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特色教学活动概述

游戏是孩子的主要活动,识字无疑是一种学习活动,但游戏和识字并不矛盾。只有把儿童游戏和识字结合起来,让儿童在游戏中阅读,在识字中游戏,才能达到良好的识字教育效果。听读游戏识字是一种全新的以识字为载体、以能力为目的、以兴趣为主线、以游戏为手段、以孩子为鼓励的科学汉字教育方法。本学期的识字教学已经圆满结束。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所有孩子的努力,我们的特色教学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孩子们也掌握了所学的儿歌和单词。在本学期结束时,我们将总结如下:

一.日常活动

经过上学期的幼儿识字套路训练,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要求传书、藏书、享受阅读后的阅读和朗读,并能使用手指。本学期继续加强幼儿识字常规的培养,在幼儿有一定识字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幼儿听别人读书的能力和自己的阅读能力。首先,我们跟着孩子练习阅读。我们的套路要求是:手指写字,耳朵听,眼睛看,轻声读。每次识字课前,让孩子背诵套路要求,提醒孩子掌握跟读的方法。在增加识字量的基础上,我们培养了孩子的阅读能力。我们的阅读套路是:双手坐直,声音洪亮,深情。就是要求孩子不仅要学会阅读,还要掌握阅读的正确坐姿。(只是这个活动因为这学期没有磁带所以比较弱。老师总是大声朗读,孩子们跟着朗读。)

二、集体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让孩子观察书中的图画,并谈论图画中的含义,从而引起孩子对识字的兴趣。展示孩子需要阅读的单词卡片,引导他们阅读。及时纠正发音不正确的孩子,让他们找到和单词卡一样的单词。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的绘画鉴赏能力得到了提高,有的孩子可以用一句话说出画面的内容,大大提高了他们讲述的积极性。这不仅提高了孩子看图和讲故事的能力,也提高了孩子的识字水平。刚开始孩子们并不太在意指指点点(指着自己读书的地方)的做法,但老师多次引导纠正,效果还是一般。后来,又一次,不经意间,我让孩子玩“找单词”的游戏。丁指着一个字问:这个字是什么意思?说他不知道,但他对丁说:“等一下。”所以他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当他读到这个词时,他说,“姚”。我当时就把她的识字方法推广给孩子,有的孩子马上就掌握了,同时也学会了只要会认字就能认字。刚开始,孩子读童谣朗朗上口。随着童谣难度越来越深,孩子读起来有点困难,但也只是认。于是我们加强他们的表达性阅读,首先让孩子理解文章的内容,然后对文章进行分析,最后让孩子听老师讲课,感觉课文是用流畅的、有感情的、有表现力的语气体现出来的。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大部分孩子都能认识课文中的主要汉字,基本能按照朗读的要求背诵儿歌。

1.营造“鼓励评价”的氛围,激发孩子“学汉字”的兴趣

“鼓励、鼓励、再鼓励”的教育原则,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汉字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什么游戏,老师心里都装着班里所有的孩子,对他们的一点点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和鼓励。特别是对于那些胆小、内向、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有个孩子叫程,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在一次“给字宝宝拍照”的活动中,他不敢高举字牌。他总是悄悄地用手指指着桌上的字卡。但是用老师的话来说:“方舟拿了第一,太棒了!”让他改变了。在以后的比赛中,他力争处处第一。他握牌又快又准,他可以大胆地把牌高高举起。

积极暗示也是激发孩子“爱学习”的好方法。梁小时候胆小,口语表达能力差。别人玩游戏他总是坐着不动,好像玩游戏和他无关。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单独和他玩,发现他可以认很多字,但是他胆小,声音小。而且在父母面前,她聪明有文化,在全班同学面前夸他嗓门大,让她比以前更活泼了。

