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在春节期间做什么?
春节在古代被称为“元旦”,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开始。又称“年节”,俗称。
《福建人的春节习俗》和《放眼世界》
关于“看世界”的文章《福建人的春节风俗习惯》正文开头>:& gt春节在古代被称为“元旦”,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开始。又称“年节”,俗称“年”。
春节是福建省各族人民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从时间上来说,春节的核心是正月初一。民俗活动主要是开法会、祭祀、拜年、取乐。
1.郑恺
它指的是在除夕的午夜和石矛之间选择一个好日子,打开大门,烧香,点蜡烛,燃放鞭炮,这不仅表明新的一年的开始,也祈求好运和和谐。“郑恺”的时间是以当年的天干地支来计算的,大多数人都是按照历书上的记载行事。“郑恺”之时,天未亮,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香烟缭绕,鞭炮声此起彼伏,一时间热闹非凡。
“郑恺”在龙海被称为“开春”;在古田,叫“开年”;在沙县,称为“下一年”;南平、邵武、顺昌、光泽、连城、长汀、刘清称为“开门红”或“开门红”。“开右”的仪式全省都差不多。在厦门,大年初一“烧香纸,放鞭炮,开门关门”。在将乐农村,如果很多家庭住在同一个房子里,那么开门的人一定是受人尊敬、儿孙满堂的人。希望他能在新的一年里给大家带来好运和快乐。在宁化的一些农村,开门前要放鞭炮,开门前要走访家里所有的房间。在武平,开门时全家都要在场。如果有外人,不允许参加。开门后,按“春牛图”所示财神方向磕头。在邵武,如果有人被“直”鞭炮误伤出血,就叫“血色”,据说是极好的预兆,今年可以发财。
目前,选择“开放时间”的做法基本上已经没有了。一般在除夕零点,新年之交燃放鞭炮和烟花,迎接新年的到来。近年来,电视机开始普及,全省城乡大多数家庭都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零点,电视上新年钟声响起,人们燃放鞭炮,燃放烟花,这绝不是过去能比的。这种新习俗在城镇特别流行,以至于公安部门通知公众,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地点,并建议居民注意消防安全。本省大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取而代之的是录有鞭炮的磁带。
崇拜神灵
祭祀神灵是“启蒙”后旧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仪式。祭神主要包括祭天地、祭家神、祭祖。在献祭之前,祭品被预先排列在大厅里的长长的名单上。各地的供品各不相同,一般包括酒、水果(多为橙子或橘子)、年糕、纯茶、祭祀用的大米以及有红纸花和鲜花的“年饭”。有的地方是纯素食,“设素果、茶、酒、米祭天”。永春也有饺子汤,漳州也有红糖煮面条,同安也有黄花菜和桂圆干。全州很多家庭在祭祀完毕后,都把正月初九的“天寿”搬到了“郑恺”,供品更是精致,三祭五果六斋。祭祀神灵时,家族中的长辈会主持。全家人将会穿上新款式的衣服。首先,他们会崇拜天地之神,焚香点烛,烧金纸,祈求新的一年家庭和睦,吉祥长寿。那就是所谓的“与神共祷新年”。第二,按年龄祭祖。在罗源,“大年初一,摆好香案,就跪拜称之为‘殷琦’。”③有些地方在其他时间举行祭祀活动。在厦门,初一祭祖是中午。有些地方在其他时间举行祭祀活动。在厦门,初一祭祖是中午。在连城,祭祖被称为“拜图”。在农历的第一天早上,族长带领他的子孙到祠堂。在大田,农历正月初一有喝姜茶(就是把姜和米花放在糖开水里)的民俗。这时候要在祠堂前献上一杯姜茶,早饭后在祠堂里祭祀。
