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强迫症如何进行心理治疗?

】《走出强迫的泥潭——森田疗法指导集》

顺其自然,或者顺其自然。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的较好方法。森田疗法的精髓是“顺其自然”,如何正确理解“顺其自然”这个词是治疗取得成效的前提。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患者朋友对“顺其自然”的理解不够深刻或者错误,导致森田疗法对他们的治疗没有效果,甚至让他们怀疑森田疗法本身是否有效。究其原因,他们只是从字面上理解了它的意思,以为“顺其自然”就是“顺其自然”,这是自己的痛苦放任下去,没有控制好自己的问题所导致的。比如一个有强迫观念的患者,可能会误以为“顺其自然”就是不断强迫自己。

要正确理解“顺其自然”,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自然”,也就是你要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比如昼夜的循环,晴雨的天气,这些都是自然规律,是人类无法控制的。我们必须遵循并接受这些法则才能快乐。如果人们抱怨为什么整天都是黑夜,或者认为不应该下雨,那么他们就违背了“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找麻烦。

而我们自己也有一定的自然规律,比如情绪,我们无法人为控制,它从发生到消亡有一套程序。你接受它,跟随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反之亦然。例如,如果你即将参加一场重要的考试,你会感到焦虑和紧张。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你不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它很快就会消失或者变成你努力复习的动力。如果你认为你不应该紧张或焦虑,那么你就违反了情绪的“自然法则”,焦虑和紧张就会越来越严重。再比如社交恐惧症患者,性格内向,和陌生人说话会感到紧张和不自在。他觉得不应该这样,在陌生人面前不得不刻意不紧张。结果他越来越紧张,以至于看到熟人就开始紧张。他现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症状,是因为他违背了自己的“自然法则”。他的性格比较内向,内向的人的特点是害羞和腼腆。和陌生人说话,肯定会有紧张不舒服的心理反应。而他自己不接受自己的“自然法”,与之对抗,结果必然是这样的。

人类还有一种自然现象,必然会出现在奇怪、可怕、肮脏的思想中。这里我们暂且称之为杂念,杂念和情绪一样,都有自己从发生到消失的过程。如果你接受了它的存在,知道它是无意义的“杂念”而忽略它,那么它就不会影响你,很快就会消失。反之,你关注它,你和它争论,等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比如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上课时突然脑子里冒出一个杂念——我要去杀老师。这个想法让他非常害怕。他觉得自己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他觉得自己很可怕,就一直自责,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从而强行产生了这个想法。这个学生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其实很简单,因为老师平时对学习要求很严格,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想法的出现,其实是学生潜意识对压力的一种发泄。在这里,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潜意识过程是不现实的,但如果学生事先明白分心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他可能就不会那么在意它们,从而避免强迫观念的形成。

以上是《顺其自然》中“自然”二字的含义。那么“顺其自然”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在了解“自然”的前提下,不要在意那些带有“自然规律”的情绪或杂念。举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作我们的思想,把往湖水里扔石头引起的涟漪比作影响我们的情绪或者分心。你认为我们能做些什么来阻止连锁反应的发生?我们应该继续向湖中扔石头还是根本不理会它来阻止涟漪?答案当然是停止扔石头,不去管它。一点关系都没有。只是“顺其自然”。

当然,要想让“顺其自然”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还得结合“随心所欲”。换句话说,你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也不得不关注客观现实。该干的活你干,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聊天的时候聊天。做你该做的。当然,也许一开始,那些困扰你的想法和杂念还是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迟早会自然消失,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尽力去做你该做的事情。然后,那些杂念和情绪就会在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消失。

难治性强迫症的两个原因

强迫症是一种难治的心理疾病,它带来的痛苦对于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来说是难以承受的。现实中,很多强迫症患者都在选择森田疗法来治疗自己的强迫症,但治疗效果有时并不理想。当然,这并不是因为森田疗法不好,而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森田精神。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顺其自然》,来说明“顺其自然”的真正含义。这里我就分析一下强迫症除了没有正确理解森田精神之外,其他两个难以治疗的原因。

1,每个人都有强迫倾向。

强迫症患者最大的愿望可能就是希望自己的脑子里再也不会有一丝强迫症的概念。

是的。这种想法虽然很美,但也很危险,因为没有一丝强迫是完美主义的想法,会为你日后走出强迫症的漩涡埋下隐患。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挫折、挫折和需要选择的事情。这个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担心,会在脑海中不断思考如何处理这些事情。尤其是当我们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候,有可能这种反复思考的时间会更长。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反复思考就是一种强迫,所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强迫倾向。

