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时间就玩儿游戏,还会与父母发生冲突,作为家长,该怎么办呢?
要说孩子玩什么管不住了,从根本上说不是孩子的原因,而是家长没有向孩子明确表达管教的要求。
一个孩子从小就爱喝饮料,很少喝白开水,经过别人的建议,妈妈决定限制儿子喝饮料。当孩子又喝饮料的时候,妈妈说:“宝宝,你不能喝太多饮料了,知道吗?”孩子像是没有听见,接着大口大口地喝。妈妈又说了一遍:“宝宝,喝太多的饮料对身体没有好处,听妈的话,啊!”“哦,知道了。”“好儿子,乖!”
妈妈怜爱地摸摸儿子的头走开了,不到2分钟的功夫,小凯把一瓶近500毫升的果汁喝光了。
可见,妈妈在语言上传达的是不喝饮料的要求,可孩子根据自己的探索结果得知:妈妈是允许喝饮料的,妈妈说的“不”实际上等于“是”,妈妈的要求是软性的。其实,问题的解决办法很简单,家里不再储藏饮料就行了。
对孩子玩游戏也是一样,把游戏的时间明确告诉孩子,如果超时了他还玩儿,就取消一次玩游戏的机会,或者关上电脑,孩子就明白原来家长是很认真的。主要问题来自于家长,游戏是谁买来的呢?是家长,就像朋友跟我说,孩子小时候为了让孩子听话,安静,就给孩子一个手机,随便玩,家长是轻快儿了,孩子的爱好被家长给培养出来了,以后只要没意思,你就得给我玩手机,家长还在那怪罪孩子,你看看我家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一天就知道玩手机。
总结:孩子没有自控能力,大人拿起手机都不愿意放下呢,所以在玩游戏这件事儿上,家长要控制孩子,你洗写完作业了,可以玩二十分钟,没规矩不成方圆,所以给孩子立规矩非常重要,养成习惯,作业写完,游戏也玩了,不能无休止的只玩游戏,不是奖励,不是惩罚。