祭完神之后,供品要多一天才撤,有的要留到第五天。其中,红橙等水果要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摆放。在福安,堂主案上香三天。
龙海、龙江的渔民在春节买大捆带根带叶的甘蔗,用红绸布绑在船的桅杆上,祈求一个甜蜜的新年。甘蔗要到初三才能摘下来,不然据说会坏。
目前,祭祀神灵的仪式并不流行,但仍有一些人献上水果和点燃香烛,这不仅意味着先祭祀,还增加了节日的气氛。
3.拜年
拜年,又称“拜”、“贺”、“庆春节”,是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新年问候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首先是在自己家里。祭祖之后,晚辈依次给长辈拜年。《旧志》中的“以长幼为尊”④和“以尊长为卑”⑤就属于这一类。在旧社会,人们必须鞠躬,后来逐渐改为鞠躬。虽然至今仍有跪拜的人,但大多只说“新年快乐”“长命百岁”之类的话。长辈接受晚辈拜年后,要奖励红包(也就是压岁钱,其中一部分是除夕夜给的。)或橙色等。现在,拜年的时间也变了。因为很多城镇的孩子和父母分开了,所以他们通常会在第一天早上带着孩子回来给父母拜年。
第二种是以宗族为单位在祠堂拜年,类似于现在的“团拜”。据《连江县志》(卷19)《礼俗》记载(民国),人们祭神祭祖后“循祠堂,依序拜家,以柳橙插侧柏叶,每人收一两片,取“百事吉祥”之意。凡是在祠堂祭祀祖先的,都有宗族拜年的习俗。这种新年问候现在不流行了。
第三种是朋友、亲戚、邻居之间的拜年。(光绪)漳州府《民俗志》(卷三十八)记载:“元节后,无贵贱御新衣,以庆新年。车主出新价,行人在路上面面相觑,五天就停了。”龙海和南京的旧志也有同样的记载。这是对亲戚的新年问候。拜年时,客人向主人鞠躬,祝他们万事如意,阖家平安,新年大吉,主人也鞠躬祝贺。福州流行的问候语是“一起送,一起送”。有些地方注重拜年的时间。连城有句话,“始祖,二郎。第四年初三、初四,有酒无肉。”据说农历大年初一,初二祭拜公公和叔叔。如果我在第三、第四天去给公公、叔叔拜年,那就是怠慢,只能做“野老公”。如果你去第五第六天就来不及了,不好意思招待不周。当孩子们被带去给亲戚拜年时,他们经常会得到一笔“压岁钱”和至少两个橙子。所以福州有句话:“新年快乐,没有橘子也可以有钱。”在诏安,亲戚和朋友互相庆祝新年。进门时要大声说“新对”,对方要回答“大家,大家”,以示皆大欢喜。在新的一年里,你应该带两个橘子,一些糖果等等。对方会收下礼物,把橘子还回去,表示双方都很幸运。在三明地区,先给亲戚的长辈、老师拜年是不礼貌的。但你去的第一家,不仅是王(谐音“死”)和吴(谐音“无”),姓桑(谐音“丧”)和贾(谐音“假”)的人也要避开。
学生到老师家拜年,见到老师用手鞠躬,说“新年快乐”“恭喜恭喜”,马上退出。一般不接受招待。如果去朋友家拜年,可以随便一点。主人拿着香烟、茶、糖果和橘子等着客人。即使是普通的熟人,在路上相遇,也会递上“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话。
拜年大多是初一到初五,但也有例外。在妈祖岛过完年夜饭,亲戚朋友开始互相拜年。在漳平、宁化、尤溪、邵武、崇安等地,初一不出门拜年。宁化、尤溪等地的习俗是,大年初一可以去公共场所玩,但不挨家挨户。如今,这些习俗中的许多已经消失了。
在宁化、邵武等地,初二开始走亲访友。然而,在霞浦的一些地方,这一天是禁止过年的。如果有同姓老人过生日,要送寿面。过去,正月初十的晚上举行生日崇拜,称为“温暖的生日”,但现在不是这样了。