所以,强迫症患者要放弃自己的完美主义欲望,不要有一丝强迫观念,因为如果你执着于此,生活中这些不可避免的强迫行为就会和你的强迫症结合在一起,加重你的症状,这也是强迫症难以遵循的原因,因为强迫不能完全根部雕出的。

其实强迫症最大的痛苦不是强迫性的想法或行为,而是伴随这些想法和行为的焦虑、紧张和不安。如果你不去想,如果你的心情是平静的,甚至是愉快的,那么即使想问题的症状持续存在,你还会像以前一样痛苦吗?所以,想要治疗强迫症,不要把症状当敌人,要接受症状。只有这样,你才不会把症状看得那么重。如果症状不重要,你的心情就会平静下来,只有心情平静了,症状才会依次减轻和消失。

2.强制泛化

强迫症有一个特点是很容易概括的,就是说一开始我们强迫的只是一个想法,后来强迫的想法越来越多,一个接一个,可能是同时强迫,也可能是一个接一个强迫。强行概括的原因首先要用人格来讲。一般来说,强迫症患者性格内向、完美主义、敏感、固执。但患了强迫症后,原有人格成分的敏感性因症状而敏感,所以泛化了。当然,从行为的角度来说,是因为形成了一种强迫性的习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泛化其实是一种持续未解决的心理冲突的表现。

那么如何才能防止强行泛化呢?答案很简单。首先要意识到泛化的存在。当有概括的时候,我们不必去关注这些让你反复思考的想法,而是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所以概括不会影响到你。当然,有时候这些广义的强迫观念看似正确,给人的感觉是不可能不去想,但是你要记住这是一个陷阱。只要想一想,又会陷入一个强迫的怪圈。

为了让大家把概括理解清楚,下面我举个例子:比如有人觉得他刚开始只是反复强迫别人很奇怪吗?因为这种强迫冲突持续得不到解决,他又强迫了别的东西。比如他在看一部关于人类科教的电影的时候,突然有一个想法,我们应该分男女,于是他反复思考这个问题,然后出门之后,突然想到门是不是没锁好,于是他就强行思考这个问题,等等,越来越多的事情是强行的,其实都是强迫的泛化造成的。如果他事先知道强迫会被泛化,他就会警觉,意识到不是这些问题(人为什么分男女等等。)那些本来是有意义的,但是把症状一般化了,这样他心里就有底了,内心的焦虑就减少了很多,也找到了一个顺其自然,不在乎这些症状的理由。

森田疗法治疗失眠

失眠是困扰现代人的常见问题。失眠的原因有两个: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是指身体不适、疾病或外伤疼痛引起的失眠;心理因素是指那些由于心理混乱而导致的失眠。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因心理因素导致失眠,成为失眠患者的主力军。

心理因素导致失眠的人,主要是在最初阶段对困扰自己的事情感到困扰、担心和焦虑。就这个阶段而言,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困扰自己的事情,为此失眠也是正常的。这种情况的失眠一般会在一周内好转。但如果此时人们不了解睡眠的知识或者采取一些错误的心理应对方法,失眠就会进一步严重。这个时候,失眠的主要原因将不再是之前困扰他的事情,而变成了另一个问题:如果我再也睡不着了怎么办?也就是说,失眠的原因因为担心失眠本身而变成了失眠。在这个阶段,人们往往会对夜晚产生一种恐惧感,有时甚至会在看到床的时候产生焦虑。

这里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如何利用日本的森田疗法来治疗心理因素引起的失眠。

1首先要对失眠本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如前所述,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遇到一些困惑的事情,失眠很正常。所以当失眠出现时,我们不应该强迫自己尽快克服,因为你越努力克服,你的精神就会越集中,就会越兴奋。兴奋的时候怎么睡得着?所以我们正确的态度是,用平静的心态对待失眠,接受失眠,甚至享受失眠,不去想它,不去在意它,不把失眠当回事,那么失眠就不会成为困扰你的问题。

2、就是要知道睡眠的规律:睡眠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它有自己的一套规律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入睡,所以当你焦虑睡不着的时候,你完全不用担心睡不着的问题,只要你静静地躺在床上,闭上眼睛,睡眠自然会引导你入睡。所以我在上一篇文章的最后说,不要去想,不要去在意。当然,入睡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但不管是长是短,你只要记得忽略它,不去想它就行了。

