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民的职务期望

2011年6月,IMF前总裁卡恩因涉嫌“性侵案”在纽约被捕,并宣布辞职。卡恩事件发生后,IMF宣布由第一副总裁约翰·利普斯基出任代总裁,主持该组织日常工作。

IMF在声明中表示,此次总裁候选人的提名将从5月23日开始,到6月10日结束。执行董事会的24名成员可以在这一期限内推举一名候选人。在提名期结束之前,IMF秘书长将对所有提名保密。提名期结束,秘书长将向执行董事会披露愿意做候选人的被提名者姓名,执行董事会继而将这些人选缩小至3人的最终候选名单。

入围3人候选名单是第一步,之后执行董事会将在华盛顿特区会晤这3名入围者,开会讨论候选人的优势并做出选择。

尽管IMF声称会采用“公开、任人唯贤和透明”的方式遴选新总裁,但是此次的推选程序仍然被质疑是一种不透明的非正式投票机制。虽然执行董事会可以在多数投票的基础上选择总裁,但具体执行仍然是通过其24名成员和议,以***识的方法选择。

IMF执行董事、印度人威尔玛尼表示:“表面是表决决定总裁人选,实际都是幕后谈判。” 这段时间以来,在国内外关于IMF新总裁的报道中,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声音要响亮得多。不过,一个国家在IMF投票权的多少才能真正地决定其话语分量的轻重。

在IMF,欧洲拥有35.6%的投票权,美国拥有16.8%,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投票权仅占3.65%。只要这欧美两家协调一致,IMF新总裁无论怎么选,结果都不会“出格”。一来,新兴国家投票权不过半,二来难以协调一致推出众望所归的人选,所以胜算不高。而欧美领导人已齐刷刷地站在法国财长拉嘉德一边。

如果此番欧洲人连任成功,那么新兴国家执掌IMF则要再等至少5年。尽管胜算不大,但借这次事件,新兴国家把自己的声音传达了出来,欧洲人再也不能旁若无人地等着总裁的职位落在自己手中。 《华尔街日报》在分析中国人当选IMF总裁可能性时指出,现任IMF总裁特别顾问朱民成为总裁候选人,会遭到美国和欧洲的反对,而朱民也被认为经验尚显不足。

曾担任中国驻IMF执行董事的张之骧也表示:“我们的诉求,不一定完全表现在总裁人选的竞争上,下一届IMF改选,不仅要考虑总裁的人选,还应把执行董事会的班子也考虑进去。”

在IMF执行董事会的构成上,一把手通常为欧洲人,二把手即第一执行副总裁为美国人。此外,还有两个副总裁人选,前日本财务省国际事务次官筱原尚之,于2010年2月接替原加藤隆俊担任副总裁。而另一位副总裁是埃及人玛特·沙菲克,这位负责欧洲事务的副总裁还拥有美国、英国两国的国籍。

“从目前IMF执行董事会构成看,缺乏一个新兴市场的成分,中国在谈判过程中利用新兴国家的影响力,把副总裁一职先拿下来,这个可能性比较大。”张之骧表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宣布提名来自中国的朱民担任副总裁,中国国内不少经济学界人士乐观以对,并表示,朱民如获任将提升新兴国家话语权。

这是自194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以来,首次提出打破最高管理层“一正三副”的模式,增设第四名副总裁。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提名朱民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不仅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朱民个人的重视,更重要是他背后代表实力不断增强的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国家实力不断增强,使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需要重视来自中国以及中国所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声音。知名媒体评论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发展中心研究员杨禹表示,朱民如果顺利当选,意味着新兴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层内发出合理声音的几率在进一步加大。杨禹称,拉加德选择副手时,必然要兼顾来自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平衡性,这样在工作时候才能够更好、更广泛地代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听取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群体的声音。

一些专家预计,朱民成为副总裁后,势必将成为下一任IMF总裁的强有力竞争者。 2011年7月13日凌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正式提名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IMF总裁特别顾问朱民为IMF副总裁,这是IMF增设的第四个副总裁职务。尽管还有待IMF执董会批准,但根据经验,朱民于7月26日履新无甚悬念。届时,朱民将成为IMF名符其实的首位中国籍副总裁。

拉加德指出,“朱民在政府、国际政策制定和金融市场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拥有很强的管理和沟通技能,对基金组织的机构制度有着深度的见解,我期待着得到他的建议。”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提议任命代表新兴市场国家的朱民出任IMF副总裁,这既符合IMF未来改革的方向,也符合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和新兴经济体的要求。

“拉加德选择朱民虽说有些‘投桃报李’,但也合情合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分析,“中国作为新兴国家的领头羊,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不可或缺,IMF要想在世界经济中发挥作用,离不开中国的支持和参与。” 《华尔街日报》:任命朱民担任副总裁是IMF新任总裁拉加德所承诺计划的一部分,即要让新兴市场国家更多地参与进来。此举将标志着中国官员首次在IMF高级管理层中获得了一席之地。

IMF前官员普拉萨德 :对朱民的提拔反映出中国在IMF权力结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也让人们开始担心IMF日后是否愿意对中国政策做出不留情面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