2.创造“新游戏”,激发孩子“学”汉字的欲望。

游戏不能总是一种形式玩,使用的卡片也要不时更新,方法也要多种多样,这样才能激起孩子学习汉字的欲望。比如玩“旅行到”这个游戏有几种方法:当你开始认识一个地名时,玩“买票”。复习地名的时候玩“开火车”。难度增加时玩“带字宝贝游中国”。游戏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要注意游戏的选择:戴上大白兔的头饰,拔出一个大萝卜,念完后面的话,再跳回座位,孩子觉得很有趣。传统游戏、体育游戏、娱乐游戏、智力游戏、角色游戏、音乐游戏也可以用来与识字有机结合,也可以专门为识字设计改编。但无论如何,游戏的选择要注重实用性,巧妙利用汉字作为玩具,并具有教育功能。好玩。你不能重复使用一个游戏或一种类型的游戏。新奇,游戏内容新鲜,可以让孩子在新奇中玩耍。比如角色的新鲜感。不要只用动物,可以选择孩子喜欢的动画角色。如:《奥特曼》、《葫芦娃》、《彩虹鱼》等。娱乐,游戏规则不要太多变太复杂,尽量让孩子玩得开心,玩得开心。

三,识字游戏的情境

(1)把孩子的游戏素养和孩子一天中的各种科学等活动结合起来。

1,结合自然环境

孩子生活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很多知识是在活动中逐渐掌握的,识字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墙面和空间,为孩子创造最好的环境,让孩子在日常接触中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我们利用散步时间引导孩子走进大自然,并与汉字相结合。老师说:“孩子们,我们今天出去,看看谁看的最多。”然后,我以灵活有趣的形式展示了新单词卡,并说:“我看到许多鸟儿在树上啁啾。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我看见许多花在盛开;我看见蝴蝶在空中飞舞;我看见蜗牛在地上爬行...诸如此类。老师及时出示了花、花、蝴蝶、苍蝇、蜗牛、爬虫的卡片。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园区的饲养角度和种植角度进行教学。比如认识兔子、草、萝卜、菜叶在喂养它们的财物的过程中;在孩子亲自参与种植的过程中,他们知道如何锄地、施肥、浇水,知道蔬菜、小麦、洋葱等等。通过这些有趣的形式,孩子们不仅掌握了许多生词,增加了识字量,还巩固了以前学过的汉字,丰富了知识,培养了观察能力,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结合日常生活中的阅读活动。

除了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活动,幼儿园也有很多空闲时间。所以我们把汉字充分运用到孩子的自由活动中。如饭前十分钟、饭后半小时、下午出园等。在这些被忽视的时间里,组织各种游戏,比如:变魔术,让孩子练习说一个单词等。在孩子们的折纸活动中,老师给每个孩子一个他喜欢的单词,然后让孩子们互相赠送自己的作品。此外,它还与广泛阅读相结合,为儿童创造一个识字的环境。结合课本上的故事和情节,画图贴在墙上,写上重要的句子,比如:在狐狸和兔子的教学中,画几个动物,然后把它们的对话写在上面。就这样,通过多种方式,孩子认识了很多汉字,久而久之,孩子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2)与家庭紧密合作,培养孩子识字的兴趣。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学过的知识都会忘记。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对遗忘进行过研究,发现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即短时间内遗忘较快,之后逐渐变慢。学习之初要反复强化已经教过的单词,及时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新单词。复习的时候分配时间。对于新学的单词,学习后一两天内,要反复多次强调;可以过几天每天复习一次;然后可以隔几天复习一次;孩子在牢固掌握后,可以两周或一个月或两个月复习一次。这样,即使孩子忘记了一些单词,也能很快恢复记忆。为了让家长配合,帮助孩子复习汉字,我们与家长紧密合作,培养孩子识字的兴趣。一开始有些家长不理解。他们认为对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阅读还为时过早。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太小了。现在要他读书太可怜了。为了提高家长的认字意识,我们专门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一些听读游戏的成果,让家长明确识字教学不仅仅是认几个字,而是以兴趣为基础,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教给家长一些识字的方法,比如:在家里,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孩子读书,反复听同一个故事,多玩识字游戏,多带孩子出去散步,多看多注意周围环境中的汉字,多让孩子谈论自己认识的汉字和看到的书的内容。此外,我们还定期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听力和阅读游戏方面的素养,为孩子安排阅读要求和阅读方法,如:要求孩子每天读几篇课文,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鼓励孩子读一些幼儿读物,巩固阅读。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坚持不懈地抓好识字教学活动,加强汉字教学,培养孩子的听读能力,让孩子在识字中找到乐趣,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