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1-12个月的宝宝如何提高认知能力吗?快点训练

婴儿的认知能力及其训练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处理、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宝宝的认知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游戏、阅读、玩玩具都可以提高宝宝的认知能力。

视听定向

离孩子眼睛20-25cm,慢慢移动带噪音的彩色玩具,让孩子的眼睛随着玩具移动。

视觉集中

在儿童床的上方,挂一些有趣的物件,最好是红色的,可以发出声音,引起孩子的兴趣。

视觉集中

像1月时那样训练。婴儿喜欢看彩色的图片来显示他们的兴趣。看到喜欢的图片就会笑,一直看,想摸。看到不熟悉的东西会盯着看很久。

视听定向

在宝宝的视线范围内给宝宝播放各种发声的玩具,慢慢地、清晰地、反复地告诉他名字,然后慢慢地把它们移开,让他能追踪到声音的来源。父母仔细考察宝宝对胎教录音和父母唱歌的兴趣,看他在神情安详、不哭不笑不跳或情绪激动时听到哪些段落,让他经常反复听,观察她感兴趣的部分并做记录。

嗅觉和味觉训练

家长可以拿醋瓶盖让宝宝闻闻,他会给你一个不喜欢的表情。胎儿5个月大时,其舌面上的味蕾已经具备感知酸、甜、苦、辣、咸的能力。出生后要创造条件让宝宝品尝各种蔬菜汁的味道。这是孩子心理行为健康发展和未来健全人格不可或缺的“感官知觉”教育内容。

触控

继续训练抚摸。除了前面的方法,还可以把孩子抱到座位上,把玩具放在面前,让孩子伸手去摸玩具。可以用不同质地的玩具来扩大宝宝手触摸的感觉。

靠近母亲

当妈妈来的时候,宝宝表现出开心而急切的表情,有时还会哭着跳着。只有经常和宝宝一起笑的爸爸,才能激起宝宝的这种激情。

我应该移动哪个肢体

用松紧带在床栏杆上挂一个铃铛,另一端系在宝宝任意一个手腕上。父母首先移动松紧带,使铃声响起。刚开始,宝宝会全身晃动松紧带,让铃铛响。后来,他会只用一只手腕敲钟。1-2天后,橡皮筋可以绑在宝宝的任意一个脚踝上,宝宝在多次尝试发出铃声后可以让一个脚踝活动。视线转移

在宝宝原有视听训练的基础上,继续在孩子醒着的时候看孩子周围的人和事,两个人一起训练,把孩子的视线从一个人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或者让他在看一个物体或脸的时候迅速移开。方式就是用声音或者动作来吸引宝宝的视线。经常让宝宝去户外观察运动的物体,可以拓展他的认知能力。

转头声源

这种亲子互动游戏可以在家里玩:

当妈妈抱着宝宝玩的时候,然后爸爸推门进来,喊宝宝的名字,或者发出声音,宝宝就会转向门口看。

爸爸站在宝宝身边,摇一摇吵闹的玩具,宝宝就会转头寻找声源。

寻找目标

母亲抱着孩子站在台灯前,用手打开灯,说:“灯。”一开始宝宝盯着妈妈的脸,没注意台灯。多次开关后,宝宝发现开关了,视线转移到台灯上。同时,他听到了“轻”的声音,逐渐形成了条件反射。以后听到大人说“光”,宝宝就看着光,找到目标。

当宝宝认识了第一项,就可以逐渐认识家里的花、门、窗、猫、车等东西,然后就可以逐渐学会用手去指了。

就像照镜子一样

与镜中人谈笑风生,用手触摸,在镜子后面找到镜中人。

感觉

继续让孩子看、听、摸、闻、尝。锻炼她完整的感知事物的能力。

寻找丢失的玩具

把吵闹的玩具从孩子的眼前放下,发出声音,看他的目光是否跟随,伸伸头,转身寻找。

如果能随声找到,可以带着无声毛绒玩具继续降落,看能不能追击。

如果你追求,拿起玩具给他,以示鼓励。知道一个事物的名称,从看到指向。鼓励宝宝在听到事物名称后,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手指。指定对象的名字是第五个月训练的重点。刚开始时,握着宝宝的手点、摸,促进手、眼、脑的协调发展。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是先理解再说话。识别物体名称就是练习听声音和物体之间的联系,记住所学的东西。

寻找铃铛

敲响小铃铛,吸引宝宝的注意力,然后走出孩子的视线,在他身体一侧按铃,问“铃铛在哪里?”让她去找。当孩子的头转向噪音时,大人再按铃给她看。然后把铃铛面对面放到床上,露出一部分,然后问“铃铛在哪里?”大人用眼神示意,如果宝宝发现了,及时表扬。

在第六个月的时候,婴儿对陌生人很害羞。

开始躲避陌生人,把脸扑进妈妈怀里,害怕或者哭。我害怕医生、护士和护士,我害怕新来的保姆。但我能记得不在一起的熟人,比如爷爷奶奶,还有有交往的亲戚朋友。用哭来表示反抗。

