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版下册语文教案1第一,教学方面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这个班有28名学生。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有的同学能认识500个左右的汉字,极少数能认识800-1000左右的单词。每个学生能写100个汉字——150个汉字,少数能写200个左右。汉语拼音巩固良好,音序清晰,为本书的音序词典法奠定了基础。书写姿势正确,需要提醒部分同学纠正握笔姿势。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良好,阅读时不出声,不指读。这个学期,每天晚上继续学习半个小时,然后加大阅读量。有的同学已经能独立用拼音写一两句话了(拼音是对不会写的字用的),孩子对写字有了初步的兴趣。本学期将着重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2)教材分析
这本教科书是按主题单元组织的,教科书的内容是以一种综合的方式组织的。八个单元两个专题分为八组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征,蕴含教育价值,融知识、能力、方法、情感于一体。每个题目的内涵必然是广泛的,避免了教材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4篇课文和1个“中国园林”,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识字课包括单词、三字经、对子、谜语、谚语、诗词等多种形式。共有32篇课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花园》包括四个栏目:趣味识字,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方法;单词和短语的使用——引导学生积累好的单词和句子以及优秀的段落;写作技巧——积累识字量,学会按正确的笔顺书写。日积月累积累各种文字和文学作品,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接触专题,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他们所学的舞台。
本书识字的安排继续执行认写分离、多认少写的原则。全书要求认识常用词400个,写认识词200个。要求知道的单词和要求写的单词分别在练习中标出。除此之外,少量的待识别字也布置在汉园里。书后面的生词表(1)列出了整本书要认识的单词,生词表(2)列出了整本书要求写的单词。
(3)总体教学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1,读写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阅读的欲望。
(2)认识400个常用汉字,其中200个会写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书写,注意层架结构。感受汉字之美。
(4)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规范、正确、工整。
(5)对大写字母有初步了解,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可以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会独立阅读。
2.阅读
(1)喜欢读书,享受读书。
(2)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书中图片阅读。
(4)结合上下文和实际生活理解文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在阅读中积累单词和短语。
(5)阅读浅薄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与自然、生活有关,对感兴趣的人和事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愿意与人交流。
(6)阅读儿歌、童谣和简单的古诗,拓展想象力,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之美。
(7)认识文中常见的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声调。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背诵15首优秀诗歌(段落),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00字。
3.写单词
对写作感兴趣,可以简单的写出自己想说的话。
4.口头交流
(1)学会说普通话,逐渐养成使用普通话的习惯。
(2)能够认真与他人交谈,并努力理解演讲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视听作品,可以复述主旨和精彩情节。
(4)能够完整的讲小故事,简单的说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5)与人交谈时,态度自然大方,彬彬有礼。
5.综合学习
(1)对周围事物好奇,能够对感兴趣的内容提问,结合课内外阅读,* * *带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用口头或图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
(3)热心参与校园和社团活动。结合活动,口头或图形表达你的知识和想法。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如何巩固对550字的理解,能写出250字。
难点:如何正确阅读。
教学措施
1,读写
(1)相信同学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初步识字能力学习到这本书里的生词,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有很多方法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如小组学习和小学教师。
(2)采取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词的复习巩固,防止重复出现。
(3)加强写作指导,不仅要写对,还要写好。学生最好每节课写几个字,保证写作质量。
(4)组织学生在学期中开展“汉语拼音听写大赛”和“生词吹毛求疵”,巩固幼儿拼音读写和认识生词,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2.阅读教学
(1)注意朗读的指导。
(2)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阅读指导,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朗读,如配乐配图、分角色朗读等。
(3)注重学生的个人阅读体验,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问题,还要给学生提问和提出疑难问题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4)注重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阅读材料。
3.口语交际教学
(1)重视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情感进行口语交流。
(2)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口语交际活动。
(3)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时间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的意识。
㈥教学时间表
每周一次教材教学内容扩展内容
第一周2.13-2.17
1,春夏秋冬
2.姓宋的第一周
第二周2.20-2.24
1,小青蛙
2.纵横字谜
中国花园第一周第二周
第三周2.28-3.3
1,打草稿的时候别忘了挖掘机。
2.我想多看几眼。
3、一个接一个,第三周
第四周3.6-3.10
四个太阳语言花园II和IV
第五周3.13-3.17
1,公鸡和鸭子
2.复习树和喜鹊
第六周3.20-3.24
怎么才能让大家都开心?
