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的感官训练游戏!非常详细

前庭平衡障碍的训练

螃蟹漫步

适用对象:

前庭知觉差的孩子,空间判断错误,经常碰壁,阅读时跳字。指导目标:加强前庭感觉与中枢脊髓神经的协调,促进大小肌肉的灵活性。

指导目标:

加强前庭感觉与中枢脊神经的协调,促进大小肌肉的灵活性。

指导要点:

孩子手举耳平,脚微弯,不断向左右奔跑,像螃蟹走路。或者轻轻放下双手,侧着头,左右往前走。也可以双手水平向前,或者向两侧展开,双脚前后左右行走。

扩展活动:

孩子手里拿着一个小球,或者每只手里放一个小球,左右向前走。

模仿动物

适用对象:

坐立不安、经常碰壁、摔倒、身体协调性差的孩子。

指导目标:

强化前庭神经和中枢脊髓神经,使前庭平衡顺利发展。

指导要点:

1,让孩子趴在教室坐垫上,抬头看老师,由指导老师指导进行手指和手的动作。

2.让孩子蹲着学习四肢爬行。

3.让孩子躺在方滑轮上,手脚并用划水。

4、让学生趴在垫子上,老师把球放在孩子面前,让学生像蚯蚓一样推球。

扩展活动:

孩子们也可以学兔子跑,学蛇扭来爬去,或者学猫拱身体。

扔篮球

适用对象:

身体协调性差,视觉空间判断错误,经常撞到墙壁或人的孩子。

指导目标:

加强前庭觉、手眼协调和运动规划能力。

指导性培训:

1,老师在资源教室的墙上固定了一个塑料圈,做了一个篮球架,让小朋友抓着大一点的球走过去放在圈里。

2.不够高的时候,用板凳垫起来。孩子们可以拿较小的球,通过投球把它们扔进篮子里。

3.老师在1米处的地垫上趴着的孩子面前摆一个圈,让学生扔球。

外联活动:

家长也在家里摆纸箱或者在墙上画圈圈来训练学生。

加强平衡感训练

滑板游戏

适用对象:

不灵活、胆小、情绪化、容易摔倒的孩子。

指导目标:

加强身体协调、内在平衡和运动协调。

指导要点:

1.孩子以俯卧或仰卧的姿势躺在小滑板上,头抬起,双手滑动。

2.让孩子仰卧,躺在小滑板上,抬起头,双手滑动。以腹部为重心,双手前后左右向各个方向滑动。

3.在滑板上滑行时,以腹部为中心,用力抬起脖子,让腹部立起来,这样滑行就可以很轻松。对于抬颈有困难的同学,主要是辅导和保护。)

外联活动:

家长配合孩子躺在床上,做蚯蚓状的行走或蹬踏训练。

摇摆人

适用对象:

不灵活,经常摔倒的孩子。

指导目标:

强化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运动神经的功能,丰富亲子互动。

培训说明:

1,让孩子平躺,大人抱腿,上下屈曲,开合,左右摇晃;

2.让孩子平躺,大人抓手,上下屈伸,合拢,左右摇晃;

3.让孩子平躺,大人抓住右脚,左脚向左摇,然后换左脚,右手,左手。这种越过中线的活动,对孩子的身体协调性有很大的帮助;

4.大人双手托住孩子,让他弯曲身体左右摇摆,抱紧。动作不能太快,太慢,要正确,要循序渐进,以免让孩子感到不舒服。

外联活动:

家长可以在家里帮孩子支起垫子或被子,引导孩子左右转身,或前空翻。

拍打气球

适用对象:

四肢不灵活,容易摔倒,平衡能力差,容易情绪化的孩子。

指导目标:

加强前庭感觉、中枢神经系统和运动协调。

指导要点:

用绳子挂几个气球,高度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20厘米左右。让孩子从地上跳起来,用手拍打气球。因为孩子必须抬头,协调手和眼才能完成游戏,所以对头部活动和前庭感觉的成熟是有帮助的。

