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常识活动了解文具

1.幼儿园大班卫生学习用品会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学习用品及其用途。

2.尝试学习文具用品的分类摆放方法,把东西摆放整齐。

3.逐渐学会整理自己的文具,增强做小学生的欲望。

活动准备:

1.每个人都应该准备一个书包,铅笔盒,书籍等。

2.情境表现:“两个孩子”(小学生自己收拾铅笔盒,一个会收拾,一个不会。)活动流程:

1.说话,包里有什么。

老师(展示书包):小朋友,这是什么?(书包)你知道书包里有什么吗?(书籍、笔记本、铅笔盒等。) 2.了解学习用品,知道它们的用途。

(1)逐一展示书包里的物品:书本、铅笔盒、笔记本、钢笔、尺子、橡皮等用品,让孩子讨论各种物品的用途。

(2)引导孩子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

老师总结:铅笔、铅笔盒、书包、三角尺、卷笔刀、橡皮、彩色铅笔、自来水笔、签字笔、不用的笔记本都是文具。

(3)形成学习用品的概念,知道这些是小学生学习时需要用到的用品。

3.观看情景表演《两个孩子》,比较两个小学生(小明和小方)的作文。

孩子的表现,一个孩子书包里的文具整理的又快又好,另一个孩子整理的乱七八糟。

(1)老师:你在两个孩子的表现中发现了什么?(一个已经快速排序,另一个还没排序)(2)为什么会这样?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老师总结:大的放在最下面,大的放在一楼,最小的放在最上面,做完了放在包里。你喜欢小明还是小方?(为什么?(2)老师总结:学会自己收拾文具和学习工具很重要。

3.讨论:孩子应该如何保管学习用品?

4.孩子们讨论整理文具的方法,学习整理书包里的学习用品。

(1)请两三个孩子示范如何整理文具。怎么收拾好,为什么?清洁不好,请小朋友指出如何改正。

(2)小朋友* * *用同样的操作整理自己的文具和学习工具。

5.创设“上课了,下课了”的情境,孩子练习摆放和整理学习工具,感受和体验收拾文具的快乐。

比:看谁收的快,收的整齐。

2.幼儿园小班“铅笔盒”教案

教学目标:

1.阅读范例“文具盒的自我报告”,并通过讨论引导这个范例。初步认识到“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写有形文章的关键。

2.能够根据练习的要求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找出它的特点和用途,先说一说,然后分几步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心爱的文具。

3.引导学生发展合理的想象力,自然恰当地表达爱意,启发学生珍惜文具。

教学过程:

第一,进口

老师:这里有一些谜语。请猜一猜,看谁听得认真,猜得快!(显示投影1)

1.长身体瘦肠子帮你画画写字,高个子变成矮个子。

2.铁嘴,尖尖的,只喝水,不吃饭,拿在手里,走在纸上,悄悄传话。

3.身体圆方正正,经常放在铅笔盒里。如果你写错了一个字,它会立即帮助你。

老师:你刚才猜的铅笔和钢笔都叫文具。(板书:文具)

老师:你还知道其他什么文具?

二,学习实例

1.文具家族有这么多成员。他们每天都和你在一起,已经是你的好朋友了。还有一个文具想和你交朋友!是谁呀?

听着,它想和你说话!(显示投影II)

仔细读一下,看看介绍了多少节。你向自己介绍了什么?哪里有好的介绍?

板书(美观:颜色、形状和图案)

有趣的结构

多才多艺

表示喜爱)

第三,练习口语

老师:小作者是这样介绍他最喜欢的文具——铅笔盒的。今天,我们来谈谈你最喜欢的文具。(板书:最爱)

1.学生们有各种各样的文具伙伴,那么多文具,你最喜欢什么?

现在,拿出你最喜欢的文具,用小眼睛看看,用小手摸摸,静静观察,看看它是什么样子。想想它能做什么。

现在,让我们像例子中一样,扮演你最喜欢的文具,向大家介绍自己,把自己的特点和作用讲清楚,讲完整。

铅笔,橡皮,卷笔筒,你准备给自己介绍什么?