3,就是要知道睡眠时间的长短会对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因为我们经常担心自己睡不着的重要原因是害怕睡不好会对明天的工作、学习和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其实就睡眠时间而言,长短因人而异。有的人晚上需要睡10个小时才能白天精神焕发,但有的人只需要4个小时,甚至2个小时。但是经过科学研究,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需要睡五个小时,所以即使晚上不睡五个小时也没关系,因为第二天中午还是可以午休的。至于对健康的影响,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人因为失眠而死。

4,也就是最好在一定的时间睡觉。今晚12不睡,明晚2点睡,后天晚上9点睡。还有就是早上要定时起床。没事的时候不要躺在床上,尤其是失眠的时候。而是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晚上该睡觉的时候睡觉。

以上四点,如果你能深刻理解并坚持使用,一定会对你的失眠有所帮助。

强迫症应该用心理治疗还是药物治疗?

强迫症(OCD)是一种神经症,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出现某些观念和行为。其发病原因至今仍是个谜,但我们现在能知道的是,它的发生总是与人的性格特征、心理创伤(尤其是性问题)、应激事件密切相关。

目前在强迫症的临床治疗中,主要有两种治疗倾向,一种是主张药物治疗,一种是采用心理治疗,但是哪种治疗倾向更有效呢?

笔者在以往的治疗中也接诊过一些强迫症患者。其实他们很久以来就到处找医生治疗他们的问题,但是至今没有治好。最长治疗史10年。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以前单纯用药物治疗。

我们知道强迫症的成因主要是心理因素,比如个人的完美主义倾向,敏感的内向,错误的思维模式或习惯。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调节大脑的生理机制来达到治疗效果,所以药物不是针对强迫症的源头,所以是治标不治本,作用只能暂时控制症状,而不能根治。中国有句老话叫“心脏病要心药”,所以强迫症的治疗应该以心理治疗为主,纠正其性格缺点和错误的思维模式或习惯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不过这里我想提的是,对于更严重的强迫症,在治疗初期单独使用心理治疗也是有害的,因为心理治疗一般需要患者花一定的时间去理解和实践治疗的理论和观点才会有效。强迫症的症状一旦爆发,如果患者并没有真正理解心理治疗的理论或观点,就会导致心理治疗的失败,从而使患者对心理治疗失去信心,导致其日后停止治疗或寻求简单的药物治疗,其结果必然是长期无法治愈。

因此,对于强迫症的正确治疗应该根据其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直接用心理疗法治愈,不需要使用药物;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比较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在心理治疗的情况下使用药物。一般的治疗程序是:在治疗初期,可以适当服用一些药物,控制和稳定症状的发展,同时可以配合心理治疗。当患者在实践中逐渐得到心理治疗的效果时,一方面要继续心理治疗,另一方面要逐渐减少药物,最终停药。

接受症状

其实不管是强迫症患者还是其他精神疾病患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接受症状。当然,我们能深切体会到那些症状给患者朋友带来的痛苦,也深深知道患者朋友渴望尽快好起来,所以他们不接受症状,责怪自己,甚至讨厌自己,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想说的是,虽然这些无可厚非,但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那就违背了你的初衷和尽快好起来的愿望。

这里我打个比喻解释一下为什么接受症状真的会让我尽快好起来。比如我们的手或脚上有一块淤青,留下了凝血的疤痕。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这个伤疤在我们身上消失?正确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接受它,不去管它,因为当这个疤痕下面的皮肤完全愈合后,它就会自然脱落消失。

而如果把这个疤痕比作强迫症,那么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强迫症患者是如何对待这个疤痕的呢?他们在不断的挖这个伤疤,希望能在一瞬间永远的除掉,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无非是挖的越多,流血越多,伤疤越大。最终强迫症被患者紧紧抓住。

所以,面对已经出现的症状,我们唯一能做的,也是唯一能让我们变得更好的方法,就是接受它,不要把它当回事,那么症状在我们宽容的心态下就会缓解很多,也会逐渐自然消失。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如果要选择森田疗法中最有效的治疗理论或观点,我觉得一定要随心所欲。那么什么是“随心所欲”?简单来说,认真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比如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购物、扫地、洗衣服、修东西等等。这些都是你应该做的事情。