扩展活动:

和小朋友一起拍飘在空中的气球,抬头跳,配合小朋友的身高。也可以让孩子拿着球拍在手里,边跳边拍气球,加强手眼协调。

举行一个大型舞会

适用对象:

不灵活,容易摔倒,情绪化的孩子。

指导目标:

强化前庭感觉和中枢神经系统,强化手眼协调和内在平衡能力。

指导要点:

找一个又轻又大的气球、沙滩球或大纸团。家长和孩子会把它推到空中,鼓励孩子跳起来,把它打到空中。或者让几个孩子一起玩这个游戏,大人帮忙,不要让大气球掉下来。

扩展活动:

大人也可以向空中吹肥皂泡,让孩子跳起来玩肥皂泡。

棉北油箱

适用对象:

平衡能力差,肌肉弯曲大,姿势差,容易摔倒的孩子。

指导目标:

加强主要肌肉、前庭中枢和脊髓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全发育。

指导要点:

把被子捆成圆筒状,让孩子像骑马一样骑在上面,左右摇晃或上下振动。因为用被子不用太担心安全问题,所以尽量让孩子用屁股使劲跳。

扩展活动:

也可以用大枕头或垫子代替,尽量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大声发泄,舒展身心。

扔孩子。

适用对象:

平衡感差的孩子,走路容易摔倒,不敢走吊桥和平衡台。

指导目标:

加强孩子快速适应重力的能力。

指导要点:

准备一张大床,带垫子或者厚被子。一个家长抓住孩子的头,另一个抓住他的脚,摇几下,然后轻轻地把他扔到床上,引导他放松,在床上晃动身体。

扩展活动:

让孩子躺在被子上,大人在两边晃手,把他扔到床上。

坐球游戏

适用对象:

患有肌肉萎缩症和四肢不灵活的儿童。

指导目标:

加强主要肌肉、前庭中枢和脊髓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全发育。

指导要点:

孩子可以轻轻坐在球上,保持上半身垂直放松,闭上眼睛慢慢调整呼吸,直到完全放松,每次约10-30分钟。也可以在坐球上轻轻晃动手脚,有节奏地跳舞。

扩展活动:

用球代替椅子,让孩子在球上看电视、吃饭、做作业,可以使脊髓神经的发育更加健全。

平衡协调博弈

适用对象:

患有肌肉萎缩症和四肢不灵活的儿童。

指导目标:

加强前庭感觉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全发育,促进身体协调。

指导要点:

1.仰卧,双脚着地,双腿屈伸;

2.俯卧,双脚着地,双腿屈伸;

3.俯卧,双手撑地,双腿屈伸;

4.仰卧,双手放在地上,双腿弯曲伸展。

增强触感

毛巾或垫子游戏

适用对象:

刺激孩子的触觉和中枢神经。

指导目标:

加强主要肌肉、前庭中枢和脊髓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全发育。

指导要点:

用大毛巾把孩子包起来,让他在毛巾里打滚或扭动,也有助于加强全身的触觉刺激。因为在毛巾里更容易让孩子主动掌握,所以即使是触觉极度敏感的孩子,也会因为压力小而抗拒得少,产生兴趣。

扩展活动:

用垫子把孩子的身体夹成三明治形状,轻轻按压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也能促进触觉刺激的自我调节。

玩吹风机或软毛刷

适用对象:

触觉敏感或迟钝,情绪化,轻度自闭的孩子。

指导目标:

加强触觉接受和触觉识别与辨别能力。

指导要点:

调节各种温度,集中力量吹孩子敏感部位,比单纯吹自然风或电风扇更有效。这种感觉挺特别的,孩子会觉得很好玩。长期使用可以培养孩子对轻微刺激信息的抑制能力,使其情绪稳定。

扩展活动:

用软毛刷集中在孩子的敏感部位也有同样的作用。剩下的,比如用梳子梳理头发增强对头皮的刺激,或者用刷子刷大腿和脚底,对加强触觉刺激也很有帮助。

小豆子游戏

适用对象:

