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关于我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在国内矿业界,紫金山几乎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矿山,2008年3月它曾被中国黄金协会授予“中国第一大金矿”荣誉称号。截止到2019年底,紫金山金铜矿已累计产金208.03吨,产铜48.03万吨,保有金资源储量8.24吨,平均品位0.35克/吨;铜资源储量160.92万吨,平均品位0.51%。
如今的紫金山金铜矿不仅是国家矿山公园,还是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国家首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今天,中国矿业报/矿业界就带大家走进紫金山金铜矿,看看这座矿山到底有多厉害!
这是曾经的紫金山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上杭,属于国家级贫困县,人口40多万,县里每年财政收入仅5000万元,经济十分困难,一度还靠借钱发工资,是一个典型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甚至在当地连一家大的工业企业都没有。
但在上杭才溪和旧县之间有一座紫金山,地方志有记载,紫金山历史上曾经开采过黄金,八十年代经过福建省地勘局近十年的努力,发现了紫金山金矿,但该金矿能否开发利用?经过长期的研究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矿体品位低(按照当时的技术条件,等同于一堆废石),黄金总量少(有把握的只有5吨),而且矿体变化很大,另外矿山处于约1000米的高山上,开采条件困难,投资较大;二是当时国家对于地方开采金矿政策尚未放开,不得进入市场流通,由于当时黄金价格较低,开发很难产生效益。就这样,大家只能眼巴巴地望矿兴叹。
但庆幸的是,当年祖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十二个年头,党中央各项改革举措更加成熟明朗,福建省也在积极行动,这激发了当地下苦功开发紫金山的决心。
当时的陈景河就是勘查紫金山的地质分队负责人,对于曾经的往事,他回顾道:“我1982年初从福州大学地质专业毕业后,在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工作,到紫金山作金矿普查,并很快成为该项目的主要骨干。1984年我写了一篇论文,认为紫金山存在‘上金下铜’的矿化垂直分带,后来钻探时第一个孔就发现下部的铜矿体,矿床勘查从原来的以金为主,到金铜并举,最后以铜为主。下部铜矿是通过成矿预测发现的,并非仅凭运气,瞎猫碰到死老鼠。紫金山矿提交的金矿资源储量为5.45吨,铜资源储量达129万吨,达大型规模。紫金山铜(金)矿的发现、勘查和研究,是我国东南沿海火山岩地区铜矿地质找矿和研究的重大突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摸清了资源的底细之后,虽然表面上看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但由于项目投资大,经济预期不佳,并没有立即取得成功。在这种情况下,上杭县矿产公司成了为开发主体,当时矿产公司规模很小,主要依靠买卖矿产品勉强维持,投资的一些项目也基本上没有效益,更重要的是缺乏矿业人才。矿山开发急需的专家人才,这时候大家想到了既熟悉情况,又有工作热情的地质专家陈景河同志。在上杭县委县政府的强烈期待下,经多次诚邀,陈景河同志放弃了在地勘单位优越的发展条件(福建地勘系统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地矿部优秀青年),主动要求到山区上杭县工作,而陈景河也就成为了上杭县矿产公司(紫金矿业的前身)的总经理。
万事开头难,陈景河同志回顾紫金发展时曾说到:我在上杭县矿产公司任总经理的时候,企业缺资金,5万元贷款都要跑三趟银行才能批下来。我对黄金和矿业开发基本上没有经验,完全凭着年轻人的热情,在一些外部专家的指导帮助下,边学边干边探索,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通过生产经营积累资金,经过25年发展,将一个默默无闻的县属困难企业变成为现在中国领先的国际矿业公司。这其中饱含了很多人努力打拼的心血和汗水,也留下了不少感人的故事。
在紫金山开发初期,金矿开发经验是一张白纸,创业者们通过学习和借鉴,选择了堆浸工艺技术路线,开创了南方多雨坡地大规模堆浸成功工业生产先例。
针对矿石含泥渗透性差,单一堆浸粗粒金无法有效回收的问题,紫金人创造了重选-碳浆-堆浸组合工艺,回收率提高14%,经济价值达数十亿元。
应用经济地质理论,重新确定紫金山金铜矿可利用边界品位,可利用金资源储量从5.45吨扩大到近300吨,矿山开采也从地下小规模转为露天大规模,低品位资源产生了高效益,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金矿”。
但紫金山一路走来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遭遇罕见的特大暴雨,同时企业相关经验也有所欠缺,2010年7月3日紫金山金铜矿发生了铜酸水渗漏造成环境污染的事故,教训极为深刻。但紫金矿业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它吸取了教训,开启了一场深刻的环保革命,让公司从此走上健康、绿色发展的道路。
这是现在的紫金山
目前,紫金山金铜矿露天采矿场面积约3平方公里,采矿方式为陡帮开采,是国内该项技术应用最好的矿山之一。
紫金山最高峰原为1138米,目前露天采矿场在役最高采矿台阶标高为736米,坑底标高为520米。采、剥作业采用组合台阶的陡帮工艺,目前***有22个作业平台,组合台阶每组一般由3~5个台阶组成,工作台阶的高度为12米,工作台阶坡面角为75度,最小工作平台宽度为30~40m。
紫金山将金矿含金品位在0.15克/吨以上和铜矿含铜品位在0.15%以上的矿石进行处理,这两个入选品位为国内同行业中最低,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紫金山金铜矿根据选矿厂地理位置较低的实际情况,在露天采矿场打通天井,矿石借自重沿天井下溜,再从天井底部通过平硐有轨电机车、皮带、自卸车辆将矿石输送到选矿厂进行处理。利用天井运输不仅缩短了运输距离,而且由于天井的落差高达一百多米至三百米,矿石在下落的过程中实现了自然破碎,可谓一举两得。
依靠科学与技术,紫金山这座低品位矿山尽管已经开发了二十余年,但至今盈利能力依然可观。
另外,历经洗礼的紫金矿业始终坚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的铁律,并把“环境安全”确定为企业发展的名片。截止到目前,紫金矿业国家级绿色矿山达到9家,其中紫金山金铜矿就是其中的代表。
20多年来,紫金山金铜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实现“开发一片、稳定一片、治理一片、成效一片”,在昔日的废渣场上建立了公园、茶园、果园、植物园等。矿山作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矿山公园、国家级绿色矿山,目前正在朝着建设龙岩世界地质公园紫金山园区的目标前进。
这是未来的紫金山
目前,紫金山金铜矿仍然保有金资源储量8.24吨,平均品位0.35克/吨;铜资源储量160.92万吨,平均品位0.51%,在过去的2019年产金2.25吨,产铜7.77万吨。
以当前的条件来看,紫金山仍是紫金矿业最为核心的资产,在国内依然具备了顶尖的竞争力,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也都能保持强劲的盈利能力。
我国铜资源紧缺,对外依存度极高,严重依赖进口。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大型高产铜矿山,未来的紫金山仍将肩负重要使命,以它特有的方式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但终究有一天它会完成自己的使命,到那个时候也许人们谈到紫金山首先想到的不是矿山,而是一座美丽的公园,“金山银山”归来依旧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