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一天后忆故人——弹奏古琴曲《忆故人》有感

?宋代诗人罗大靖在《和林宇录》中评价唐庚的诗《醉眠》:“西味妙。然而这句话妙不可言,知其奇者盖少。他带着黄臂苍白地在声利场中狩猎,但当他看到马头上的尘土,急忙去看影子时,我就知道这句话的妙处了!如果人真的能体会到这种奇妙的东西,那么东坡所谓的“无事不坐,一日如两日,活到七十岁就是一百四十岁”,就会得到很多!”

?刚学《忆故人》时,师父在解释这首钢琴曲的意境时引用了这句话:“山静如古,日日如小年”。因为钢琴曲本身前后都有一种缓慢而空灵的泛音,很自然的想到一个安静的地方,慢慢引入一点点微声,声音轻如遥远,味道淡而浓,散而不经意变成了另一个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落叶和千千电影使他们的感情变得更加强烈。一开始并没有想太多所谓的故事,就像第一次读一首诗,或者说,脑海里浮现出王维的诗。苏轼在《蜀墨》中评论说:“墨墨之诗有图;看画,画中有诗。”无论诗画,中国古代艺术本来就强调声画合一。当然,对于一首钢琴曲,让我们忽略西方乐理的干扰去追求所谓的节奏和速度。你可以用形象思维来塑造它的画面,时间,地点,人物。如果我的脑海里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物质碎片,那肯定很难在我的脑海里组合出一幅带有个人色彩的画面,更不用说从声音中流露出来的感情或喜怒哀乐。

?我一直很喜欢王维的诗,至少大部分是爱他后期的山水诗。而王维的大概是作为“诗、画、琴声、禅意”的学术评价。他的《辋川集》收录了许多在辋川图度过的闲适山水诗,空灵的明秀。所以每次听龚义先生演奏《忆故人》的录音,我想到的都是“人闲桂花落,夜静山空。”月亮出来了,惊了山鸟,在春溪里发声,空山上似乎没有人,然而我却觉得听到了声音。阳光从绿色的苔藓中射向我。”“木槿花带锯末,山中红萼。户户无人,开了又落。"

?“我在山里住了好多天了,木野花的杂草,不远处零星的田野,还有几个孤零零的村庄……”我在脑海中搜寻关于群山的记忆,并在日记中写下。

那时候我第一次去深山老林看望亲戚。因为从小在开阔的平原上长大,所以对被一望无际的大山包围的感觉充满了好奇和惊喜。毕竟那时候我才六七岁。我第一次看到火车穿过那座山的广阔区域。第一次看到成群结队的茶农从这么高的茶山下来,甚至还有茶山旁边学校的小学生。当时我妈拉着我的小手说:“这些山里的小学生下课后都会去山里帮忙采茶,就像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天干农活记工分一样。”当时觉得很不可思议。我认为山里的生活似乎很有趣。比起每天在教室里坐那么久,采茶有趣多了。

?那时候2000年那样的深山太多了。一路上坐车都晕晕的,感觉来了好几天。我终于下了车。到了汀泗桥,尘土飞扬,满身是泥。刚下了几场雨,从桥头通往山上的泥泞道路更加泥泞。半山腰很远,进山就能叫三轮车送进去。如果走一个小时左右,从住在最深处的二姨家回到镇上也是无奈之举。坐在颠簸得厉害的三轮车上,我不停地催促妈妈:

“快到了吗?”

“快到了。”

“到那里要多长时间?”

“马上就到了。”

这一幕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然而,破败的村庄随处可见,一路进去,都是平房,却没有看到一栋楼房,心中充满了失望。我甚至看到了以前只在电视剧里见过的用泥土搭建的低矮的房子。二姨家也不例外,低矮的房子整体是土的。瞬间就有一种在前两个世纪甚至基本上是在想象古代中国的样子,虽然当时脑子里没有古今之分,只有很久以前和很多年以后。唯一感觉生在现代的,大概就是电了。如果晚上停电,生活方式其实和古代完全不一样。