触觉敏感或迟钝、情绪化、自闭症的孩子。

指导目标:

强化触觉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

指导要点:

把豆子和鹅卵石放在盒子里,这样孩子们就可以把手伸进去。通过手掌、手指和手背的触摸,也可以增强手的灵敏度,对消除触觉敏感很有帮助。

扩展活动:

也可以把小盒子改成水池,把小豆子和鹅卵石放进水池里。

干布擦拭

适用对象:

焦虑、情绪化、胆小、爱哭、发音差、偏食、动作慢的孩子。

指导目标:

加强触觉学习,长出小肌肉。

指导要点:

用干布擦拭孩子的手臂、手背、手掌、腿、脚底和脖子。或者轻轻按摩孩子的嘴唇及附近的肌肉、脸颊、颈部。还可以边按摩边唱儿歌,让整个过程更过瘾。

扩展活动:

等孩子渐渐不怕接触的时候,可以做头部按摩,挠腋窝和肚子。

滚轴游戏

适用对象:

触觉防御强的孩子,情绪化,挑食,偏食,喜欢吮手指。

指导目标:

突破强触觉防御障碍,强化联合信息。

指导要点:

给孩子裹上薄毛毯,在地上轻轻翻动。也可以轻轻按压孩子的身体,加强孩子的关节信息。

扩展活动:

也可以用床单或旧报纸让孩子站着或躺着,轻轻按摩他的身体,放一些音乐或童谣来娱乐孩子。

足部按摩

适用对象:触觉防御强或慢、情绪焦虑、轻度自闭症的儿童。

指导目标:

用不同的材料刺激敏感的鞋底,加强触觉识别和感觉功能区分的能力。

指导要点:

可以用沙子、砾石、树叶、毯子、塑料垫等。铺在地上,让孩子们赤脚走路。给孩子看,不要逼他,免得他更害怕,情绪化。也可以把多种材料放在一起,让孩子感受不同的触觉刺激。

扩展活动:

让孩子站在草地、沙滩、沥青和水上感受不同的触觉刺激。

玩水上游戏

适用对象:触觉敏感或不足,轻度自闭症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儿童皮肤神经,通过水力和水温促进触觉信息的调节。

引导点:大部分孩子都喜欢玩水。即使是刚开始紧张的孩子也会很快加入水战。如果水里有玩具,他们会更感兴趣。孩子习惯后,可以用花洒或水管喷全身,也可以泡澡。

自制触觉桶

适用对象:

焦虑、紧张、哭闹、粘人、情绪化的孩子。

指导目标:

在盆中放入塑料球、木质层或纸片,让孩子用手翻、抓、握、扔。可以加强指尖的触觉刺激,强化触觉识别,也有助于身体意象的成熟。

指导要点:

要避免盆内物品引起孩子手指疼痛,以免被排斥。孩子可以用手在里面搅,也可以用脚和屁股坐在里面。教练可以详细观察他身体各个部位的反应。东西混得越多,游戏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就越多,也会促进孩子玩的兴趣。

扩展活动:

也可以用面粉、纸、豆子等不同质地的东西来加强他的触觉神经和对不同感官的适应能力。

钢球轧制

适用对象:

触觉敏感或迟钝,肌肉运动差的孩子。

指导目标:加强触觉学习,发展大小肌肉。

指导要点:

孩子们躺在垫子上,手里拿着排球大小的球,举过头顶。让孩子从垫子的一头滚到另一头,球一定不能松。

扩展活动:

老师可以在孩子滚动的时候用一个大粒子球挤压他。

亚麻刷子游戏

适用对象:

触觉敏感或不足的儿童。

指导目标:

直接刷皮肤可以激活触觉感受器。手、眉、背的刷法直接有助于强化本体感。

指导要点:

