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高中教学设计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 教学 方法 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故都的秋》高中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故都的秋》高中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品味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

 学习文本抓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

 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四、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五、设计思路

 作者眼中,“悲凉”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带来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败、秋的死亡,其实就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因此在作者看来,这是一种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课设计紧扣“清、静、悲凉”,结合自己的感受品味写景文字的特点。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感受到的是壮丽;杜甫登高,远望“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景象,感受到的是悲凉。柳永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感受到的是凄苦。由此可见,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达夫对于“故都”的秋又寄予了怎样的情怀呢?我们一起来评赏、探究一下郁达夫写于七十年前的一篇 散文 ——《故都的秋》。

 (二)、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简介:郁达夫和郁达夫优美、颓废、伤感和灰冷的文风。

 (幻灯片显示资料,老师给予介绍。)

 (三)、解题

 从标题看作者的情感倾向和 文章 的风格:

 “故都”二字意味着北平不再是垂拱天下的政治中心,亦非京都繁华之地,但还是拥有数百年辉煌的历史 文化 的旧都。

 “故都”与“秋”所组合的标题,既让人肃然感受到故都的苍凉和凄清,也会很自然地读出作者心中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珍爱、赞叹及深情的眷恋和向往。 (出示幻灯片)

 (四)、鉴赏

 1.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

 清——静——悲凉

 2.给文中出现的5幅画分别起一个名字?

 小院清秋——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斜阳——清秋佳果

 3. 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这样仍然意犹未尽。因此在第13段,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以排比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现两者的不同。

 南国的秋 本体 北国的秋

 甘甜可口 黄酒 白干 清香后劲足

 如回味不永 秋之内蕴

 食之有味 稀饭 馍馍 有味耐饥

 不浓易饿 如秋之隽永

 味美细腻 鲈鱼 大蟹 可大快朵颐

 玲珑如意 跋涉千万里

 剔刺而食 黄犬 骆驼 得秋之爽气

 逗玩邀宠 有秋之辽阔

 4.本文的结构:

 总——分——总

 5.选出你最有感触的一幅画,结合自己的体味进行鉴赏。

 第一幅图(出示幻灯片)

 天:给人明净高爽无半点纤尘之感,突出清;

 破屋、破壁:破败萧条;牵牛花:冷色调;秋草:枯萎凄凉;突出悲凉;

 听、面、对写出了清闲,同时也给人一种清净。

 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里,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浓茶,细数叶缝间漏下来的光缕的数目,或静观破壁腰上的牵牛花的蓝朵。这里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惬意,一份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悠静恬适的审美心理。于“皇城人海”之中,于“一椽破屋”独居,明显具有一种隐士之风,而这隐逸之中难免又有些“孤单”之感,作者能够自己细细品味这“孤单”,静对秋光、秋花,显然更是一种孤芳自赏,而“赏”到这“十分的秋意”,也不过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伤交织的情怀。

 (老师给学生作配乐范读)

 第二幅图(出示幻灯片)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多么清静啊,脚踏在落蕊之上,悲凉味自然出来了。“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会铺得满地”这是从视觉写,“声音也没有”这是从听觉写,“气味也没有”这是从嗅觉写的,“极微细极柔软”这是从触觉写的。别人写秋写“秋风扫落叶”“无边落木萧萧下”,多么壮阔的景象,而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朵、鼻子都无从把握,只能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到落蕊的存在,如果不是感觉极其精致敏锐的作家,怎么能写出“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样精致的 句子 呢?

《故都的秋》高中教学设计二

 基本信息 名称 《故都的秋》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感情浓厚,文辞优美。作者郁达夫通过对故都秋天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故都秋的深深眷恋之情。文中的秋景融入了作家深厚的情感,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本文可以说是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学情分析 高一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学过了一些散文名篇,如《紫藤罗瀑布》《济南的冬天》《山中访友》等,但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而较少主动分析和鉴赏。因此,我把本文的主要教学目标定位在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逐步形成鉴赏散文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学会鉴赏散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学会鉴赏散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逐步形成鉴赏散文的能力。 难点 知人论世,准确把握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情。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本文主要采用教师导学法、问题讨论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地主角。

 通过情境创设调动学生的已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美文美读,,引导学生主动去探寻文中的美景。

