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制直销体系中的空点是什么意思,多点多单是什么意思?
1.卡槽等于给钱吗?
“过来做吧。暂时没钱也没关系。我可以先帮你占个位置,把人放在你下面。”这样的话在双轨制公司的实际操作中耳熟能详。反过来说,如果你被套牢在一个位置上,而那个位置属于那种金钱买不到的“黄金点”,裁判反悔不想把人压在你下面,该何去何从?而如果你拿了那个位置又不干了,会不会再引起经济纠纷?而且,如果你很优秀,那个开始推荐你放下的人还能再躺在你身上等着你帮他赚钱吗?所以,虽然卡位,比如网上调整自己的人,不代表天上掉馅饼,但是协调管理双轨制组织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
2.很难长期运营吗?
对抗是双轨制的特点,也是计算中最没有悬念和神秘感的部分。碰撞值是影响公司业绩和经销商收入的重要指标。假设加到一个系统的积分是1000,分数是100。即每层5%的分配。碰撞部分的分配比例固定在30%的话,只够拨上6层,到了7层就超过了。如果按固定金额分配奖金,当公司业绩达到一定水平时,会超过一定比例,如果继续这样分配,会影响公司经营,所以接下来引入K值。
3.K是“圈钱”的遮羞布吗?
k值就是摸加成的系数。当计算出公司的分配比例会使公司的经营行为按照每笔固定奖金分配无利可图时,公司就会启动这个系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调整每次触碰的量,让总的分配减少到安全的范围。比较复杂的方法是保证每个人面前的N次触摸量不变,超出部分按K值计算;最复杂的是分段计算,无论是对程序员的智慧,还是对公司经销商的信任,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如果双轨制没有K值可能吗?答案当然是可能的。比如美国商人Usana的计算,从来没有引用过K值,但是只有非常苛刻的条件才能保证双轨制在没有K值的情况下平稳长期运行,比如保证重复消费,每次接触足够低的金额或者相对较低的循环封顶金额,或者三个条件中任意两个或者全部三个的有机结合。
在这里,可能有朋友会问: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公司都不一开始就把K值做到奖金分配比例快要爆炸的时候?届时,每次触摸的奖金将不会像最初声称的那样高。对新成员有什么吸引力?关于这个问题,一般公司可能会这样跟你解释:公司不提前启动K值,不是为了多拿存款,而是把这个未分配利润放到“甘露池”里,以后要启动K值的时候再分配。这种骗人的话,笨拙而幼稚。我在想,第一,公司能撑到那时候吗?第二,老虎会把吃过的肉吐出来吗?第三,这样能让K值不启动吗?
4.奖金封顶是自杀吗?
一般零差制的公司是不会封顶的。虽然累计微分系统理论上不会封顶,但是上一层楼到一定程度就很难上了。它的封顶跟直销员的能力和市场有关。矩阵式制度封顶是显而易见的,但不会比双轨制封顶更加突出和迅速。事实上,如果哪个双轨公司设计了一个敢于宣称自己不封顶的系统,它触及的价值就太低了,不足以激起直销员的肾上腺素分泌。上限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双轨制公司中顶级经销商的利益。但如果上限太高,就意味着公司会给一些直销员分配很高的金额。奖金分配比例会迅速降低企业利润,为了保护企业利益,K值会迅速启动。K值一旦开始,意味着新的分销商即使付出同样的努力,取得同样的业绩,他得到的回报也比不上更高级公司里的人。如果封顶金额低,可以延缓K值的启动时间,但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无疑意味着自我毁灭——如果前期没有直销员加入,怎么可能有业绩?所以新开的双轨公司似乎只能做饮鸩止渴或者无所事事的单调单选题。
5.平衡有奖游戏
早期美国双轨制公司都是要求余额1:1,达到一定业绩才能收钱。然后(特别是这个系统发展到中国台湾省市场的时候)他们就改成按局收钱了。标准算法是假设成员数是1,并且不超过1:2或2:1。一个游戏完成,可以获得相对投入的1000%的回报。因为达到一定人数后拿奖金太慢,后来诞生的系统开始回归到达到1:1才交钱的设计思路。为了解决大象腿的问题,我们开始考虑在1:2甚至更多的情况下拿奖金。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马来西亚的BYG公司,可以拿到1:1到1:3的奖金。这样的设计让系统看起来非常人性化,充分抓住了现代人不想吃亏的心理,好像业绩一点都没浪费,真正的奖金还是要看整体业绩。如果一个* * *能力很强,能轻松让团队达到1:1的平衡,那么他在同样业绩下要求平衡的公司自然收入更多,奖金也不会被不平衡的业绩分流。四个人的蛋糕和两个人的蛋糕一样大。当然,每个人不可能得到更多。
最近新发现的一个现象是,1:2越来越流行。颇有意思的是,相比1:1的系统,每次触摸分配的金额并没有相应增加。比如A公司,最初开业,会员金额为1,000元,1分到200元。现在营业的B公司,会员金额也是1,000元,1:2也是从200元开始分配,但是如果按比例增加,分配的金额应该是300元。
6切割不赚钱?
