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吹泡泡”三教案

#教案#简介吹泡泡是小朋友很喜欢的游戏。在自己喜欢的游戏中探索发现,让每个孩子体验到成功吹泡泡的神奇和快乐,可以让孩子在科学活动中感受到乐趣。以下是没事给大家精心安排的。欢迎阅读。

幼儿园大班"吹泡泡"教案。

目标:1,通过动手实验操作记录,知道空心物体可以吹泡泡。

2.学会用发根和树叶周围的物体制作吹泡泡工具,体验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孩子根据自己的猜测进行有目的验证的能力。

教学准备

1,一人一份记录表,一罐吹泡机,大吹泡机。

2、吸管、雪花、回形针、树叶、发根条、泡水、破布。每个人都有一个手术碗。

教学过程

一、引入“吹泡泡”场景

给我看看吹泡泡的人。今天老师给你带来了一个小玩具。你知道吗?你喜欢吗?你吹泡泡吗?你平时吹泡泡的人是什么样的?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隐藏着很多小物品和小玩意,可以用来吹泡泡。我们今天一起去找他们,好吗?

第二,展示和介绍各种工具和记录表格,让孩子猜一猜,记录下来。

1.让我们看一看。我给你准备了什么工具?

2.出示你的知识记录。(重点是猜测的图示和实验结果的图示)

3、孩子猜,老师和学生* * *有统计和记录。

请个别孩子上台猜一猜并录音。你为什么这么想?

三、儿童操作验证和记录

1,孩子们的猜测不一样,是这样吗?我们可以自己试试,验证一下!

2、儿童操作尝试,老师指导。(重点指导花件和漏勺)

3.比较猜试后的结果。

老师:和你猜的一样吗?做完实验的小朋友可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和旁边的伙伴分享你的实验结果。你发现这些工具中哪一个可以吹泡泡?

教师和学生* * *在记录表上有核实记录。

第二章幼儿园大班科学“吹泡泡”教案

移动目标1。观察和感知不同吹泡器吹出的气泡形状。

2.猜想和实验结果会被录音记录下来。

3.我愿意与你分享。

4、在活动中,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

5.能够大胆开展实践活动,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观察和感知不同吹泡器吹出的气泡形状。

难点:通过探索感知猜想与实验结果的差异。

要准备的活动

三角形,圆形和方形吹泡泡工具,准备好的溶液。

活动过程

首先,开始部分

孩子们一边听音乐,一边进入充满泡泡的活动室。老师:欢迎小朋友来到泡泡天堂。耶!

老师:你刚才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的?(看到一个圆泡泡)

老师:你喜欢吹泡泡吗?你想和老师一起吹泡泡吗?

二、基础部分

1,展示圆形吹泡泡器,让师生一起吹泡泡。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新的吹泡泡玩具。你认为它们是什么形状?

孩子:圆的。

老师:你能猜出圆形吹泡泡器吹出来的泡泡可能是什么样的吗?

幼儿:圆形气泡。

老师:让我们吹泡泡。用它吹出的泡泡和你说的一模一样吗?

2.请告诉个别小朋友你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是圆泡泡)

3.分别显示了三角形和正方形吹泡机。问题:你认为吹泡泡的人是什么形状?它们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幼儿猜想:三角形可以吹出三角形的泡泡,正方形可以吹出正方形的泡泡。

4.集体做一个猜测记录。

5、让孩子试试,三角形、正方形吹泡泡器,什么形状的泡泡都能吹出来。

6.集体记录实验结果。

7.总结:不吹不知道。我搞砸的时候惊呆了。原来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器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第三,结语部分

游戏:吹泡泡

老师:你还想玩吗?让我们出去看看泡泡在阳光下是什么样子。

教学反思

1,本活动来源于儿童生活。

玩泡泡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他们经常吹,也喜欢吹。所以这个活动对孩子来说既熟悉又有挑战性,有助于拓展孩子的阅历和视野。

2.设置问题,促进孩子思考。

活动一开始,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用不同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老师不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注重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让孩子变被动接受为现在主动思考。

3.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材料。

这次科学探索活动是分组进行的,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可操作的材料,比如吹泡液,各种形状的吹泡工具。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从而促进每个孩子用多种感官和方式去探索。

4.教师是支持者、鼓励者和引导者。

在孩子实际探究的过程中,老师大胆放手,没有亲自做演示,也没有总是围着一个孩子转悠或者问一些没有建设性的问题。当有些孩子想直接从老师那里得到答案时,老师鼓励他反复尝试;当有些孩子吹不出泡泡时,老师会指导他们如何用工具蘸取溶液;一些孩子为新发现欢呼,老师也握着他的手一起笑...在这里,老师是“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谨慎的引导者”。

5.缺点

第三条幼儿园大班科学“吹泡泡”教案

活动目标1,创造条件引导孩子探索,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让孩子拥有快乐的情绪。

2.通过操作活动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与同行分享经验。

4.能够大胆开展实践活动,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5.能够用清晰的语言讲述你的观察和发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

2.难点:使用安全科学的方法制作泡泡水。

要准备的活动

1,一瓶泡泡水,一个吹管,各种铁丝做的吹泡泡工具,还有一些毛巾。

2、胶水、洗洁精、洗手液、水、杯子、勺子、一些用来吹泡泡的工具。

活动过程

首先,导入:

老师吹泡泡,小朋友进入活动场地,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引入话题。

二、观察和讨论活动:

1,问题:谁做了泡泡水?(提出制作泡泡水的话题)

2.问题:怎么做泡泡水?泡泡水里有什么?

3.请小朋友上来试着做泡泡水吹一吹。

第三,用科学配方制作泡泡水

1.了解制作材料:胶水、洗洁精、洗手液、水。

2.老师出示数字卡:1224。

3.识别率:1: 2: 2: 4

4.把卡片放在对应的号码下:1: 2: 2: 4。

橡胶清洗水

水手街

液体香精

5.教师演示制作气泡水:

泡泡水的科学制作方法:1份胶水、2份洗手液、2份洗洁精、4份水(每份一勺)混合均匀,老师给小朋友吹泡泡。

老师: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科学的食谱,比如做菜。盐太多会变咸,盐太少会变淡。

老师:为什么老师吹的泡泡那么大,很难破?因为洗洁精和洗手液都有发泡剂,可以产生泡沫,胶水可以保湿,防止水分蒸发。)

四、儿童操作:用科学配方制作泡泡水

5.向孩子展示不同形状的工具。说,三角形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让孩子选择吹泡泡的工具,观察泡泡的形状。提醒孩子不要让泡泡水进入嘴里。

六、结束活动:组织小朋友吹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