 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中客观景与主观情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3分钟 导入:

 同学们,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关于秋天的诗句。如马致远的《秋思》(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

 (师生齐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展示诗歌题目《秋词》(刘禹锡)。

 (师生齐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还有一首我们高一阶段刚刚学习的《沁园春?长沙》。

 (师生齐背: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我们刚才回顾了一些描写秋天的诗文,那么我们说他们这些作品有的描写了秋天的肃杀凄凉,表现了作者浓浓的悲秋之情;有的则描写了秋天的绚烂多彩,表达了作者对秋的深深地赞颂之情。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郁达夫先生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看一看这篇作品中的秋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请大家打开书,《故都的秋》。(教师板书题目、作者)

 同学们这是一篇文辞优美、感情浓厚的 抒情散文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通过回顾秋天的诗歌,调动学生的已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美文美读

 圈点勾画

 15分钟 一、美读课文,请大家从第一段中找出几个关键词来概括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教师板书清、静、悲凉)

 二、学生默读课文的3—11自然段,并思考:本文围绕故都的“秋”描写了那些关于秋的景物,请用简要的语言来概括。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作者必然要通过跟秋有关的景物来表达他的情感。

 1.学生活动:默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学生默读并回答:第四自然段写了北国的槐树,第五自然段描写了秋蝉,衰弱的蝉声更是北国的特产,第六自然段写了秋雨。第十自然段写北方的果树到了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三自然段还写了秋天院落。(教师板书:秋槐、秋蝉、秋雨、秋院)

 2.作者围绕故都的秋描写了这些秋天的景物,这些景物给我们组成了一幅幅的图画。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探寻一下这一幅幅图画美在哪里?

 同学们在探究画面的美在哪里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赏析要求:(1)请你找出这幅画面景物的主要特征;(2)请思考这幅画面是如何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当然,选你最喜欢的一幅就可以了。(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巡视点拨)

 3.学生展示探讨成果。师:哪一组愿意把你们探讨的结果和大家分享一下。学生谈谈喜欢的理由。

 4.学生美文美读,请大家推荐你们班朗读最好的同学,让他读给我们听。让我们一起闭上眼晴,用心去感受作者描写的画面 。 1.学生美读课文,品读秋景的特点,小组合作,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故都的秋》高中教学设计三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本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蕴和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作些作者情况和背景介绍,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围绕文眼“清、静、悲凉”,体会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理清文章结构,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抓住关键句和词语进行品评和鉴赏语言特色、艺术手法。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2、理清文章结构,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3、抓住关键句和词语进行品评和鉴赏语言特色、艺术手法。

 重点

 1、品味语言。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难点

 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提问法

 3、对比法

 4、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女伤春,士悲秋”的传统,这“士悲秋”说的是中国的文人大多有一种悲秋情结。翻开文学史册,有多少人行走在秋风秋雨之中。有人独立寒秋,他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他感到的是无限的壮美!此人是谁?(毛泽东)有人在风中登高,他看到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他感到的是时光飞逝、壮志难酬的悲凉!此人是谁?(杜甫)有人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感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此人是谁?(马致远)

 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他们的情感有别。是啊,“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散文大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板书>,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吧!

 二、走近作者:

 三、初步感知,朗读课文。

 1、生自愿读,每人几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字音、节奏、情感),老师补充PPT8

 2、听音频,作对比。

 四、解题。

 “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北平、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现在的都城是南京,“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探究思考。

 (一)、探讨2、13自然段。

 1、老师想请教一个问题: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清、静、悲凉)

 2、在哪个地方?(第一段) 请勾画出来

 3、你们找得很好,有一个副词大家要注意—“特别”

 既然是特别,那就有比较,作者是把北国秋和什么进行比较的?(南国秋)

 4、这种比较突出表现在哪些段落?(2、13)

 5、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读这两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南国之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不妨勾画关键词。

 慢 润 淡(快、干爽、浓) 半开半醉(盛开、大醉) 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饱、透、十足)

 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浓、隽永)

 (二)、探讨1、14自然段

 大家 快速阅读 ,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

 情感:向往、迷恋、眷恋

 六、合作探究。 分析三到十一自然段。五幅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