有一次一个从分网出来的朋友给我出了几个关于分网奖金制度的绩效切割的谜题,我都答不出来。当他解释子网切割是如何计算的时候,我很惊讶这么多人会参与这样一个无利可图的系统。他说不然,因为亚网在大陆造就了至少65,438+00个百万富翁,虽然他本人不在其中。
切割是双轨制的另一个心照不宣的存在。如果不削减业绩,网络的崩溃和公司的倒闭是必然的。然而,切割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切割的时间、条件和大小决定了公司启动K值的速度和K值下降的速度。另一方面,它也决定了一个公司中分销商的收入分配水平。
假设有A、B、C三家公司,除了上限金额不同,其他制度都一样。A公司的上限金额是B公司的两倍,而C公司的上限金额是B公司的一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A公司有顶级收入的经销商,但他们都用虚假、不正当的手段宣传公司制度的优越性。因为奖金基本都是少数网络高层的分销商享受,他们只需要维持自己作为网络* * *,的光辉形象,然后用挥霍来证明自己的财富,就不担心没人跟进。毕竟他们的奖金榜才是最抢眼的特殊武器,虽然他们心里都清楚,由于市场有限,竞争激烈,新人绝对不可能赚到他们那么多,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舞台上如簧之谈。C公司没有收入顶尖的直销商,吸引不了精英人士加入。但是,即使是猫狗狗狗也能赚钱的事实,会让很多持怀疑态度的旁观者蜂拥而至,会让那些原本还在坚决反对的反对者收起曾经挥舞的偏见大旗。
一个传统制度的直销员评论双轨制中的切割不人性化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公司首先考虑的不应该是制度是否人性化,而应该是如果不能分配奖金,公司能否继续生存下去。这就像一场战争,它的唯一目的是胜利,而不是拯救多少平民,或者说有百分之几的士兵能在战争中活下来。毕竟“发展才是硬道理”。
7.无限代累积业绩不归零吗?
在双轨制中,所谓“无限代业绩积累不归零”,其实可以分两部分来解释。“无限代”就是不管100代还是1000代都可以得到。当然,这里更多的是心理安慰,而不是实际计算的结果。因为如果真的能提到100代的深度,只要每代分配1%,我们就分配了公司全部100%的营业额。所以其实只是一个心理游戏。
不过理论上双轨公司的直销员确实可以提1000代的奖金(有人算过1000的2次方吗?)。假设他的左区和右区单边下行至下一行1,000代,那么对他个人来说,左边的1,000人可以和右边的1,000人竞争,那么他就可以提1,000代的奖金(假设没有达到上限标准)。“绩效积累不归零”是指绩效结算后,继续保留大象腿,未参与结算的奖金部分的绩效,直到另一条腿的绩效与其平衡后才发放。这就是双轨制中所谓的“积累”:这个周期没有资格参与奖金分配,下一个周期还有机会;下一个周期就没有了,以后还会有,给人的感觉就是自己取得的这些成绩不会“白费”。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公司不会超过固定比例分配,任何一分钱的业绩都不可能重复计算。所谓的“积累”只是一种心理安慰,背后的实际情况是每一笔奖金都被稀释了。如果奖金是100万,100,现在1000人有资格分享,那么每个人平均可以得到1000元。。一般情况下,系统只保留一个周期或累计上限。如果真的是永远积累,一方面每个点的奖金数额会降低到新人无法接受的程度,另一方面老板也会亏本做生意。问:哪个老板愿意吐槽自己赚的利润?
8.大象腿也能拿钱?
一般认为双轨制很少产生大象腿,这恰恰是最大的错觉。一些晦涩难懂的数学原理和理论计算结果已经清楚地表明,双轨制产生的大象腿会远远高于传统的微分制和矩阵制。
一些公司为了弥补形成大象腿给直销员带来的损失,刻意提高了即使单方面发展也能抽取的奖金,在表面虚幻的善意下赢得了巨大的人气。那些可怜的直销员可能从来没有想到,除了产品的利润,双轨制公司更大的一些利润可能来自双轨制的先天缺陷。这种不平衡的缺陷是直销员在实际操作中要努力克服的问题,却是直销公司老板额外利润的来源。不平衡的部分变成了直销员贡献给老板的剩余价值。换位思考:如果大象腿能拿奖金,公司为什么不干脆设计一个不用碰就能拿到钱的系统?如果大象腿能拿钱,为什么顶网头不直接做一条腿?
