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输棋哭了怎么办?

游戏嘛,输了赢了很好玩吧?

站在孩子的角度,总是输,输的太多,当然会产生挫败感,这是很正常的心理,尤其是对挫折抵抗力弱的孩子。

如果能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感受,而不是“他不开心的时候,妈妈会不理他”,那么孩子内心就会有足够的空间去容纳自己的挫败感,孩子就会有力量去面对自己的感受,因为父母的理解和接纳是帮助孩子面对挫折的最好的力量来源。

如果孩子的适应能力较弱,你需要帮助他建立更好的控制感和效能感。

我建议你适度“让孩子赢”,故意输给孩子,但不要太明显,帮助孩子体验成功的感觉。

孩子赢的次数多了,逐渐对自己有了信心。

另外,你对输赢的反应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应变能力。

孩子赢了不要喜出望外,输了也不要苛责。

当父母对输赢表现出“平常心”时,孩子就会明白“输赢是兵家常事”,更容易接受输赢的结果;

帮助孩子树立“游戏中有输有赢”的观念,传递“这次输了不可怕,总会赢”和“下次再来”的信念。

但是建议你不要很生硬,讲道理,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讲故事,给孩子植入价值观。

建议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闪光点,多肯定和鼓励孩子,但最好使用描述性语言,注意行为本身,少谈泛泛的表扬。

让孩子通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反馈和具体而有说服力的描述性语言,建立起心理上的“满足感”和“自我效能感”。

听听我的故事,教你如何轻松养孩子。关注我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思思说育儿”让你成为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