仔细想想强迫症患者和正常健康人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强迫症患者忘记了“要做什么”,忘记了自己应该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修东西等。,而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心里的一个想法和一种情绪上,所以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就形成了一种恶毒的习惯,喜欢固定的想法和情绪。

而我们正常的健康人呢?他们没有强迫症是因为他们总是“为所欲为”。他们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某个思想或情绪上,而是集中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做的事情上,所以强迫症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那么反过来,如何才能消除强迫症状呢?不言而喻,从现在开始,你要“为所欲为”,也就是立刻把注意力集中在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购物、扫地、洗衣服、修东西等等事情上,并努力做好,同时,你也完全不用关注自己的症状,所以久而久之,你就会改变那种恶毒、执着的本性。

完美是一把双刃剑。

完美主义是强迫症等神经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之一。除了在外在的事物上要求完美,他们内心也一直认为自己是完美优秀的人。当然,认为自己优秀没有错。这是很好的自我评价,会增加一个人的自信心。追求外在事物的完美,其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可以说,人如果没有追求完美的欲望,社会就不会进步。

但是既然追求完美是有益的,为什么有些追求完美的人最后会有强迫症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完美是一把双刃剑。适当的完美可以促进一个人的发展,过度的完美,从偏执到自大,只能阻止一个人的发展。不幸的是,强迫症等神经症患者往往倾向于过分完美。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与实际能力严重脱节。当然,这里的脱节并不是说他们完全没有能力,而是他们混淆了潜力和能力(潜力是指未来发展中可能达到的能力,而能力是指你此刻已经具备的实力)。他们常常认为自己现在是一个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完美的人。所以他们脑子里经常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是一个凌驾于很多普通人之上的人,我是一个天才等等。

正因为如此,他们会严格要求自己,不允许自己有任何的瑕疵,所以他们非常重视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经常会因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自责。如果他们长期无法改正自己的缺点,其实可以说,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都无法改正自己的缺点,因为他们的要求是做一个完美的人,而这个世界上有完美的人吗?不会,所以他们必然会陷入自责、抱怨、自怜的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社会困境和障碍,因为他们无法面对自己是一个有缺陷的人,是一个在他们面前不如别人的人。

这时,如果再加上一些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如心理创伤、性心理问题或认知偏差,以及敏感内向的性格特征,就很有可能出现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等神经症。

所以要想摆脱强迫症等神经症的痛苦,就要摆脱完美主义的人格特征。方法就是客观看待问题,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和人,我们只能接近完美,而不能完美。同时,不要以完美的标准期待自己,而是允许自己有缺点,因为每个人都有缺点。总之,学会善待自己,包容自己,接纳自己。只有善良,包容,接纳自己,才能从冲突中冷静下来,走出强迫症。

我记得森田正马先生曾经说过,患神经症的人都是优秀的人,只有优秀的人才可能患神经症。他们和其他优秀健康的人的区别在于,神经症患者发挥了他们优秀的缺点,而优秀健康的人发挥了他们优秀的优点。这真是好建议,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想做的少又想做的多。

强迫症的解释其实可以用两个简单的术语来解释:多思考少做和少思考多做。

一个人为什么会得强迫症?因为他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我想没有人会反对这个。强迫症患者可以考虑一下。你是不是一天到晚90%甚至更多的时间都在想那些无聊的、没有答案的问题,却对吃饭、学习、工作、玩耍等等完全心不在焉?

还有为什么一个人不会有强迫症?因为他最多用50%的时间去思考,50%的时间去做事,当然,甚至60%、70%、80%、90%都是在做事,对自己做的事情全身心投入。

所以可以说强迫症患者和健康人之间只是两个相反的方向。一个是多思考少做,一个是少思考多做。所以,治愈强迫症并不难,只要像健康人一样,少想多做。

放弃治疗

据说森田疗法就是放弃治疗,意思是只要你彻底放弃治疗,你的神经症就好了。的确,这个说法很有道理,可以说是精髓。所以很多患者朋友抱着这句话放弃治疗。如果你是被迫的,随它去吧被迫的,让自己沉溺于强迫的症状中。结果放弃治疗不仅治不好自己的问题,反而越放弃越被逼。