9.点多了能获得高收入吗?
目前很多双轨公司都鼓励一点多点的加盟模式。与一点多点加盟模式相比,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一点多点加盟都可以在未来获得更高的收入奖金。一点多点加盟只能通过公司提高周期奖金上限来实现,多点多点加盟可以通过人群战术让财富翻倍。理论上收益高的缺点是订单太多会加速K值的启动和降低,而多单需要三单四腿七个单位照顾八条线。对于只有投资能力而没有做市能力的直销员来说,加盟后的日子恐怕不会太精彩。因为这两种做法能给公司和网络上级带来可观的超额利润,所以受到普通不正当公司的青睐和鼓励。至于最后的不幸,谁也不用多说。
笔者曾经听说过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在一个搞多点多单制的公司,有一个账户,里面有三个人是合伙人。这三个人一起买了一个点,但是他们发展的新人都是三点半加入的。
10.日结、周结更“人性化”
与传统直销公司相比,双轨制公司的一大特点是普遍采用周薪制。最近,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日薪制。为什么要用周薪和日薪?表面上看,周薪和日薪当然比月薪快。如果把原来一个月发一次的钱分给各地,这周做的业绩下周发,今天做的业绩明天实现。这正是目光短浅的后现代直销人想要的。从内部来看,如果双轨制公司也采用月薪会怎么样?由于直销员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对业绩的要求,公司将无法从中赚取更多的额外存款,K值将比周结算和日结算方式启动更早、下降更剧烈,这对双轨制公司来说无异于一场噩梦,他们绝不能坐视不管和容忍。而采用周薪和日薪(为了减少汇款损失,通常采用日结,美国商人的理想主义者更倾向于日结),既可以避免由此产生的奖金支付。
11“多倍奖金”真的兑现了吗?
追求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荣和浮华,一直是很多直销公司在设计制度时犯的通病。好像奖项设置的越多,比例设置的越好。当然,它含有大量水分,在相当程度上是一场集体秀。如今双轨制奖金制度的设计也不能免除这种趋势。除了触动加成和等价加成,还增加了很多额外的部分,比如大象腿筹钱等。至于福利、分红以及各种借口,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但是那些奖励的实际激励效果并没有得到验证,有的地方甚至还采用了掩盖的手段,比如把重复消费的奖金和首次消费的奖金混为一谈。
虽然多项奖金的设置很混乱,但其实你只要简单思考一下,就可以剥掉他们的伪装外衣:你能不能拿到这些奖项,谁是设置这些奖项的最大受益者和既得利益者。如果你问,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些花里胡哨的奖项设置,如果不是网头在和对直销一窍不通的老板玩,就是懂直销的老板在和直销员玩。不可否认,按照双轨制公司的平均寿命,即使那些奖项很可能是某个直销员辛辛苦苦得来的,公司也未必能熬到你做的那一天。
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变和变化,海外双轨制的总体趋势是回归简化和现实主义。选择双轨制的公司,如果看不到公司能否长久,无异于缘木求鱼。
12.“100%等额奖金”更鼓舞人心?
对等奖金是指从下级部门的对口奖金中提取相应比例的奖金,由公司分配。相比于触动奖金,这种奖金更被高端经销商看重。相比传统劣势公司安利,安利经销商的直属部门达到18%的奖金比例时,只能拿到3%的差价;当他的直属部门做到了21%,他自己做到了1,000 PV,他可以拿到全集团4%的领导奖金;在双轨制下,如果等额奖金是对手奖金的100%,安利也采用相同的奖金制度,那么他获得的领袖奖金就是21%;即使等价奖金只有50%,也是10.5%。
有些公司甚至把同行奖金的分配搞得多层次。比如盛世明分三层分配,第一层40%,第二三层30%。相对于留出100%的一层,这种设计可以为公司保证更多的沉淀,对高级经销商有更大的受益潜力。
等值奖金是不是越高越好?以一家背景像纽米克与21世纪的关系一样可疑的美国商人理想主义公司为例。它的对口奖金是直属部门绩效奖金的65,438+000%,也就是说公司要和对口奖金一样多分配。由于公司分配50%作为两项红利加上全球红利(占65,438+0%),实际对应的红利只有20%。假设有一个完全二叉树组成的组织,假设每个人推荐两个成员,除了最后一个层主,只有两个成员。这样,在这个理想化的组织中,能提到奖金的人,有一半不到1/4。其中一半人分享24.5%的奖金,另一半人再次分享相同数额的奖金。是不是比1/2人拿32%的奖金,1/2人拿16%的奖金的制度更有吸引力,更合理?