?只有山后的绿竹林才是除茶山外最美的地方。尤其是在朝阳升起,夕阳西下的时候,阳光一点一点穿过茂密的竹林。竹林里有许多绿色的杂草和不知名的野花。偶尔草丛会突然晃动,一只野兔会钻出来,然后迅速跳进旁边的灌木丛,消失在深处。如果你在山里呆久了,你会去探索林地。有时候,还没走完山,又会开始害怕。你总觉得旁边的草堂门口会突然闪过一个陌生的身影,或者地上的落叶或灌木丛里会突然冒出一只恐怖的动物,比如野猪。事实证明,野猪确实存在于这么深的山里。谁知道还会发生什么?这只是一个孩子的幻想游戏。

?虽然这样一个破败的村庄,一点也不应该是诗意的,相反,只有回忆童年的深情,那片竹林,那两棵小树,那只小狗。但是,在山里生活久了的人,在山里自然不会感到孤独。再婚后,二姨选择留在穷山,多少是对自己惨淡婚姻和不幸前半生的一种无力反击。默默忍受命运的残酷毒箭,或者挺身反抗命运的不公。在那个时代和家庭里,一株无助的浮萍就算能抵挡住汹涌的狂风暴雨,又怎么能克制住自己内心早已扎根的时代意识呢?唯一不同的是,回忆里有回忆,结束的是山中的自由岁月。

?大山深处寂寥,王维诗化的人生流露出晚年禅宗思想的关怀态度。毕竟士大夫的情调是唯美浪漫的,他心中淡淡的孤独感和宝塔之外的古尘意味也是纯净美好的,不像陶谦心中的沉静伟大,“一言以自然永恒,奢尽清纯”但是,谁也没有自以为是的优越感,也不应该如此。因为人生总是选择一个他不知道要去哪里的地方,人的情感随着他人生的前途和命运流下欢笑和泪水。虽然时代的主题是不断发展前进的,但人们背后的山山水水,永远像桃花源里的武陵渔父、桃源村民、太守、南洋刘子骥的生活。他们心中有自己的桃源和乐园,缘起于对过去的记忆,充满了思念,或悲或喜,从不满足于停留。

?“一叶不见泰山”。时过境迁,我已从深山归来;山里村民的生活就像山里的芙蓉花。一步一步走出大山,鞋袜沾着泥巴,身后宁静而古老的村庄渐行渐远,那段时间的记忆也渐渐模糊,但心中的孤独却时常被隐藏。虽然后来也去过一些名山圣水,但是在咆哮的大山里的自由和闲适总是要打折扣的,因为总觉得有值得在意的地方,却很难摆脱这样的压抑。

?《忆故人》可以包含太多的感情和意义,也许是爱情,友情,亲情;或岁月,故人,或只是百忙中“偷得半日闲”的喜悦,“别丢脸,庭前看花开花落;去留,望天云烟”等等。无论是王维与裴迪“兀然相往来,终日弹琴吟诵”的漫长岁月,还是陶渊明的“清静恬淡,莫羡李蓉”。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次我知道一些事情,我都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人生态度,还是刘长卿对“唱旧爱歌,今人不多戏”遗风的追求,重在记忆和向往。无论演奏者有什么样的生活经历和态度,或者感受到什么样的东西,对《追忆似水年华》的解读总会开始传播和发掘自己的思想,一首“成功”的钢琴曲必然会被印上它的情感色彩,情感是艺术的灵魂。

当然,我很佩服东坡所谓的“无事不坐,一日似两天,活七十岁便是一百四十岁”,但这种闲适宁静的生活状态,却让人想起了那时候坐在山上等着回家的无聊与孤独。生活总是在重复,你的心情也总是在重复。一直折腾生活真的能摆脱烦恼吗?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时空变了,其实我们的心情变了。不是颤动,是心跳。

无论回国后我们心中涌起了怎样的挣扎和沮丧,一首《忆故人》总能带领我们找回最初的心境。把思绪放大后,再来审视咀嚼,歌曲优雅地结束,一些淡淡的或伤感的或闲适的感情得到释放和淡化,渐渐变成无为和无处不在。用闻一多对孟浩然山水诗的评论来形容这种感觉:“诗(它)不是紧紧地建筑在一副对联(节)或一句话(段)里,而是冲淡了的,均匀地散布在整章(章)里...甚至轻到你怀疑是否有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