用中等强度的干亚麻布刷孩子的手臂、脚、胸肌和背部;反应敏感的孩子不要用力过猛,帮助他们慢慢适应,而反应迟钝的孩子可以用力过猛,激活他们的接受神经;可以边做边讲故事或者唱歌,这样孩子不会太紧张,保持轻松愉快的氛围。

扩展活动:

可以用其他的东西,比如风扇、羽毛、电动按摩器等工具。

冰袋游戏

适用对象:

触觉敏感或不足,身体协调性差,自闭症。

指导目标:

加强孩子对温度的触觉反应。这种游戏非常刺激,可以促进儿童脑干触觉系统苏醒,提高儿童皮肤对不同感官的适应能力。

指导要点:

孩子有时候不愿意别人用冰袋碰他们,因为太刺激了。当他们自己喜欢摸的时候,让他们先试试。可以换成热水或者冷水,试试他的反应。

扩展活动:

可以用小石头或者小石头包,或者各种软硬的东西做接触游戏,让孩子在被接触的时候练习正常的适应能力。

加强本体感觉训练:

1.在助手的帮助下,将球推向墙壁并接住。

2.将物体向前推2-3米。

3.将物体拉2-3米。

4.用一只手击球。

5.将静止球踢至前方1米处。

6、会走S形线段。

7.和别人玩接球游戏。

8.倒退3-5步。

9.弯下腰,用手触摸脚趾。

10,抓住滚球推回去。

11,平衡训练和有球肌肉训练。

12,会上下一个倾角15度的小斜坡。

13,跳起来摸吊物20次。

14.把沙袋大小的玩具扔到2米左右的大箱子里。

15,互动拍摄。

16,一步1楼梯。

17,双脚轮流跨30厘米高的绳子。

18.在宽10 cm,长2米的地面上行走,保持身体平衡。

19,可以学青蛙跳40厘米距离10次。

20.做一系列手和腿的动作时保持平衡。

21,左右腿交替钻过呼啦圈。

22,可以来回滚动。

23、转椅游戏。(孩子坐转椅,家长转)

24.做10前滚。

25.用勺子把乒乓球送到3米外的目的地而不掉下来。

26.可以用8步完成1个障碍路径。

27、能踮起脚尖10次,每次站立3秒。

28,可宽20厘米,

30.在高度为厘米的平衡木上行走,保持平衡。

29.你可以连续击球三次而不掉球。

30.挥动球拍,击打挂在孩子肩膀水平位置的衣架。

31.当你的脚抬起来的时候,你可以用双手往前走。

32.跑向滚动的球,向前踢。

33.双手从2米的距离接球。

34.每只手拿一个球,直线走三米。

35.脚尖往前走4米。

36.单脚向前跳6米。

37.能够坐在T型椅上保持身体平衡。

38、跳脚印。

39.双脚离地时可以同时拍手。

40,拿着大物件挡住视线也能走至少6米远。

41.睁眼,单脚站立,双臂伸直或交叉于胸前10秒。

42.闭上眼睛,单脚站立,双臂伸直或交叉于胸前10秒。

43.跳数。

44.运球。

45.踩在雪上(用纸当雪橇让孩子踩)。

46.穿鞋走路(把手放在鞋里,用手走路)。

47.射气球(用手,不要让球掉到地上)。

家庭感官训练游戏

1.平衡木:

准备一块宽10 cm,长约2米的木板。让孩子在平衡木上行走,锻炼孩子的勇气和平衡能力。也可以在户外,让孩子沿着马路、沿着花池散步。

2.绵羊角球游戏:

买个角球让孩子在家跳。如果他觉得无聊,没有新鲜感,你可以和他玩捉迷藏,让他跳起来找你,抓你。

3.车身滚动:

让孩子双臂伸直平躺在垫子上,每天在垫子上打滚5分钟。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4.接球游戏:

让孩子躺在地上,抬起头,手里拿着一个球,把球往墙上推,然后用双手接住。我让孩子每天赚100块。离墙的距离是你自己的。

5.梳头游戏:

用梳子的尖端刺激宝宝的头皮,梳理头发。也可以让宝宝在镜子前自己动手,这样有助于锻炼宝宝手指的精细动作,了解自己的形象。

7.篮子里的寻宝游戏:

准备一个水果篮,把不同质地和重量的玩具放在篮子里,鼓励宝宝把玩具一个一个拿出来。家长告诉宝宝玩具的名称,然后把玩具一个一个放在篮子里,重复2 3次。让宝宝多接触玩具,在接触不同质地的玩具时,不自觉地提高触觉识别能力。

8.盒子里的宝贝:

准备一个空纸箱,上面开一个小口,里面可以容纳宝宝的小手和各种玩具,装各种不同质地的玩具或物品,比如沙袋、玻璃球、小动物玩具等等。家长说出1种玩具或物品的名称,让宝宝伸手进去抓出来,并能准确报出名称。

9.按摩脚底:

在地上铺上沙子、石子、毯子、树叶等不同质地的东西,让宝宝赤脚从上面来回走动,让宝宝感受到各种触觉刺激。另外,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后,家长用大拇指按压宝宝的脚底,每只脚按压100次,不仅可以训练触觉,还是一种保健按摩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疾病。

10.小型飞机飞行:

父亲或母亲平躺,手臂向上伸出,双手通过腋下托住宝宝的前肩,双腿弯曲,用脚支撑宝宝的腹部。宝宝脖子抬高,双臂张开,双腿并拢,伸直放平,看起来像飞机。这时,妈妈或爸爸可以来回摇一摇,说:“小飞机起飞了!”“大人也可以站在宝宝身后,用双手握住宝宝的手。左脚抬起时,身体向右倾斜,左右脚轮流替换。

11.骑被子马:

把被子捆成一个桶,让宝宝像骑马一样骑在上面。左右摇晃时,他的手臂伸直或上下弹跳。因为有被子垫,所以不用担心安全问题,让宝宝爱怎么跳就怎么跳。也可以用大枕头或大靠背垫代替被子。

12.肢体运动:

让宝宝平躺,成人分别抓住宝宝的腿和手,上下屈曲拉伸,开合,左右摇动4拍;然后抓住右脚,在左脚的位置上向左晃动,再换左脚,右手,左手做同样的动作。这种过中线的活动对宝宝的身体协调性有很大的帮助。

13.悬在空中:

床上有一个柔软的垫子或一床厚被子。一位家长通过腋下抓住婴儿的肩膀,另一位抓住他的脚摇晃几下,然后轻轻地把婴儿扔到床上。扔的时候宝宝离床的距离不能超过10 cm。也可以让宝宝躺在被子上。大人可以抓住被子的四个角摇晃几下再扔到床上。可以重复5 8次。

14.摇动船:

成人与婴儿面对面坐在地上或床上,双脚并拢,两腿分开。让宝宝坐在大人的脚上,和宝宝手牵手。大人的身体来回摆动带动宝宝一起摆动,可以前进也可以后退,就像船在水中摇摆一样,可以做20~40次。

15.水上游戏:

通过浮力和水温刺激宝宝皮肤的神经,可以促进触觉信息的协调,所以水的游戏是感觉统合活动中最有用的。玩具可以放在水里,宝宝可以一边在水里玩,一边用软刷刷身体,有助于触觉的唤醒。

16.与球近距离接触:

宝宝平躺时,将小球紧贴宝宝皮肤从胸部滚至腹部、腿部,再滚回头部。翻滚时,时而用力,时而放松,给宝宝不一样的感觉。也可以让宝宝坐在球上弹跳,让屁股感受球的弹性。

17.爬山洞:

把纸板放在矮凳或箱子上,和家里的高脚椅、高脚桌做几个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组合,让宝宝趴着或背着从纸板或桌椅下走出来。训练宝宝身体的柔韧性,提高本体感觉。根据室温和气候的特点,每天选择两项左右的活动对宝宝进行1小时的训练,只要家长有恒心和耐心。1 2个月就会看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