中国花园三第五周
第7周3.27-3.5438+0
1,静夜思
2.夜晚
3.端午节第六周。
第8周4.5-4.71
彩虹语言花园第四周第七周
第9周4.10——4.14
1,动物童谣
2、古为今用
3、操场上的第八周
第十周:4.17——4.18,生命之初语言园5复习。
第11周4.24-4.28
1,两句古诗
2、荷叶轮第九周
第12周5.2-5.5
天要下雨了。汉语园第6周和第10周
第13周5.8-5.12
1,文具之家
2.一分钟
3.动物王国会议第十一周
第14周5.15——5.19
小猴子下山,语言花园7,第12周
第15周5.22-5.26
1,棉花女
2.古诗评论
第16周5.31——6.2
从小壁虎的尾巴看中国园林中的八个字
第17周第6.5-6.9单元复习和测试经典复习
第18周6.12——6.16单元评审和测试评审
第19周:6.19——6.23分类与检测复习。
综合复习和测试复习在第二十周的6月26日至6月30日进行。
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高一语文教案,学情分析
《故乡》以与吉林地方特色和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话题为教材,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由于学生是刚入学的孩子,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由于年龄和心理认知的关系,他们在学习上还缺乏一些自控能力,这就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通过讲故事、看照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同时对家乡的发展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为他们在当今多元化社会形成健全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家乡,重点进行最基本的生活知识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
2.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家乡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长大后积极参与家乡的建设,让家乡更加美好。
3.培养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和“快乐积极的生活”。对“热爱和创造性的生活”感兴趣
第四,教学重点
1,专注于学生最基本的生活知识教育。
2.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动词 (verb的缩写)教学措施
1,利用图片,让学生思考和表达,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3.将课本中的小故事穿插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故事中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部分教材分析
本单元专门进行识字,安排了四篇课文——春夏秋冬、姓宋、小青蛙、字谜作为识字的语言材料。从内容上看,四篇课文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内容丰富多彩,有自然、姓氏、小动物等;从形式上看,有词串,有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语感特点。
《春夏秋冬》通过情景图解的方式,描述大自然一年四季的风景特点和美丽景色,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儿歌《姓氏之歌》为学生列举了常见的姓氏,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中国姓氏文化的趣味,认识姓氏也可以帮助他们识字,拓展识字渠道。
《小青蛙》以儿歌的形式创设识字情境,让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词特点,提高识字能力。《填字游戏》安排了两个简单有趣的填字游戏,让学生在填字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掌握填字游戏的基本方法。
“口语交际”的训练以听故事和讲故事为主,旨在使学生通过看图和听来理解故事的内容,并大声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从而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中华园一》安排了“趣味识字”、“词语的运用”、“写作小贴士”、“与大人一起读”等几个部分,通过识字、写字、阅读、积累等多种活动,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能力。
学习情况分析经过高一上半学期的学习,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初步感受到了识字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布置了四篇识字课文,进一步鼓励学生拓展识字渠道,扩大学生的识字量,促进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主要是形象思维,图文结合可以帮助他们有效提高识字效率。但由于知识和思维水平的限制,他们的识字方法有限,很难对识字保持持久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学习能力和生活经验,创设丰富生动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鼓励他们自主阅读,借助汉语拼音进行朗读,并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在指导识字方面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同时,要结合文字插图和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单词的意思,并注意在识字的过程中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认识本单元51个生词,正确漂亮地写出28个汉字,积累相关单词,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单词串和儿歌,背诵姓氏之歌。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代表一年四季的季节名词,知道常见的姓氏。理解填字游戏的单词现象。