可以一边观察,一边介绍,一边关注。你必须清楚地介绍你的特点和你的角色,并使文字完整。

(1)自己练习口语

(2)老师:谁愿意先介绍一下你?学生听写(略)

(3)集体评价:分组:

哪些地方介绍的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四,明确写作注意点

1.刚才大家说的真的很精彩,老师都忍不住为你鼓掌了。文具盒家族里还有一个人也很想见见你,看看这个介绍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2.投影演示(我的铅笔盒)

3.不同的地方:第一篇文章用第一人称,第二篇文章用第三人称。

表达你的爱,拓展你合理的想象力。

4.趁热打铁给我看看。接下来我们就把刚才的介绍都写下来,写之前注意:

投影演示(粗体):

(一)有序书写:由外向内,自上而下。

兼容性:从整体到局部。

3.如何给孩子可爱的文具诗写教案

教学目标:1。教孩子(儿童食品)背诵儿歌《雨滴,萨沙·武贾西奇》。2.激发孩子读儿歌的兴趣。

3.激发孩子对汉字的好奇心,教孩子认识汉字“小、宇、点”。4.引导幼儿认识并尝试使用毛笔,认识并练习使用最基本的汉字笔画“,”(点)。

二、教学准备:1、“萧、郁、典、夏”等汉卡。2.黑板底部有花,有草,有鱼,上面留有空白,供老师画雨滴。

5.每个孩子都有一支毛笔和一些彩色墨水。7.花、鱼、苗头饰若干(附头饰图片)。

三、教学过程:(1)介绍1。教师用演示表演的形式,用蘸水的毛笔在黑板上画“,”的同时,愉快而有节奏地背诵儿歌《雨滴,萨沙·武贾西奇》(儿歌后标注节奏),引起幼儿的兴趣。2.老师问所有孩子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激发孩子学习儿歌的兴趣,帮助孩子理解儿歌的内容。

问题可以这样问:(1)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什么?可能答案:小雨,雨;花、鱼、幼苗...(2)雨滴落在哪里?可能的答案:在花园里,在鱼塘里,在田野里...(3)花、鱼、苗见雨。他们怎么了?可能答案:我很开心,很幸福。(4)花儿有多幸福?可能的答案:张开嘴。

(5)鱼有多开心?可能的答案:摇着尾巴游来游去。(6)苗的幸福呢?可能的答案:拔高,长高。

孩子可能会有很多老师没有想到的答案,老师可以对孩子有创意的答案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2)主流程1,读儿歌(1)引导幼儿看黑板上的图片,记住儿歌的内容,同时老师用毛笔蘸水在黑板上画点(,)。

看第一节(花)的时候会在花附近点画;当你读到第二节(鱼)时,你会在鱼附近点画;看第三节(苗儿)的时候会在苗儿附近点画。(2)带领孩子多读几遍,每个单词发音正确。

(3)幼儿熟练阅读童谣后,教师会带领幼儿有节奏地阅读童谣(童谣的节奏标在童谣后面)。(4)在读儿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儿歌的节奏拍手,鼓励孩子和老师一起拍手,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2.识字(1)展示写有汉字“小、宇、点”的图片,启发孩子将汉字与图片结合起来,告诉他们这些字在儿歌中出现过,鼓励他们猜猜这些汉字读的是什么。(2)让幼儿根据之前学过的“小”字判断猜测,并让幼儿结合刚才的儿歌:这首儿歌叫什么名字?(3)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小余点”字,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和敏感度。

(4)按顺序取卡,让孩子复习巩固这些汉字。3.认识笔画(点)(1)展示毛笔,让孩子观察毛笔的外部结构,让孩子知道毛笔的下端是尖的,(2)告诉孩子毛笔是中国特有的书写工具。

