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泼水节的习俗是什么意思?

泼水节是傣族最盛大的节日,也是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节日。傣族的泼水节持续三到四天。第一天是“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称之为“万朵商函”,意为送旧。这个时候,人们要收拾屋子,打扫卫生,准备年夜饭和节日期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叫“烦闷日”,“烦闷”就是“空虚”的意思。按照习俗,这一天既不是前一年,也不是后一年,所以叫“空日”;第三天是大年初一,称为“麦帕亚万马”。人们习惯将这一天视为“天之王的到来”。初四是新年,叫“霸王马”,算是一年的开始。人们认为这一天是最美好和吉祥的一天。节日一大早,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去佛寺沐浴佛祖,然后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跳舞一边喊着“水!水!水!”锣鼓声响彻云霄,祈福之水溅得到处都是。场面真是壮观。

每到泼水节,傣族人都会在附近的山上采集一些花和树叶。节日当天,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去佛寺给佛祖洗澡,然后把采来的花和叶子浸在水里,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水花在空中绽放,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年轻人手中明亮晶莹的水滴,也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水,到处都是水的洗礼、祝福和歌声。泼水在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

泼水节的内容除了泼水之外,还有赶水、赛龙舟、浴佛、诵经、跳孔雀舞、丢包、高飞、放飞灯笼等习俗。

泼水节期间会有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成群的龙舟,穿着红色和绿色的衣服,随着锣声,喊声和哨声拍打着波浪,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到澜沧江,给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

“高飞”和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人们在节前搭起防空架,然后点燃自制的地球火箭,让它呼啸着飞上蓝天。寨子飞得越高越远,人们就越感到光荣和吉祥。获胜者还将获得奖品。晚上,人们在广场的空地上点燃灯笼和蜡烛,放在自制的大“气球”中,利用热空气的浮力将“孔明灯笼”放飞到天空,以纪念古代的圣人孔明(诸葛亮)。

文坡

传统的做法是在一个木盆里装满清水,然后将树枝蘸水,轻轻浇在别人身上。

吴坡

往木盆里装水,直接倒一盆出来。

来源:/view/133030.htm?fr =阿拉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