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语言的怪现象——中学生作文语言的怪现象

作文语言的怪现象——中学生作文语言的怪现象

在当前的中学生作文中,表达中暴露出来的各种奇怪的语言现象,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发思考,令人担忧。我经常看这些充满奇怪语言的作文。不仅让人感到很不舒服,还让人感到担心。这就像看着一个人停留在面前的大道上,坚持走羊肠小道。在崎岖的道路上,他被突兀的树枝吊死,被乱石晃动,仍不知悔改。总的来说,这些语言的奇怪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错别字等文字随处可见,却被认为无关紧要。

一个中学生的作文里有一段话:对于受困于高考压力的我们来说,偶尔会去追那些市面上的流行歌曲,关注明星的轶事。这时候大人们就会指责我们堕落,没有进步。似乎我们的汗水只能洒在课堂作业和复习习题集上,我们的喜悦只能来自优异的成绩。指责我们脱离健康青少年成长的轨道,质疑我们的动机和意图(图片),践踏我们的心灵,干扰我们的性趣,我们都把它抛在脑后。听到这里,我们只想对老师和家长说,这一刻我们放松一下吧。

最后一段200多字的短文有7处错别字。作为一名中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是最基本的要求。错别字的大量存在反映了学生语文素养的下降和部分学生理解的偏差。有些同学认为,阅读一篇文章的好坏,主要看其思想内涵和文学素养。至于几个错字甚至十几个字,都可以原谅,甚至可以把对文章的影响降到最低。这种说法更让人痛心。一个中学生连用汉字正确表达思想这种最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没有,怎么谈得上文章的“思想内涵和文学素养”?要知道,忽略了正确使用语言和写作这一最重要的基本功,基于此的其他东西,如感受欣赏、探究合作、情感熏陶、精神陶冶,根本无法实现,而通过作文来表达情感、诉说追求、展示个性等更高层次的目标,无疑比空中楼阁还要虚无缥缈。同学们,不要把拼错当成小儿科水平的低级错误。平时一定要认真读发音,分清字义,正确书写字体。只有这样,你才能为你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英语很普及,网络语言一应俱全,但被认为是汉语的创新,紧跟时尚。

除了大量使用错别字,导致读者表达错误或产生误解之外,作文中语言表达的另一个奇怪现象是英语的频繁出现。看两个片段:

我想对你说:“亲爱的妈妈,我非常爱你,祝你好运!”安迪思维& amp急性;因为我是一个非常好的母亲。"

第二段今天有钱的W请我们去KTC(肯德基快餐店),我们点了“9+1”(菜单上的9号快餐加1汤)。但是“超级恐龙”(反应迟钝的人)原定的约会还是迟到了。正当我们在KTC“洗耳朵”(听音乐)和“洗胃”(喝饮料)的时候,“超级恐龙”突然说:“我& acute我很抱歉。我遇到火炉就迟到,所以你们MM(靓女)和GG(帅哥)别想K(批评,打)我。”

看上面两段话,不仅中英文夹杂,而且网络语言也是随意使用。如果你是一个不懂英语或者对网络语言知之甚少的读者,恐怕你会不知道该说什么。网络语言的泛滥显示了虚拟空间对书面表达的影响,而英语词汇在文本中的出现反映了母语教学的困境。作家白先勇说:百年中国,内忧外患。外来入侵指来自西方语言的冲击,汉语严重西化;内忧是对外国人的执念和母语自信心、自觉性下降的文化心态。

除此之外,各种曲解、缩写、港台词类、英译词类等等更是层出不穷。有些人认为这种奇怪的语言现象是创新,但学生们要记住,创新并不意味着标新立异。不是一味的求新求异,不计利弊,而是在继承语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注入新鲜的因素,为语文的传承增添新鲜的活力。如果不加筛选就随意使用,可能会抓到一把糟粕而不是精华。

当代中学生不仅担负着未来祖国建设的重任,也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传承者。因此,自觉维护汉语言文字的纯洁性,在作文中用规范的方式表达思想,不仅可以使自己的作文在中高考中获得高分,也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尊重和热爱,表现出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纯洁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三,华而不实的辞藻盛行,晦涩难懂的语言盛行,但也有人称赞其“语言优美,含蓄深刻”。

华丽的文字让文章表面华丽。初读觉得“花团锦簇越来越迷人”,精品只觉得金玉满堂。

什么是成熟?是芙蓉树旁的海,还是丹波的一泓清泉?是金貂美酒的琼林宴,还是月色下鸟鸣的客船?看着布鲁姆的花落在庭前是恶,还是放风筝管理世界的琐碎?是在第四个月南风吹黄大麦平原还是吹开万株梨树的花瓣?不管什么叫成熟,我都会走向成熟,经历成熟。

这是《走向成熟》的一段话。从句子或者词的角度来看,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繁荣的文字织锦。刺眼的光线让人眼睛疼。但是,当你真正通过文字深入文章的思想时,你又能从哪里找到作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和他想要传达的情感呢?

