这个时候上海的华虹水平还是有限的,但是经不起政府的扶持——政府认为上海的华虹初步具备了自主设计制造的能力,于是在2001年底,上海华虹以6000万的价格干掉了立方公司,实际上在2004年就完成了这项工作,培养了一批人,高科技的,现代化的,创新型的。
一条线合同金额1亿元,50条线被上海花藤、上海华虹、南京熊猫、高辛现代、北大方正、浙大网新瓜分。
而且这次上海华虹也和复旦微电子谈了(你看,我第一个说的就是微电子!)合作可以系统地提供国内产品,也可以促进微电子产业的发展。
这个故事的伟大之处在于,从引进技术到把外国人踢走,用了不到八年的时间,还培养了一大批员工。
3.石化领域设备的国产化
前面两个例子的规模都不大,真正的大头在这里!
请问:一个百万人口的地区,基本生产需要哪些产业?
答:小煤矿,小钢铁厂,小机械厂,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小电厂,小纺织厂,小印刷厂,小食品厂。
其实是1970年国家制定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提出的计划。具体内容是中央财政安排8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各省区发展小煤矿、小钢铁厂、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小机械厂等五类工业项目。
当时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引进,实际签约项目26个,其中辽阳石化纤维总厂(29亿元)、WISCO 1.7米厂(27.6亿元)、大庆化肥厂(日元贷款,汇率调整,投资增至26.7亿元)、上海石化总厂(26.7亿元)
注意这是111165亿在1970。当时的官方汇率是人民币对美元2.46。47亿美元!!!1970外汇储备只花了2000万美元,1975外汇储备只花了5亿美元!!!另外,从65438年到0979年,中国货币供应量为26亿元,GDP为272亿美元(数字均来自网络,请给有识之士一个面子)。
中国的一点外汇不足以引进乙烯化肥厂。你想买什么电视机?
70年代引进的13套大型化肥装置清单;
1,齐鲁第二化肥厂?1974 4月开工,1976 7月竣工,投资26303万元;
2.四川化工厂?1974年5月开工,1976年2月竣工,投资16012万元;
3.泸州天然气化工厂?1974年4月开工,1977年3月竣工,投资20642万元;
4.大庆化肥厂?1974 5月开工,1977 6月竣工,投资267447万元;
5.沧州化肥厂?1973 7月开工,1977 2月竣工,投资24312万元;
6.辽河化肥厂?6月开工1974,2月竣工1977,投资34342万元;
7.云南天然气化工厂?1975,65438+10月,1977,65438+2月,投资18759000元。
8.栖霞山化肥厂?9月开工1974,6月竣工1978,投资321.28万元;
9.安庆化肥厂?3月1974开工,2月1978竣工,投资40526万元;
10,赤水河天然气化肥厂?1976 1开工建设,1978 65438+2竣工,投资171.85万元;
11,洞庭氮肥厂?1974年4月开工,1979年7月竣工,投资3132.9万元;
湖北化肥厂?6月1974开工,8月1979竣工,投资29875万元;
广州化肥厂?1974年2月开工,1982年10月竣工,投资50739万元;
上述13套装置中,除东氮、安庆、枝江以石脑油为原料外,其余均以天然气为原料。
以天然气为原料的10装置的主要技术进口国是美国和荷兰。合成氨装置采用美国凯洛格生产工艺,尿素装置采用荷兰斯塔米卡二氧化碳汽提生产工艺。一些企业采用了日本东洋工程公司的合成氨/尿素工艺。
一亩地一年需要化肥10公斤,已引进化肥生产设备390万吨,可满足约2.6亿人的化肥需求。
大家依靠当年引进的设备和技术,调配人力进行攻关,比如110000吨乙烯装置,30万吨乙烯装置,大化肥等。,靠着当年善于学习、学习、研究的前辈们的努力,一个个啃下了石油化工厂的生产线,直接或间接地解决了吃饭问题。
不要当真。没有这些基本的工业系统,一台低精度的精密车床就要你300万,高端的都被禁了,更别说螺旋桨、潜艇、大飞机了。到了普通人,你可以一辈子和绿皮车打交道。
第一,液晶面板行业。
2004年,我在一家国企做15寸面板的产品经理。当时我是一名研究生,刚工作不到两年。整个团队花了三个月设计,一个月准备面膜的材料,两个月试镜。在正式生产之前,我们的估计成本是每件220美元。此时市场价为260美元。六个月后,我们在15英寸的全球市场中占有大约25%的份额。这时候市场价格很可怕160美元,我们的成本是180美元。丢钱的奶奶不知道。
我们可以看看BOE的财务报告,它基本上每三年盈利一次。按照市场经济,这样的企业应该倒闭?但如果你计算一下,大致的关系是,2005年,中国面板行业每亏损1元,中国液晶电视企业的成本就会减少20元。这就是本地化的力量。
得益于BOE、天马、SVA、TCL这些年的努力和付出,没有面板行业国家的巨额投入,就没有国内电视行业的成功。中国政府对液晶面板行业的投入约为6543.8+000亿,而2065.438+04年中国液晶电视产量为6543.8+4000亿,电视行业几个月就赚回来了。
第二个例子是新能源。
2010年,我们与所有国际天然气巨头,包括世界500强企业林德、al和AP,就一种烷烃气体的供应进行了会谈。他们的报价很接近,45000kg,即使我们知道他们背后的供应商成本在25000以下。然后我们努力培养了一个福建的国内供应商,成本更高,2.8万的水平。我们是以31,000的价格买的。然后过了不到一年,这些500强的公司又来找我们,说2.7万卖给你。那么按照一些自由市场经济的信徒的说法,应该抛弃国内厂商,与国外大企业合作?真是天才。我们很清楚,当国内家破人亡的时候,这些国外大鳄会毫不犹豫地把价格提高到4万以上。顺便说一下,所有和我们谈判的人都是这些国际大公司中国分公司的中国买办。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2013年,我们收购了一家美国公司,该公司负债累累。如果中国的土豪不出招,那绝对是找死。即便如此,收购还是被美帝国会调查,收购延迟了三个月。在所谓的反垄断中,美国国会议员真正关心的不是垄断,而是我们的企业和中国政府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技术和军事应用。
这家公司的生产技术要求使用0.5毫米厚的卷板。当我们本地化后想在中国生产时,美国和日本的供应商都说不能出口到中国,因为根据巴统的规定,这是对中国的战略物资禁运。在我们与宝钢达成协议,宝钢将开始生产这种钢板的样品半年后,美帝果断解除了对中国这种钢板的禁运。
那么为什么要工业化和本地化呢?因为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自由市场经济,还是典型的丛林法则。任何时候,只有你能做到,别人才会和你谈自由市场。当你做不到的时候,要么面临高价倾销,要么面临全面禁运。
当然,如果我们的目标不是工业化,只是发展服务业,目标是输出人力和原材料,倾销高档产品,那就真的不需要本地化什么的了。
-第四章和第五章请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