4.对形声字有初步了解,体会形声字的构词特点。
5.初步认识26个字母,发音正确,区分形状。
过程和方法
1.借助汉语拼音,可以独立阅读,巩固汉语拼音,提高识字和写作能力。
2.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通过学习带有姓氏和天气词的儿歌,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
4.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口头、言语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
2.对中国姓氏文化和填字游戏的兴趣有初步了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读写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具体的语境和情境,感受汉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汉字的兴趣。
班级安排
1.春、夏、秋、冬四季
2.姓宋的
3.小青蛙……小青蛙……小青蛙
4.纵横字谜......................................2个课时
口语交流:听故事,讲故事...1课时。
中国园1……3课时。
知识分类1课时。
单元考核1课时。
第一部分,汉语教案第二册,第四部分,这本教材是按专题组织的,教材的内容是以整体的方式组织的。* * *设置8个专题,分为8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环保,快乐的夏天,想办法,我们的生活有多幸福,我们都有很好的素质和有趣的自然科学。这八个话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征,蕴含教育价值。而且每个题目的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的局限性。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1《中国园林》。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组教材都融合了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50个常用词,可以写出250个本节课认识的或之前已经认识并在本节课中重现的单词。认识文字只需要认识,在文中认识,在另一个地方认识;认识新认识单词中的新偏旁。对于所有学生,不要提高素养要求,以免增加负担。要求书写的文字应理解文字的意思,能够口头或书面构成文字,并逐步口头或书面使用;最重要的是把字写准写好,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阅读的欲望。学会独立阅读。爱读书,能主动认识,学会自己认识,这是学生读书的不竭动力。一定要重视兴趣和习惯的培养。重点要放在鼓励和激励上。
3.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单词的意思。有感情有想法,愿意与人交流。读诗可以拓展想象力,感受语言之美。理解少而精、重而难的单词和短语;方法是结合语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不是用文字来解释文字,提倡自启蒙以来的自学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
4.学会默读。允许一个从指读到非指读,从默读到沉默,从边读边思考的训练过程。这本书侧重于默读习惯的培养。阅读的内容可以是从段落到文章,要求循序渐进地提出,循序渐进地严格训练。要注意通过课堂上的大声朗读和默读来培养阅读兴趣——关键是读课文要读出味道,读出乐趣,从中学习。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喜欢读书,感受读书的乐趣”,这和喜欢识字一样重要。如果你爱读书,你可以从中得到乐趣;如果你有乐趣,你更爱读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老师一定是好老师,这样老师的阅读教学才会成功。
5.注意语言的积累。课堂上要求背的一定要背。还应该鼓励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更多的单词、句子和段落。
6.加强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指导、交流和示范。课外和日常生活是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学生包括大三学生都可以大有作为。关键是老师要信任学生,引导学生,给学生交流和展示的机会,他们会给你一个惊喜!
二、教学措施:
1,在识字和写作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识字的要领,不要做过多的结构分析,按照识字的规律来,但要及早离开语言环境,承认学生的差异,不要追求人人课清,改变学习方法,不要把识字限制在课本上,加强语言积累。
2、阅读教学要落实识字和写字,重视阅读教学,加强语言积累。
3.语文园要注重题型的变化,注重语言的积累,引导课外延伸。
4.口语交际教学要注重互动性和儿童的童趣,创设情境。
部分版,第二册,一年级,语文教案第五部分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单元的主题是“快乐的夏天”,由:识字4,第13课两首古诗,第14课,荷叶圆,第15课,美丽的夏夜,第16课,要下雨了,第65438课。这组教材是以快乐的夏天为主题组织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夏天的美景,有夏天的趣味,有夏天的气象知识。学生可以在这组教材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夏天的美好和味道。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这组教材的介绍,激发学生对夏天的向往和对这组教材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9个新单词,会写36个新单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3课《古诗二首》和第14课《圆荷叶》。