(3)请个别儿童将画笔蘸水,在黑板上画点。(7)提醒孩子用毛笔的笔尖稍微平躺一点,轻轻点一下。然后让所有的孩子把画笔蘸上彩色墨水,在画纸上画点。

(4)让孩子描述“,”的形状。(5)告诉孩子“和”是汉字中最小、最基本的笔画。

(6)展示汉字“下、小、余、点”的卡片,启发幼儿寻找“的笔画,并让幼儿指出这些汉字中点的位置。(“下”中间有个点;“小”有两点,一边一个;“雨”有四个点,成对排列在两边;“点”有四个点,排成一排,放在最下面)。

(7)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缺一分或两分的汉字,让孩子将毛笔蘸水给汉字加分。培养孩子对写作的兴趣。

(3)活动结束,1。鼓励孩子在回家后找到笔画。2.老师用孩子喜欢的贴纸表扬和奖励孩子。

3.让孩子自己收拾东西,放回原处。(4)活动延伸至为儿童佩戴不同的头饰。教师带领孩子一起愉快地朗读儿歌,同时让孩子根据头饰听到儿歌内容后做游戏:戴“花儿”头饰的孩子听到“花儿欢乐地张开嘴”时,把手张开;戴着“鱼”头饰的孩子听到“鱼快乐地摇着尾巴”就做小鱼游;戴着“苗儿”头饰的小朋友听到“苗儿高兴拉起”就做幼苗生长的动作。

(小朋友们可以在一首童谣后交换头饰游戏)儿歌:点点小雨,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开心的张着嘴。小雨,沙沙沙,落在鱼塘里,鱼儿欢快地摇着尾巴。

一点小雨,沙沙沙,落在田里,苗儿乐得拉起来。

4.如何给孩子可爱的文具诗写教案

教学目标:1。教孩子(儿童食品)背诵儿歌《雨滴,萨沙·武贾西奇》。2.激发孩子读儿歌的兴趣。

3.激发孩子对汉字的好奇心,教孩子认识汉字“小、宇、点”。4.引导幼儿认识并尝试使用毛笔,认识并练习使用最基本的汉字笔画“,”(点)。

二、教学准备:1、“萧、郁、典、夏”等汉卡。2.黑板底部有花,有草,有鱼,上面留有空白,供老师画雨滴。

5.每个孩子都有一支毛笔和一些彩色墨水。7.花、鱼、苗头饰若干(附头饰图片)。

三、教学过程:(1)介绍1。教师用演示表演的形式,用蘸水的毛笔在黑板上画“,”的同时,愉快而有节奏地背诵儿歌《雨滴,萨沙·武贾西奇》(儿歌后标注节奏),引起幼儿的兴趣。2.老师问所有孩子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激发孩子学习儿歌的兴趣,帮助孩子理解儿歌的内容。

问题可以这样问:(1)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什么?可能答案:小雨,雨;花、鱼、幼苗...(2)雨滴落在哪里?可能的答案:在花园里,在鱼塘里,在田野里...(3)花、鱼、苗见雨。他们怎么了?可能答案:我很开心,很幸福。(4)花儿有多幸福?可能的答案:张开嘴。

(5)鱼有多开心?可能的答案:摇着尾巴游来游去。(6)苗的幸福呢?可能的答案:拔高,长高。

孩子可能会有很多老师没有想到的答案,老师可以对孩子有创意的答案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2)主流程1,读儿歌(1)引导幼儿看黑板上的图片,记住儿歌的内容,同时老师用毛笔蘸水在黑板上画点(,)。

看第一节(花)的时候会在花附近点画;当你读到第二节(鱼)时,你会在鱼附近点画;看第三节(苗儿)的时候会在苗儿附近点画。(2)带领孩子多读几遍,每个单词发音正确。

(3)幼儿熟练阅读童谣后,教师会带领幼儿有节奏地阅读童谣(童谣的节奏标在童谣后面)。(4)在读儿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儿歌的节奏拍手,鼓励孩子和老师一起拍手,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2.识字(1)展示写有汉字“小、宇、点”的图片,启发孩子将汉字与图片结合起来,告诉他们这些字在儿歌中出现过,鼓励他们猜猜这些汉字读的是什么。(2)让幼儿根据之前学过的“小”字判断猜测,并让幼儿结合刚才的儿歌:这首儿歌叫什么名字?(3)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小余点”字,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和敏感度。