在福安,初二是祭日。你可以做洗衣服,劈柴之类的事情,但是不能做客人,不能接待客人。在福清,初二是悼念死者的日子。凡是有新丧事的,都要为死者设立纪念席,让亲友悼念。在莆田、仙游和惠安北部的一些地方,初二是拜祭死者的日子。据说明朝嘉靖四十二年(1563),日军入侵,大肆烧杀抢掠。民族英雄戚继光大败敌人后,在山中避难的人们在二月初二陆续回到了自己的家园,但看到敌人的铁蹄,尸骨相依,满目疮痍。亲戚、朋友和邻居不知道谁的家人遇到了麻烦或去世了,所以他们互相拜访,并帮助收集他们的亲人。根据后世的传说,二月初二被称为“探尸日”。后来纪念日改为“除夕”和“大年初一”之间的正月初二(正月初四,见后文“除夕”)。从那时起,在每年的第一个月的第二天,人们不会互相拜访,以避免“探索死者”的禁忌但最后多有不便,于是约定俗成:凡初一上午登门拜年者,第二天登门无罪。为此,有很多人第一天拜年,换来第二天的行动自由。
旧时福州水上居民(俗称“白天居民”)有一个特殊的过年习俗:正月初二后的几天内,水上居民(男女老少,多为中年以下的妇女)三五成群,盛装打扮,提着篮子,到城里的每一条街上唱一首小曲,庆祝新年。被祝贺的人得到了年糕、年糕等食物。不管水上居民是富是贫,每个家庭至少要有一个人参加过年。据说这和吃一百顿饭差不多,可以让一家人平安一年。所唱的歌曲和谐悦耳,多与当地风俗和吉祥新年有关,因此颇受欢迎。
闽西客家习俗,正月初一,16岁以下的孩子,戴上布袋,排队到各家各户“做蛋糕”,也有过年的意思。每到一户人家,主人都会给每人一颗糖和一块蛋糕。如果你还年轻,你的哥哥姐姐会帮你拿。
目前拜年习俗依然流行,并增加了“团拜”、电话拜年等新内容。“团拜”就是集体拜年。很多单位都是在新年前后的某个时间安排聚会,互相拜年,既增进了友谊,也省去了互相拜访的麻烦。除此之外,还有军民“群体崇拜”和军政“群体崇拜”。在农村,回乡的干部和学生往往会有“群体崇拜”。打电话拜年是近几年的新生事物,主要在城镇。新年钟声一响,人们就会拿起电话向亲朋好友祝贺,既及时又方便。随着私人电话的增多,电话拜年的新习俗逐渐流行起来。
享受乐趣
春节有许多娱乐活动。大型娱乐活动主要有舞狮、舞龙、踩高跷、舞龙灯等。其次是看戏剧和猜灯谜。此外,还有四色牌、麻将、牌九和赌钱取乐。
在平和、漳浦,“少年或服饰如狮子、八仙、竹马等。,正在门后跟跳舞,敲锣打鼓,好不热闹。主人努力工作以获得水果。有一个幸运的家,劳动比平时厚一倍。在漳平,旧春节时,有一个三五人临时组成的小乐队(主要乐器是唢呐,配以鼓、钹),挨家挨户演奏吉祥音乐,俗称“崇尚大子”。主人会放鞭炮迎接他,给他红包。在士绅的富家,甚至会有舞狮队(俗称“打狮”)来拜年,还会燃放鞭炮迎接,并奖励红包。舞狮队还在大街上或广场上跳舞。在刘清,街道上或大房子里都有舞狮表演。每次去一家,都很受欢迎。走的时候会给我红包赏色。此外,人们邀请民谣歌手在家里演奏。在一些农村地区,年轻的农民喜欢荡秋千。几年前,他们先用竹竿搭起了一个简易的秋千架。从初一到十五,他们聚在一起,或单人或双人,进行各种挥杆比赛,观众云集。在明溪,春节期间还有迎神、舞龙灯、舞狮灯等娱乐活动。
在福州,老春节孩子们最喜欢的娱乐是打“锣鼓”,大人也玩。“锣鼓板”有多种调式,常见的有“大板”、“小板”、“行板”。“锣鼓板”不仅自娱自乐,也是一种游戏。女人们结伴出游,或逛街,或游西湖、白塔,或打四色牌、麻将。男人的娱乐除了看戏、评话,还有喝酒聊天、打麻将、抽牌九。在过去,打扑克只是上流社会的一件高雅的事情。
在闽南,春节娱乐内容丰富。除了舞龙舞狮,还有地方戏剧、歌舞,如南音、歌仔戏、鼓伞舞、车鼓舞,还有武术表演,如《宋江》。在诏安,有舞鸟,即以竹签为骨架,盖以白布彩纸,饰以鸟形,将人放入内表演鸟舞。
