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掉进井里怎么办?

前言:从泰勒斯掉进井里说起。

泰勒斯是古希腊七贤之一,被誉为“哲学之父”和“科学之父”。据记载,有一次,泰勒斯仰望天象,却没有注意脚下的土地。他不小心掉进了井里。他的侍女把他拉出来说:“你只仰望天空,怎么能看到脚下的土地呢?”泰勒斯对这样富有哲理的话惊叹不已。之后就再也没有听说泰勒斯掉井里了。

如果把天空比作理论体系,把土地比作生活世界,那么泰勒斯的故事就是在提醒我们理论体系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我们不仅要仰望天空,更要关注当下的大地。同样,我们不仅要追求理论体系,更要植根于生活世界。

自古以来,我们一落地就生活在生活世界里。为了解释和理解生活世界,我们发展了各种理论体系。在这些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在这个生活世界中。可以说,没有前人的理论贡献,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没有哲学、数学、逻辑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贡献,我们就没有计算机,没有网络,没有信息时代。

然而,也许是因为理论体系的魅力,在构建理论体系时,我们往往会被构建的理论体系所吸引,以至于在我们眼中,理论体系实际上遮蔽了生活世界。我们为了理论而理论,忘记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沉迷于理论体系,渐渐忘记了生活世界。

对于理论体系,我们忘记了两个基本事实。首先,理论体系有局限性。正如西方谚语所说,“一切规则都有例外”,理论体系是不可能完整描述生活世界的。总之,生活世界有无限可能,而理论体系是有限的。有限的理论体系无法描述无限的生活世界。其次,理论体系满足不了我们内心对智慧的追求。一个人理解康德的认识论,并不代表他有很大的认知能力。一个人懂得语言的哲学,并不代表他有很大的语言能力。一个人懂哲学理论,不代表他很睿智。

好在这个问题已经被正视了。在现代西方哲学理论史上,我们可以看到理论体系越来越接近生活世界。从柏拉图的理念论到康德的认识论到胡塞尔的现象学,从分析哲学到语言哲学再到日常语言哲学,越来越多的理论预设被去除,越来越贴近生活世界,越来越具体。这个发展路径可能会继续下去,理论体系会向越来越具体的方向发展,直到回归生活世界。

维特根斯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早期维特根斯坦写的是逻辑哲学,创造了一个理解世界的理论体系。他认为“能说的都可以说清楚;如果不能谈,就应该保持沉默。”后期维特根斯坦转向日常语言哲学,代表作是《哲学研究》,由一系列读书笔记组成。他有一句经典的话:“我们踩在光滑的冰上,没有摩擦,所以条件在某种意义上是理想的,但我们却因此无法前进。”我们必须前进;所以我们需要摩擦力。回到粗糙的地面上来!“‘光滑的冰’和‘粗糙的地面’是‘理论体系’和‘生活世界’的隐喻。”回到生活世界”是维特根斯坦的伟大宣言。无独有偶,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也喊出了“直面事实本身”的伟大宣言。

回归生活世界,直面事实本身,也会回归最初的哲学。英文单词“哲学”来源于古希腊单词“philo-sophia”,意为“爱智慧”。它的初衷是热爱和追求智慧,但不是为了理论。回顾柏拉图之前的古希腊,苏格拉底并没有构建理论体系。他对哲学的定义是“认识你自己”,用“精神助产术”帮助别人阐明观点。中国同时期的孔子“叙述无为”,弟子将他的话整理成《论语》;同时期的印度,正是佛陀觉悟后,引导他人发展自己智慧的时候,弟子们把他的教导汇编成阿迦玛。这些圣贤也使用语言,他们的语言是日常的、生动的,不是为了理论,而是为了澄清他人的偏见和习惯,展示他人的智慧,解决每个人生活世界中的当前问题。

总之,一切理论都有例外,生活世界的“本质”是无法通过理论获得的。学习前人的理论和言论,不是为了理论,而是为了解决生活世界中的问题。

基于以上思考,本文收集了思维方法和思维艺术,从一些鲜活的故事中,介绍了人类文明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艺术,或许能帮助读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本文中,思维方法是指与逻辑推理和科学方法有关的思维,一般是严格的。思维艺术是指思维中没有被逻辑方法逻辑化或超越的部分,一般是鲜活的。这本文集分为三个部分:故事与思考,新故事与思考随笔。文章之间没有严格的顺序,读者不妨翻过来,从翻的地方读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