3.引导积累一组搭配恰当的词组。比如《美丽的夏夜》《美味的松果》。
4.寻找和使用形声字阅读指南。继续引导“疑问”和“感叹”的阅读,体验不同语气表达的不同心情。
5.继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
三、教学中的难点:
1,认识79个新单词,会写36个新单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寻找和使用形声字阅读指南。
4.继续引导“疑问”和“感叹”的阅读,体会不同语气表达的不同心情。
四、教学建议:
1.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阅读的欲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快乐。
2.教会学生如何结合上下文和现实生活理解文中单词的含义,在阅读中积累单词。
3.让学生大声朗读儿歌和童谣,拓展想象力,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之美。
五、课表:
识字41课时
13,古诗两首,2课时
14,荷叶轮2课时
15,2小时的美丽夏夜
16,要下雨2个课时
17,小壁虎借尾巴2个课时
中国园林4-2班
***13课时
浅析高一语文教案第六册第四单元教材:
第四单元* * *四篇课文。
《乌鸦喝水》描述了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最后找到了喝瓶子里的水的方法。课文语言简单,充满童趣。乌鸦在困难面前努力寻找出路,终于成功了。
《华山颂》诗是一种新的课型。既描绘了华山的壮丽,又歌颂了寇准的聪明才智。
司马光是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和几个孩子在花园里玩耍,一个孩子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大水缸里。司马光急中生智,搬起一块大石头,砸开水缸,救下了孩子。这篇论文告诉学生,当事情发生时,不要惊慌,而是要冷静下来,想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月亮和云彩》讲述了一个晚上,几个孩子看见月亮穿过云层,争论月亮和云彩谁跑得快。经过观察,他们发现云跑得更快了。课文语言亲切自然,蕴含浅显的科学现象,启发学生积极观察思考。有脑子想出好点子的,有脑子做出好文章的,都是无中生有。因此,我们可以称这组文本为创新文本。创新文章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学会生词,带着感情阅读课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大胆创新的品质。
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到问题,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学习30个生词,认识8个新部首,学习33个二类词,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学会分角色阅读。
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读和写。
2.理解文中讲述的道理。
单元类别排列:
8.乌鸦喝水3个小时
9.《咏华山》3课时
10.司马光的3个课时
11.《月亮和云》有3节课。
练习4第三课
单元练习2课时
第一部分,指导思想,第一部分,第二部分,高一语文教案
这本教材在高一第二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单词。期末复习要把重点放在学生平时犯错误较多的知识或单词上,这些知识或单词比较集中,不易区分。期末复习应坚持减轻负担、提高质量的原则。复习课设计细致,复习题少而精。复习以单词为主,复习题以知识点题为主,题型以综合题和来自区里的全试题为主。总之,针对性强,效果好,这是我们总复习的指导思想。
二、重点和难点信息
1,能正确区分26个字母,掌握字母的排列顺序,书写格式,检查大小写字母,复习检查jqxy和ü拼写时的去点规则。
2、能书写250个常用汉字,掌握其笔顺和正确的书写格式。并能与相应的汉字构成词语。
3、能识550个常用汉字,能连接单词,能正确连接读音,能通过偏旁连接。
4、能运用加一、减一、改一等识字方法组成新单词。
5.能够区分教材中出现的简单反义词、量词和重叠词,匹配部分正短语,补充完整的部分正短语。
6、能完成句子。
7.能够流利地朗读儿歌,背诵要求的课文。
8、能标注自然段落,句子数量,阅读短文理解句意,并选择正确答案。
9、能理解图片的意思,学习图片信息。
三、复习方法:
1,复习字母:大声朗读,背诵,背大小写字母,自检,改错,老师改,再改错。还可以填空、补充、连接、寄回家等练习。
2.复习“我会写”的生词:让学生找出平时容易犯错误的生词,组织比较评论,听写连词,同桌批改,然后由老师批改。学生改正错误后,将听写改正的单词。
3.复习“我能读”的生词:运用开火车、找朋友、部首分类、辅音分类、鼻音前后分类、同音字辨析、单词识别连接、音节补充等方法。
4.复习单词:采用对比单词、分类临摹、扩充单词的方法。
5.复习句子:用词说话,选词填空,加词。
6.复习背课文:家里家长,同桌同学,老师重点抽查,填空写关联词。
7、语文园林的复习,主要是通过做复习题来练习题。学生独立阅读问题,完成练习,然后对证据进行评论。鼓励学生互相改变,互相学习,培养仔细检查的习惯。
第四,改进后进生指导的措施:
1,期末复习前,可以多带后进生谈谈做题的方法和要求,先口头尝试,及时辅导,再练习纸上做题。
2.背课文,坚持给后进生个别撑腰。
3.检查后进生作业时,培养认真审题、边看边思考的习惯。
4.督促学生养成见错就改的好习惯,鼓励学生不懂就问。
5.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开展帮助学生学习的活动。
五、整堂复习课的安排:
* * * 17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