此外,语言的晦涩、朦胧倾向也时有出现。如:“灵魂还在飞翔,想找一片葱郁的土地,却找不到。”我屏住呼吸,踩下油门!南方之旅!我的遗憾围绕着方向盘,我加速超越,荆棘在轮胎下被碾成粉末。我无奈又无奈,我是南行漫记。“这样的段落在《西游记》中随处可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真的是汉字组成的句子和段落,但传达的思想却难以捉摸。你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也接触不到作者想表达的东西。

对于华丽晦涩的语言,有的同学认为是文艺,其实是一种误解。本质上,这种华而不实、自命不凡的倾向反映了学生写作中对情感表达和诉说欲望的低要求。这些不恰当的表面华丽而朦胧,表现了作家情感感知的弱化和情感丰富性的丧失。作家独特的精神体验和情感体验变得淡而薄。他失去了在文本中真实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的能力,使自己完全进入了一个预设的虚妄而浅薄的目标和情境,把自己的真实感受游离在文本之外。他只是玩华丽的文字游戏而完全忽略了通过语言和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突出氛围,表达自己的兴趣取向。透过这样的文字,我们看不到作者的真实想法,看不到他对生命的深刻理解,看不到他对生命的独特思考。所以,无论多么讲究修辞和文采,文章都是肤浅的,苍白的。

同学们要明白,所谓的文采其实主要是指文章的形式。虽然在作文中不能放弃对文字美、语气美、结构美等文采的追求,但也不忍心为了文采堆砌花花绿绿的文字,说出读者不太了解的东西,这样不仅不美,还会让人不愿意读。所以也有“情动于中,形于言”,意思是文章的文学魅力的根源在于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之美。知道了这个道理,你就不会在写作中盲目追求修辞了。

第四,低俗语言呈上升趋势,侮辱性语言被滥用,但也有人说“充满生活,原汁原味。”

在中学生作文中,大量粗俗的“朴实无华”的语言公开出现在作文中,而一些学生却认为它们是原创的,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不仅令人惊讶,也令人担忧。

阿伟是个不聪明的孩子。他脑袋大,四肢短,动作慢,说话慢,是公认的586(反应迟钝的人)。有一天,他走过操场,飞来的篮球砸进了他的眼眶。还没等阿伟反应过来,一个帅气的小伙子站到了他面前,喊道:“你是天才(天生的傻子),蛋白质(傻逼+白痴+神经病),瞎子,真的老水——你欠扁,你是喝剑南春长大的——婊子。”就在高个子男生咒骂阿伟的时候,操场上的其他人只是眯着眼睛比划着,不时发出嘘声,喊着“妈的,748(去死吧)。”

这是我同桌阿伟描述的一个片段。文章中,一群打篮球的学生不仅语言粗俗,而且素质极差。他们没有一个单纯的中学生甚至一个人应有的正直和善良,没有对弱者的关心和爱护,有的只是用恶毒无耻的语言侮辱和攻击弱者。然而,编剧的粗心大意,随心所欲,表演者的肆意攻击,谩骂和羞辱,让人不禁要问,这样的语言为什么会出现在美丽的校园里,为什么会从那个青春洋溢的张富有中学生口中说出。文章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个别中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低下,人格短浅。

除了上述四种语言现象,作文中还不时出现写得随便不经意、随意玩弄文字、语言的啰嗦、油嘴滑舌等现象。

语言不只是语言,作文也不只是作文。相信“文如其人”同学们都听说过。母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我们灵魂的休息地和落脚点,是中华文化的根,是凝聚华夏子孙感情的桥梁和纽带。在作文中,用规范的语言准确、恰当、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写作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理智判断、高雅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人格和健全的人格的现代人。这是作文的最高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不仅仅是简单的写作,更是一种精神载体,成为表达独立声音、展示自我价值、体现自我品位、实现自我生命更高境界的精神活动。

最后,我想告诉同学们,当你拿起笔的时候,请记住:你是中国的一名中学生,你有责任和义务美化和净化我们的汉语言。然后在和你一起写作的过程中,让你的文字更简洁,更准确,更流畅,更生动,然后逐渐变得更有文采,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