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如何评价儿童在游戏中的发展?
作者:陈建华?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儿童的学习是建立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所以要珍惜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要了解儿童在游戏中的发展,需要依靠对儿童发展的科学评价。
游戏中儿童发展评价的现状综述
儿童在游戏中发展的评价是以游戏为载体,以发展为目的,以一定的评价目标和与之对应的发展目标为基础,依靠合理的评价指标和评价工具,较为科学的游戏观察和评价方法。其核心是了解孩子的“现有水平”和“发展需求”,为孩子创造更适合的游戏环境,促进孩子更好的发展。
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狭隘地理解评价的内容和范围,误认为是对游戏的评论,没有认识到评价儿童多元化发展的内容和本质;缺乏适当的方法和策略,不注重观察,不善于使用有效的操作性评价工具,在评价分析和优化指导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没有有效的评价体系,评价随意、分散;缺乏专业、系统的评价支持,现有文献中对儿童在游戏中发展的评价研究很少,一线教师非常缺乏专业、具体的指导。因此,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研究儿童发展的科学评价策略是迫切和必要的。
游戏中儿童发展评价的实践策略
(一)建立儿童发展评价的理论基础
1.掌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发展评价的要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评价应当自然伴随整个教育过程”,指出“教师应当关注幼儿的反应和变化,并将其作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的重要依据”,“评价”
涉及儿童发展评价的教育活动应注重全面性、常规性、个性和发展性。“因此,在评价游戏活动中的儿童时,应尽量体现儿童本位、过程导向、灵活多样、动态发展的理念。
2.明确游戏中儿童发展评价的根本目的。
评价儿童在游戏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教师通过对儿童在自主游戏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分析和判断,获得儿童发展的真实依据,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有效的引导对策,包括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素材的发布、对儿童的个性化指导,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游戏中对孩子的评价不能局限于游戏,要通过游戏看到整个孩子;基于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初步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儿童游戏发展评价体系
我们根据《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根据儿童自主游戏的特点,尝试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儿童在游戏中发展的评价体系。
1.随机观察和评估。即记录儿童的游戏表现,了解儿童的发展过程,分析儿童的发展轨迹,解读儿童的行为,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支持。
主要形式有:
个人随访观察记录——一般以一个主题为单位,用图示的方式对一个孩子进行随访和评估。
文件记录-在一个主题游戏的开发过程中随机观察儿童的表现,并对有价值的行为进行评估。
事件记录——确定某一阶段某一发展维度的事件观察,评估分析儿童在突发事件中的情况。
作品样本分析——抽取游戏中儿童代表的作品进行分析评价。
儿童故事——以小故事的形式记录和评价儿童在游戏中的不同场景,如有价值的、有趣的、明显的进步等。
2.有计划的仪器观察和评估。我们梳理了儿童在游戏中的几种主导能力,从游戏活动的主要发展维度出发,构建了三个年龄层次的发展指标。每个发展维度梳理出相应的分类发展目标,详细描述儿童的具体发展目标并描述不同的发展过程,以构建儿童发展的检查表。
主要评价项目有:
语言和表达能力-听力、会话、表演和表现。
使用和操作材料的能力——材料的使用和材料的操作。
思维能力——问题意识、对规律和关系的认识、作用和探究。
人格与社会发展-自我概念、自我控制、学习风格、冲突与沟通。
有计划促进实施幼儿发展评估。
在个人追踪观察记录、档案袋记录、轶事记录、作品抽样分析、儿童故事等一系列随机观察评价中,尽量利用文字、照片、现场录音等叙事记录,全面、多元化地反映儿童的发展状况。
以下是通过档案袋记录对幼儿进行发展性评价的例子:
班里l班?孩子的名字?李子舒?录音机?王呢?约会?2013 165438+10月15
在工具性评价方面,我们使用儿童发展水平检查表,一学年观察评价三次,分别是开学时、第一学年结束时和学年结束时。在三个时间段内,每周选择五到六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经过4 ~ 5周的周期性观察,三次获取每个孩子的发育状况信息,与检查表进行对比,并在相应的栏目中进行标注,简单省时。下表是“申请和操作材料”的清单。
结合日常游戏情境中的随机观察和有规律、有计划的工具性观察,力求全面、客观、多元地呈现儿童在游戏中的具体表现,分析其综合发展水平,为后续指导提供依据。
(四)有针对性地审查幼儿发展评价的有效性
我们的评价是否科学、有效、恰当?我们的评估有效性检查策略是:
1.实践中的修改和完善
当一系列新工具投入使用后,很多老师以前的工作习惯需要改变。它们能否顺利运行,在试用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我们非常重视一线教师的反馈。我们定期开展游戏中儿童发展评价的操作和效果的展示交流活动。通过观察游戏场景,观察游戏场景中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实际操作,让一线教师谈感受、问问题、理困惑并讨论改进策略和尝试。而且通过要求教师自己回头看评价材料,同行之间相互比较,第三方参与评价材料,可以总结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的方法和策略,使这些观察方法和评价工具越来越方便教师操作和使用,越来越贴近捕捉和评价儿童发展水平的需要。
2.与* * *联动学习和享受
我们遵循“量力而行,辐射全区”的理念,突破分散的实施模式,尝试构建片区联动模式:以开发区直属幼儿园为龙头,将全区565,438+0所幼儿园划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片区,开展“聚焦片区课题-深入调研-总结经验-享受片区资源”的联动模式,充分发挥片区优势。不同性质的幼儿园,如直属幼儿园、街道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可以根据本幼儿园的情况,选择适合本幼儿园需求的评价策略,并在自身层面不断完善,形成研究参与、成果集体共享的机制。
我们的探索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和提高,使儿童在游戏中发展的评价更加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