之所以会这样,完全是因为患者思维的泛化,捡了一半就走。他们只理解字面上的放弃,没有深入思考过什么样的放弃才是真正的放弃。

其实如果你真的想放弃,有一个前提,你必须先接受你的症状,承认症状是你身体的一部分,接受你现在的状态是一种正常的状态。为什么?因为只有当你完全接受自己的症状,并把它当作身体的一部分,你才能对症状不敏感,才能让你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在客观现实中你应该做的事情上。比如你觉得谁会对自己有两只手感到困惑?因为每个人都有两只手,这很正常,所以你不会在意。所以,只有接受了正常的症状,才能真正放弃对症状的治疗,达到真正的治疗效果。什么都不做才是真理。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放弃治疗其实就是遗忘强迫症,对症状脱敏,症状被遗忘了,你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你该做的事情上。而这样,你就可以顺其自然,为所欲为了。

而如果你不先接受你的症状,那么症状对你来说就是异物,我们对异物的本能反应就是排斥。那么在排斥的前提下,你说你的抛弃是真正的抛弃吗?在这个前提下放弃,其实也是一种抑郁,是对症状的另一个关注角度。

所以如果你想放弃治疗,你必须首先接受症状。

症状之外的陷阱

很多强迫症的朋友都问过我这个问题,说他们对森田疗法的理解是正确的。但为什么他们的强迫症不能一次次成为根部雕出的呢?对此我想说的是,虽然你已经正确理解并付诸实践,但你并没有注意到症状之外的陷阱,所以无论你走多远,总会被陷阱拉回症状。

那么症状之外的陷阱是什么呢?陷阱有两个,一个是所谓的理性,一个是纵容。

我们知道,强迫症患者其实很聪明,思维能力很强,也很理性,但是他们的理性和完美主义结合在一起,所以他们要理性地想出大脑中没有答案的问题。接受治疗后,他们顺其自然,好好练习,症状也好多了。但在这个关键时期,强迫症患者所谓的理性也开始恢复。他们在没事或者平静的时候也会偶尔想一想。

我在这里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人的执念就是他天花板上的吊灯会掉下来。他会想“我之前真的想太多了,没有意义。”但仔细想想,这个世界并不是100%坚固的,还是有可能掉下来的,只是概率很小。“这个时候,他可能意识到自己即将陷入强迫状态,于是就不再去想那盏灯了。但他的“理性”会立刻告诉他:“这句话绝对正确,这个世界上没有100%的固体。“于是他心里立刻有了一个想法,他要考虑一下,但是不考虑自己是不对的,逼着他去考虑,结果他的症状又恢复了。

而所谓的纵容,我称之为吃饱了没事干,没事找事。有时候我们的强迫症患者很开心,因为他的症状缓解了很多,所以他可能会做这样的事情,就是炫耀自己过去的症状,故意去想以前强迫的概念,好像在告诉症状他可以摆脱。其实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往往很容易想通了,然后把它当成一种症状。

所以在治疗强迫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两个陷阱。针对理性的陷阱,具体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不管一些理性的想法多么正确,记住只要和强迫的概念有关,就完全不要去想,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即使你觉得不去想是不对的,也一定要去想,不去想,因为这就是陷阱诱惑你的地方。还好你顶住了自己的强迫,否则你会再次陷入症状;纵容这个陷阱的具体方式也很简单,就是不要纵容,把自己的快乐放在自己该做的事情上。

恢复的意义

强迫症患者最大的愿望无非就是康复。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复苏呢?如果你认为是症状的完全消失,那么我敢肯定你会永远的逼下去,因为真正的痊愈并不是这样。

我们知道,其实强迫症患者被逼的根本原因是违背自然,把正常的问题当成不正常的,所以才被逼的。举个例子,比如一个男人在街上看到一个美女,于是就有了和这个女人亲热的想法。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心理反应。任何一个生理正常的男人都可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强迫症患者就不一样了。他认为自己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认为自己认为这是不道德的,是肮脏的,于是去压抑这种想法,结果是自己得了强迫症;再比如一个人,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总是想着如何回答别人的问题,认为自己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有这样的想法是不正常的。而事实上呢?我们每个人在和别人说话的时候,都在不停地思考如何回答别人的问题,而正常人都是在不自觉地思考,之所以会不自觉地思考,是因为这就像我们的呼吸一样,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根本不需要我们主动去控制。而强迫症患者不得不把这种正常的、无意识的思维。

参考资料:

www.mingliang.cn/mb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