1949之后,全省各地的春节游乐更加丰富多彩。除了传统的舞狮、舞龙、龙灯、旱船等,还有各种文艺表演、游园、舞蹈和体育比赛。电影院里有新电影,电视上有精彩的节目。在农村,文化体育部门也组织了许多文化体育活动。一些乡镇自发组织篮球、象棋比赛。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就是春节期间,农村人去城市玩,城市人(尤其是城市人)出去爬山。春节期间,龙岩的爬山、莲花山,连城的管青,长汀的卧龙山,永定的北门山、东华山都特别热闹,盛况胜过重阳。福州鼓山、泉州清源山、崇安武夷山更是如此。
近年来流行于闽南农村的攻炮城游戏,趣味独特。所谓“炮城”,就是在竹竿上挂一串鞭炮,放在几个地方,离地八到十二米不等。攻“城”者,须向排投掷点燃的鞭炮,射排者胜。《攻枪城》的奖品非常丰富,电视机、录音机、自行车。奖品的高低取决于攻城难度(即排距地面的高度)。在进攻“城市”之前,每个“城市”的侧面都用红纸标注了奖品的名称。这种刺激的游戏往往能吸引大量的“围攻”玩家和更多的观众。
“攻炮城”一般是在春节期间进行,有些日子选在农闲的时候。有了“炮城”的村庄,首先要筹集资金购买奖品,布置场地,然后确定“攻城”的时间,发出通知。“攻炮城”那天,附近村子的人早早就来到了“战场”。被“围攻”的大多是年轻人。他们带来成箱的鞭炮,而不是五个或十个。到达后,选择要攻击的“城市”占据有利地形。围观的人群人山人海。当主持人宣布开始“攻城”时,战场上各个阵地的炮声骤然响起,硝烟弥漫。再加上观众的喊叫声,整个战场沸腾了,非常热闹。“炮城之战”非常激烈,从早到晚持续不断。有的当天攻不下“炮城”,第二天继续。攻城战士花了一箱箱的“炮弹”,一直坚持到攻占了所有的“炮城”。
《攻炮城》成就不一样。有经验的人由两个人辅助,一个送“炮弹”,一个“攻城”。有时候,一箱鞭炮还没放完,“城”就被攻占了。他们兴高采烈地拿着奖品凯旋而归。没有经验的人花了几箱鞭炮,却一个“城”都没留下。即使如此,也是眉开眼笑,毫无悔意。
5.饮食习俗
福建的旧习俗对正月初一的饮食很讲究。比较常见的是吃“年饭”(新年饭)、面条、年糕、素食。一般第一年的第一天早上不做新饭,吃“隔年饭”就是运气好。吃面条意味着长寿;年糕意味着年年高;用素食与拜神拜佛有关,以示虔诚,祈求一年平安幸福。将乐一带有句谚语:“一餐快,四季无灾;如果你禁食一天,灾难就不会降临。"
各地的饮食习俗不尽相同。在福州,早餐一定是面条和面条,还要配两个“太平蛋”,象征着一年长寿平安。在仙游,早餐是面条和菠菜,称为“年面”。在泉州、惠安、福鼎等地,早餐食品中也有面条。在漳州和龙海,我们吃甜面和红鸡蛋来祈求和平和长寿。素食在任何地方都很普遍。在顺昌,早餐吃“隔年饭”配素菜,主要有胡萝卜(满堂红)、豆腐(饱)、芥菜(长寿)、挂面(意为须发皆白)。南平民间的第一天早餐是由做小吃(长寿面)的男人组成,早上和下午吃素食。在崇安(今武夷山市),早上和下午都有两顿素餐,晚上一顿酒席就像年夜饭。简阳、邵武、将乐、建宁、大田、永安、永定、上杭、连城、漳平、武平、诏安、德化、南京、福安等地很多人吃素。尤溪民间,早餐多为素菜,有线面,一整熟长寿菜。有的人为了多加点菜,还会在前三餐上放一副餐具;儿子身体弱就多给一只鸡,说能娶个好老婆。沙县民间早餐,无论素食与否,都要吃大蒜(一切顺利)、菠菜(红头)、豆腐(满足)。在漳浦,大多数人早餐吃韭菜、菠菜、芹菜、花生油炒豆腐。韭菜、菠菜不切,故称“长年菜”,寓意斋戒长寿。和平也有类似的习俗。长汀的素菜里一定有芹菜、大蒜、洋葱、韭菜,谐音“勤、算、巧、巧”,以求好运。有些地方讲究初一早上吃甜的。除了吃年糕,他们还喝甜茶。在尤溪,早餐前喝姜糖茶叫“甜”。在霞浦,“无论贫富,大家都吃一碗汤,也就是俗称的‘散步时光’。“改”和“是”同音异义,意思是好运。
目前,大部分第一天吃饭的习俗仍然流行,但素食很少。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餐桌上的食物更加丰富和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