四个月前,婴儿永远不会注意到什么东西不见了。五个月后,他可以听到或跟随丢失的东西,并转向寻找它。六个月后,他真的能察觉到别人拿走了他玩的东西,他强烈反抗。这是一个认知上的飞跃。

寻找小东西

把彩色的糖豆放进透明的瓶子里盖好,宝宝会拿着瓶子看糖豆;如果把这个瓶子放进一个大纸箱子里,宝宝会把它拿出来继续看糖豆,看它是否还在瓶子里。在寻找小东西的游戏中,通过无意识的探索,建立起物质永恒性的概念。

了解身体的第一部分

大人和宝宝坐在一起,先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鼻子”,再指着宝宝的小拇指说“鼻子”。每天重复1-2次。经过7-10天的训练,当大人再次说“鼻子”的时候,宝宝会用小指亲吻她。这个时候,大人应该表扬她,亲吻她。

第八个月的婴儿

继续辨认身体部位

让孩子看娃娃或其他,家长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教他们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比如让孩子指着娃娃的眼睛,大人说:“这是眼睛,宝宝的眼睛在哪里?”帮助他指向自己的眼睛,渐渐地孩子就会独立地指向自己的眼睛。

感觉

继续抚摸、亲吻孩子,如随着儿歌或音乐的节拍握住孩子的手,教他们拍手,模仿鸟儿飞翔,根据音乐的节奏跳到他们身上;还可以闻闻肥皂和牙膏的味道,尝尝糖和盐的味道,培养自己的嗅觉。

寻找有盖玩具

用手帕盖住宝宝正在玩的积木,看他能不能打开手帕把积木拿出来。你也可以在他玩得开心的时候,用一个塑料杯、盒子或者一张纸把玩具盖上,看她能不能找到。如果没有,就把玩具暴露出来,让她拿出来。

九个月的婴儿

识别图片和事物。

给孩子看各种文章,读图卡,识字卡。卡片要单一,图像清晰,颜色鲜艳,主要教孩子识别动物、人、物品。第一次可以用一个水果的名字和同一个水果图片,让孩子明白图片是有代表性的。认识几张图片后,可以用一张有识字卡的图片,让孩子进一步明白文字可以代表图片和事物。因为汉字是图像,大部分孩子都能先认汉字,再认数字。刚开始教的时候只认一张图或者一件事,持续复习3-4天。当孩子能说出图片名称时,就能从几幅图片中找到对应的图片,记得开始教第二幅图片。

接近陌生人

母亲抱起婴儿,让他靠近陌生人。

过一会儿,陌生人可以给宝宝一个小玩具,和他玩一会儿让宝宝逐渐放松,和他一起微笑,当宝宝回以微笑时向他伸出手。

陌生人抱起抱抱的时候妈妈还在旁边,让宝宝有安全感。

第十个月的婴儿

食指表示1岁。

当大人问宝宝“你多大了?”,他妈教他竖起食指表示1岁。

几次之后,宝宝会竖起食指表示1。比如“你要几块饼干”,他会竖起食指表示1。妈妈只给了他一块,巩固他对“1”的理解。

模仿动作

陪孩子玩,训练孩子有意识地模仿一些动作,比如用碗喝水,用勺子在水里搅拌。可以一次教一个动作,反复教,直到学会为止。

识图、识物、识文。

继续了解图片卡和各种物品。宝宝认识4-5张图片后,让他从一大堆图片中找出自己熟悉的。一旦发现就要表扬鼓励。地图卡加1-2卡,宝宝也能找到。识别3-5个身体部位,通过镜子做游戏,和大人面对面学习,宝宝可以认识脸部的器官、手、脚、肚子等部位。

将参考图中的特征部分。

带宝宝去动物园或者画有动物的书,说出各种动物的特征,比如大白兔的长耳朵,大象的长鼻子,娃娃的大眼睛。除了说出图中事物的名称,家长还要让孩子注意事物的特殊点。复习几遍后,可以问“兔子有什么?”孩子会指着耳朵回答。内容一次不要太多,时间1-2分钟。一定是宝宝感兴趣的东西,不能强迫识别。

大和小

把宝宝喜欢吃的大大小小的饼干放在桌子上,告诉孩子,“这个大”“这个小”。让他拿有密码的大的小的,拿对了就让他吃,拿错了就不让他吃。孩子很快就会学会区分大的和小的,然后用玩具和日用品让他们复习,从而巩固大和小的概念。玩大小积木是比较好的游戏,比如玩“大的在下,小的在上”。

先认红色,比如一个球,告诉他是红色,下次再问“红色”,他会毫不犹豫地指向球。

告诉他西红柿也是红色的,孩子会睁开眼睛表示怀疑。这个时候他可以拿2-3个红色的玩具在一起,肯定地说“红色”。

颜色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般需要3-4个月,孩子才能慢慢理解。

识别颜色要慢慢来,不要着急,也不要同时引入两种颜色,否则会更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