(4)按顺序取卡,让孩子复习巩固这些汉字。3.认识笔画(点)(1)展示毛笔,让孩子观察毛笔的外部结构,让孩子知道毛笔的下端是尖的,(2)告诉孩子毛笔是中国特有的书写工具。

(3)请个别儿童将画笔蘸水,在黑板上画点。(7)提醒孩子用毛笔的笔尖稍微平躺一点,轻轻点一下。然后让所有的孩子把画笔蘸上彩色墨水,在画纸上画点。

(4)让孩子描述“,”的形状。(5)告诉孩子“和”是汉字中最小、最基本的笔画。

(6)展示汉字“下、小、余、点”的卡片,启发幼儿寻找“的笔画,并让幼儿指出这些汉字中点的位置。(“下”中间有个点;“小”有两点,一边一个;“雨”有四个点,成对排列在两边;“点”有四个点,排成一排,放在最下面)。

(7)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缺一分或两分的汉字,让孩子将毛笔蘸水给汉字加分。培养孩子对写作的兴趣。

(3)活动结束,1。鼓励孩子在回家后找到笔画。2.老师用孩子喜欢的贴纸表扬和奖励孩子。

3.让孩子自己收拾东西,放回原处。(4)活动延伸至为儿童佩戴不同的头饰。教师带领孩子一起愉快地朗读儿歌,同时让孩子根据头饰听到儿歌内容后做游戏:戴“花儿”头饰的孩子听到“花儿欢乐地张开嘴”时,把手张开;戴着“鱼”头饰的孩子听到“鱼快乐地摇着尾巴”就做小鱼游;戴着“苗儿”头饰的小朋友听到“苗儿高兴拉起”就做幼苗生长的动作。

(小朋友们可以在一首童谣后交换头饰游戏)儿歌:点点小雨,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开心的张着嘴。小雨,沙沙沙,落在鱼塘里,鱼儿欢快地摇着尾巴。

一点小雨,沙沙沙,落在田里,苗儿乐得拉起来。

5.幼儿园班级“我心中的小学”社交礼仪教案

第一,活动表明,在大班的下学期,孩子们离小学的生活和学习越来越近,他们的问题和忧虑也越来越多。他们渴望上小学。

“装小书包”的活动,正是为了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通过活动,孩子开始模仿小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会有条不紊地做事,从收拾整理书包开始,这将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二、活动准备:书包、书本、笔记本、铅笔盒、橡皮、尺子等学习用品,一大课程。

三、活动流程:1,引导孩子观察活动区域的材料和布置。2.介绍活动区的名称及其玩法。

3.孩子要根据每天的课程安排,收拾好自己的小书包和文具。4.点对点的检查和提建议,和别人比更有序,更好。

让我们下棋吧。1.活动描述:进入大班后,我们班的小朋友对棋牌游戏特别感兴趣。他们经常请大人来家里下棋,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过去的飞行棋到象棋、五子棋、跳棋等等。这项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积累经验、互相合作、互相学习和帮助的机会。同时也是孩子喜欢的,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的棋艺不断提高。

二、活动准备:五子棋、跳棋、象棋、搏击棋。三、活动流程:1,讨论各类棋类的玩法和规则。

2.引导孩子自由组合,协商规则,玩合作游戏。3.交换游戏。

4.收拾收拾棋局。我就认1。活动描述:孩子到了大班就接触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大部分都认识了非常简单生动的文字。

在语言活动中,特别是在读图和讲故事活动中,儿童已经开始尝试自己讲故事。这项活动有利于孩子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识字能力,为进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活动准备:字图匹配材料,本班小朋友的名字。三、活动流程:1。介绍活动区的名称和玩法。

