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ptap里面有个叫迷雾岛行动游戏怎么不见了
因为被官方下架了,The Shrouded Isle(中文译名迷雾岛)是一个洛夫克拉夫特式世界观的村庄管理模拟游戏。我个人对克苏鲁之类并不很了解。大概跟大多数玩过这个游戏的人一样,最初被这个游戏吸引是因为这刺眼而又让人无法移开视线的画风。
这刺眼的画风
在进一步了解到这个游戏有过程化生成(Procedurally generated)的人物和故事事件,因此每轮游戏都会有不一样的情节体验之后,就更是觉得很感兴趣。毕竟作为游戏剧情的核心要素的人物,要在其具有随机性的情况下仍然确保故事主线的一致和叙事目标的达成,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于是果断入手了体验了一番,并在几轮尝试后通关。虽然这个游戏在人物的过程化生成这一点上有很多值得说的地方,但最终推动我写下这篇文章的,却是与之完全无关的另一个方面——这个游戏带给我的强烈的价值观颠覆的感觉。
游戏机制
在这个游戏中,玩家扮演一座偏远小岛的大祭司。大祭司的职责首先是维持岛民的秩序和信仰——由五个方面的美德来衡量——与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心中的美德观念截然不同,这五个方面的美德是:愚昧、狂热、守戒、忏悔和服从——在像我这样并不了解克苏鲁世界观的人眼里,这五项美德怎么看都充满着政教合一的封建社会色彩。岛上有五个家族,分别执掌这五项美德。每个季度,玩家需要从各个家族的成员中分别选出一名来作为顾问,来开展烧毁书籍、树立纪念碑、财产充公、鞭笞罪人和调查异端这五项分别对应提升岛民五项美德的活动。一旦这五项美德的某一项低于一定阈值,玩家就面临统治被颠覆的危险。
挑选家族顾问来开展岛民文化道德建设
家族顾问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会对岛民产生一些或好或坏的额外影响,这些影响决定于家族顾问的个人特性。每个岛民拥有两项特性,分别为“美德”和“罪业”。这些美德和罪业是前面所提到的愚昧、狂热、守戒、忏悔和服从五个方面的各种不同形式,且有程度高度。例如,“禁欲者”和“受虐狂”这两个特性都对应戒律这项美德,而“受虐狂”在德性的程度上又超出“禁欲者”;“求知者”和“艺术家”这两个特性都对应缺乏愚昧的罪业,而比起“求知者”来,“艺术家”又是更大的罪。美德和罪业及其程度高低影响到岛民担任家族顾问执行公务时对岛的数值影响。
艾弗森家族的代表通过鞭挞罪人提高了忏悔,但身为学者的她顺便又做了降低岛民愚昧的事
所有岛民的这两项特性都是随机生成。绝大多数岛民的特性,在游戏一开始时是未知的,玩家只能通过含义模糊的流言进行猜测;通过调查可以逐步精确地了解到岛民的特征。但调查是有代价的:五个家族各自对玩家有一个满意程度,调查家族成员的特性会导致满意程度的下降。一旦某个家族的满意程度低到叛逆的程度,玩家又要面临统治被推翻的危险。
从“经常打断别人的谈话”中可以大致猜出这个姐有不服从的特质
比起“教化”岛民来,大祭司还有一项更重要的职责:每个季度为邪神岑诺伯格(Chernobog)献上一位岛民作为祭品。被献祭的岛民需要玩家从五名家族顾问中选取。被献祭的顾问所属的那个家族,其满意程度理所当然会大幅降低。虽然理想状态下,罪业最深的家族顾问是最合适的献祭对象——事实上献祭有“大恶”的人也的确能够将岛民对此行为的不满降到最低——然而,很多时候,为了平衡家族的满意程度和岛民的五项数值,玩家会被迫选择献祭并没什么大罪的人。于是我们看到,“应该献祭谁”这个在正常情况下应该由是非观直接得到答案的选择,在这个游戏中变成了一个视情况而定的策略性的选择。
在整个游戏进程中,玩家要维持岛民的五项所谓美德,还要每个季度献祭一个岛民,同时维持住五大家族的满意程度在一定的阀值以上——玩家要在这样的状态下坚持游戏内五年的时间,才能引来邪神岑诺伯格的觉醒而通关。
在最新的 DLC:The Sunken Sin(沉没之罪)中,岛上还新设置了囚禁(被怀疑)患有“传染性精神疾病”的岛民的高塔。玩家可以选择调查被囚禁的岛民。而一旦调查结果发现岛民确实患有所谓的精神疾病,玩家就只能选择将其“净化”(杀掉),否则精神疾病将传染给同一个家族的其他成员。而所谓的传染性精神疾病,其实就是像“狂妄自大”、“歇斯底里”、“忧郁”这样的稍微有点不规矩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