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的底层逻辑和本质是什么?

赚钱的底层逻辑和本质是什么

有个扎心的事实:真正喜欢赚钱的人非常稀少,大多数人每天从床上爬起来赚钱都是被逼的。

还有一个问题,很多人是意识不到的:喜欢赚钱的人和喜欢花钱的人之间,是不能沟通的。两类人的区别比人和狗的区别还大。

喜欢赚钱的入,连做梦都是在筹划自己的项目,以及努力给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

而喜欢花钱的人,每天都是在研究怎么花钱,怎么通过消费来获得快乐和幸福感。

两类人是没有任何交集的,是不会成为朋友的。

另外,最后我再跟大家说一个扎心的真相:高手在社会上混,出手必须是要赚到钱的,不存在先铺垫、先学习之类的鬼话。

小成功是大成功之母。如果没有开始的小成功,甚至是亏损了,你就会害怕,就会怀疑,会失去信心,会导致一步错、步步错。

而出手就赚钱的人,证明你的思路是正确的,更能树立自己的信心,以及构建客观的、市场化的思维模型当然,在打工者看来,这些出手就要赚钱的人都是掉进钱眼里了,太悲哀了,整个人都被金钱所奴役了。但是呢,我之前说过这样的话,你想要赚大钱,一定是要把灵魂交出来,献给事业,献给金钱。

之前你所信仰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都要抛弃掉,而且要甩掉所有拖累你、不理解你的朋友。

富有的老板都非常清楚:我们出手必须要见到钱,并不是因为我们吝啬,或者说势利,而是说,把时间花在不赚钱的事情上,是违背我们灵魂的,是极其难受的,是生不如死的。

什么时候你找到这个感觉了,那么用不了多久你就站起来了。

另外,赚钱,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那么,赚钱想要打好持久战,这里面有3个前提:子弹足够充足+有勇气向前冲+找到属于自己的轨道。

你必须要有一个基本盘/保底收入,或者说是一份不怎么耗精力的现金流。

如果这份现金流是靠送外卖、进场拧螺丝、坐在办公室当白领获得的,那不叫基本盘,因为这个时候你的投入跟产出是成正比的。

哪怕你的工资是几万块,但它也是极其消耗精力的,很多人在25-45岁这宝贵的20年都投入到这种用时间换钱的工作上了,根本无暇思考其他可能性,等到45岁被大厂解雇了,想哭都哭不出来。

最近,那些互联网大厂不是在纷纷裁员吗,20多岁的年轻员工,裁了也就裁了,反正无债一身轻,大不了换一份工作呗,实在不行送外卖也可以养活自己。最惨的是那些收入比较高、年龄比较大的中层管理人员,他们的精力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是身上背负的东西却很沉重,收入一旦骤降或者中断,那种打击是很难承受的。

最后你会发现,大部分打工者做的事情(包括高级白领),都不是在打造基本盘,而是在出卖自己的时间那么,什么是基本盘呢?

就是在你业余时间,你能通过具体做某件事情,拿到金钱,实现半自动收入。

所以,你也要思考,在你所从事的行业里,属于你的那个半自动收入管道在哪里?

有了基本盘给你保底之后,你就该在其余的时间里大胆探索,把额外的精力和资金拿出来大胆试错。

最近A股和中概股都暴跌,最惨的是那些上了杠杆负债炒股的;其次就是把全部身家梭哈的;损失最小的是那些现金流稳定、只是把一部分闲置资金拿来投资股市的人。

所以说,无论是投资还是创业,你必须要在保证自己的基本盘不翻车的情况下,勇敢去搏,去闯,去试错其实人生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竞技场,你不大胆去搏,怎么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轨道?

另外,如果你是做互联网生意的,根本也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投入。

开网店不需要多少钱,注册账号也不需要多少钱,运营社群也不需要花多少钱。

在有了基本盘、闯出了一番事业之后,你还要思考,到底什么事业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人活着不可能光是为了钱,年龄越大,就越会考虑自己存在的价值、活着的意义,被别人需要的感觉,可能比赚很多钱还要好。

如果有你能帮到很多人,他们就会认可你,需要你。这时候你就会产生一种“我很重要”的自豪感,也会觉得自己的生命非常有价值。

我每次写文章的时候都有这种感觉,因为我知道我的文字是很多读者的精神食粮,他们需要我。

如果你的社会地位很高,影响力非常大,甚至可以一呼百应,那么你就会感觉活着非常带劲。

如果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还能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不断引导自己感受人生中的种种美好,那么你对生命就会非常有掌控感。

这一切,都源于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轨道。

一旦找到了这条轨道之后,不要说10年如一日,就算是深耕50年你都不会觉得累,不会觉得苦,反而会觉得生命很美好,很充实,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