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购物的数学论文
课程内容
本课是义务教育数学(北师大版)标准实验教材第六单元购物第三节。
教学设想
在前两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元、角、分及其简单的换算,还学习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正因如此,这节课创设了购物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处处体验数学,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一,注重联系实际生活的数学活动的创设。
教学要成功,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让学习成为他们的迫切需要。“玩”是孩子的天性。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注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升华。在本课中,我设计了三个密切相关的活动。
1.活动一:去精灵购物广场购物。
本次活动由小淘气带领前往精灵购物广场。通过购物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学会简单的计算,学会计算的思维过程和如何支付,认识到支付的方式有很多种。
2.活动二:去操场。
正好六一儿童节要到了,根据学生的喜好,我们创设了一个去操场玩的场景,用20元钱去了操场。你想玩什么游戏?这个题目是20元范围内,让学生计算元,角,分。通过这种情况,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元素、角度和点。& lt/PGN0144。TXT/PGN & gt;
3.活动三:合伙开百货商店。
在以上两个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合伙开一家百货商店。这个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
二是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在设计这门课的时候,我采用了各种教学形式,比如:让学生做个手势,说说话,开动脑筋算算,合伙开个小店。利用这种形式,学生可以有效地学习数学。
第三,注重合作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购物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互相合作,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因此,在设计时要注重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倾听他人意见,合理补充和调整意见,达到相对完整的认知状态。比如合伙开百货,店里有销售人员,也有顾客。当顾客买东西时,销售人员和其他学生必须通过这些活动进行验证。
教学目标
1.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了解实际情况中的元素、角度、点,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的好朋友小淘气来了,请看。(课件显示:我调皮。我要和你一起去精灵购物广场。你想去购物吗?展示第72页的图片。)
1.活动1:
(1)小朋友,这里的东西太多了,老师们都有点眼花缭乱。你在这儿需要什么吗?你需要什么?买这些东西要花多少钱?& lt/PGN0145。TXT/PGN & gt;
(学生说老师写在黑板上,注意引导他们思考计算过程,提醒大家相同的单位相加,就是元和元加,角和角加)
(2)如何支付?请拿出你准备好的钱试一试。有什么不同的支付方式吗?
(3)在群里讨论,告诉对方你想要什么,要多少钱?并为此付出代价。
(4)刚才我们在商场购物的时候,大家表现都很好,小淘气很开心。现在他给我们出了六个问题来测试大家,看谁写的又快又准。请打开课本第72页并填写。播放一段音乐。)
填空后检查题目,注意改错。
2.活动2:
儿童节要到了。淘气要去操场玩。我们去看看吧!
播放一段视频,讲述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的快乐场景。)
碰碰车13元,跳房9元5角,秋千15元5角,轿子7元。小朋友,如果你有20元钱,你想玩什么游戏?你有足够的钱花吗?
(学生先讨论,再汇报。老师注意提醒学生20元钱的限额。)
3.活动3:
(1)孩子们,小淘气有个新主意要告诉你们。你想知道吗?
他希望每组孩子合伙开一家百货商店。你愿意吗?那么开百货公司需要什么呢?
请讨论给你的商店取什么名字。选择另一个销售人员。
我们的货物在桌子的桶里,请把它们拿出来。
有了店名,有了营业员,有了商品,一切都准备好了。我们开门吧!请大家轮流当顾客,用钱买喜欢的东西。售货员和其他小朋友要注意看他交的钱是否正确。
(2)小朋友,我们去蓝猫店看看吧。你买了什么?一个* * *值多少钱?
课后反思
1.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充分调整
2.这门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大家学会简单的计算。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3元5角加6元7角的题目比较难。我在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学生的活动,导致部分学生无法熟练掌握。比如上课有一个场景,一个学生算出35元50分加50分一个* * *是多少,得出40元,他很坚定,认为自己的答案很正确。老师告诉他50加50是1元,35元加1元是36元,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经过反复提醒,他终于明白了。他之所以会有这个问题,是因为我没有提前反复告诉你,同样的单位要加起来,是$加拿大元和$加拿大元。所以必要知识点的指导还是很重要的,以后要注意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