目前双轨制奖金制度的设计趋势是:如果没有等值,不知道有没有直销员愿意加入。但是,直销奖金制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对直销员产生巨大的激励,让他们积极开拓市场。等价奖金的存在和设计对实现这一根本目标的效果令人怀疑。和太阳线分级系统的设计一样,同行奖金可以鼓励会员进行推荐。问题是,这能鼓励他们积极辅导自己的部门吗?开前排的收获自然比辅导他们的收获更快、更多,而且即使不辅导下级部门,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继续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把精力花在家教上不仅是白费力气,而且对自己的利益也是有害的。
13特例:只碰撞或只等价。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只有碰撞或者只有等价的情况非常少见,但也不是不可能。分析这样的结果有助于你加深对双轨制的理解。只有当双方没有对等关系时,才会发生成员不推荐任何人的情况。你可能会问: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为什么会爱上他?就算有,为什么没有倒在一边?答案是:这不仅仅是一次点击。虽然这个点不推荐新会员,但是他也可以拿奖金。与前者相比,很少有不发生对等碰撞的情况。一般来说,只能说明一个成员本身就是线程头,没有人给他另一条腿,但是他为网络发展的健康稳定树立了榜样。只做一条腿,从下面把同一个人做成了一条腿。对于整个团队甚至整个公司除他之外的成员来说,这种操作方式比传统的一个人要做两条腿的双轨制更快捷更省力。一般来说,从公司直接下来的主线比每个成员自己做的线发展的快。所以大家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行就好了。如果这边发展速度超过那边,他可以考虑做另一边。这种颇具操作性的复制方式首先要求第一个成员对团队运作和双轨制的理解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自我牺牲精神。
14系统嫁接和重复消费
目前大部分新开公司采用的双轨并不是纯双轨,而是双轨加太阳线和双轨加矩阵的混合。新人的业绩由双轨制计算,重复消费的业绩由其他制度计算。把后两个系统拼凑在一起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权宜之计甚至是为了怕双轨崩盘后网络崩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公司业绩和经销商的奖金收入;另一个新颖但可信的说法是,这样设计的另一个功能是增加公司沉淀,补贴之前双轨制的分配,延迟K值的启动时间,减少K值生效的影响。这样嫁接的效果能牢固吗?自始至终,笔者都怀疑这种奖金计算方式缓冲K值的实际效果。原因很简单:对于老板来说,无论如何,到那时成立一个新公司,会比修补那个注定要崩溃的系统更简单容易,也会给他带来可观的金钱。
没有重复消费的双轨制一定会崩溃吗?按常理来说是可以的,但是只要满足一些条件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比如碰撞量足够低,切割,单位周期的封顶(日封顶,周封顶等。)和起始K值。但即便如此,不需要重复消费就能继续的双轨制,依然会存在市场开发效率低下、业绩下滑的问题。所以现在的双轨制公司采用传统体制接管市场无可厚非,但是我们的后代会如何评价这种从政治历史命运的夹缝中切割出来的畸形体制呢?
15直销方式和时间的终极考量
如果没有直销方式的干扰,这些新兴公司会主动放弃双轨制,只采用后两种制度来开拓市场吗?肯定的答案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他们的大部分产品都不是自己研发或生产的,离开了投机的奖励体系,就像病毒离开了宿主就会失去生存能力一样。如果考虑直销的因素,这样嫁接后的纯双轨制会怎么样?尚未定稿的大陆《直销法》是以马来西亚和韩国的《直销法》为基础,参考韩国《直销法》制定的门店制度和分配比例,而马来西亚《直销法》明确规定双轨制违法。
即使内地双轨制能够通过,目前混乱的竞争体系还会继续发展,会把传统直销体系打得落花流水;如果取缔了,取缔了,成千上万的双轨公司又会转入地下,将来势必会重蹈现在五级三阶,毁了中国,毁了人民的社会灾难。
双轨制设计的时候,无论大多数版本多么短命,多么欺诈,人类都不得不与之共存。就像人类从来不敢理直气壮、负责任地宣称自己已经根除了天花或任何一种病毒一样,人类也无法阻止双轨制继续存在和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