2.孩子们轮流做游戏,自由组合,互相检查。3、整理,整理图片,字卡。

活动描述:我们班的小朋友好奇心强,好问,喜欢思考,喜欢参加一些有挑战性的游戏。这项活动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挑战自我,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助于孩子提高判断、思考和应用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同时也为孩子进入小学做准备。

二、活动准备:时间室、趣味计算管、翻盖、迷宫。三、活动流程:1,小朋友在活动区观察素材,讨论玩法。

2.孩子们可以自由组合游戏,互相出题,互相检查。3.协商交流游戏。

4.整理活动区的材料。

6.幼儿园数学活动《你知道多少》是一个课件。

活动设计背景

本次活动是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数学生成活动之一:知左知右。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认识左右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智力游戏,这样的游戏活动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是非常大的。设计这个活动还可以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同伴的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感知“左”和“右”的空间方位,发展初始位置概念。

2.愿意与同伴交流,能够准确分辨物体的“左”和“右”方向。

重要和困难的活动

1.通过活动,幼儿能够确定左右物体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2.使孩子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要准备的活动

1.铅笔、橡皮、剪刀、铅笔盒、尺子。

2.每个孩子有1组图片。

活动过程

1.举手回答

孩子们,今天我们班有一些客人。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谁知道,会来一个。

你有多少客人?

你刚才回答的时候举的是哪只手?右手还能做什么?左手呢?我的左手和右手是好朋友。你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左腿,右腿;左脚和右脚;左耳和右耳;左眉,右眉等。)

2.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左手,伸出右手;耸耸左肩,耸耸右肩;跺左脚,跺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用左手摸右耳,用右手摸左耳...

3.按方向命名

(1)老师从左到右依次摆放铅笔、橡皮、剪刀、铅笔盒、尺子,并让幼儿说出文具的名称。“看,孩子们,最左边是什么文具,最右边是什么文具?”“谁来告诉老师尺子左边是什么文具?尺子右边是什么文具?”

(2)要求幼儿按照老师的要求把图片放出来。先找出老虎图片,左边放兔子图片,左边放小猫图片,右边放熊猫图片,右边放小鸭图片。让孩子和旁边的孩子说话。老虎图片左边是什么图片?右边的图片是什么?

7.中班教案“笔尖不能对着孩子”

我没找到这个。我会在一份关于文具的教案里给你参考。

活动目标

1,努力分辨不能吃的物品,要知道很多物品在游戏和生活中都是不能咬的。

2.对食品卫生安全有初步了解。

要准备的活动

实物:每人一个苹果和一块饼干;铅笔、橡皮、衣服、玩具。

活动过程

首先,使用物理导入活动。

1,展示苹果、饼干等零食,引起孩子的兴趣。问:孩子都知道。试试看。它们尝起来是什么味道?

2、老师展示实物铅笔、橡皮、衣服、玩具,老师和小朋友谈论铅笔、橡皮等的作用。,鼓励孩子大胆说话。

第二,智力模拟。

老师手里拿着铅笔,用拟人的口吻给孩子们讲了几项的不安全因素:

1,孩子们,你们认识我吗?我是铅笔小哥哥。我喜欢读书,帮忙,画画的孩子,但是我求求你,不要把我放在你嘴里。我含有有害物质,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你还记得吗?

2.我是一块漂亮的橡皮擦。我是多彩的。我闻了一下,有一点香味。你喜欢我吗?但我经常中毒。你喜欢我,但是你一定要记住不要把我放进你的嘴里。

第三,活动讨论。

1,讨论:铅笔,橡胶衣服,玩具能放进嘴里咬吗?为什么?

2.总结:相当一部分铅笔、橡皮、玩具的材料是有毒的。如果放在嘴里,很容易把有毒有害物质吃进肚子里,不卫生,不安全。

让孩子找出他们在教室里不能咬的东西,并告诉他们为什么。如:各种玩具、积木、课本、娃娃等。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把玩具放在嘴里,咬手指甲,睡觉咬被子角都是不卫生的。老师不断强化孩子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