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票房来了,中国的游戏变成电影的机会来了吗?
6月6日,在备受期待的《魔兽》中国首映倒计时之际,巨人网络宣布成立影视子公司——巨人影业,这也成为巨人回归a股后成立的第一家业务子公司。此前的大作《巨人之旅》很可能会像《魔兽世界》一样改编成大银幕。在巨人网络之前,网易、游族、蓝港等游戏公司已经宣布加入影视阵营。
毫无疑问,游戏的电影化在国内外都是同一个趋势,最近轻松登顶票房榜首的《愤怒的小鸟》已经证明了市场的无限前景。但是中国的游戏能在这个巨大的市场起飞吗?
IP时代“以旅行换电影”的好处很诱人。
如果你的朋友圈里有游戏玩家,你一定早在N天前就看到他们晒魔兽的电影票了,虽然6月8日才上映,这在中国的电影消费中是极其罕见的。这部改编自著名游戏《魔兽世界》的魔幻电影,被业内预计将占后排影片的90%以上,在中国的票房将可能达到20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6月2日22: 00整,魔兽零* *放映7123场,购票观众51.35万人,累计票房2563.53万人民币,比去年《速度与激情7》历史纪录(5246.97万)少了近一半。
一大波“旅行换电影”也即将来袭。公开资料显示,俄罗斯方块将由中美联合拍摄,打造同名史诗科幻、动作、惊悚电影系列。水果忍者、我的世界、斩断绳索等游戏也将改编成电影,古墓丽影3也将重启,计划2018上映。
“优改电影”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它有着悠久的历史。1993年,热门游戏《超级马里奥》借鉴了《马里奥水管工》的概念,被改编成电影《超级马里奥兄弟》。此后,好莱坞不断有“优改电影”上映,但大多不成功。有人统计,从1993到2014 * *好莱坞有30多部电影。除了《生化危机》系列和《古墓丽影》之外,大部分的票房和投资回报都低于预期,其中《超级马里奥》还不到投资成本的一半。
在《愤怒的小鸟》和《魔兽》重创之前,优盖电影几十年来都难以打破票房不佳的魔咒,但好莱坞的投资人和电影人却源源不断,原因很简单,背后的利益很诱人。按照粉丝经济的理想效果,以游戏玩家众多的热门游戏吸引玩家到电影院是非常困难的,还可以结合电影做出一系列衍生品,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它应该能够通过改变电影,扩大游戏角色和剧情的可能性,来反哺游戏,延长游戏的生命周期。
现在娱乐圈全球都有IP。有自己故事和人物的游戏,越来越丰富的题材,不断接受市场玩家口味的考验,也是电影创作不可多得的好素材。原本打算购买电影《魔兽》中国版权的万达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在2016年初,传奇影业被直接列入。当时王健林预言,传奇影业的几千个IP知识产权,未来将成为万达整个旅游产业或者儿童娱乐产业的巨大生命,实现电影产品的延续。
今年《愤怒的小鸟》和《魔兽》的强势出击,很可能是电影产业复兴和赚钱模式开启的转折点。
游戏和电影很受欢迎,但中国没有成功的先例
无论是电影还是游戏,中国都处于前所未有的绝佳风口。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取得了近年来最好的成绩:电影总票房达440.69亿元,同比增长48.7%。城市影院观影人次654.38+0.26亿,较2065.438+04增长565.438+0.08%。其中,中国电影《怪物猎人》收入24.38亿元,超过好莱坞大片《速度与激情7》,成为中国历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
游戏行业在中国有多火爆?不需要这样列出数据,就以《魔兽》为例。它在中国首映是因为中国是魔兽世界游戏最大的市场之一。据估计,全球500万玩家中,中国玩家几乎占了一半。
然而,在史无前例的双重风口中,当好莱坞的《超级马里奥兄弟》已经过去20年,而《愤怒的小鸟》也乐于赚钱的时候,中国还没有一部把两者结合起来的电影在市场上盈利。
魔兽将是一个风向标。
当“旅行看电影”的热潮袭来时,中国市场不会被忽视。就看谁先抢滩了。
这一次,缔造征途的巨人网络宣布加入影视阵营,也再次宣告了一场暗战正在进行。随着中国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但电影原创故事的整体能力较弱,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戏题材将很快填补市场的各种需求。
事实上,巨人网络在6月6日的声明也展现了中国游戏与电影娱乐相互扶持的样本和前景。巨人将自家游戏向其他娱乐内容的延伸称为“产品全IP计划”,将开发包括征途、球战、夏衔世界等热门游戏的电视剧、文学、动漫产品。在此之前,腾讯和网易也在尝试探索“从旅游转电影”的可行性,QQ飞车、天天跑、QQ炫舞、天下3、新大话西游2都在计划中。
市场上没有好的产品,也说明了好质量电影的前景是无限的。可以预见,一旦像《魔兽》这样标志性的“电影之旅”项目最终证明票房成功,将刺激爱跟风的中国市场迎来“电影之旅”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